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第193章

作者:陌于之 标签: 穿越重生

  “二公子说笑了,咱们脱奴籍是因为参军需要,没有队长咱们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讨饭。”姜一笑了,“在咱们心里,你们永远都是我们的公子姑娘。”

  “是啊是啊。”姜八从后头探出脑袋,呲牙咧嘴地笑。

  郑如谦也笑,笑着笑着瞄到姜八缺了一根的手指头,再看看他长不大的娃娃脸,终于克制不住酸涩,捂着脸垂下头。

  “队长……”姜八不知所措。

  怎么二公子突然就哭了。

  方恒摆摆手让他们先去吃,自己找个地方坐下来,安安静静地陪伴。

  北疆的苦超乎所有人预料。

  本来以为在破庙的那几年就够难的了,没想到不及北疆十分之一。

  方恒这个在丰京金尊玉贵的小公子,有辉煌的家世,慈爱的父母,还有数不尽的银钱,若不是遭逢大难,怎么会过上这种生活。

  郑如谦以袖掩面,遮掩自己的心疼。

  方恒猜到大概,缓缓道,“二哥不必太难过,我的确是方家的小公子,也的确有过极高的身份,但方家人的祖训就是为国而战,为守护百姓奋斗到底。从生下来我就知道,父亲袭承了祖父的意志,而我将袭承父亲的意志。”

  战争是残忍的,打仗是残酷的,命也是随时会丢掉的。

  但外敌袭来的时候,总有人要冲在前头,总有人要牺牲。

  祖父无悔,父亲无悔,方恒亦无悔。

  帐篷内寂静下来。

  郑如谦正努力平复情绪,外头传来姜五的声音,“队长,二公子,饭给你们打来了,就在这吃吧。”

  方恒过去接过两个大碗,并两双筷子回来,塞给郑如谦,“快吃吧,一会凉了。”

  许是加了腊肠腊肉的缘故,今天的饭菜里多了些肉香,方恒吃地格外满足,大口咀嚼大口下咽。

  郑如谦数了下,这满满一大碗居然只有五片腊肠,三片腊肉,其他全都是白菜。

  再看一眼狼吞虎咽的方恒,自诩坚强的郑老二又红了双眼。

  他难受地吃不下,索性把腊肠跟肉都夹给弟弟,自己出了帐篷,去外头找些热水喝。

  有士兵好奇,还端着碗问他要不要吃饭。

  郑如谦眼尖,发现这些普通士兵的碗里只有一块腊肠,一片腊肉。

  因为太过稀罕,他们先把白菜吃光,最后用腊肉夹着腊肠塞进嘴里,享受着油脂在口腔里爆开,最后露出心满意足地笑。

  仅仅是一块腊肠,一片腊肉啊。

  郑如谦的心就跟被堵上似的,怎么通都通不开。

第262章 郑如谦重要决定

  因为帐篷都住满了,这天晚上,兄弟俩抱着被褥躺在马车里闲谈。

  “北疆为什么这么穷?”郑如谦道出心底疑惑,“你们是在为国家而战,不应该大力支持吗?”

  丰京的世家载歌载舞,随便吃顿饭就几百两银子,换算成普通的猪肉,够第五小队所有人饱餐三天的。

  “因为有钱的是世家,又不是国库。”方恒枕着双臂,“先帝暴虐征战,国库空虚多年,能够供给给士兵们吃饭就不错了,怎么可能顿顿有肉。”

  “更何况,北疆那么偏,普通的猪肉吃食根本运送不过来就坏了。”

  江南富饶,丰京富饶,但这份富饶,波及不到边疆。

  方恒长长地叹息一声,拨开马车侧帘,望着外头的星星点点,轻笑出声,“二哥,我们跟大哥弟弟妹妹们看着同一片星空呢。”

  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有没有在想他。

  郑如谦没有回答,只是出神地望着马车顶。

  良久,方恒的呼吸渐渐放缓,应该是累到睡着了。

  郑如谦像在破庙那样为他掖了掖被角,又将他长发捋到一边,才躺在另一侧,渐入梦乡。

  梦里,他们拥有了飞快的移动工具,不仅三两天就能赶到边疆,还能把丰京的猪肉给运过来。

  一趟一趟又一趟,直到移动工具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彻底报废掉。

  郑如谦来不及悲伤,猛地坐起,才发现身旁的被褥早就空了,外面传来刀具碰撞的声音,伴随着少年有力的呼哈,形成寒冷冬季里最美妙的声响。

  他推开门,就看见昨日里还有些懒散的士兵们,全都穿着最单薄的衣裳,用最坚毅的眼神,劈着最狠的刀法。

  方恒身体力行,站在最前方,明明还是瘦削的少年身形,每一处肌肉却都充满了爆发与力量。

  他一遍遍地演示着方家刀法,没有任何藏私,传授关键要点。

  六个近卫辅助教学,帮大家矫正动作。

  郑如谦不想打扰他们,猫着腰窜到水缸跟前,舀出一瓢水,并着细盐清理干净口腔。

  昨天抱走腊肉的厨子憨憨地走过来,端出一直温热着的饭,“队长叮嘱咱们给你留的。”

