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女技术员 第57章

作者:半疏 标签: 情有独钟 种田文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彭南之眼睛微微一转,就有了主意,“行,妈妈知道意思了,等明天上班,妈妈去帮你问问,要真是个穷鬼,咱家最不缺的就是钱。”她想着,不行就给那姑娘砸点钱,要是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应该好糊弄些。

  见女儿还愁眉苦脸的,捏捏女儿娇嫩的脸蛋,温声劝道:“我们瑶瑶小公主不要不高兴,妈妈给你拿点钱,你和言嘉一起去看看电影,或者去商场逛逛,买件衣服。我看你蓉蓉姐最近身上穿的新裙子,就挺好看的。”转身就去房里,给女儿拿了十张十元出来。

  等哄了女儿出去玩,彭南之去书房和丈夫道:“瑶瑶和叶骁华的事,你要不要问问王学成?这孩子,这么几年了,还没歇下心思,我们做父母的,再不上心些,这孩子的婚事就给耽误下来了。”

  姜靳川皱眉道:“你当王家不知道,他们那边不提,就是没这意思,我早和你打招呼了,不要再让瑶瑶往王家跑,你非惯着她!”姜靳川觉得这事就是该当机立断,拖了这么久,瑶瑶都有执念了,现在再劝,也很难劝转过来。

  不禁也有些头疼。

  彭南之冷哼了声,不乐意地道:“之前不是你说,叶骁华不错的吗?现在看王家那边不接这茬,又怪起我来。”

  却听丈夫平静地道:“能和王家结亲最好,但是不成也没有办法,我听说季家的大儿子最近也在相看,你托人说说,让瑶瑶也去看看。”

  彭南之迟疑道:“季家好是好,就是施海燕也太严苛了些,我们瑶瑶真要进了季家的门,在这样的婆婆手底下讨生活,你不心疼?徐学凤到底和我是朋友,人也软和好说话些,她又是继母,更管不到叶骁华的头上去。”

  姜靳川摘下眼睛,不耐地望着妻子道:“你不要就盯着叶骁华,人家再好,看不上你家闺女,你有什么办法?”

  忽然叮嘱道:“你不要想在叶骁华身上耍手段,不说王学成,就是王家老太太也还在呢,人家可是老红军,要是跑到省里领导那边告状,连我都得没脸!”

  彭南之气急,跺了跺脚,强硬地道:“行,行,我不在叶骁华身上想法子,我也用不上你想法子,我自己来!”

  被称为穷鬼的沈爱立,还不知道有人打算拿钱砸她。

  她现在正为了两百块钱,大太阳下坐公交车回家,一到家,洗了个冷水脸,稍微凉快了些,就和妈妈道:“妈,杨冬青要再婚了,”说着,就将刘平的信递了过去。

  沈玉兰将扇子递给女儿,嘀咕道:“你妈妈我也算开了眼界,”等将刘平的信略扫了几眼,就进房递给了儿子,轻声问道:“俊平,这事你看?”

  沈俊平想不到杨冬青竟然真的这么快再婚,淡声道:“妈,你拿张信纸给我,我给杨方圆写封信,让他帮忙将借条上的钱拿回来。其他的,就随她去吧。”沈俊平现在想起他和杨冬青的婚姻,都觉得像是做梦一样,明明婚前乐于助人.善良朴实的杨冬青,怎么会变得这样见利忘义,一心钻进了钱眼里?

  沈俊平想,这个问题,他大概永远也想不出来出答案来。

  沈玉兰望向床头柜上堆着的书,看到最上面摊开的那一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心里忽觉得平静很多,劝道:“拿回了借条上的钱,这事就彻底翻篇了,我们俊平也开始新的生活了。”

  等从儿子房里出来,沈玉兰对女儿道:“你哥单位里的姜蓉蓉,你记得吧?最近来看了你哥三四次。”

  沈爱立对这个名字还真有印象,“妈妈,你的意思是?”

