重生之四爷福晋养崽有方 第136章

作者:快乐星黛露 标签: 甜宠 穿越重生

胤禛和弘晖在翁承的各种阿谀奉承下食不知味的用完了午膳,当胤禛和弘晖走出屋子里时,便看到苏培盛有些为难的脸色,“发生何事了?”

“这......主子爷,从翁大人府上拉出来的余粮一个马车都没装满。”苏培盛也被弄得一脑门官司,又碍于翁承在场,只得附在胤禛的耳畔轻声说道。

胤禛闻言脸色黑了一瞬,“翁大人,咱们去瞧瞧余粮装车的情况吧。”

当翁承看到只装了半个马车的余粮,竟也没有什么不自在的神情,“四贝勒,我府上余粮实在是少,府里备下的肉虽然多些,但有些都臭了也没法装上,只能缩缩下人们的口粮了。”

胤禛轻笑出声,眼里是翁承读不懂的光,“既如此,就多谢翁大人慷慨解囊了。”

......

马车上。

“阿玛为何不接着多问翁承要一些粮。”弘晖开口问道。

“你没听他说吗?这些粮就是从他府上下人的分例里扣下的。”胤禛嗤笑一声,“能拿出好酒好肉招待我们,却拿不出多一些的余粮来救急灾民。”

“阿玛,这便是朱门酒肉臭吗?”弘晖问完视线下意识的朝车窗外的路边望去,这个举动被胤禛收入眼中,“这里的路边还没有冻死骨,冻死骨在京外,在山东。”

吃着朝廷的俸禄,却不能在天灾面前多拿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余粮,可恨哉!

......

一整天下来,胤禛和弘晖筹措的余粮也仅仅装满了十二辆马车,对于人口众多的山东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咱们府上备下的多,到时候你先带着这些余粮去,我再送一次,这样皇阿玛又能拨点人护送粮食了。”宜筠对这个结果也早有预料,京中的官员们呐,安逸的久了,那股子爱民如子的心早就消磨殆尽了。

胤禛点了点头,面上的冰冷渐渐消去,留下几分暖意,“倾倾,辛苦你了。”

“我不辛苦,明日你和弘晖出发后你们才辛苦,这个时候还在苦苦挣扎的灾民们才辛苦。”宜筠缓缓的说道。

“是啊,今天,山东的雪已经下了二十三日了。”

“一定要保重自己,你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你身后还有我和孩子们。”宜筠送胤禛进入书房,又缓缓的朝着弘晖的院子里走去。

.......

“大阿哥,福晋来了。”弘晖正在闭目养神,听到高汲的话后眼睛猛地睁开,整个人快速朝着屋门口走去。

“额娘,这么冷的天儿您怎么过来了。”弘晖语气连忙将宜筠迎进屋子里,还不忘吩咐下人将炭烧的更旺一些。

“你明日就要同你阿玛一道出发了,额娘放心不下,来瞧瞧你。”宜筠笑着说道。

“额娘生你的时候,听到是个阿哥,额娘高兴极了。心里想着阿哥好啊,在大清阿哥可以去凭借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不用去和亲。”宜筠声音轻柔极了,听的弘晖惬意的眯起了眼睛。

“可真当额娘的阿哥长大了,要出门闯荡了,额娘虽然不拦着,可心里总归是担心的。你阿玛都有你们好几个孩子了,出趟门你玛嬷还是放心不下。”

“额娘是想告诉你,你和你阿玛要互相保护彼此,都别太拼命,别忘了京中还留着额娘和你的兄弟姐妹们。”宜筠说着说着眼角有些湿润,自己的儿子这趟要去的是暴雪的灾区,她这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可她不能拦着,也不会拦着。

“额娘,儿子一定会保护好自己,也会保护好阿玛。您等着儿子回来x,以后儿子都让您享儿子的福。”

“好,额娘前半辈子享你外祖父和你阿玛的福,下半辈子就享我们弘晖的福。”

第280章 路有冻死骨

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底,命皇四子胤禛为钦差大臣,带领五百精兵和筹措来的余粮前往山东受灾地区,同时下令山东地区开仓赈灾,并下拨银两用于赈灾事宜。

胤禛和弘晖从京中出发,越往山东的方向行进路越难走,一开始京城的雪是薄雪厚至脚踝,走着走着雪就慢慢的到膝盖。一路上五百精兵时刻打起精神看护着筹措来的余粮。

该用什么样的言语来形容这一路上的景象呢?弘晖罕见的觉得有些词穷。

饿殍遍野,鸟兽的尸体被洁白的雪衬托的更加明显,沿路乞讨的灾民们没有保暖的衣服,打着哆嗦朝着雪薄的方向走着,几乎没过一会儿就会有一个人重重的倒下,再也起不来。

“阿玛,我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吗?”弘晖终于按捺不住问出声来。

而胤禛却沉声反问道:“唐朝杜甫《前出塞》第六首那句极出名的话是什么?”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弘晖愣了愣,下意识的回道。

“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就是尽快赶到山东赈灾,解决了山东的天灾,灾民就会变少,你懂吗?”胤禛衣袖下的手紧紧握住,说明着胤禛也无法对这样的场面熟若无睹。

“阿玛,我懂了。”

......

