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娇 第18章

作者:提子多肉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重生 励志人生 爽文 穿越重生

  在小巷时,她被黑衣人用一块湿布捂住口鼻,便迷晕了过去。待她转醒时,已经在一间简陋木屋的卧榻之上。

  渐渐回忆起发生之事,宋宛儿猛地坐起来,她身上并无绳索捆绑,衣衫也完整,除了还有些昏沉,身体并没什么不适。

  宋宛儿努力稳着心神,下床查看。

  屋内光线昏暗,十分阴冷,窗子上钉着厚厚的木板,看不到外面情景,不知身处何处,亦不知时辰几何,门当然是被锁住的,宋宛儿用力拍打房门,外面毫无动静。

  她用力咬着唇,试图冷静下来,转头查看屋内情景。

  房内极其简陋,四处都是灰尘,只有几张破旧木凳和一张卧榻,她摸回卧榻坐下,蜷起双膝抱住自己。

  是谁绑了自己?有何目的?

  不知锦寒怎么样了,父皇他们知道自己出事了吗?赵奉安呢?

  想到他,医馆老婆婆的话犹在耳边,宋宛儿心中一痛。

  同床共枕了三年的人,她竟然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宋宛儿心中纷乱无比,但她亦清楚,此时情况未明,她多思无益,除了等待,没有其他办法。

  这时,房门传来动静,被人从外面打开,宋宛儿抬头看去。

  一个苗条身影出现在门口,宋宛儿被外面强烈光线刺激得眯起眼睛,仔细分辨,发现那人竟是青颜。

  “是你?”宋宛儿语气惊讶,可她心中却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这段时间一直隐隐的不安影影绰绰地展露出狰狞模样。

  青颜并没回答,只是端着茶盘款款进来,随即有人在外面重新关上了门。

  将茶盘放在布满灰尘的桌上,青颜倒了一杯茶,缓缓走到宋宛儿面前,将茶杯递到她面前,轻柔开口:“公主,受惊了,喝杯茶吧。”

  宋宛儿没有动作,只是警惕地看着她。

  青颜也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笑,将茶杯放在榻边上,随即矮身坐在旁边一张木椅上,依旧是一副温婉样子:“公主金枝玉叶,让你受委屈了。”

  放下蜷着的双腿,宋宛儿坐直身体,嘲讽说道:“有话就直说,都已经把我绑到这里来,还有什么客套的。”

  “也好。”青颜一副从善如流的样子,又似乎有些苦恼地思索,“从哪儿开始说起呢?”

  宋宛儿似乎看到背后隐藏的事实像一只嗜血怪兽在逼近,她躲无可躲,逃避亦不是她的行事作风。

  她深吸了一口气,嗤笑一声,顺着青颜的话说道:“我们之间的交集无非是赵奉安,不如从他开始?”

  “好。”青颜当真点了点头,语气依然轻柔,“说到奉安,你是不是以为他姓周,是赵国周云忠老将军的次子,因为被送来赵国做质子才被赵王赐姓为赵?”

  “其实奉安本就姓赵,他是前赵王的独子。”

  尘封多年的往事被重新提起,宋宛儿曾在史书中读过略略几行的文字,一笔一划中渗透出血色。

  赵国前一任赵王赵曦,也就是赵奉安的父王,年轻有为,贤明爱民,锐意图治,将赵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日益强大的赵国自然不安于做宋国的附属,两国摩擦越来越多。

