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第134章

作者:陌于之 标签: 穿越重生

  等到张香莲和刘翠依依惜别完毕,抬头看了眼天空,刘翠惊觉,“时间不早了。”

  张启全也反应过来,催促起孩子们,“要么就明天走,要么赶紧走,不然天黑找不到客栈下榻。”

  许默叹息一声,对着王扶风拱了拱手后,坐进马车。

  不是他们不愿意留在这片土地,而是今天王家人就回来了,以王玉瑶的性子,恐怕立刻就会寻衅生事。

  既然如此,不如避开她,早点离去。

  “许兄放心,王玉瑶不及笄,我不会放她入丰京的。”隔着马车帘子,王扶风语气铿锵,许下承诺。

  郑如谦拉紧马缰,一手扬起马鞭,随时准备离开。

  可就是没有敲下去。

  “二哥,怎么还不走?”温知允纳罕地伸出头。

  郑如谦望着东门方向,像是在等谁。

  约莫十几个呼吸后,有个风尘仆仆的少年驾着马车赶来,当看见车辕上郑如谦时,他用力挥手,“郑兄,走好。”

  仅一句话,用掉了他奔波十余日后仅剩的力气。

  郑如谦嘿嘿一笑,终于甩下马鞭。

  马儿扬声嘶鸣,载着背井离乡的孩子们,疾驰离去。

  王明宇站到王扶风身后,眼眶逐渐湿润,“家主,他们还会回来吗?”

  王扶风扬起苦涩地笑,“他们不回来,你可以去丰京啊。”

  至少,你还有机会去。

  送别的人驻足在安水郡东门迟迟不肯离去,直到马车的影子变成黑影,肉眼无法观察到,才三三两两地转身。

  这个城池少了五个孩子,但依旧平静运转着。

  割半斤肉又挑菜的妇人,做完活数着铜板的男子,还有挎着书包离开学堂的学子,他们脸上带着笑容,朝着家的方向奔去。

  郝掌柜拨弄完算盘,轻叹出声,“走了,走了好啊,去更大的地方发展,也有更多的机会。”

  “谁走了?”江承愿凑过来,“郝掌柜怎么知道我要走?”

  郝掌柜抬起头,有些诧异,但又在意料之中。

  丰京江家的富贵公子,怎么可能一直在穷乡僻壤的安水郡呆着,差不多也该回去了。

  “大公子要准备些什么吗?”他问。

  “这里的腊味,尤其是腊肠,多给我带些。”江承愿叮嘱,“祖母和妹妹一定会喜欢的。”

第176章 高傲的丰京人

  马车疾驰,颠簸不停。

  幸好姜笙早有准备,在屁股底下垫了好几层棉被。

  无奈便宜的马车就是劣质,几层棉被只能让屁股稍微好受点,却不能让长宴泛白的面色缓和,更不能让温知允吐出来的苦水咽回去。

  郑如谦实在于心不忍,放慢了速度。

  可这样下去,他们得几个月才能到丰京呀。

  “二哥,我没事。”长宴艰难出声,“还是快些速度吧,我跟四哥可以睡觉。”

  说完,一头栽在棉被上。

  姜笙稍微好点,倒不是她身体强,而是张姑姑将她抱在怀里,用双腿做了缓冲。

  但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张姑姑的胳膊腿也会麻的。

  姜笙懂事地跳下去,跟四哥五哥躺了个并排,闭眼假寐,“我也睡觉。”

  这么一睡,再睁开眼就是天黑。

  马车已经停下,郑如谦找了个客栈,正在跟店家交涉。

  他们一共六个人,需要定两间房,张香莲带着姜笙一间,兄弟四个睡一间。

  马车有专人带下去喂马,疲惫的人儿终于可以躺在柔软的床上,埋头睡到天亮。

  等到第二天,用完早饭,继续往西北方向走。

  姜笙趴在张姑姑的腿上感慨,“坐在马车里三五天我就受不了了,真想不到三哥是这么骑马到北疆的,落地的时候,他的胳膊腿都还在原来的位置吗?”

  许默忍俊不禁,起身与郑如谦换工,“放心吧,胳膊和腿的位置不会颠倒的。”

  姜笙叹息出声。

  好在没几日就抵达徽州郡,郑二哥凭着一张巧嘴,不仅正确穿过整个郡城,还买了黄山县尤为出名的烧饼,以及歙县长毛的豆腐。

  奔波的苦楚在这一刻淡去,吃东西时的快活,涨见识时地满足,是安居在斜阳县里永远得不到的。

  接下来的河南郡,江夏郡,姜笙都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文景色,各式各样的美味风俗。

  连张香莲都惊讶不已,“原来这世界,竟如此大。”

  一个月后,他们终于穿过汉中郡,抵达丰京边界。

  随着地理位置的变迁,温度和空气也跟着产生变化,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皮肤有点发皱,呼吸也觉得干燥,温知允甚至还流了鼻血。

  他自己就是大夫,摸过脉象就知道问题不大,只是空气过于干燥导致的不适应。

  姜笙抿着嘴,还想说些什么,扭头看到延绵起伏的山脉惊呆了,“那是什么?”

