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媳 第61章

作者:希昀 标签: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纤细的腰肢款款摆动,他牢牢捉住,慢慢将她拱起的弧度一寸寸磨平,

  “真的是你?”

  “不是我还能是谁?”他语气含着几分戾气。

  还是她希望是谁?

  谢云初摇头,汗津津的鬓发黏着脸,俏脸被湿漉漉的乌发遮去大半个,她像是诡秘的妖孽半藏半掩,不肯轻易泄露了她的美,王书淮由不得她矜持,将她从热气腾腾的被褥里拖出来,为了帮着她确认,他又像离开前夜那般,将她摁在床栏,熟悉的景象复现,谢云初张望外头潇潇雨歇,眼神渐渐涣散。

  这一夜不知是怎么过去的,跟做梦一般。

  醒来时,眼神犹在晃,看着窗外被风卷起的残英毫无倚仗的飘零。

  她想起了昨夜的自己,也如一朵被催熟的花,任由他耳鬓厮磨,纠缠抚慰。

  王书淮从来都是矜持的男子,昨夜却如同一头孤狼,说是孤狼也不尽然,他动作还算温柔体贴,就是时间太长,折腾太狠,恨不得凿空她的身。

  有那么多怨气么?

  忍不住扭动了腰身打算起床,四肢跟被卸了似的,酸胀疼痛一股子脑子袭来,疼得她差点呜咽出声。

  那个混账。

  谢云初呲的一声,

  听到动静,林嬷嬷亲自打了一盆水进来,隔着半开的床帘往里觑了一眼,神情似笑非笑。

  谢云初还有些懵,双手撑着床榻半起身,茫然看着林嬷嬷,

  “二爷昨夜回来了吗?”

  林嬷嬷听了这话神情很是微妙。

  昨夜闹出那么大动静心里真的没一点数?

  她还没聋没瞎。

  林嬷嬷猜到谢云初大抵是不好意思,随口应付道,“回来了,清晨天还没亮便入宫去了。”

  果然不是梦。

  谢云初脸上微微现出几分不自在,昨夜人是糊涂的,被他哄着磨着做了那事,自个儿嗓子也没太收住,定是闹出笑话了,下榻时又轻轻瞥了一眼老嬷嬷,林嬷嬷果然唇角微勾,谢云初微微发窘。

  谢云初梳妆的时候便问林嬷嬷,“二爷可说为什么回来?”

  半夜三更回府,径直爬到她床上来,前世可没这遭事。

  林嬷嬷看着镜子里娇颜酡醉的主儿,没好气道,“您自个儿没问?”

  没问便做那事,可见真的是干柴烈火啊。

  谢云初知道自己问差了,“睡沉了,没顾上问。”

  这是不打自招。

  林嬷嬷笑了。

  王书淮举止反常,谢云初担心朝中出了事,转念一想,今生与前世早就不一样了,有什么变动也寻常,谢云初很快劝自己放下心,懒洋洋看孩子去了。

  原本约了今日与大奶奶苗氏和王书琴等人抹叶子牌,大约是都听说王书淮回府,大清早安安静静的,谁也没来寻她,不过至巳时姜氏还是遣人将她唤去了宁和堂。

  “淮哥儿怎么回来了?他人怎么样?可是出了什么事?”

  从七月初二至今日九月二十六,王书淮离开了三个月。

  姜氏盼到心眼里,顾不上与儿媳妇之间的嫌隙,早早叫过来打听消息。

  谢云初四平八稳回,“媳妇也不知道,他回得晚,天还没亮便离开了。”

  姜氏闻言皱眉,“他起床你不伺候他的吗?这么长时间顾不上问?”

