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八零闪婚高岭之花 第176章

作者:向生活低头 标签: 穿越重生

  在刘振兴操作下,房款被劫案专门成立了重案组。

  集全市警力攻破。

  孟真和黄三作为涉案相关人员,不出意外被传去做笔录。

  结果警方审问一天,一点线索都没发现。

  两人在案发前后,都有时间证人。

  等两人做完笔录没几天。

  隔壁市公安局传来消息,抓捕了三个寻衅滋事,调戏良家妇女的盲流子。

  审问之下发现几人是东临市人,没有正经工作,但是却出手大方。

  住最好的招待所,天天出入国营饭店。

  正好东临市发生了重大抢劫案,两路警方一对一审。

  就发现了端倪。

  再动用点审讯技巧,三个人全招了。

  前段时间在街上闲逛时,偶然听到有人在讨论私下买卖房的事。

  买卖房子不是笔小钱,现场交易的时候肯定会用现钞。

  正好几人手头紧,就想着搞点钱来花。

  于是就有了后面一幕。

  不得不说,孟真设的这个局相当巧妙。

  卖房的消息是真,劫匪是真,

  一切完美闭环。

  刘振兴和宋静芝就是再怎么往她身上泼脏水,也无济于事。

第186章 梦里都是金发大波美女

  几个劫匪交代了赃款藏匿地。

  警察到那儿之后,半毛钱没找到。

  回去再怎么审,还是一个结果。

  案子破了,赃款不翼而飞。

  又没有其他新证据,只能结案。

  孟真和黄三嫌疑洗清,房子又在陆正庭名下。

  宋家人就是想找她麻烦也得掂量再三。

  最近宋家的日子可不好过。

  巨款追不回来,房子又被抵押出去。

  没多久债主就上门收房。

  加上天天追着讨债的亲戚。

  昔日繁花锦簇的宋家瞬间四分五裂。

  宋大哥和二哥都有单位。

  讨债的人上门要不到钱,转头就去两人的单位闹。

  全厂职工乐得看热闹。

  宋家老赖的名声也越传越远。

  不管是八十年代还是后世,老赖都不是啥光彩的头衔。

  往远了看,以后宋家兄弟的儿女婚嫁,都会受到影响。

  就比如宋茜,再想靠婚姻攀上高枝,大概率是没啥希望了。

  对方一听老赖之家出来的姑娘,能有啥好印象?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想要挽回名声,

  宋家两兄弟只能老老实实从每个月工资里攒出大部分去还债。

  就连宋茜每个月的工资,也得按时上交给父母。

  剩下一小部分工资,仅仅够维持全家基本生活开销。

  而两家的儿子都还没娶媳妇儿。

  将来还得准备房子、彩礼。

  至少未来十几年,宋家两兄弟都得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

  不过眼下,宋家人还面临一个难题。

  以前一大家子住一起,宋老爷子是大家共同赡养。

  现在宋家两儿子都自身难保,如何安置宋老爷子?

  宋家儿女只能聚在一起召开家庭会议。

  不同于上一次商讨买房时的意气风发,这次全都耷拉着脸。

  “什么?爸要跟我回首都?”

  宋静芝第一次对两个哥哥的话提出异议。

  “爸年纪大,身体又不好,人都讲究叶落归根,这个年纪不适合去外地生活吧?”

  “而且南北方气候环境差异又大,万一适应不了,不是瞎折腾吗?”

  宋大哥和宋二哥闷头没接话。

  这个决定本来就是两个媳妇儿拿的主意。

  他们显然站自己媳妇儿那头。

  宋大嫂率先回应:

  “我们倒是想带着爸,可惜没那个能力。”

  “家里的情况你也看见了。我没工作,你大哥和茜茜的工资,大部分都用来还债。”

  “余下的钱除了日常开支,只够租个单间。爸总不能跟我们睡一个屋吧?”

  “要说上次单位分房,如果妹夫肯帮我们跟领导打个招呼,也不至于现在一家人没房子住。”

  宋大嫂先摆事实,再讲道理,最后还带埋怨。

  一下就把宋静芝堵得死死的。

  宋二嫂显然也早就想好理由。

  “是啊,小妹。全家就你条件最好。”

  “你在首都工作体面,婆家有权有势,住的房子又宽敞大气。”

  “爸跟着你,吃住不愁,那就是去享福的。”

  “跟着我们指不定上顿没下顿的,何况我们一家四口住得也是捉襟见肘。”

  “你咋忍心呐?”

  宋静芝还能说啥?

  宋家人均八百个心眼子,搁一个屋根本分不出胜负。

  最后宋静芝,只好看向宋老爷子:“爸,你说呢?”

  皮球踢回给当事人。

  宋老爷子沉默半晌:“去首都也不错,医疗条件好,我这老身子骨能多撑两年。”

  话里意思很明显。

  不带我去首都,就是不想我活呗。

  宋静芝只能应下。

  能教出宋家兄妹的老头,肚子里能有啥好货?

  只能说,宋家这出好戏,才刚刚开了个头。

  宋静芝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这次回去,带了个行走的地雷!

  首都。

  101中学。

  张清和刘耀国的关系突飞猛进。

  俨然已经成为形影不离的好兄弟。

  可惜是刘耀国单方面离不开张清。

  一段时间接触下来,他早就把张清当成了某个大家族的富家子弟。

  张清的行事作风也确实如此。

  吃穿用度大多数都是海港或者洋货。

  外出一次的消费水平也令同龄人大开眼界。

  高中生就敢进马克西姆西餐厅,或者是首都饭店的日料店。

  一顿饭大几十块或者上百块。

  刘耀国这种家庭的孩子,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三不五时,只要能出校门,刘耀国就约张清一起出去逛。

  这小子也不傻。

  知道张清有钱,就想跟他结交,然后每次让张清买单。

上一篇:无人救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