  沈玉兰点点头,“看你哥哥的意思,咱们不催,慢慢来。”虽然她对姜蓉蓉的印象挺好的,但是沈玉兰算是给杨冬青搞怕了,当初她也没看出来杨冬青是这种人,现在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光。

  沈爱立知道,妈妈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正想劝妈妈不必要这么担忧,却猝不及防地听妈妈道:“你小姨前两天来信,提到了谢家的事,你怎么从来没和妈妈提过?”

  沈爱立一懵,“啊?什么谢家?”

  沈玉兰望着女儿的眼睛,淡淡地道:“是,就是谢家,你有没有什么想问妈妈的?”

  “没有,妈,你怎么忽然和我提这个。”沈爱立一时心里有些慌慌的,不知道妈妈是否已经知道谢镜清认下谢微兰的事。

  却不妨听妈妈道:“哦?你知道姓谢的是谁?”

  对上妈妈平静的眼睛,沈爱立才知道,刚才妈妈是诈她,小姨压根没和她提,稍微放心了一点,“就是我问了小姨,小姨说姓谢,是个医生,别的她说她当时小,也不清楚。”

  沈玉兰并没有质疑女儿的话,只是问道:“那现在呢?你有没有什么要问妈妈的?”

  沈爱立摇头,“没有,妈,你别多想,我只是好奇问了小姨一句而已。”

  沈玉兰轻声叹道:“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只是以前怕你年纪小,心里受不住,当时我们在蓉城,还算相爱,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我们断了来往,你生父后来又有了家庭,他可能不知道你的存在。但是,你是在妈妈的期待中到来的。”

  沈玉兰先前没有告诉女儿,是怕女儿心里产生怨怼的情绪,亲生父亲还在世,却连一句话都没有。

  “妈,我知道了,这个问题,我以后不会再问任何人。”她并不愿意揭开母亲的伤疤,而且,已经这么多年,再和谢家论是非,已然没有多大的意义。

  晚上,沈爱立给樊铎匀写信,问道:“多云同志,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一开始就不应该向小姨开口?只是想到谢微兰冒充我的名义去认亲,又觉得如鲠在喉,不除不快!唉,现在只希望,谢镜清不要找来,这件事就翻过去了。”

  又将樊多美寄来包裹的事说了一遍,末了忍不住道:“虽然不过分开一个多月,却觉得好像隔了好久一样。”写完,又一个一个字涂圈圈划掉,怕让他为难。

  又重新写道:“我已经振作起来,继续先前关于梳棉机的提案,可惜,最近兼任清棉车间的主任,要管生产任务,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蹲在前纺车间里。黎东生同志那边还给我来了一次信,提及他们最新的研制,我觉得如果不抓紧跟上脚步,可能就很难再追上去。希望早些有新的成果,可以和你分享,期待你的来信,忘了说,今天给你寄了一床蚊帐,是工会给我的奖励,分享一点喜悦给你!”

  落款是“希望出人头地的爱立同志。”

  但是沈爱立尚不及伤感两天,周二的时候,陈主任找她,先说道:“爱立同志,二厂那边新来了两台外国的梳棉机,工业局的意思,是让几个棉纺织工厂,都派人过去学习学习,你之前参加申城纺织工业技术交流大会的提案,不就是梳棉机?我想着,让你过去看看。”

  沈爱立心里一喜,“太感谢主任了,不知道要过去多久,车间这边?”

  陈主任道:“说是一周时间,车间这边我先代你看着,你先前不是给兴趣小组搞了一个笔记,二厂工会的人听说了,也希望你去那边给他们也讲讲。”

  沈爱立点头应下,这是举手之劳的事。

  陈立严想了想,又叮嘱道:“过去就好好学,以后代表我们一厂,创造出更好的成绩来。”

  等出了办公室,沈爱立第一时间去找序瑜,将去学习的事和她说了。

  说完,却见序瑜在晃神,沈爱立轻声问道:“序瑜,怎么了?” 序瑜轻轻摇头,轻轻笑道:“没事,”说着,无意识地开始收拾桌子上的东西,和爱立道:“我妈今天问我,要不要调岗。”

  爱立一下子明白她的情绪,“是不是舍不得这里,没事,以后常过来看看就成。” 序瑜轻轻点头,“本来就是早有准备的事,就是到了这时候,反而有点……”她这一走,以后和李柏瑞大概连面都不会见到,她到底高估了自己的心态。

  原来还是会有点难过。

  爱立蹲下来,抱了抱她。这件事,是序瑜自己的选择,她知道序瑜绝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她能做的,也只有给她一个拥抱,和序瑜道:“难熬的日子都会过去的。” 序瑜默了一会,就整理好了心情,也抬头笑笑,“对,我们还有更光明的未来!”这是她给自己选择的一条路!

