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第196章

作者:陌于之 标签: 穿越重生

  江老夫人接过玉镯,感受着掌心柔和的体温,久久说不出来话。

  “可那玉镯是夫人自愿给的,你凭什么阻挠。”伙计还想挣扎。

  姜笙可不惯着他,“玉镯什么价格,两碗馄饨什么价格你不清楚吗,四十文就换来个玉镯子,你这是馄饨摊还是当铺呀。”

  伙计表情僵住,满脸沮丧。

  倒是周围百姓大笑起来,还有给姜笙比大拇指的。

  姜笙素来不怕生,竟然跟周围人唠起来了,“伯伯,婶婶,我说的对不对呀。”

  “对,真是太对了。”大家附和。

  没有人会讨厌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

  江老夫人的心底愈发柔软,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决定了,即使姜笙不是江家的子嗣,她也想跟这个小姑娘有所牵绊。

  “好啦好啦,我们要走了,大家再会呀。”小姑娘没有恋战,拉起两个哥哥,爬上了马车。

  江老夫人把玉镯交给檀月,又在她耳边嘀咕了两句。

  檀月领命,很快拦在姜笙的马车跟前,说了没两句,又折返回来。

  手中依然握着刚才那只温润清透的玉镯。

  “老夫人,姑娘说无功不受禄,四十文的馄饨钱算不了什么,六十文的糖炒栗子也算不了什么。”檀月一边禀报,一边瞄着自家主子,“姑娘还说……如果您真的有心,就还一百文到九珍坊。”

  江老夫人失笑。

  说她大方有些时候真小气,说她小气有些时候也真大方。

  也不知道这孩子小时候都经历了些什么。

  算算时间,安水郡的第二封信应该到了吧。

  江老夫人打起精神,由檀月扶着坐上马车,“回江家。”

  在耐着性子等了两天以后,第二封信果真到了。

  不同于上次的厚厚一沓,这次居然只有薄薄的三页纸。

  这让江老夫人心底升起不好的预感,姜笙从八岁到十一岁的四年就写了十五张纸,怎么前八年的人生才只有三页纸呢。

  她颤抖着打开,第一页的字就触目惊心。

  孤女姜笙,襁褓中便辗转至安水郡斜阳县,被人扔在县城的大道上。

  有心善的婆婆将她捡回去,用糙米糊喂养至一岁半,因病撒手人寰。

  才将将会跑的婴孩伴着婆婆的尸首,靠馊掉的米糊活了七天,被邻人发现,落葬了婆婆后,由邻人捡走。

  邻人喂养至两岁,因为生下幺儿缺乏口粮,不得已狠心将她丢弃在十里镇的集市上,再次被一对夫妇捡回去喂养,只可惜没多久也有了自己的嫡亲血脉。

  当饭不够吃,没有血缘的姜笙只能再次辗转街头,捡烂白菜梆子啃,吃别人掉落的残渣,睡流浪狗的稻草窝。

  也有好人不忍,见到便喂上两口,陆陆续续活到五岁,虽然虚长了年龄,却因为常年饥寒而生的头大肩小。

  期间有九岁的流浪儿与她结伴过一些时日,互相给予温暖,度她几分美好,可惜也只过了大半年,便被更强的乞儿诱惑走,加入那个欺凌弱小的团体。

  同年冬天,五岁的姜笙在雪地里险些没撑过去,是张香莲给了她热水热饭,又将她带回十里铺村的破庙里,才让她有了个不像家的家。

  五岁到七岁,因为愈发机灵开始学会抢饭偷食,被打过不下七八次,有象征性给两巴掌的,也有将她打到浑身青紫,三天不能动弹的,幸运的是都活下来了。

  幸运,真是个讥讽的词。

  你可以称她幸运地活了下来,也可以认为她不幸运,才遭受了这样的苦难。

  江老夫人低着头没说话,大滴大滴的泪水落在信封上,晕染了墨字。

  檀月在旁边满脸担心,又不敢出声。

  再往后翻,是姜笙年龄的推测。

  婆婆邻人的描述,当时襁褓里的姜笙应该有六七个月大小,再往后的体型没办法判断年龄,但是叠加起年限,跟姜笙现在的十一岁是对得上的。

  据邻人回忆,当时的姜笙又白又胖,虽然饿了一天嗷嗷大哭,但声音洪亮身体健康,以至于整个村里的人都在疑惑,谁会把这么正常的孩子给丢掉。

  唯一的疑点是,裹孩子用的包袱皮非常普通,并无任何富贵人家的特征,就是最普通不过的棉布,并不能拿来证明姜笙的身份。

  当然,这是针对外人来说的。

  只有江老夫人明白为什么,想清楚前后,她目眦欲裂,手中拐杖狠狠拄在青石板上,“这个该死的东西!”

  “真是,该死!”