一行人日夜不停歇的赶路,几乎每个人的鞋袜都被雪浸湿,但由于脚下的步子不停,又不觉得脚凉,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一般,只顾着往前走,终于,到达了山东边界。

厚厚的大雪封路,胤禛终于懂了为何济南府的折子迟迟到不了京城。

“将咱们的人分成两拨,一波人拿着铁锹铲雪,一波人跟在铲雪的人身后,将露出来土铲出来往雪上盖,来加速雪的融化。一定要快速的辟出一条路来。

路不用太宽,足以通过两辆马车的宽度即可。一次两拨各抽出四名将士在前面辟路,每隔两刻钟轮换,一定要快!”胤禛沉声吩咐道。

迅速地,八名将士拿出提前带上的铁锹开始按照胤禛的吩咐行动了起来,很快,一条仅足以通过两辆马车的小路一点一点被辟出,由于每隔两刻钟换人,所以辟路的效率极快,但同时几乎人都轮换了一遍了,距离济南府还有将近一半的路程。

“阿玛,再重新轮一次吧,我也上。”弘晖抿了抿嘴,看了看将士们湿漉漉的靴子,又看了看自己干净如初的靴子,猛地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拿起铁锹便朝着队伍的最前面走去。

少年没有回头的往前走,没有看到身后胤禛愣了一下后满是欣慰的笑意。

......

将士们的第二轮行动按理说由于体力的损耗,效率应该比第一轮低上许多,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胤禛和弘晖从马车上走下来拿起铁锹后,将士们有些沸腾了,尤其是十一岁的弘晖阿哥,一丝不苟的铲着雪,似是在完成一件光荣的使命。

无休止的铲雪、盖土、行进,当长长的队伍抵达济南府的时候,众人看着热泪盈眶就差跪下来叩谢的济南知府,突然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

济南府府衙。

“济南是山东受灾最严重的地方,通路是关键。”胤禛看着济南知府范琪递上来的情况,眉头紧锁。

“四贝勒,雪太大了,我们也无法统计到受灾的究竟有多少人,我们前脚清理出来的道路,雪下上两天又没了,派出去通路的人有一半都没回来。”范琪一个大老爷们说起这来也红了眼眶。

“不能通路,就不能把粮食送到百姓手里,这个局,就是死局。”胤禛又着重看了看这几日通路的情况,“按照现在济南下雪的态势,道路两天才会被覆盖,我们要利用好这两天的时间间隔。”

“阿玛,我们人多,而且我们来的路上那种先铲雪再盖土的方式清雪速度很快,若是人员安排的合理的话,两天的时间间隔足够了。”弘晖盯着济南的地势情况,缓缓的说道。

将士们在抵达济南府后便被胤禛吩咐着去稍作停歇恢复精力,而胤禛和弘晖两人却只来得及匆匆用了一碗白粥后便接连和范琪等人商议了几个时辰,才将行动计划安排好。

......

府衙内的武场上,停歇了几个时辰的将士们精力都已恢复的差不多了,胤禛站在擂台上,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五百名将士,弘晖就悄悄的站在擂台下的侧边,抬头仰望着擂台上胤禛。

“将士们,这一路走来你们都辛苦了,我们仅用了五日的时间就到了济南府,这与你们每一个人的努力都分不开的。

可是将士们,济南已经下了将近三十日的大雪了,雪化了再下,我们现在连有多少百姓被冻死在家中都不知道。

这也是个战场,只是一个不见血的战场,敌人就是这暴雪,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休息,要立刻行动起来。

兵分四路,以这府衙为中心点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散去,快速的铲雪盖土,要记住,辟出来的路两日后会再次被大雪覆盖完全。

你们带着粮食、药物和冬衣去救济灾民的时候,每隔一定距离都要安排出人来保护辟出来的路,不要把自己回来的路给堵上了,同时及时派人回来将情况告知给府衙。

这是一场恶战,背水一战,一定要打赢,大家有信心吗?”这是胤禛第一次在将士们面前如此激昂的说话。

“有!”整齐划一的声音响起,随即一个少年的声音响起,“阿玛,我与将士们一道去。”阿玛要坐镇府衙,那他便代阿玛去!

