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 第138章

作者:道_非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韦香儿抬眉看李显,不悲不喜,“二娘忍到三郎死后才发动兵变,已是念在三郎待她亲厚的情分上。”

  “兵变夺嫡并非儿戏,而是不死不休。”

  【但这一次兵变,up主个人觉得应该是太平有史以来最后悔的一次。】

  【因为在这次兵变里,她的知己至交被李隆基所杀。⑨】

  作者有话说:

  太平:我有一句MMP我一定要说!

  有一说一,旧唐书在记载李显被毒杀的这一段简直就是史官摆烂

  韦后想立皇太女,所以毒杀李显,呃,就很扯

  典型的钱难赚,屎难吃,史官随便写两句凑合一下

  ①:《资治通鉴》:至忠泣曰:“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相王昔为皇嗣,固请于则天,以天下让陛下,累日不食,此海内所知。奈何以祖雍一言而疑之!”上素友爱,遂寝其事。

  ②:《新唐书·中宗八女传》:主曰:“元忠,山东木强,乌足论国事?阿武子尚为天子,天子女有不可乎?”

  ③:《旧唐书》:中宗即位,又令专掌制命,深被信任。寻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

  ④:《旧唐书》:时昭容上官氏常劝后行则天故事。

  ⑤:《旧唐书》:婉儿既与武三思□□,每下制敕,多因事推尊武后而排抑皇家。

  ⑥:《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臣为党。昭容泣血极谏,扣心竭诚,乞降纶言,将除蔓草。先帝自存宽厚,为掩瑕疵;昭容觉事不行,计无所出。上之,请擿伏而理,言且莫从;中之,请辞位而退,制未之许;次之,请落发而出,卒为挫衂;

  ⑦:《旧唐书》: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立为皇太女,自是与后合谋进鸩。

  ⑧:《旧唐书》:上益自负,乃与太平公主谋之,公主喜,以子崇简从。庚子夜,临淄王讳与太平公主子薛崇简、前朝邑尉刘幽求、长上果毅麻嗣宗、苑总监钟绍京等率兵入北军,诛韦温、纪处讷、宗楚客、武延秀、马秦客、叶静能、赵履温、杨均等,诸韦、武党与皆诛之。

  ⑨:《资治通鉴》及隆基入宫,昭容执烛帅宫人迎之,以制草示刘幽求。幽求为之言,隆基不许,斩于旗下。

第69章 太平公主

  胜负已分,成王败寇。

  武曌悠悠看向上官婉儿, “你为她而死,值得吗?”

  “圣人说笑了。”

  上官婉儿抬头,不卑不亢, “未来之事,谁能说得准呢?”

  她丝毫不意外自己的选择。

  甚至还有一种本该如此的宿命感。

  在天幕讲李显登基而韦后把持朝政的那一刻, 她便知道自己会背叛李显, 会配合太平发动兵变。

  ——她不会也不忍看到太平被韦后所诛杀。

  所以哪怕李显韦后待她如何亲厚, 她依旧会义无反顾背叛他们。

  阻止李显立皇太女, 与太平里应外合发动兵变。

  一切的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

  甚至李旦的儿子在兵变之际容不得她,唯恐她日后成为太平的助手而将她当成韦后一党所杀害时, 她也能猜到这种结果,只是她唯一放心不下的, 是太平。

  太平的势力已引起韦后安乐的忌惮, 而即将登上皇位的圣人,又怎能容得下太平?

  此时的她, 要么如女皇一般夺位为帝,要么,便是下一个韦后太后。

  上官婉儿垂了一下眼,眸色有一瞬的深沉。

  但很快, 她轻轻一笑,声音轻快, “天幕所讲,乃是我们的未来。”

  “但当我们看到这个未来,天幕所讲的未来, 还是我们的未来吗?”

  ——她相信太平的能力, 在得知这一切时, 不会再让这一切重新上演。

  “你倒豁达。”

  武曌眉梢微挑,收回视线。

  “婉儿?!”

  太平刚刚醒来,便被天幕的话惊得两眼一黑,“婉儿死在兵变之中?”

  “二娘切勿动气。”

  太医院院正连忙道,“你身子受损严重,此时需要安心静养,万万不能大悲大喜。”

  太平一阵眩晕,扶着侍女的手靠在引枕上。

  侍女送来汤药,她胡乱喝着,丝毫不曾留意自己身上的衣服已与刚才不一样,更不曾留意太医院院正的那句她身子受损严重的话,她现在的心思全在天幕上,在天幕说的那句婉儿死在兵变之中。

  “你这小子,你杀婉儿做什么!”

