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第283章

作者:陌于之 标签: 穿越重生

  许默时间紧迫,留在家中模拟殿试。

  方恒带着家仆护卫,抽空练习排兵布阵。

  他叫汪小松勒好马缰,冲进房间,把正在发呆的姜笙给提溜出来。

  “二哥你别闹。”她挣扎,“我还得盘账呢。”

  “盘账去九珍坊,缩在这里作甚。”郑如谦把她强行拽进马车,还捎上要去医馆的温知允跟汪小竹。

  三兄妹安静地坐着,车外人流汹涌,喧嚣翻天。

  所有的热闹好像从他们身边剥离,剩下的只有失神,平静,落寞。

  以前小五在,不是这样的。

  温知允扁了扁嘴,眼眶里再蓄起晶莹剔透。

  郑如谦反应快,直接在后头掐了他一下,才生生忍回去。

  好不容易赶到天街口,汪小松眼神灵活,刚停下就惊呼,“好多病人啊,怎么那么热闹。”

  三兄妹全都被吸引,撩起车帘子,果然看到医馆里坐满了人。

  温知允常常义诊,也会免费赠药,温氏医馆来往多是些普通百姓,但此刻里头坐着的,个个衣冠楚楚,一看就有身家和地位。

  “怎么会来这么多有钱人。”汪小竹吓坏了,“公子,公子怎么办。”

  温知允呆若木鸡,他并不是能抗事的性子,这会早已慌乱无主。

  幸好还有郑如谦在旁边,皱着眉头道,“先过去看看。”

  “是啊四哥,别害怕,我们都在呢。”姜笙勉强提起精神,“走吧,一起过去。”

  兄妹次序跳下马车,刚抵达温氏医馆门口,里头的人就齐刷刷转过身。

  十几双眼睛看过来,还真有点唬人。

  温知允心生怯意,勉强稳住身形,轻声道,“请问诸位,是来看诊的吗?”

  大户人家向来不缺医者,即使没有府医,也会在大药堂里看诊,鲜少来这种小医馆。

  倘若来了,不是找茬,就是有所图。

  连姜笙都做好准备,不行就让汪小松去江家递信,找来爹爹祖母撑腰。

  却不想里头的人笑了笑,竟然客气起身,“是啊,你就是温大夫了吧,我们这有几个病人想请温大夫施以援手。”

  他指了指一位中年男子,又指了指年轻男子,最后是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怎么看都像是祖孙三代组团过来看病。

  温知允有些不敢置信,但身为医者,便有仁心,病人都上门了,总不能拒之门外。

  他放下小药箱,看了眼汪小竹。

  长久以来培养的默契,让小竹压下惊慌,起身去准备纸笔墨砚,还有脉诊等必需品。

  姜笙和郑如谦对视一眼,不动声色地站进角落。

  只见脉诊置于桌面,中年人先伸出手腕,任由温知允认真感受,并询问了最近的饮食与休息。

  “这位老爷……”年轻的小大夫语气委婉。

  中年人沉声道,“我姓吴。”

  温知允有瞬间的呆愣,好在跟着弟弟耳濡目染,他很快反应过来,“吴老爷身子相当健康,只是有些许上火症状,今后多吃些败火佳品,如青色菜叶,又或者疏火瓜果。”

  说着,拿着笔墨在宣纸上写画。

  吴老爷只当他在开方子,没想到写完以后,温知允转吹干墨迹,放在了抽屉里。

  “你……”他有些忍不住,“你不给我开方子吗?”

  温知允也愣了,“开什么方子?刚才已经说过了,吃些青色菜叶,疏火瓜果即可。”

  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乃他的医治理念。

  更何况是上火那么简单的症状。

  坑蒙恭亲王世子是长宴出的主意,如果单由温知允一人,他八辈子也攒不出这个胆。

  “可是……”吴老爷还想说些什么。

  须发皆白的老者咳嗽两声,他只能无奈退下。

  轮到年轻公子了,这位看起来年纪不大,一双眼睛格外灵活好动,打量人的同时还带着意味深长。

  “手腕。”温知允有些不适,强忍着把脉。

  谁知年轻人把手缩回袖中,嬉皮笑脸道,“不把脉能看病吗?古人讲究望闻问切,可不是只有把脉这个途径。”

第388章 医馆刁难

  医术确实讲究望闻问切,也可以不把脉诊断病情,只是相对于用眼睛看,脉象传递的病情会更准确些。

  温知允已经感觉到对方来势不善,但为了医馆,为了争口气,他咬牙应下来,“好。”

