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第364章

作者:陌于之 标签: 穿越重生

  江继祖没有说话,持续观察了半个时辰,确定鞑虏真的是做无用功。

  之前的疑惑在心底愈发盘旋。

  两军交战那么多年,彼此也称得上熟悉。

  大渝王朝没能灭绝鞑虏,就是因为鞑子骑术精良,没有固定居所,追也追不上,只能被动防御,难以主动出击。

  鞑虏打不破大渝王朝防御,则是因为大渝将士人数够多,还能排兵布阵,尤其擅长防线布守。

  简单来说,两军通常是鞑虏在前面飞,大渝将士在后面追。

  追追追,追不上,于是败兴而归。

  像这种鞑虏主动挑衅,还是少数挑多数的情况,实在罕见。

  “能有什么罕见,鞑子首领那个叫安达的可汗年纪有些大了,底下几个王子也在争夺继承位置,眼下恐怕是哪个缺心眼的小王子故作姿态,想要拿下争位的筹谋罢了。”周将军摆了摆手,“大将军放心,关锦线防御堪称北疆之首,有我在绝对无恙,将军还是赶紧回去,免得调虎离山。”

  边疆人手谈不上充裕,年年有征兵,年年有牺牲。

  每个防线上差不多有五到十万精锐镇守,如关锦线是十万,江继祖驻扎的总部只留七万。

  他如今率着三万过来,老巢就只剩下四万精锐。

  调虎离山也是兵书中常用的计谋,江继祖不敢耽误,直接唤四位副将领兵回守,只留下金副将带着第四小队随同。

  他还是不放心关锦线异常的鞑虏。

  “将军万请放心。”周将军再次拍胸脯,“我老周拿命保证,这关锦线之坚固超出所有人想象,只要有人镇守,别说是五万鞑虏,就算十万也破不掉……”

  他话音刚落,只听得“轰隆”一声,什么东西倒下。

  两位将军的面容同时严肃起来。

  周将军随身的副将大叫着奔来,“报,将军,防线溃败。”

  接着又是另一位副将,“报,鞑虏人数激增,还有四万人藏于马腹下。”

  事情瞬间严重起来。

  十万大渝精兵,对上九万鞑虏精锐。

  周将军面色铁青,半晌才道,“打,全部排兵布阵,严防死守,我们差了一万的人数,绝对可以打得过鞑虏。”

  几人匆匆赶过去,正看见麾下的年轻将军们领兵作战,与眸浅廓深的异族纠缠在一起。

  己方的盾牌与盔甲,有章法的挥舞枪矛,与对方的骁勇善战,不畏生死比起来,实力不相上下。

  但大渝王朝有十万精兵,外加金副将带领的五千总兵,比鞑虏的九万精兵要多的多的多。

  更何况那九万精兵里,有足足四万是步兵。

  没有铁骑的鞑虏,等于没有牙的老虎。

  关锦线的防御虽然莫名其妙破裂,但战局仍然是必赢无疑。

  周将军吐了口气,还没来得及露出笑容,就看见鞑虏们排列有序,像是知道排兵布阵的弱点在哪里一样,径直杀来。

  一波,一波,又一波。

  十万精锐犹如野草一样倒下,再没能爬起来。

  鞑虏虽然也在减员,但精神始终亢奋,不停地呼唤着口号,像是庆祝胜利,又像是叫嚣进攻。

  周将军的面色终于惨白,他是方将军当年麾下的一员,关锦线来自方将军挥毫的构想,精锐们练的也都是方家军阵法。

  这曾经让关锦线成为方圆百里最强的一支队伍。

  他的自负来自于实力,他不是盲目自大,他知道方家军阵法的威力,也知道关锦线的坚固。

  但他永远也不会想到,方将军的手稿册会流失,大渝王朝会出现叛国贼。

  鞑虏们也许排练不会方家阵法,但他们可以找到阵法中的弱点,他们敲碎关锦线的防御,他们欢呼着杀进城门。

  “报,将军,折损人手即将过万,鞑虏节节逼近,关锦线要溃败了。”副将踉跄过来,“将军,走吧。”

  “走吧将军。”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也回头喊,下一瞬,他的胸口插中箭矢,软软倒下。

  周将军的眼眶含泪,是愧疚也是悔恨,是愤怒也是决绝。

  他抽出腰间的长刀,回头看向江继祖,“大将军快走吧,我是关锦线的镇守将军,关锦线在我在,关锦线亡我亡。”

  话落,便义无反顾地冲进人群,劈砍冲刺。

  江继祖眼疾手快,却依旧没能阻拦。

  “将军,我已经差人回去求支援了。”金副将在旁边劝,“你是大将,不能出事,先走吧。”

  “不。”江继祖摇了摇头,“你看这场内,无论大军使出什么阵法,鞑虏都能迅速击破,我们要是真的走了,老周就只能等死。”

  “将军你是想……”金副将瞠目结舌。

  “对,没错,方家军的阵法被破,老方亲手规划的关锦线被破,不知道这里有什么联系,但我想让总部的兵试一试江家的阵法。”他话音刚落,便站上最高城墙,用尽力气指挥,“儿郎们,变阵!后退!转长龙!”

