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媳 第26章

作者:希昀 标签: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京中哪一位皇子都曾明里暗里拉拢过他,唯独信王没有半点举动。

  这人深浅如何,王书淮暂时摸不着,只是两年前信王出京前,二人在奉天殿外对了一眼,那一眼并不友善。

  牵涉皇子,朝臣既兴奋又隐晦,生怕多嘴惹火上身,却又按捺不住想打听几句。

  文郎中问朱世子,“我听说信王府至今只有两名侧妃,不曾立正妃,这是何故,信王年过二十,论理早该定下正妃人选。”

  文郎中其实想说的是,旁的皇子汲汲营营想谋太子之位,利用联姻巩固权势,那信王除了专心带兵打仗,在京中都快查无此人了。

  朱世子失笑,替文郎中斟了一杯茶,

  “这事别说是我,怕是连陛下都不晓得,只能问信王本人了。”

  文郎中才不会蠢到问这种事,目光旋即落在王书淮身上,自然而然聊起前几日王书淮的功绩,

  “我家夫人那日恰好坐在王家锦棚对面,回来便对你家夫人赞不绝口,说是那孟鲁川口出狂言时,你家夫人面不改色,如此风范不愧是书淮的妻。”

  一句话将夫妻两个都给夸了。

  王书淮举盏敬了郎中一杯,“您过誉了。”心里却想,谢氏行事确实冷静持重。

  朱世子也在一旁赞道,“说实在的,允之,弟妹才情还在其次,最难得的是品格,府上的事她可曾跟你抱怨过一句?你在前朝与长公主起了些龃龉,她转背做了一盒补血膏亲自送去皇宫,我听说这事都得了帝后夸赞,娶妻当娶贤,你王书淮真是命好。”

  “你再瞧瞧我家那位,平日咋咋呼呼,脾气一点就爆,你说我为何整日流连茶楼酒巷,不就是不想回去听她唠叨吗?”

  提起这茬,文郎中也蠢蠢欲动,别说女人们凑一处爱唠叨丈夫,男人亦是如此,

  那文郎中一改平日温吞形象,吹鼻子瞪眼道,“你家还算好,我家那位才是个母老虎,但凡我喝点酒回去,她定要一脚将我踹下床,害得我整日以茶代酒。”

  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文郎中几若哭道,“跋扈便罢,偏生做事没个成算,每日只顾着听她娘家母亲挑唆,拿了我的俸禄银子贴补娘家弟弟去了。”

  朱世子没想到文郎中比他还惨,一时哑口无言,倒是文郎中摸了摸泪,拉着王书淮与他语重心长道,

  “尊夫人贤惠谦逊,能干又稳重,乃书淮之贤内助也,万不可辜负了她。”

  王书淮手腕被郎中牢牢拉着,目光却钉在茶盏未动,瞳仁里的暗芒随着茶水一晃一晃。

  两位同僚所言对于王书淮来说,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样使小性子的女人,他不仅无法接受,甚至都不会看一眼。

  相较之下,谢氏着实从未叫他费过心,做事条理清晰,尽善尽美。

  如果一定要挑错,便是她说了一句“要与他和离”,这算错吗?

  这么一想,心里滋味难辨。

  以谢氏之才貌,离了他定能顺利改嫁,他亦可再娶。

  只是…王书淮抿了一口茶,咽下一团酸涩,没有继续往下想。

  散了席,王书淮立即纵马前往谢府,刚到了谢家见了长辈,却被谢晖告知,谢云初带着妹妹看龙舟比赛去了。

  “允之,咱们师徒这么多年,不拘这些礼数,听说今日梁园人多,你不如去接了初儿回府吧,家里还有稚儿,别闹得太晚。”

  王书淮遵岳父之命,往梁园赶,半路追到谢云初,

  灯色如氤氲蒙蒙浓浓铺在小巷里,一人立在暗处双目炯炯,一人站在华盖之下巧笑盼兮,

  远处湖面的湿风,热辣辣拂过来,啪打在脸上,却冷如山涧。

  他听得那人问,“王书淮待你好吗?”

  谢云初迟疑着回,

  “他是我夫君,岂能待我不好?”

  “你在撒谎。”信王声音寒冽。

  黑暗里,王书淮手骨蜷起勒紧缰绳不动,一双眼如同幽黯的渊,深不见底。

  谢云初愕然,“殿下何出此言?”

  信王慢声回,“你每每撒谎前,总爱迟疑。”

  谢云初哽了一息。

  这厮还真是了解她。

  王书淮瞳仁猛缩,锐利的目光穿风渡光锁住那娉婷女子,一向冷静自持的他眼底罕见翻腾着波澜。

  信王那句话意味着什么,王书淮再明白不过,心口的怒火不可遏制窜上,却又被与生俱来的修养给压下,一时人就跟被两堵墙夹住似的,半晌没有动弹。

  谢云初没了寒暄的心思,破罐子破摔道,

  “这些与信王殿下无关,天色已晚,臣妇还要回家侍奉夫君,就不送殿下了。”

  扔下这话,她转身回了车厢,吩咐车夫赶路。

  信王默默看着马车走远,视线又漫不经心往另一头转角的黑暗处落了落,旋即上马离开。

  谢云初被信王一搅,没了睡意,

  信王那点心思她并未一无所察,故而一直回避,成婚后信王北征,她再也没见过他,不成想在这夜巷子里撞上了。

  春祺与夏安熟知二人来往,也是看破不说破,相比王书淮,信王明显更了解谢云初,夏安默默叹了一口气。

  若不是老爷明哲保身,谢云初成了王妃也未可知。

  快马抽鞭回府,谢云初把信王之事抛诸脑后,提着裙摆高高兴兴往后院去,人未到声先到,

  “小姑姑,让您久等了…”

  提着娇艳的襦裙跨过门槛,将帘一掀,一双幽深锐利的狭目射了过来,谢云初笑容凝固在脸上,

  “二…二爷?”