  赵王十分睿智,他从不和宋国正面冲突,却率领赵国人民逐渐摆脱宋国控制,比如不再按时向宋国供奉,并擅自降低了税赋。

  宋帝十分愤怒,可却也无法轻易与赵国宣战。

  这时,自幼不受父皇重视的仁亲王主动请缨,说愿为宋国使臣出访赵国,需求解决之道,为父皇分忧,宋帝十分欣慰。

  仁亲王出行赵国,只带了一名陪读秦应。

  见到赵王,仁亲王态度亦十分谦卑,称赞赵王治国有方,神情十分诚恳,并表示宋国不愿与赵国纷争,愿意和谈。

  仁亲王并不急着回宋国,反而在赵国住下,一住就是半年。

  这期间,赵国遭遇百年不遇的水患,仁亲王不仅出资资助赵国受难民众,甚至还亲力亲为地去受灾地区参与救助。

  也因此事,仁亲王和赵王结下深厚情谊,俩人经常一起把酒言欢。

  这年深秋一日,仁亲王下了个帖子给赵王,说是得了坛好酒,邀他去驿站一聚。

  这段时间,他二人经常相聚,赵王不疑有异,欣然前往。

  酒至中场,耳饧眼热,仁亲王借口净手离开席位,赵王酒意微醺,以手支头休息,却突然被人从身后以利刃刺入。

  这刀用劲狠厉,一刀命中要害,赵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回头,看到秦应狞笑着举刀再刺下来。

  赵奉安那年只有四岁。

  那日,跟他同龄的周家次子周子仲进宫寻他一起玩耍。

  他们在宫中玩得无聊,赵奉安知道父王出宫去驿站找仁亲王,他性子调皮,便教唆着周子仲随他偷偷出宫去寻父王。

  周子仲本来胆小,担心会被父亲责骂,不过他见赵奉安摩拳擦掌十分兴奋,便也随他避开侍卫视线,当真溜出宫去。

  那驿站就在王宫旁边,距离很近,赵奉安之前被父皇带去过几次,也熟悉道路,两个小人就这样一路行至驿站。

  为了表明此行是探险之旅,赵奉安特意带着周子仲,从驿站后院院墙一个不起眼的裂缝里爬了进去。

  他们蹑手蹑脚地来到前面庭院之中,本来想给父皇一个惊喜,却没想正从窗外看到父皇被秦应刺杀的血腥情景。

  两个孩子都吓坏了,慌张中弄出声响,惊动了秦应。

  眼见秦应要追出来,赵奉安顾不上别的,拉着已经被吓呆了的周子仲转身逃跑,顺着围墙裂缝钻了出去。

  二人拼劲全力奔跑回去,却发现王宫大门外横七竖八躺着许多赵国军士的尸体,王宫里面还有阵阵火光。

  这时,周云忠将军骑马从后面疾驰而来,见到两个孩子,大声疾呼:“你们跑到哪去了?”说着,他将两个孩子分别抱上马,朝周府而去。

  一手牵着一个快步回到后院,将孩子交于夫人,外面已经传来砸门声音。

  周云忠脸色大变,他示意后院的人不要出声,自己出去开门,秦应带着数十个宋国军士闯了进来。

  此时大局已定,赵王已亡,王宫被攻陷,王后在破宫之时就自缢在后宫。

  唯独剩下赵王独子赵奉安,有人看见他被周云忠带至周府。

  秦应不想和周云忠废话,轻蔑说道:“周将军,赵曦狼子野心,逆天行事,妄想脱离宋国统治,老天已经收拾了他。如今新的赵王已经继位,断容不得赵曦余孽存活在世,你聪明些,将那个孽子交出来,咱们此页就此翻过,以后你还是赵国将军。否则,你们全家人都陪着那个孽子一起陪葬去吧。”

  “妄想!”还不待周云忠反应,他最得力的副将青巍山已经冲了上去,和宋军打斗起来,可宋军人数众多,很快便被制服,被刀抵住脖颈压在地面。

  秦应抽出长刀,慢悠悠踱到青巍山身边,一刀插入他左腿,青巍山咬着牙,一声未吭。

  “巍山!”周云忠大喊一声。

  秦应看都没看他一眼,只是对着周云忠说:“我没什么耐心,每十个数插一刀,直到你将那个孩子交出来,你看看你这院里,哦,还有后院一共有多少人。”说着,便吩咐一个兵士开始数数。

  二,三……十个数过去,秦应将刀拔出来,又插入青巍山右腿。

  又是十个数,右臂,左臂……

  青巍山已经成了血人,大股鲜血涌出来沿着地面蜿蜒流淌。

  后院里,所有人都惊恐万分。

  几个孩子被大人们紧紧抱着,只有两岁的青颜想大声喊爹爹,却被泪流满面的娘亲捂住嘴,发不出声音。

  这时,周云忠从外面进来,周夫人扑上去,上下打量,颤着声音问:“你没事吧?”