  李旦气得一巴掌拍在李隆基身上,“婉儿帮了你多少忙,你不报答她也就罢了,怎么还能要了她的性命!”

  李隆基委屈得很,“阿耶,你没听天幕说吗?”

  “婉儿是姑母的人,她只会帮姑母,她帮我只是顺带的,而不是真心帮我。”

  “再说了,她现在能为了姑母杀韦后与安乐,未来便能为了姑母杀你我。”

  李隆基振振有词,“这样两面三刀的祸害留着她做什么?”

  “就应该将她斩于马下祭旗!”

  “隆基杀了婉儿?”

  兵变接踵而来,李显已从最初的震惊到说不出话,到现在虽震惊但也能接受,他看了又看天幕,莫名替上官婉儿惋惜。

  ——尽管婉儿背叛他,但此女确有大才,这般杀了,着实可惜。

  李显叹了一声,“隆基这小子比四郎狠多了。”

  “若换成四郎,四郎是万万舍不得杀婉儿的。”

  “不杀她,难道让她再配合二娘来一次政变?”

  韦香儿倒是颇能理解李隆基的想法,“无论是她,还是太平,都已引起隆基的忌惮。”

  “而等待她们的结果,也只有一个——死路一条。”

  “三郎死了,韦后安乐死了,现在婉儿也死了。”

  武三思焦急看天幕,“那么我呢!我们武家呢!”

  “天幕委实偏心。”

  “明明都是圣人之后,凭什么只讲李家人的事情,对于武家却是一笔带过?”

  武三思急得跳脚。

  ——他把李旦折腾得这么惨,要是李旦上位了,还有他的好果子吃吗?

  李显啊李显,你怎么一点不听劝。

  有些隐患该除就得除啊,你不除,现在人家来杀你妻子女儿,半点不会顾念你当时的仁厚之情!

  甚至连累她们武家也一同遭殃。

  ——只有李显活着,他们武家才会有好下场。

  李显若死,武家定然会被李旦李隆基清算。

  他之前听得清楚,李隆基的母亲便是被他们害死的。

  杀母之仇横在这儿,李隆基怕不是要将他挫骨扬灰!

  【是夜,太平与李隆基密谋铲除韦氏一党。】

  【是夜,太平遣其子薛崇简领兵攻入禁苑。】

  【是夜,韦氏一党伏诛,李隆基与薛崇简大获全胜。】

  天幕之上,身着盔甲的李隆基领人冲进宫门。

  这座宫苑与旁处不同,仿佛早就知道他们要来一般,不等卫士们去冲杀,宫门便从里面被打开。

  李隆基凤目轻眯。

  厚重的宫门缓缓打开,殿内灯火通明。

  上官婉儿手扶宫灯,衣着整齐,俯身向李隆基见礼,“婉儿等候多时。”

  “等候多时?”

  李隆基手持马缰,于马背上冷笑。

  觉察到李隆基情绪不对,上官婉儿秀眉微蹙,隐隐约约猜到李隆基在忌惮什么。

  但环顾左右,男人身后之人并非全是他自己的卫士,其中也有太平公主儿子的身影,领着一帮卫士在李隆基身后。

  于是上官婉儿心下稍安,从衣袖中取来一封遗诏,“大王请看,此为我与二娘所拟之遗诏。”

  “婉儿之心,从来在李唐皇室之上。”

  刘幽求连忙上前,接下遗诏,双手捧给李隆基。

  李隆基随手打开遗诏,眼睛瞄在遗诏上,心思却全在上官婉儿身上,至于遗诏上的内容,他则完全没有心思看。

  ——若没有姑母相助,只他这些兵力是不足以诛杀韦氏逆党的,而上官婉儿的存在,更是给他行了大大的方便,禁苑且不论,单只说这封遗诏,便是让他的谋逆之举变成有诏讨贼,匡扶李唐江山。

  但问题便是出在这上面。

  姑母今日能帮他,明日便能反他。

  而上官婉儿更是一柄随时都会指向他的利剑,让他落一个与韦氏逆党一样的解决。

  这两个女人无论哪一个都不是善茬。

上一篇:鸡飞狗跳大杂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