  杨冬青正收拾着要带去部队的东西,棉布褂子.的确良衬衫.棉哔咔及裤子.雪花膏.蛤蛎油.香皂,还有两块新布,准备等到部队,再裁了做衣服。

  等将东西收拾的差不多,才发现,还都是从沈家带回来的东西,正出着神,就听二妮幽幽地问道:“姐,你不说留几件衣服给我穿吗?”

  杨冬青勉强笑道:“二妮,家里给春生买了工作以后,也没有闲钱给姐买布做新衣裳,姐姐这趟去部队,还要穿两件好些的,等过年回来,姐姐给你带两块新布做衣裳。”

  都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她要是不收拾的稍微好看些,怕是难免被家属院里的妇人们瞧轻了去。

  二妮冷哼道:“以前你在沈家的时候,也说给我带新布做衣裳,两年了,我也没见着什么新布,我要是再信你,我就是头猪!”转身就跑外面去了。

  杨冬青皱了皱眉,却也没心思理妹妹,自己心里正为未来的不确定性烦躁着。

  却听二妮忽然在外面大声喊:“姐姐,你快出来,有人来找!”

  杨冬青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出来一看,却是杨方圆并矿上的两个工友。心下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面上笑道:“杨同志,你怎么过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却见杨方圆拿出了一个信封,从里面抽出一张欠条来,“沈俊平同志委托我,来帮忙要回你家先前借的钱。”

  “这,这是怎么个说法,我和俊平到底是夫妻一场,他怎么会……”

  杨冬青的眼泪说着就要下来,却被杨方圆果断地打断,“我这里有你签字的欠条,还有俊平的委托书。”

  杨冬青一噎,红着眼望着杨方圆。

  杨方圆对这套早已经免疫,“我们这一路来,还没和村里人露过口风,你这边要是不乐意还的话,或者有什么异议的话,我们可以去找你们村长来说。”

  他这话一出来,杨冬青一点想赖掉的心思都没有了,要是杨方圆一闹,她和沈俊平离婚的真正原因,怕是一点都瞒不住,那安家那边怕是立即就给安少原拍电报。

  自己就真的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立即就擦了泪,和二妮道:“二妮,你到地里将阿大和妈喊回来,就说,就说是沈俊平那边派人过来了。”

  二妮这么一会儿,已经感觉到他们家遇上事了,立即拔腿就跑。

  等江梅花夫妻俩从地里回来,还没有开口,就被杨冬青喊到了房里去,“阿大,妈,这回不能赖,要是他们把我离婚的原因,在村里乱说一通,少原这边,怕是就不成了。”

  江梅花觉得心口都堵了一口气,“你说,俊平那样好脾气的人,怎么和你离婚就变得这么心狠了呢?两百块钱对他们算什么,这不要我们一家的命吗?”

  杨老爹也苦着脸,对女儿道:“家里这回真拿不出两百了,春生才拿了钱买工作,拿来再凑个两百出来。”

  杨冬青咬牙道:“少原走之前给我留了一笔钱,家里再给我凑五十就行,先把这边打发了。”

  江梅花一听女儿手里有钱,也不急了,望着女儿道:“冬青,你再想想法子凑五十出来,家里真是没钱了。”

  杨冬青却不接妈妈的话茬,冷着脸道:“要是家里凑不出,那我和少原的婚事,就只能算了,你们回头给我重新找个婆家吧!”

  说着,也不急了,直接在房里坐下来了。

  江梅花没法,喊了声:“小祖宗,妈给你凑去。”

  不过一个小时,杨方圆就替沈俊平把两百块钱要了回来,倒是比他想的还顺利些,临走之前对杨冬青道:“我听俊平说,你马上就要成婚去部队随军了,祝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杨冬青惊得瞪大了眼,“俊平,他知道我要去部队?”