  水红色的薄褙挂在肩头,随着她轻快的脚步荡漾,蓝绿相间的撒花裙徐徐在她周身铺开,她如同一朵盛放的海棠,裹挟着热烈扑入他眼中。

  面颊因小跑已是红透如霞,气喘吁吁衬得那玲珑身段无比婀娜。

  王书淮看着这样的妻子,黑眸褪去了温和,视线像雪花落在她身上,带着冰凉凉的锐意。

  “夫人哪儿去了,叫我好等。”语气极度平静。

  谢云初更加愕然,前世今生加起来,这是她第一次看到王书淮在后院等她。

  莫非出什么大事了?

  她神色凝重在他对面坐下,“二爷,出什么事了?”绞尽脑汁回忆前世这个时候,是否有大变故。

  王书淮看着妻子两靥生愁,细细的眉尖蹙着,被灯芒渲染,似化不开的霜雪,有焦虑有疑惑,却唯独没有心虚,王书淮心里那无可名状的恼怒一下子悄然而碎。

  无论谢云初有何打算,至少与他夫妻近二载本本分分,被信王拦下马车,不是她的错。

  如果因妻子与旁人说两句话便质问她,实在有失风度。

  眼底的锐意褪去,目光从她身上偏开,王书淮脸色恢复如常,

  “没什么,小姑姑在这里逗了珂姐儿许久,我来探望。”

  谢云初听到这里放心了,

  “小姑姑可说什么了?”

  王书淮其实压根没有跟王怡宁碰上面,他回来时,王怡宁已经走了,孩子也刚睡下。

  林嬷嬷知情,立在帘外答道,“姑奶奶原先给长公主做了一件抹额,偏生上头嵌着那块珠玉被家里孩子给扯坏了,东西已在长公主那过了明路,长公主瞧上了那颜色,姑奶奶便想,要不换个双面绣,绣个点翠的凤凰上去,阖府就您双面绣手艺最好,便想烦托您帮她绣了。”

  “原来如此,”谢云初含笑问,“东西何在?”

  林嬷嬷往里间梳妆台指了指,“老奴亲自收在梳妆台的匣子里,您待会一看便知。”

  谢云初颔首,她方才跑了一路,口干舌燥,立即便斟了一杯茶饮尽,随后笑吟吟问王书淮,“二爷要喝茶么?这不是您喜欢的西湖龙井,是峨眉毛尖,若是喝,我便给你斟一杯。”

  她喜欢峨眉毛尖,将原先的西湖龙井给替换下来,原本只每月初一十五给王书淮预备一些,如今还没来得及去公中取。

  王书淮随意,心里却想,那信王对谢云初不一般,偏又不曾娶正妃,莫不是盼着谢云初与他离了,改嫁给他?

  凭什么?

  凭什么招惹了他,又改嫁旁人?

  他偏不如他们的意。

  主意一定,王书淮心口那微妙的不适忽然就散了,他正襟危坐看着妻子,

  “明贵病了,今夜我留宿后院。”

  双眸审视谢云初的眼,不放过她一丝一毫的表情。

第20章

  谢云初听说他要留宿,先是一愣,活了两辈子,王书淮第一回 主动提出留宿。

  凭什么他想,她就得给。

  他以为规矩是他想改就改?

  不管王书淮出于什么目的,偏不叫他如愿。

  谢云初摇着一把苏绣美人扇慢慢靠近王书淮,她知道王书淮软肋何在,遂欲说还羞道,“二爷,我身子不适,伺候不了您,您不如等十五吧?”

  王书淮君子清执,一辈子也不曾在这事上闹过笑话,他提出留宿,本半是认真,半是试探,他留宿又不是非得跟她做那种事。

  可话到了谢云初嘴里,便是他把持不住,欲求不满似的。

  王书淮忍耐着脾性,保持风度站起身,一双俊目就这么看着谢云初,“那夫人好好休息。”

  王书淮又给气走了。

  谢云初目送他离开,吩咐嬷嬷把昏昏欲睡的珂姐儿给抱走,四仰八叉倒在罗汉床上,至于那王书淮怎么想,她才不在意。

  原来,没有心又被人鞍前马后伺候着,是这等滋味。

  翌日起,谢云初先去上房请安,随后便去寻小姑姑王怡宁。

  三太太摆了早茶在琉璃厅招待王怡宁,谢云初径直过去了。

  谢云初知道王怡宁带了孩子回来,便把给珂姐儿准备的南瓜粥带了一盅来,她进去时,王怡宁正抱着小女儿,哄着她吃些豆腐泥。

  两岁的女娃长得粉雕玉琢,双眼黑啾啾笑,是个很讨喜的孩子。

  三太太去隔壁议事厅料理家务,叫大家先坐着喝茶,谢云初前脚刚坐下,后脚四太太与二太太姜氏一道过来,大家相互见礼,叙齿落座。

  四太太一瞧见王怡宁的小女儿便接过来抱在怀里,“天可怜见,这么漂亮的女娃也就能从你肚子里托生出来,咱们王家就珂姐儿能与她一比。”

上一篇:七零非常一家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