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媳 第153章

作者:希昀 标签: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谢云初听到这里,唇角溢出一丝极轻的苦笑。

  前世王书淮可是早早续了弦呢。

  这时窗外有武僧说话声传进来,

  “骤然来了这么多人,寺里存粮不够,方才空贵师兄偷偷从后山下去,顺后山下那条河流去了一趟漕运码头,水门关紧闭,船只进不去,纷纷避去通州…”

  谢云初听到这里,脑子里闪过一些灵光。

  对了,她有船。

  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自寻出路。

  她于是悄悄出了内殿,来到大雄宝殿后方的廊庑,放眼望去,寺庙内灯火煌煌,人影穿梭,四处骚动。

  今日跟着她出府的是春祺和夏安,另有两名女卫与两名暗卫,见她出来,暗卫也从梁上掉下来,六人齐刷刷站在她跟前,

  “少奶奶有何吩咐?”

  谢云初目光在两名暗卫之间流转,“你们俩谁通水性?”

  两位高大的暗卫相视一眼,其中更瘦一些那个开口,“属下幼时在河边长大,水性不错。”

  谢云初颔首,“好,你带着夏安从后山下去,顺着小舟前去漕河,咱们在漕河与通州之间的运河段停了几搜货船,夏安认识那位夏管事,你们想法子将船驶来后山,咱们从后山离开。”

  暗卫有些迟疑。

  谢云初知道他担心自己的安危,“放心,信王暂时没有伤害女眷的意思,只要山门守住,我便无碍,你们快去快回。”

  暗卫不再迟疑,带着夏安便要走,夏安还有些担忧,走了几步回眸恋恋不舍望着谢云初,“姑娘,奴婢还没离开过您,您一定好好的,等奴婢回来。”

  谢云初嗔了她一眼,“我在这好端端的,反而是你,路上要小心,明白吗?”

  夏安被委以重任不敢含糊,擦干眼泪跟在暗卫身后往后山去。

  谢云初折回内殿,刚一跨过门槛,见一穿着深紫香云纱的端秀妇人立在殿中,她由一丫鬟搀着,正在四处寻找席位,殿内已人满为患,压根没了空缺的锦凳。

  谢云初只看一眼背影便认出她来,神色默了默,她迈过去,在那人身后开口,

  “您坐这吧。”她往自己的席位指了指,

  乔芝韵听到她的声音,霍然转身,目光落在谢云初镇定的面容,眼眶忽的有一瞬发酸,“初儿。”

  这下殿内妇人的视线纷纷注目过来,又在二人极为相似的面容转来转去,猛然间明白了什么,大家往四太太和明夫人发出询问的眼色,四太太露出个苦笑,明夫人则摇摇头,示意大家不必吱声。

  谢云初无视众人惊奇的目光,淡声问她,“方才在燕雀湖怎么没瞧见您?”

  乔芝韵露出柔和的笑容,“我来得晚,去燕雀湖深处走了走,回来时你们已上了山,我这才跟来。”这时,江家的一婆子从外头寻来一锦杌,江梵等人往旁边挤出一个位置,就这样,谢云初和乔芝韵被让到了一处。

  谢云初脑海里还在琢磨着漕船的事,乔芝韵身子微微侧向她,目光始终不舍得从她面颊移开,谢云初察觉到,试着转移尴尬,“江大人可在城中?”

  乔芝韵摇头,“半个月前回了金陵,我原本也是要走的,只是孩子得了喘病,此病只有范太医能医治,便留在京城了。”

  说的是谢云初那位同母异父的弟弟。

  谢云初对她的家务事并不感兴趣,点到为止,侧眸与身旁的江梵说话去了。

  乔芝韵神色复杂望着她,没有再做声。

  长公主在戌时三刻通过夹道赶回了皇宫。

  出密道口子时,朝云替她整理仪容,用篦子将纷乱的鬓发裹入簪子内,隐约可见其中有雪白的发丝,眼眶顿时一阵泛红,长公主听得她哽咽之声,扭头看了她一眼,端肃的眸眼始终沉静,“别怕。”

  城门外显见有兵戈声传来,四境火光乍起,形势不容乐观,纵容朝云跟着长公主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今日心底也罕见生出了几分惶恐,

  她对上长公主坚毅的眼神,露出笑容,“有殿下在,我不怕。”