  杨方圆没有回答他,带着工友走了。心里暗道,俊平和他一样,都是识人不清,这一顶帽子的唯一好处,大概就是让他们看清了一个人。

第77章

  杨方圆一行三人来一趟村里,虽然没什么水花,到底也被有心人看见了,比如安家婶子,见这几人不像是来走亲戚,也不像是问路,直奔杨家,停留了不过一小时就走。

  还穿着一样的工装,那衣服她以前见过杨家前头那女婿穿过一式样的,心里估摸着就是那边来的人。

  左右想想还是不放心,知道问杨家,肯定一个字都不会告诉她,琢磨了一下,到刘家去了。

  桂莲见到安家婶子来,还有些意外,“婶子,是有什么事吗?”

  “桂莲啊,你阿大在不在家啊?”

  “在的,在里屋呢,”说着,就朝里屋喊了一声,“阿大,安家婶子找你有事儿。”

  刘老爹拄着拐杖出来,“他婶子,怎么了?是地里头的事儿吗?”

  安家婶子也没有绕圈子,直接道:“刘老哥,你从前人就最仗义,在村子里大家都说你为人最正直,心眼最好,我知道你和江梅花是兄妹,这些年,您老哥一直很照顾她家,你去汉城看病也是见过她前女婿一家的,麻烦您老哥给我露个底,杨冬青和前头那个离婚,里头到底有没有别的事?”

  怕刘老头不说,又忙补充道:“您老哥也知道我一个寡妇拉拔大一儿一女多不容易,好不容易孩子都大了,我也没有别的想头,就想着他们能过安生日子就成。”

  想到自己这些年的苦难,安家婶子都有些哽咽,又接着道:“我先和您老哥透个底,我是寡妇,我知道女人的难处,所以我不介意冬青一婚,您要是和我说,她和前头那个离婚没有猫腻,我转身就走。不然,到底一个村的,您也不能看着我们少原往火坑里掉是不是?”

  桂莲在一旁听着,心里都叹气,冬青这人,自己做事不地道,还净给她家出难题。前头沈家姑子要平哥告诉她,冬青什么时候再婚,这头,安家婶子又来问,冬青为什么离婚。

  她家真是两头不做人!

  刘老头沉默了半晌,斟酌着道了一句:“我听杨家说是冬青小产,听沈家说是俊平断了腿。”

  安家婶子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对着刘老爹鞠了一躬,激动的脸都在抖,“您老哥,今个真是做善事!出了这个门,我决不说是您老哥嘴里吐了半个字。”她就想着,江梅花之前一直说沈家怎么怎么好,怎么这回就因为杨冬青小产,就要闹离婚的地步?

  杨冬青才一十出头,正年轻的时候,以后小毛毛还不是一个个地往外面蹦,沈家怎么会为这点事闹离婚。

  桂莲就见安家婶子忽然就跑得没了影,问公公道:“阿大,婶子这么急不会是去杨家闹了吧?”

  刘老头也担心起来,拄着拐杖到门口,却是见安家婶子往村外跑,心道,这怕是去找女儿商量了。

  叹道:“这都叫什么事!”

  桂莲淡道:“是冬青不做人事儿,安家婶子也不容易,受了一辈子苦,还不是为了少原和他姐,人家不问就算了,既然找上门来问,您要是不说,以后还不得连我们刘家先人都跟着被骂。”

  刘老爹叹了口气,没有作声,拄着拐杖又回了屋里。

  这边安婶子却是在晌午的时候,到了镇上的女儿家,安小雨正在家里做饭,听到敲门声,以为是丈夫回来了,没想到却看到了妈妈。

  见妈妈头上都是汗,一脸焦急地看着她,忙问道:“妈,咋了,发生什么事了。”

  安家婶子拽着女儿的手,就要把人往外拉,“快去给你哥拍电报,那杨冬青离婚,根本不是因为小产被婆家嫌弃,而是前头那个断了腿!”

  安小雨也一惊,“少原不是说,杨冬青在那头吃了不少苦,最后小产被婆婆不容,才离的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