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第110章

作者:陌于之 标签: 穿越重生

  王扶风和许默皆是一怔。

  王家是安水郡最大的世家,这毋庸置疑,虽然跟贺郡守关系不亲近,但总会有世家盯着王家的一举一动。

  倘若被他们“无意中”知晓王扶风接下来的动作,为了打压王家,为了抢占功劳,一定会提前行动。

  只是不知道,上钩的会是哪个世家罢了。

  悠然居。

  王扶风大手一挥,找郝掌柜定了间包房,时长半月。

  刚开始他时不时地会来,后来变成了每日都来,还要在包房里见一些人,嘀嘀咕咕商议一些事情。

  这引起了其他世家的注意,也开始想方设法地着人查探。

  但王家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门里门外都有两个小厮守着,就连上菜,都得是郝掌柜亲自送上。

  对于一家酒楼的掌柜,王扶风还是要留些面子的,送菜时候会停下交谈,但也没有刻意防备。

  于是郝掌柜在进门的瞬间,出门的瞬间,听清楚了王家的行动。

  他有些纠结地找到给出手大方的世家,犹犹豫豫着,把计划讲了出来。

  “好个王家小子,竟然想出这种注意,未免太过不着手段。”世家气愤拍桌,站起来的瞬间,还不忘叮嘱郝掌柜,“掌柜的,嘴巴可要严实点,虽然你是江家的掌柜,但这里毕竟是安水郡。”

  强龙不压地头蛇。

  郝掌柜诺诺,心底却长叹一口气。

  如果可以,他一点都不想掺和进世家中的尔虞我诈,但强龙尚且不压地头蛇,他一个小掌柜,要怎么反抗安水郡的世家大族呢。

  只盼将来消息暴露了,王家不要找他的麻烦才好。

  郝掌柜内心忐忑,连夜通知妻女收拾包袱,万一有所不测,还能及时回丰京,找江家庇佑。

  与此同时。

  孙家家主开始频繁的约请贺郡守,虽然郡守大人十次只来三次,但也算赏脸。

  孙家大喜,趁着贺郡守喝到尽兴,提出郡守府人手单薄,想送给郡守大人两名奴仆。

  他没有说侍妾,是怕太过明目张胆,贺郡守恐怕不好接下,不如改成奴仆,大家心里懂即可。

  却没想到贺郡守于这方面称得上一根筋,还真以为是两个男仆,再加上他想要利用孙家,便爽快点头同意。

  于是当天。

  贺郡守回到府衙,不仅满身酒气,还带来了两位身姿窈窕,面容美艳的“奴仆”。

  落在郡守夫人眼里,便是:这狗男人不爱我了,竟然想要纳妾。

  她登时又哭又闹,连贺郡守的脸都抓花了,还叫他穿着单薄的亵衣滚出郡守府。

  贺郡守狼狈地站在府门口,面色铁青,却又无可奈何。

  也是这一天,整个安水郡的百姓都知道了,他们的新任郡守大人,是一名彻彻底底的“妻管严”。

第141章 陪二哥回去种菜

  九月份的天气,安水郡早晚开始有温差。

  贺成彰穿着单薄的亵衣站在郡守府门口,冷都是其次的,主要是过路人的眼光,以及郡守府奴仆们的窃窃私语,让他如芒在背。

  什么“郡守大人是个妻管严”、“往后郡守大人肯定威严不如从前”、“有这样糟心的婆娘不如休了重新娶”都有人敢说。

  贺成彰阴沉着脸,终于忍不住大喝出声,“闭嘴。”

  窃窃私语的奴仆吓了一跳,低着头装死人。

  他犹自愤怒,指着一众奴仆道,“我夫人轮不到你们这些人说三道四,我愿意被她撵出来,也愿意站在这,但凡本官以后听到你们对夫人指三道四,全部发卖出去。”

  奴仆发卖跟撵出去还不一样,撵出去相当于退货,把身契一给,从此自生自灭。

  发卖却是直接把身契交给牙人,按照主人心意,好听点是卖给各家各户,难听点就是往腌臜低贱的地方卖去,直接掐灭了这个人所有的未来。

  所以贺成彰一发火,奴仆们惊惧不已,全都跪在地上不敢多言。

  好大会,郡守府的大门才打开。

  贺成彰整理了下表情,这才阔步踏入。

  第二天,郡守大人的这番言论传遍全城。

  送侍妾的孙家吓得心底一个咯噔,知道自己马屁拍蹄子上了,心底又慌又乱,坐立难安。

  包括孙家在内的所有人都清楚,等郡守大人安抚完郡守夫人,肯定要找孙家算账。

  其他世家翘着脚看热闹,簪花小院内也长松了口气。

  “太好了,斜阳县的豆角全都收获晒成豆角干了,三十亩地空出来,我得回去操心呢。”郑如谦伸着懒腰道,“也不知道这大半年种点什么好。”