  夹道的密道直抵奉天殿下面的丹樨,长公主从丹樨密道出来,往上方巍峨宏伟的奉天殿望去一眼,奉天殿灯火通明,如仙宫一般镇在人间,纵容自小出入这座殿宇,任何时候瞧见它心底依然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在奔腾,长公主缓缓呼吸一口气,由朝云扶着,又搭着罗林的胳膊,大步拾级而上。

  原是计划下毒嫁祸信王,威逼百官和皇帝立五皇子为太子,如今信王提前反了,这个局已无意义。

  上头值守的将士瞧见底下台阶行来一人,一身绛红绣白鸟朝凤金纹的通袖对襟褙子,凌云髻上插着一支简单的白玉簪子,通身无饰,神色幽然,不是长公主又是谁,快步迎了下去。

  “请长公主殿下安。”

  今日出宫前,长公主做了一番布置,今日留守奉天殿的侍卫都是她的人。

  长公主脚步不停,继续往上走,问道,“陛下如何了?”

  这名中郎将答道,“陛下昏迷不醒…”

  “陛下昏迷不醒,朝臣该要入殿侍奉,人呢?”

  中郎将苦笑,“陛下病危,臣等奉您的命令封锁奉天殿,并遣人去前朝送消息,结果内阁几位大臣今日都去了南面的官署区,臣等原要出宫去传召,不料传来信王攻城的消息,所有城门校尉紧闭宫门,里头的人出不去,外头朝臣进不来,唯独在午门内值守的户部尚书齐孝和带着工部尚书等人赶了过来…”

  长公主脚步一顿,历来皇帝病危,宰辅争先恐后入殿侍奉,以求在新朝博得一席之地,然而今日这些朝臣的举动有些不同寻常。

  她局已摆好,百官却不入瓮,那就麻烦了。

  快步上了台阶,跨过奉天殿的门槛,齐孝和等人纷纷施礼,

  “殿下可算回来了,叫臣等忧心得很,如今陛下病危,查到与皇后有关,臣等遣人将皇后带来了奉天殿,人就关在隔壁…”

  长公主无心听这些,反是问道,“内阁首辅陈宣庆,左都御史苗明凤呢?”

  户部尚书齐孝和皱眉,“陈阁老不知踪影,而苗大人则告病在家。”

  长公主心里有些不妙的预感,“官署区是何人值守?”

  这时门外的中郎将答道,“今日是羽林卫副指挥使高詹值守。”

  长公主想了想,亲自去御书房以皇帝的名义写了一封手谕,交给朝云,

  “你去一趟官署区,告诉高詹,就说陛下病危,让他护送文武百官进宫。”将百官捏在手里,可以携势与信王周旋。

  朝云双手接过手谕,转身出了奉天殿。

  待她离开,长公主进内殿看了一眼昏迷不醒的皇帝,又瞅着被侍卫看守在一旁的皇后,冷笑道,“皇后竟敢与信王私通,围困百官女眷,你这个国母做的可真是响当当。”

  皇后坐在屏风下,面露狰狞,“那你呢,你又好到哪里去,你给亲生兄长下毒,嫁祸于我,心思歹毒之至!”

  皇后虽身陷囹圄,却也从容不迫,两个人针线对麦芒,谁也不服谁。

  长公主无心跟阶下囚纠缠,又从内殿踱出。

  恰在这时,朝云神色慌张提裙跑了回来,

  “殿下,不好了。”

  长公主见她去而复返,心口猛沉,“怎么回事?”

  “信王已经攻入皇城来了。”

  长公主额尖青筋一跳,“怎么可能?他从哪里入得宫?”

  朝云俏脸急得红彤彤,上气不接下气回道,

  “信王携一万征北大军兵临城下,一面声称自己回京接受太子册封,一面又道您在东郊被乱军射杀,鼓动人心,又许了重利给守城校尉,校尉开了西城门,放信王入京城来。”

  京城有外郭城与内皇城,郭城与皇城之间住着上百万生民。

  “这还不打紧,打紧的是在信王入郭城的同时,镇国公带着几位将士从东华门夹门请见,说是发现信王造反,特来回京报信,镇国公离京时,陛下给予一道虎符,校尉查验虎符无误,将他放了进来。”

  宫门每日戌时闭,卯时启,不许人进出,但每每朝中有要事,百官可执文书自东华门下的夹门请见。

  “怎料宫门方打开,镇国公身后伪装成臣子的将士飞快掠进来杀了城门校尉,随后潜伏在灯市附近的将士趁机涌入东华门,现在信王已亲自带兵攻进皇城,跟着他进宫的还有内阁首辅陈宣庆,看来陈宣庆那个老头子暗中投靠了信王。”