  周云忠双目赤红,他没有理会夫人,径直向赵奉安和周子仲过去。

  立在两个孩子面前,周云忠仿佛刀片般视线从他俩身上扫过,最后喉咙里发出几个音节,“子仲,过来。”

  周子仲懵懂过去,仰头看着父亲。

  周云忠伸手摸了摸孩子发顶,突然闭上眼睛,手掌朝孩子脖颈劈下去。

  “啊……”周夫人明白丈夫要做什么,她一声惨叫,欲上前阻止他,却已经晚了。

  孩子身小体弱,如何经得住父亲一掌,当即身子软下去,又被周云忠抱起来。

  周夫人跪在丈夫身边,拉着他衣襟哭着哀求,周云忠却连头都未回,只是僵着身体朝前院一步步走去。

  “够了!”宋宛儿突然出声阻止了青颜继续讲下去,她面色惨白,嘴唇都在轻颤。

  知道这些就已经足够了,血海深仇不过如此。

  一切都有了解释,赵奉安对自己的冷漠,他的隐瞒,他对宋家皇室的排斥……

  在这样国仇家恨面前,她对他的爱恋简直像个苍白的笑话。

  青颜看着宋宛儿面如死灰的模样,本来挺直的肩背似乎撑不住重负一般塌下去,她心中逐渐升起快意。

  这就是复仇的意义,不是吗?

  这么多年忍辱负重,苦心筹划,就是为了此刻能让仇人亲身体会到同样的痛苦,不是吗?

  过了许久,宋宛儿低着头,声音嘶哑着开口:“林将军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什么?”

  “他一直潜伏在赵国,事发那天是他打开城门,将宋兵放了进来。”

  沉默良久,宋宛儿又问:“你和赵奉安是什么关系?”

  “刚刚你听到了,我父亲为了保护他而死,我们一起在周府长大,他对我……十分照拂。”青颜语意不明,语气却带着藏不住的柔情。

  “既然如此……”宋宛儿紧紧握着拳,指甲陷入掌心,她却丝毫感觉不出疼痛,只听到自己麻木声音问道:“他为何要和我成亲?”

  青颜并未回答。

  宋宛儿缓缓抬起头,对视上青颜怜悯的目光。

  这目光似曾相识,对了,是她们初次在香缘楼相遇时,青颜便是这样的目光,宋宛儿回忆起当时趾高气扬的自己,只觉得可笑至极。

  赵奉安为何要和自己成亲?

  因为自己是能帮他最快达成复仇目的之人,宋帝最宠爱的小女儿,又对他如此主动。

  而她也真的帮他做到了,逐渐取得父皇信任,让他进入吏部,又以长乐公主驸马的身份平步青云,都是她一手促成的,不是吗?

  还有,那放入饮食的极寒之药,毋庸置疑也必定是他所为,他怎么会想要一个仇人之女的后代呢?

  所有隐藏的事实浮出水面,那些被断掉的线索重新拼接,清晰无比,勾勒出锋利的线条,只勒得宋宛儿一颗心鲜血淋漓。

  “其实,还要感谢你。”青颜柔声开口,“奉安为了让秦应定罪,故意伤了自己,那段时间我十分忧心,却不方便在他身边,还好你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而且还去宋帝面前为他说话,将秦应定了罪。”

  宋宛儿闭上眼睛,这些年和赵奉安种种过往不断浮现,碎裂,又沉了下去,指甲刺入掌心,流出粘稠鲜血,她似乎失去所有力气,声音沉冷下去,问道:“霍念是不是你们所伤?”

  “奉安说最近你似乎有所察觉,怕你误事,便计划我们将你带来这里,而霍念时刻在你身边,实在不好动手,而且他一直在私下查奉安的事,屡劝不止,所以才对他动手。”青颜叹了口气,“其实奉安心肠软,他说你本无辜,这些年也算受你照顾,待事成之后,就可放你离开……”

  话刚说了一半,屋子外面突然传来嘈杂打斗之声。

  青颜止住了话头,起身出去查看。

  院子里的黑衣人分成两拨,正举着刀互相比划,发出些声响。

  周子处抱着双臂无聊地看着院中之人,见到青颜出来,连忙上前:“怎么样?”

  “她应是信了。”青颜说道,“我觉得,咱们应无需再试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