  长豆角是在四月份种植,九月份收获。

  那另外种植的东西,只能在九月份播种,四月份收获。

  日期卡的太死,可选择性就太少,尤其是对不懂农业的郑如谦来说。

  “二哥,咱得种点卖的贵的,不能浪费三十亩地。”姜笙眨巴着眼。

  得嘞,范围又缩小一圈。

  妹妹一句话,哥哥跑断腿。

  郑如谦收拾好东西,准备带着汪小松回斜阳县。

  也不是只能带汪小松,主要是其他人都没有能回去的。

  张启全和张姑姑,听见斜阳县就扭头。

  许默在准备冲刺举人,不好打扰。

  方恒被人虎视眈眈,留在安水郡反而是最安全的,老话说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嘛。

  温知允有了自己的医馆,为了维持人脉,不能再随意告假。

  长宴倒是可以随着去,但王家最近遇到了一些状况,王扶风忙的焦头烂额,于情于理都不能在这个时候拉走能帮忙的小五弟。

  就连汪小松都苦着脸问,“东家,能不回斜阳县吗?”

  从那个地方近乎逃难一样奔离的兄妹,厌恶死了一群仗势欺人的本家叔伯,连带着也厌上了那片土地,半生不愿踏足。

  可土地做错了什么呢?

  每个地方都会有好人坏人,每个家族也都会有善良的与恶毒的,不能因为一个人恨上一片土地,也不能因为一件事恨上一个家族。

  这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在转身的地方,有着无数灰蒙蒙,无法界定颜色的区域。

  “小松,你要回去,要大张旗鼓地回去,要自信百倍地回去。”郑如谦拍了拍汪小松的肩膀,语气老成,“让那些瞧不起的人全都瞧得起你,让那些冷漠的人热情起来,这样才不枉费你半年的奔波与辛劳。”

  脱胎换骨的人,有资格骄傲。

  汪小松满脸怔忪,不太明白东家的意思,但总算不抗拒回斜阳县了。

  走之前,他还特意去温氏医馆问了问妹妹汪小竹,“跟我回老家看看不?”

  得到一个“滚”字后,灰溜溜地回到马车车辕上。

  驾起马儿,他回到簪花小院,把收拾妥帖的郑如谦带上,正准备打马离去,一个扎着啾啾头的小姑娘从门后探出脑袋,紧接着是肉嘟嘟的小身躯,以及挎在胳膊上的深蓝色小包袱。

  “姜笙?”郑如谦一愣,“你这是做什么?”

  “跟二哥一起呀。”姜笙一边说话,一边在车辕边又蹦又跳。

  还是汪小松看不下去,伸手扶了一把。

  姜笙这才钻进马车里,跟郑如谦坐了个并排。

  面对二哥满脸的惊愕,她没心没肺地放下小包裹,笑嘻嘻道,“二哥一个人回去也太孤单了,姜笙陪你一起,反正天天闲着也是闲着,做腊肠有姑姑们就够了。”

  话是这么说,但小姑娘前几天还在劲头蓬勃地和张姑姑一起研究新的口味,试图做出不一样的腊物,根本没有闲着。

  她跟上车,根本原因就是怕郑如谦失落,怕没有大家陪着不习惯。

  虽然说运菜的时候也是一个人,但那是做工,是为了赚钱,大家都是一个人,许默上学也是一个人呢。

  这趟回斜阳县不一样,不光处理事情,还要呆一阵子,郑如谦一个人多少会有点低落,也让大家放心不下。

  “这是四哥给的药,金创的,解毒的,一大包巴豆粉。”姜笙拉开小包袱,“还有五哥给的匕首,说是从王家库房里翻出来的,削铁如泥。”

  最后掏出来一张纸,“这是大哥写给边县令的信,说有困难可以送过去。”

  紧接着,马车外头又有了动静。

  郑如谦挑开帘子,就看见龇牙咧嘴的姜三姜四。

  “二公子,我有点想家了,三公子放我回去看看呢。”姜三嘿嘿道。

  “我没有家,但我想斜阳县了。”姜四挠头。

  这两个人,扯理由也不扯个像话的,分明是方恒也不放心老二哥,派两个打手跟着。

  都是一家人,有话直说不行吗,非要用这种偷偷摸摸的方式。

  郑如谦摸了一把湿润的眼角,扬声喊了句,“小松,启程。”

  马车颠颠簸簸地奔往另一个城池。

  无论是在读书的许默,还是在练武的方恒,又或者在医馆的温知允,以及在王家帮忙处理事情的长宴,全都抬起头,笑看一眼斜阳县方向。

第142章 郑如谦的娘

  以前年纪小,没离开过家乡,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大,其他的城池很远。

  其实都是错觉。

  比如从斜阳县到安水郡的五天,那是吃好喝好,到了晚上就去客栈打尖才跑够的时间。

  要是换成单匹马儿不眠不休,最多一天半即可抵达地方。

  郑如谦也是跑过安阳县,去过云水县,又摸索了其他几个地方的城池,才发现世界很大,更远的地方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