  巍峨的山川,远近高低各不同,浓淡相宜若天工。

  延绵的躯体,与天空接壤,像是随时能够羽化成仙,随风而去。

  层叠的碧绿赋予它生命,参差的错落又让它被神秘笼罩。

  “这就是昆仑山脉,也是整个大渝王朝的龙脉。”长宴不知何时坐了起来,静静道,“当初大渝王朝先祖把京都坐落在此,就是因为这条龙脉。”

  帝王乃真龙天子,京都当然也要有龙脉。

  背靠着昆仑山脉这条天然屏障,丰京有就永远立足不败之地。

  所有人都望向远方,眼中有憧憬,有惊艳,还有一条蜿蜒而下的鼻血。

  两天后。

  马车伫立在丰京大门口。

  相较于安水郡靠着山的浑然天成,丰京的城门更磅礴,也更精致耐看。

  削圆的石柱嵌着厚重木门,两侧是山脉一样绵延的城墙,层叠的砖瓦摞出了难以攀爬的高度,数十名士兵持着长枪守在门口,检查着来往百姓的行囊与车辆。

  相较于安水郡的粗略检查,丰京的士兵要更仔细,连百姓鼓鼓囊囊的袖袋都要摸索,似乎怕偷藏什么杀伤性物品。

  “丰京毕竟是天子脚下,对安全的要求极高。”长宴解释。

  姜笙点了点头。

  马车行到城门下,士兵惯例过来检查,郑如谦从善如流地掀开帘子,又拿出安水郡守给的身份文书,最后拉开行囊包裹。

  检查无误后,士兵瞟了眼这群陌生的脸,后退放行。

  马车轻哒哒地驶入丰京城内,熟悉的官话吆喝涌入脑海。

  长宴自角落里抬起头,四肢冰凉,头脑却格外清醒。

  时隔三年,他又回到了这座城池。

  这一次,他只是长宴,有哥哥和妹妹的普通少年。

  冷不丁有双热乎乎地手捂过来,伴随着姜笙的抱怨,“五哥你怎么了,手怎么这么凉,是不是冷呀。”

  体温源源不断地传来,暖热了手脚,也让他的心逐渐平静放松。

  “是吗?小五冷吗?”刚擦干净鼻血的温知允抱住他脚,“四哥给你暖暖。”

  许默微笑地看着家人相亲相爱。

  只有外头的郑如谦瞟了眼自己单薄的衣衫,悬灼的太阳,以及来往百姓奔波出的额汗。

  六七月的天,冷吗?

  初来乍到丰京,住宿首先是要解决的。

  考虑到丰京物价高昂,兄妹一致同意租房。

  只是租房价格也让他们震惊不已。

  许默是举人,会试之前理应进国子监学习,那么房子最好在国子监四周选择。

  郑如谦看上了个二进的小院, 小心翼翼地询价,“这套院子什么价格?”

  牙人懒洋洋地剔着指甲缝,“一百两。”

  郑如谦大惊失色。

  想想在斜阳县,同样大小的院子只要十两,当时他还嫌弃贵来着。

  后来在安水郡,那么大的簪花小院,二十五年也能租下一年。

  怎么在丰京,二进小院就得百两银才能租下呢。

  郑如谦不解,更多的是愤怒,还有种浓郁的无力感。

  离开安水郡时爆棚的自信心在这一刻逐渐泄气,他想起自己视为巨款的两千两银,扔在丰京也许连个水漂都打不起来。

  “怎么,嫌贵?”牙人突然嗤笑,脸上带着居高临下的漠然,“一看就是小地方来的乡巴佬,从头到脚透着穷酸,真以为丰京跟你们小地方一样?这可是京都,是天子脚下,没钱就跟乞丐一起住破庙,别耽误我时间。”

  说完,一巴掌将郑如谦推倒在地,跨过他胸口离去。

第177章 落脚租房

  饶是郑如谦做惯了生意,自以为见过大风大浪,被推倒的这一刻也有些懵。

  丰京是地灵人杰,是天子脚下,但大家同样长着两条胳膊两条腿,两只眼睛一张嘴,凭什么这样欺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