  望闻问切,顾名思义,先用眼睛打量,再用耳朵听闻,最后探知病人症状与作息。

  年轻公子约莫十四五岁,皮肤细腻健康,四肢健全灵动,看起来不像有病的样子,唯独眼角微红,本该清晰的眼白像是蒙上层雾。

  倒像是吴大夫给的书籍里记载过的,干眼症。

  温知允站起身,引着年轻人走到医馆门口,正午的阳光扑面袭来,年轻人立即闭上双眼,大步后退回阴凉处。

  “这位公子。”他心里有了数,“是不是平日里眼睛干涩无泪,有时还会感觉到灼烧,发痒,像是有什么东西藏眼睛里,偶尔还会看不清楚东西。”

  年轻公子微愣,很快点了点头,“你倒有几把刷子。”

  温知允谦虚地抿抿嘴,回到木桌前提笔,“如果比较严重需要辅助按摩针灸,只是轻微不适可以先抓点药,用些清肝明目的枸杞子和熟地黄,必要时可以用帕子热敷。”

  等到说完,药方也落笔。

  年轻公子抢到手里,啧啧称赞,“看不出来,小大夫十三四岁的样子,竟然那么厉害。”

  其实厉害算不上。

  温知允的医术都在普通百姓身上磨炼得出,治疗熟稔的多是些穷病,比如痢疾,比如伤寒,又比如腰脊受损,四肢酸痛。

  真正严重的病症,普通百姓根本不治,直接放在家里等死,他也就失去了积累经验的机会。

  如果可以,他真想拜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将医毒钻研到底。

  可惜普通人没资格,也没这个机缘。

  温知允轻声叹息,将目光看向须发皆白的老者,神情愈发郑重,“老爷子这边请。”

  老者不言语,晃晃悠悠走过去。

  年轻公子立即后退,把软垫座椅让了出来。

  这次倒没有什么为难,就是规规矩矩的看诊,只是在脉象上温知允遇到了新的困惑。

  众所周知,老年人的脉象跳动要比年轻人更缓慢,衰老的身体也会带出更多病症,在把脉的时候多个病症袭来,往往难以分辨具体。

  然而眼前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脉象苍劲有力,清晰健康。

  不看他皮肤上的皱纹与斑点,还以为是个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

  “您这……”温知允灼烫似的收回手,不知如何是好。

  “小大夫有话直说,我这把年纪了,不怕什么。”老者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暗哑。

  温知允抿抿嘴,决定实话实说,“您的脉象太过奇怪,像极了年轻人,丝毫没有衰老的迹象,和您的身体情况严重不符。”

  “哦?那我这是好,还是不好?”老者慢吞吞询问。

  温知允摇了摇头,“小子医术不精,难以进行判断,还请老爷子多去找几位大夫,以免造成误解与耽误。”

  旁边的中年人与年轻公子同时起身,气势汹汹地走过来。

  姜笙和郑如谦吓了一跳,同时扑过去,把纤细柔弱的小大夫挡在身后。

  “来找你看病,你却说医术不精。”中年人面色不善,像是逮着机会发难,“既然医术不精,我看着医馆也没有开着的必要。”

  年轻公子在旁边凶巴巴地点头。

  姜笙气到瞪圆双眼,医者水平有限,治不了的病情比比皆是,诚恳告诉病人,总比胡乱开药方害人来得强。

  她的四哥哥心善诚恳,还要反过来被欺负。

  天下哪有这个道理!

  “好了好了。”老者不冷不热开口,“都退下吧,我想跟小大夫多聊两句。”

  中年人这才忿忿转身,回到原本的座椅。

  姜笙不想走,被郑如谦拉了把,才气呼呼地转身。

  “你说脉象与身体状况不符,可知什么情况才会出现?”老者看向胆怯的小大夫,出声询问。

  这……一下把温知允问住了。

  正常人脉象都能显示出身体状况,所以才有了看诊的由来。

  如果把脉都摸不出来病症,古医药早就灭绝在历史的长河中。

  “听说你会针灸?”老者见温知允回答不出来,拐了个弯,“不知平日里多用针灸做什么?”

  “用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阴阳,也可以进行苏醒急救,短时间内实现退热止痛。”温知允把自己所学如实交代。

  老者平静点头,左手搭在自己右手的脉象上,没有言语。

  小五弟说过,这个世界上的人,说话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

  如果老者也有目的,他无缘无故提及脉象,又提及针灸……温知允双眼骤亮,一道不可思议地念头升起,“难道,这脉象是用针灸改变的?”

  孺子可教也。

  老者嘴角微微勾起,抬手在右臂膀上摘下什么,又重新搁置回脉诊之上,示意温知允查看。

  只见年轻白嫩的三根指落在苍老褶皱的皮肤上,属于老年人缓慢又轻微的脉象袭来,伴随轻微的震颤,有点正常,又有点症状。

  温知允松开手,小心翼翼道,“您有心颤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