......

靠近济南府衙的一个村子里,瘦弱的妇人手被冻的皲裂,颤巍巍的给怀中的孩子喂着“米粥”,仅有几粒米的清水粥,床上躺着一个气息奄奄的男人。

“孩儿她娘,孩子......孩子吃了吗?”男人艰难的出声问道。

“吃了,吃了。”妇人边擦着眼泪边说道,这清水粥里的几粒米,是家里仅剩的余粮了。

妇人看着即将活活被饿死的男人,将孩子放下,拿起刀划开自己的手指,将冒出来鲜血的手指递向男人的嘴里。

“孩儿她娘!”男人歪过头,抗拒着妇人的行为。

就在绝望的气息笼罩着这一家子时,门口有些嘈杂的声音响起,门外满头大汗的弘晖敲了敲门,喘着粗气喊道:“有人吗?官府送粮来了。”

一瞬间,妇人崩溃而泣,快速的冲向门口,朝着弘晖跪了下来。

第281章 宜筠送粮

弘晖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顿了一会儿后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身后的将士赶紧上前将妇人扶起,把一袋粮食递到妇人手上,“婶子,快给叔和孩子熬点浓粥喝喝,我们就接着去下一家了。”

“嗳,谢谢,谢谢你们。”妇人将粮食攥的紧紧的,鼻子冻的通红,站着目送着弘晖一行人离开,直到屋子里传来男人的咳嗽声,妇人连忙擦了擦眼泪凑到男人床边,“官府送粮了,我这就去给你熬粥去。”

......

济南府府衙。

四路人马接连不断的信息反馈到府衙,胤禛等人的表情越来越凝重,被活活冻死或者饿死在家中的加起来竟有三成之多。

“大雪封路,百姓们买不到粮食,家中没有粮了就只能饿着,加上天冷......”范琪忧心忡忡的说道,他是济南府知府,是这块土地上的父母官,百姓在这块土地上出事,他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还有一个难题,照这样的分粮下去,粮食也不见得能支撑多久。”胤禛沉声说道,心里想着宜筠在临行前说的另一波粮食:不知倾倾那边进展可还顺利?

......

另一边,京城。

胤禛一行人出发后,宜筠便开始将府中提前备下的余粮加上从京城附近的铺子里紧急抽调的余粮装车,在临出发之际,宜筠进宫去见了德妃。

永和宫。

“额娘,这批粮食还未在皇阿玛跟前儿过明路,今日想来问问您有何章程。”不同于胤禛运过去的那批朝廷筹措的粮食,宜筠这批粮食完全是宜筠提前备下的,加上从自己铺子里抽调出来的,要想往灾区送,至少要过了康熙的眼。

“这要看看你和老四的意见了,你们是想悄无声息的送过去,还是想大张旗鼓的送过去?”德妃笑着反问道。

“额娘,当然是想悄无声息的送过去了。四爷送的粮是朝廷的,普通人不敢打那批粮的主意,可儿媳这批不是朝廷的,过于打眼了反倒不美。”宜筠心里早早就盘算过了,这批粮最好是提前在康熙面前过了明路,然后悄悄的送过去才好。

德妃也x点了点头,老四媳妇和老四一样,是个沉得住气的。

“这件事情就交给本宫吧,你先回府上,莫着急。”

......

养心殿。

“皇上,德妃娘娘在外头求见。”梁九功见德妃来了后立刻进殿通禀道。

康熙放下手中的折子,“叫德妃进来。”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德妃缓缓的给康熙行礼,康熙见状笑着起身亲自将德妃扶起来,“爱妃有何事?”

“皇上,不是臣妾的事,是老四福晋的事儿。”德妃笑着将宜筠也筹措了一部分粮食的事情说了出来,“老四福晋想着还是要先跟您禀明情况,再者,她不想大张旗鼓的浪费送到灾区的时间。”

康熙愣了愣,“老四福晋手里头还有这么多余粮?”

德妃点了点头,“上个月老四福晋突然冷的直打冷颤,于是便提前囤了好些粮食和炭,再加上老四福晋从自己名下的铺子里抽调回京的。不过没赶上老四那趟,这不,着急的刚才来找上臣妾了。”

“老四福晋倒是个有先见之明的,也是有福气的。”康熙眉头舒展,正是缺粮的时候宜筠送来粮食,还不愿意大张旗鼓,只想着快些送到灾区,一件件事情都办到了康熙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