  长公主闻言身子晃了晃,脸上的镇定再也维持不住。

  “镇国公怎么可能会反?文武百官成千上万,谁都可能反,唯独他不可能…”

  皇后妹妹虽是镇国公已故老夫人,可这一点裙带关系还不足以让镇国公赔上满族的前程,镇国公对皇帝始终忠心耿耿,这回怎么就轻易被信王给收买。

  太不可思议了。

  眼下无暇多想,长公主立即招来奉天殿守卫,吩咐紧闭奉天殿四处宫门,组织应战。

  即便信王攻进了皇城,奉天殿四周宫墙高耸,固若金汤,殿内尚有五千精兵,足以应战。

  只是固守也得待援,能助她一臂之力的唯有高詹和王国公王赫。

  长公主立即吩咐朝云与两名女卫,悄然从夹道出宫,去给高詹和王赫送信。

  她相信,王赫绝不愿意看着信王得逞。

  暗夜无边。

  皇宫内无数翘檐如同黑兽的触角伸向苍穹,梆子声敲响,亥时已到,火光照亮了大半个天空,皇城内杀气盈天,羽林左卫与虎贲右卫以逸待劳,击溃了边军一波又一波进攻。

  午门与奉天门之间的丹樨上聚了成千上万的士兵,双方鏖战激烈,一时难以分出胜负。

  直到半个时辰后,信王的后援运来辎重车,边军将一颗又一颗的火球从殿门外用辎重车给甩进去,火舌顿时被狂风卷起,在半空炸开,奉天门内痛呼沸盈,将士们被炸得四分五散,如同人间炼狱。

  信王一身玄衫负手立在午门城楼上,左边站着内阁首辅陈宣庆,右边立着林希玥,三人一同张望奉天殿的方向,陈宣庆是百官之首,只消击溃长公主,再利用陈宣庆和围困的女眷,说服百官俯首,几乎是万无一失了。

  眼看大业将成,信王心里绷着的那根弦也拉到了极致。

  “百官如何了?”他问陈宣庆。

  午门北面是奉天殿,南面便是官署区,然而此刻官署区大门紧闭,高詹吩咐侍卫把守宫门,不许任何人出入。信王遣派了人手驻在官署区附近,高詹不出来,他们也不应战,将士们长途奔袭十分疲惫,纷纷靠在城墙下打盹。

  陈宣庆看都没往身后官署区瞄了一眼,淡声道,

  “太子离京后,高家不偏不倚,只要殿下赢了长公主,高詹自然站在您这边。”

  “至于那些中立朝臣,就更简单了,过去效忠陛下,未来效忠新君。”

  信王明白,朝中不少世家都是看碟子下菜,只要他拿下长公主,朝臣必定望风而靡。

  然而就在这时,信王发现奉天殿城墙处出现一些内侍的身影,原来宫墙内也不是铁桶一块,长公主欲独揽大权,排挤了司礼监掌印刘公公,刘公公便悄悄授意一伙太监,攻击了奉天殿西角门,奉天殿防线很快被撕开一道口子,信王的兵如潮水涌了进去。

  就在信王士气大振,以为自己一鼓作气拿下皇城时,一片震天动地的马蹄声从南城门杀入了京城,为首之人一身银白铁甲,一马当先跃至正阳门下。

  驻守在正阳门外的信王副将,听到马蹄声来,抬眸望去,只见数千战马奔袭而来,震耳欲馈,为首之人有着玉山倾颓之貌,眉峰冷冽如同剑鞘,眼神投过来时,就像一柄气贯长虹的利剑气势咄咄插入人心间。

  副将打了个哆嗦,立即跳起来一面派人送信,一面召集将士应对,可惜对面的铁甲从四面八方涌进来,很快将他们给吞没,与此同时官署区的大门洞开,高詹亲自带着一队人马杀出来,与王书淮里应外合,很快将信王的副将斩于马下。

  人头落地,高詹飞快驶来王书淮跟前,

  “王尚书,信王已攻入皇城,百官震动,其中有一半欲追随信王入宫勤王。”

  王书淮高坐在马背,神色沉练而凛然,目光钉在皇宫方向,淡声道,

  “你带五千精兵去城外营救女眷,这里交给我!”

  “好!”

上一篇:七零非常一家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