  是昨天的白菜炖腊肉,经过反复的加热,白菜已经软塌到绵烂,丑的不能看。

  可吃进嘴里却觉得味道更佳,甚至不需要怎么咀嚼就能滑到肚子里。

  也许是饿地紧了,也许是想通想透了,郑如谦将一碗白菜腊肉吃地干干净净,堪比二进小院门口那个经常被流浪猫狗舔的碗。

  洗涮干净碗筷,他大步走到收留北疆百姓的帐篷前,撩开帐门,里头是几个正在锻炼体能的男子。

  因为身体弱,或者不适习武,他们被安排跟妇人一起洗菜和面,收拾床铺。

  有人平静接受,也有人强烈不甘。

  这部分不甘心的人,做完活就偷偷躲在帐篷里锻炼身体,他们渴望变强,渴望拿起长刀,渴望上阵杀敌,更渴望为自己惨死的父老乡亲复仇。

  为了能够成为军队的一份子,他们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可惜还是不行。

  在气喘吁吁地摔在地上后,有个少年痛苦地蜷缩起来,“我为什么这么没用,我为什么不能上阵杀敌,我真是个废物。”

  他这边一松懈,其他几个或倒立或平撑的人也随之泄气,难过地闭上眼。

  “大哥,我们是不是没法给爹娘报仇了。”少年哽咽,“我真是没用,连上阵杀敌都做不到,我该死,我该随着爹娘一起死的。”

  其他人绝望地躺着,没有人张口。

  郑如谦就是在这个时候掀开了帐帘,冷空气与阳光同时钻进帐篷,让抽泣的人们忍不住打起寒颤。

  “冷吗?”郑二爷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冷就对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证明自己有用,只有死才是最没有用的。”

  “做不了上阵杀敌的人,就做那个背后支持他们上阵杀敌的人,无论你做点什么,都好过懦弱地死掉。”

  有个年纪大点的挣扎坐起来,怒喝,“你不要说风凉话,洗菜和面根本不缺我们几个,我们想真正做点有用的事情,我们有什么错。”

  “你们没有错。”郑如谦依旧冰冷,“你可以不喜欢切菜和面,但不能瞧不起切菜和面的人,没有他们,你们连饭都吃不上,你们只能饿死。”

  年纪大点的男人失语,惭愧地低下头。

  “可是切菜和面真的不缺我们。”少年挣扎着爬起来,“我们也不会做,你看我这手,切个萝卜能破三个口。”

  到最后受伤了,休养了,又变成吃白饭的人。

  他们不愿啊。

  背对着初升的太阳,穿着脏兮兮袄子的郑如谦笑了,像沐光而来的神仙,又像是无所不能的山中精怪,“既然不愿意切菜和面,也不能练武,那跟我运东西吧。”

  里头的人全都震惊了。

  少年惊讶地问,“运,运什么?”

  “运物资,从丰京运到边疆,中间可能遇到鞑虏,也会吃很多苦头。”郑如谦缓缓道,“但你们运来的东西可以给战士们加餐,可以让他们吃好睡好,可以让他们的伤口痊愈更快,愿意吗?”

  做不了那个上战场的人,就做那个背后支持他们上阵杀敌的人。

  不是切菜和面,而是真真切切地运回来救命的东西。

  帐篷里的人眼睛都亮了,他们一个个从地上爬起来,争先恐后地答应,“好,我去。”

  “我愿意,哪怕遇到鞑虏我也愿意。”

  “我会赶马车,要我,要我。”

  “我认路,记性特别好,我也要去。”

  国库空虚不打紧,战事吃紧不打紧,重要的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一致对外。

  郑如谦回过头,正好看见方恒赤着臂膀走过来,少年的身上都是大大小小的伤痕,眼神却始终明亮坚毅,只有在听见帐篷的异样响动时才露出几分疑惑。

  他翘起嘴角,用行动告诉弟弟:傻小子,二哥会陪你一起,度过所有难关。

第263章 奸商的心思

  边疆苦寒,冬季足有六个月之久,炎热的夏季不超双月,撇除掉鞑虏这个不安定因素,物品是比较耐放的。

  真正的问题是从哪里运东西,又走哪条路线是最近最安全的。

  大渝王朝治安不错,并没有太多山贼土匪,只要有路引,只要老老实实做生意纳税,都是受律法保护的。

  这个时候走南闯北的优势就出现了,郑如谦拿着树枝在地面写写画画,一会标注这个,一会标注那个。

  几个愿意跟去运货的人都迷糊了,少年作为代表发问,“公子这是什么呀。”

  “你们不懂了吧,这是咱们大渝王朝的郡城分布图。”汪小松骄傲道,“都是东家走南闯北摸索出来的。”

  几个小的都被震撼住,只有一个年纪大的皱眉问,“地图可是咱们王朝的机密,怎么能就这样画出来。”

  这话其实没错,不管在哪个朝代,一个国家的详细地图都是致命的存在,如果落入敌军手中,甚至可能因此灭国。

  但前提是详细,能称为机密的地图不光有各个城池的分布,连哪里有山脉,哪里有湖泊,哪里是麦田,连带着占地多少亩都得标注清楚。

  郑如谦只是画了个粗略的郡城分布图,远达不成这样的影响。

  但汪小松不知道,他有心为东家辩解,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能结结巴巴,“是你要跟我们运东西的,还要质问这质问那,到底谁是东家……”

  “好了小松。”郑如谦打断他的话头,拍着手起身,“看看我画的没错吧。”

  “东家。”汪小松脸都快急红了,“他刚刚质问你,你怎么不反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