第267章 祖母算计

  三天的考试,对贡院学子来说称得上难熬,但在外头人眼里不过眨眼。

  姜笙早早地坐在马车里等待,还撅着腚往外看,“齐家的那位哥哥也来了,还有赵家哥哥,朱家哥哥,咦,她怎么也来了。”

  能让小姑娘惊诧的人可不多。

  长宴伸出指尖挑开车帘一角,粗粗这么一扫,就在人群中看见了曾经和她们几次冲突的江家小姐江承欢。

  按照江家兄妹的感情,江承愿应该也在才对。

  长宴再一扫,果不其然在人群中看见了尚是举人的江家大公子。

  江家方家同为武将出身的世家,方将军意外战死边疆,大房凋零后,二房接手掌家权利,并顺势让小辈走起科举路线,彻底转成文官世家。

  江家不同,江将军一直好好地待在边疆,怎么能容忍独子弃武从文呢。

  长宴不理解,但也知道这里一定有些弯弯绕绕。

  江家是个大家族。

  虽然嫡支一脉的人不多,仅有两位孙辈,但庶子庶女的数量相当丰厚,而且在朝中都有一定官位,配上在外征战的江将军,顶级世家的位置相当稳固。

  但这种稳固仅限江将军还在的时候,一旦江家在军中无人,仅靠着朝廷中几个官位,世家的地位必定滑落。

  从长远来看,江家最好再出个将军,可嫡系的江承愿选择了科举,难道是庶支的江承烽等人要去参军?

  长宴这个疑惑刚刚升起,就在视线里看到了摇着折扇的纨绔子弟江二公子,顿时哑然。

  江承烽和江承愿身为江家孙辈的老大老二都没有去参军,剩下更小的孩子更不愿去,毕竟那是战场,是刀剑无眼的地方。

  长宴叹了口气,他好像明白江承愿为什么弃武从文了。

  江家一定有个目光短浅,但一心爱子的长辈,她掐断了江承愿参军的念头,又逼着他科举,即使江家将来地位下滑,江承愿也可保此生无虞。

  从大局观上讲,这个思想对江家发展很不利。

  但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看,希望孩子好好地也是没错。

  “为什么是母亲,不会是祖母?”姜笙突然在旁边发问。

  长宴这才发现自己分析着,竟然不自觉念叨了出来。

  他有些尴尬地抿嘴,看到四哥跟妹妹满脸好奇,又清了清嗓子回答,“因为江老夫人如果真的目光短浅,就不会有现在的江大将军了。”

  江老夫人能支持自己的儿子成为将军,却不能逼迫孙子也上战场,因为孙子还有母亲,她只不过是个祖母罢了。

  “那这位祖母可真是伟大的人。”姜笙在旁边脆生生道,“就像我一样,明明很担心三哥,还要支持他去边疆。”

  长宴忍着笑,没有说话。

  温知允茫然地抬起头,一时间不知道妹妹是在夸江老夫人,还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

  只有姜笙毫无所觉,重新爬到小窗口上探头探脑,正正好与刚才念叨过的江家人对上视线。

  “小姜块……”

  摇着折扇的江大公子江承愿满脸惊喜,刚要过去打个招呼,余光瞥见面无表情的妹妹江承欢,又生生顿住了脚步。

  “大哥怎么了。”江承烽吊儿郎当地凑过来,“又看上哪家姑娘了,回头让祖母提亲去。”

  江承愿给了他一个脑瓜崩,“光天化日之下,瞎说些什么有的没的。”

  “我懂我懂。”江承烽露出满口大白牙,“回头咱们兄弟私下聊,偷偷说。”

  江承愿还没来得及回应,一旁的四小姐江承瑜急眼了,猛地踩在亲哥的脚趾头上,用微不可查的声音咬牙切齿,“二哥,别忘了你还带着妹妹。”

  江承烽倒抽一口冷气,用折扇遮盖住大半张脸。

  江家两个大孙女,三姑娘江承欢虽然过于冷傲了些,但在外头的仪态是挑不出错的,素来温柔又仔细,只有帮哥哥描补的份,从来不会踩哥哥脚趾头。

  四姑娘江承瑜就泼辣多了,性子又不饶人,经常跟亲哥江承烽起各种矛盾,没事就吵吵闹闹,互相谁都不服谁。

  “真是羡慕你。”江承烽逮着机会偷偷嘟囔,“有这样温柔的妹妹。”

  江承愿缩了缩脖子。

  妹妹高兴的时候是挺温柔的,但生起气来比四妹妹可怕多了,有些时候他更愿意跟妹妹追逐打闹,而不是需要一直赔小心地哄。

  但是四妹妹太过泼辣不饶人了。

  她俩要是能综合点……像小姜块那样就好了。

  江承愿再次瞄了眼马车所在的地方,遗憾的是小姑娘已经把脑袋缩了回去,看不到那张圆圆的笑脸。

  即使看到又如何,他也不能再为了别人惹得妹妹伤心。

  江承愿落寞地垂下头,只等着考试结束找学子们取取经。

  江承烽也难得闭上了嘴。

  当四周全部陷入安静,远处的交谈就从模糊变成了清晰。

  “哎昨天还有个馄饨摊在这呢,今天怎么就没了。”

  “听说是得罪贵人了,嘘,别问了。”

  “我当时就在,好像是得罪了位老夫人,还好有个小姑娘帮忙……”

  听到这关键的三个字,江家兄弟齐刷刷抬起头,落寞的也好,心疼脚趾头的也罢,全都化成了严肃与冷厉。

  他们也是昨天晚上才知道,前几天祖母竟然穿了简朴的衣服去吃馄饨,还差点让馄饨摊给讹了,好在有个小姑娘伸出援手救了她。

  按说这种尴尬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但不知道为什么祖母告知了江家四个孙辈们,并叮嘱他们不得打击报复馄饨摊。

  江承愿老老实实地应下,结果馄饨摊还是没了。

  他目光扫过藏不住事的江承瑜,跟祖母不亲近的江承欢,最后落在明显心虚的江承烽身上,拿出大哥的威严,“说,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