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第77章

作者:陌于之 标签: 穿越重生

  她蹦蹦跳跳到圆桌前,大叫一声,“吃饺子啦。”

  郑如谦正在打瞌睡,被她吓得一个激灵,睁开眼睛就到处找,当看见院子里满满两车的干豆角时,他长出了一口气。

  “吃饺子吃饺子,再不吃就凉了。”张香莲招呼孩子们。

  温知允夹起来一个放进嘴里,嗯,没毒,再吃两口,确实没毒。

  窗口站立的三个孩子也都回来,大家吃饱喝好,美美地睡了一个觉。

  在府城,有大年初一走街串巷给亲戚长辈拜年的习俗。

  但姜笙兄妹都没有长辈,更没有几个认识的人,索性就给张姑姑和张启全夫妇拜了年,三人都象征性地用红帕子包了些铜钱,数量不多,权当图个喜庆。

  要说唯二有人际交往的,就只有郑如谦跟许默了。

  许默要探望郡守大人,感谢他爱民如子,为民伸冤。

  同时为跟孙家王家作对进行铺垫。

  郑如谦则准备了几提腊肉,红糖和酒,以及一盆炖好的五花肉干豆角,赶着刚出锅送到悠然居。

  不多时,他们各自回来。

  “郝掌柜收下了,还给了我随年钱。”郑如谦跟兄弟们汇报,“这次干豆角十拿九稳了。”

  做出了好吃的味道,不怕没人稀罕干豆角,年前亏的二十五两,年后必定赚回来。

  相较于郑老二的春风得意,许老大就安静多了。

  “大哥,郡守大人怎么说的?”方恒询问。

  许默摇摇头。

  这代表,他询问的结果是否定的。

  方恒一愣,忍不住失神,“连郡守大人都无法插手下一任郡守的人选,看来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如果说以前还有报官,还可以寻求国法的庇护。

  那么这次,他们只能自己努力,自求多福。

  “不过,大人说只要他还在任一天,就不会让安水郡发生不公平,欺压百姓的冤案。”许默沉声道。

  方恒抿着嘴没说话。

  当初对付一个县令就够难的了,如今要对付的可是下一任郡守大人,足足高了一个等阶。

  但他们没有选择。

  阻止了也许会遇到困难,但不阻止,任由孙家人登上安水郡守之位,等待他们的,只能是灭顶之灾。

  古语说得好,退无可退唯有进,失无可失唯有得。

  为了保护身后的家人,为了维护少年的尊严,这一刻,他们乘风破浪,义无反顾。

  不远处疾驰来一辆马车,车里坐着个二十来岁面白无须的年轻人,隔着老远看到笔直站立的五个少年,先是流露出一丝赞叹,很快化成忧伤,再伪装出兴奋掩盖。

  等王喜停下马车,他手忙脚乱地从马车上跳下来,停在方恒跟前,摊开掌心,露出里头静心缝制的香囊。

  “这是你的随年钱。”

第96章 挑拨离间

  所谓随年钱,就是红包的原身,在没有纸币的年代,多用帕子或香囊代替。

  普通人选帕子,比如张香莲和张秋安夫妇,包点铜钱了不得。

  有点身份的选香囊,比如郝掌柜,但这香囊不过两文钱一个的普通香囊,里头也就装了点碎银子,还不足半两。

  再看边文轩手里的香囊,精致程度堪称惊艳,上头一针一线都绣地极为精美不说,荷包的鼓鼓囊囊证明数额也不小。

  郑如谦双眼铮亮,右手不受控制地几次抬起,又几次按下,只留透明的口水在嘴角蜿蜒。

  许默倒是平静,只是看边文轩的眼神多了几分打量。

  “如果是银子,有五十两。”长宴观察一番,凑在温知允和姜笙耳边嘀咕。

  俩人全都倒抽一口冷气,看着边文轩的眼神都不对了。

  许默辛辛苦苦忙一年也才百两佣金,他这一出手就是五十两随银钱,实在是太夸张了。

  这就等于你年薪八万,老板给你四万块压岁钱,你敢收吗?

  方恒不敢。

  他凝眉看着边文轩,轻声推辞,“县令大人客气了,咱们年岁相差无几,我不能收大人的随年钱。”

  边文轩看看自己,又看看方恒,翻了个白眼。

  他,边县令,二十五岁。

  他,方小恒,十二岁。

  哪来的年岁相当?哪来的相差无几?边文轩自觉努努力都能生出来一个方恒了。

  “不是我给你的。”县令大人没了耐性,粗鲁地塞过去,“是她给的。”

  方恒推辞的动作一顿,沉甸甸的香囊就落在了怀里。

  这个她,应该是姨母吧。

  只是不知道,她为什么不亲自给,不亲自来找他呢?