第504章 亲自带兵

  随着江继祖话音落下,原本还呈三角形的军队立马改变阵型,摆出一字长龙。

  “继续转,钩长雁!”

  人群继续变动,总部的五千兵迅速摆出阵型,总算是抵挡住了鞑虏凶猛的攻势。

  关锦线的将士动作稍慢些,转眼间又倒下不知多少生命。

  “将军,让我来。”金副将扛起长刀,冲在最前头,“儿郎们,跟着我动,左边伸展,右边伸展!中间空出来!”

  大渝阵法,精妙无双。

  先辈们用鲜血铸就的经验,一代一代传下来,又岂是敌军区区几日就能参悟透的。

  方家有方家的阵法,江家也有江家的阵法。

  当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换成新的阵型,鞑虏的优势就消失殆尽。

  但同时,双方的人数差异也被逐渐拉平。

  九万边疆军对上九万鞑虏,优势已经被剥夺,只能在血海里拼杀。

  你骑着马儿踏在我脸上,我用长枪穿透你胸膛。

  鲜血飞溅,断肢横生,惨叫连天,热泪滚烫。

  分不清楚是谁的血,也分不清楚是谁的命,又或者谁的马儿,谁的武器。

  随着近些年大渝王朝国力稳固,从进攻改为防守,已经很久没发生过这样惨烈的厮杀了。

  鞑虏骑兵偏少,不愿硬碰硬,多数偷摸溜进小村庄里,杀烧抢掠以后带着食物返回,即使偶尔拼杀也不过是小股部队。

  像这样在人海中拼杀,拼到力竭,拼到鲜血淋漓,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称得上罕见。

  在历史中,大型对殴其实很难出现。

  所谓人多的地方心思就多,这种以万为单位的军队更是如此,将士们的信念比什么都重要。

  正面例子如岳家军,岳飞就是将士们的信念,只要他一句话,万军即刻冲锋,一往无前。

  但同样的,如果岳飞出点事情,将士人心溃散,大军也会随之溃败。

  普通的军队,没有足够的信念与信仰,随着肢体断裂,鲜血四溅,身边熟悉的人一个接一个倒下,伤亡达到一定数量,基本就败了。

  两军交战,你逃对方就追,追的过程中又会歼灭部分,剩下小部分捡条性命。

  但跟异族交战又不一样了。

  鞑虏生性凶残,脚程飞速,只要大渝将士退了,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死。

  身在关锦线镇守,背后就是中原大地,是无数安静生活的百姓,又能退到哪里去?

  金副将和周将军同时下场,图的就是鼓舞士气,就是支撑所有人战到底,将异族驱逐出境人,让他们滚回自己的草地上。

  长刀大开大合,盔甲叮当作响。

  随着倒下的人越来越多,地面几乎全都是粘稠的血液。

  边疆军也好,鞑虏也罢,几乎都生起怯意。

  人都想活着,谁都不想死。

  “将军,还要再战吗?已经死了那么多人了,那么多人啊。”有小将抽泣着问。

  周将军单刀插地,支撑住身体的同时,环顾四周,“战吧,不战怎么办,退了以后,军心就溃了。”

  “可是大家已经害怕了,再打下去只会弃刀而逃。”小将抹着眼睛,“将军,我们可要怎么办呀。”

  周将军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眼底涌出羞愧与懊恼。

  他后悔自己太过自信,后悔没能提前安排好策略,关锦线溃败地莫名其妙,若不是江将军谨慎留下来,这十万大军不知道能活下来几个。

  “不能退。”金副将擦干净脸上的血,“双方势均力敌,咱们是畏了,鞑子也惧了,现在就看谁能抗到最后。”

  一旦有人溃败,另一方将大获全胜。

  “可是我们该怎么保证,能够撑到鞑子溃败呢?”周将军难得彷徨。

  他这个镇守将军已经亲自来领兵了,再保证就只能是……

  “我来。”江继祖卸下披风,手持九连环长刀,“阵型继续变换,儿郎们不要畏惧,大渝王朝永远不会抛弃子民,永远不会放弃将士!”

  “将军与士卒同在,将士与边防同在!”

  “边防!与万千百姓同在!”

  再老的将军,也能挥舞得动长刀,也能劈砍得动敌人。

  卧床时他们浑身伤痛,披上盔甲就是英武无双。

  天空突然飘起成红色的云霞,随着光芒的升起,前方的将军是那么高大英伟。

  无数将士内心得到振奋,他们嘶吼着,带着必胜的决心冲刺。

  鞑虏再生怯意,不自觉后退两步。

  而战场上,只要退了,那就是开始。

  一步,退出关锦线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