  边文轩没有多做停留,给完随年钱就上了马车。

  方恒到底还是没把心头的话问出来。

  等边文轩走了,郑如谦第一个扑过来,嗅着蜀锦的芬芳,他口水横流,“老三老三,快看看里头多少钱,我听小五说得有五十两。”

  两辆马车五百斤的干豆角也才二十五两,这一个荷包里就装了足足五十两银。

  果然这就是富贵人家吗?

  头一次,郑如谦恨自己出身普通,恨自己没点富贵命。

  方恒啼笑皆非,伸手拆开,被里头的金黄色闪瞎了眼睛。

  长宴蹙起眉头,才发现自己猜错了。

  倒也不是数字猜错了,而是品类猜错了。

  这不是五十两白银,而是五十两黄金,按照汇率兑换,就是足足五百两白银。

  抵得上许默当五年的师爷,温知允抓十年的药,郑如谦贩八年的菜,姜笙要十辈子的饭。

  这也是兄妹六个第一次见到的如此大额的金子。

  别说郑如谦,连长宴都惊了一瞬。

  方恒拿在手里,犹如接个烫手山芋,他急匆匆上前,想要还给边文轩,却发现视力所及处连个马车影子都看不见。

  “边县令似乎是怕你还回去,才逃之夭夭。”许默轻声道。

  方恒将金子放回香囊,心头愈发疑惑。

  “别想太多,也许是姨母为了支持你呢。”郑如谦拍拍他肩膀,只恨自己没个这样的姨母。

  “就是三哥,真要是有疑问,等以后见了姨母亲自问问。”长宴也道。

  也只能如此了。

  方恒抿抿嘴,对破坏孙家得郡守大人之位的渴望愈发强烈。

  他们好好商量了一番,决定暂时留在府城,不回斜阳县了。

  郑如谦让庞大山代为捎了两份年货,一份送给斜阳县悠然居的白掌柜,一份送给云水县的庞县令。

  在观察了半个月以后,他们摸清了王家的情况。

  王家一共有两名嫡子嫡女,嫡子就是方恒已经去世的亲舅舅,嫡女是方恒的亲生母亲。

  庶女都嫁出去了不重要,值得一提的是王家有三个庶子。

  起初有嫡子嫡女压着,庶子们不敢造次,乖巧柔顺,整个王家一片和睦。

  后来嫡子嫡女相继离世,他们的心开始活动,他们认为王家必须要有男丁撑起来,孙氏(王夫人)和王大小姐都是妇道人家,不足以执掌王家。

  这就是王家的矛盾。

  为了维持王家大房的荣耀,压住蠢蠢欲动的庶子们,孙氏宁肯献上方恒一条命,也要继续得到方家的支持。

  但王家庶子们不乐意啊,他们想要王家的权利,就不能看着孙氏跟方家联手,更不能看着孙氏娘家的力量一步步壮大。

  其实王家庶子跟孙家早就剑拔弩张了,只是缺一个契机,点燃火药引线。

  在经过几番思量以后,这个伟大又关键的人选,落在上次悠然居门口驾着马车横冲直撞地王家大公子王明宇身上。

  他是王家二房的宝贝嫡子,也是王家二房“夺嫡”的希望所在。

  最重要的是,他蠢。

  郑如谦只是假装成一位挥金如土的小商人,因为意外结实到王明宇,又不经意透露了自己与悠然居的“亲密关系”,王明宇就把他当成了好兄弟。

  二人在悠然居畅饮,“巧遇”了王大小姐,郑如谦怂恿王明宇跟堂妹打个招呼,王明宇就去了。

  当然得不到好脸色,甚至还被讥讽了两句。

  王明宇心头不快,又不方便对嫡系动手,只能朝着其他地方发泄。

  好巧不巧,王大小姐身边还站了一位孙家的小表弟,护姐心切多嘴两句。

  于是,一场大战在悠然居展开。

  等到王明宇和孙家小公子两人被拉开,双方都已鼻青脸肿,谁也不让谁。

  “是他先欺负人,不过就是靠在女人身上吸血的家族罢了,谁怕谁。”王明宇扯着嗓子吼。

  王家庶子本就鄙夷孙家,郑如谦再撩拨两句,能有这样的想法不奇怪。

  王大小姐和孙小公子的脸色铁青,掷地有声,“明明是你先发疯,这事儿我们不能算完!”

  便急匆匆地回了王家告状。

  人群中,郑如谦悄悄溜回包间,把能够影响火气的茶水倒干净,功成身退,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