  谢云初不知该怎么回这话,一旁的二老爷瞥见亭亭玉立的儿媳妇,很快明悟过来,轻轻扯了扯姜氏,“没问就没问,多大点事,等回来问也不迟。”

  小夫妻分别这么久,哪顾得上谈正事必定是快活去了。

  二老爷是过来人,明白久不归家的男人心里惦记着什么。

  姜氏也后知后觉,不好再责问,只是谢云初以前行事那般稳妥,如今简直换了个人似的,令姜氏很是纳闷,是什么缘故让一个人发生这么大转变,说不伺候婆母就不伺候了。

  不过如今她也不缺人伺候,既然拿捏不了谢云初,慢慢的也就歇了心思。

  做出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他好不容易回来一趟,饮食穿衣用度上你上些心…”一想起这么久没见到儿子,姜氏眼眶酸痛。

  这些事根本轮不到姜氏来吩咐,林嬷嬷早就替王书淮张罗去了。

  “媳妇遵命。”

  谢云初回了春景堂。

  原以为王书淮要忙到半夜回来,哪知道她刚用了午膳,正在陪着孩子打盹,听到轻微的动静,便见一道高大的身影坐在了对面圈椅里,他想是疲惫,撑额靠在桌案假寐,手指轻轻揉捏着太阳穴,阖目不言。

  谢云初慢慢坐起身,轻轻唤了一声,“二爷?”

  男人睁开眼,还是那张清润俊逸的脸,神情与往日也没有太多的不同,昨晚疯狂定是因素了太久,谢云初也没太在意,便问道,

  “您这个时候怎么回来了?”

  王书淮怔怔看着妻子,神情难掩疲惫,二十四那日收到飞鸽传书,他急得当日快马加鞭往京城赶,当夜只在淮水的码头歇了两个时辰又接着赶路,好不容易二十五日夜里回了京。

  半路听说谢云初是虚惊一场,他由衷松了一口气,回来时看着柔软的妻子躺在塌上,便没压住心思。

  忍了几个月的邪火憋着慌,好不容易碰着了摸着了,可不得尽兴。

  王书淮不知出于什么心思,并没有告诉谢云初真相,只道,“我将余杭平了,朝中一些老臣不满,陛下急召人入京,刘大人病了,我便替了他。”

  不是什么大事。

  谢云初亲自替他斟茶,“哎哟,今年的西湖龙井少,公中分下来的我都给捎去江南给您了,你试试这武夷山大红袍。”

  王书淮不喜欢口感特别重的茶水,抿了小口也搁下了。

  谢云初又道,“您回头在江南多买些回来。”

  王书淮目光落在睡熟的女儿身上,“不妨事,珂儿可还好?”

  谢云初提到女儿不自禁流露出微笑,目光挪过去,怜爱地抚了抚她的发梢,“好着呢,现在能扶着桌椅走好长一段,还没学会走,就想着要跑,昨个儿摔了一跤,我以为她要哭,她竟然没有,扬起脏兮兮的小脸就朝我笑。”

  王书淮神色也柔软,“性子像我。”他少时也不爱哭,转念一想,谢云初也是如此,又补充道,“也像你。”

  这氛围就怪怪的。

  谢云初看着孩子,王书淮看着她。

  心里太多话,却又无从说起。

  “对了,给你捎的料子可喜欢,若是喜欢,回头我再买些送回来。”

  明贵尚且懂得关怀妻子,他王书淮也可以。

  这一路回京,他都在回想,他这两年太忙,陪她的时候少之又少,他盼着她关心他,她何尝又不是如此。

  谢云初替女儿理着衣领,头也没抬回道,“二爷送回来,我便立即分给了其他几房,他们都惦记着二爷安危,我便替二爷做了这个人情,寻常其他哪家爷出京差,又或者去游历山水,总要捎些节礼回来,咱们少不得回个礼。”

  王书淮虽然有些失望,却也认为妻子做得对。

  “那我下回再挑些,”目光落在她发髻,不见她佩戴他刻的簪子,忍不住问,

  “你喜欢什么首饰?”

  如果说先前那句只是客套,这么没由来的一句便是令谢云初诧异了。

  “二爷?”

  她回过眸来,迎视他的目光。

  王书淮脸色没有半分变化,也没有解释的意思,仿佛他问的很是稀松平常。

  谢云初也不好细问,就失笑回道,“我家里什么都有,您不必破费,倒是您,在江南银子够用吗?不够用的话,您先前的月银,我都替您存着,可以带过去。”

  王书淮摇头,“不必,你留着花,我在江南一切都好。”

  话落又有些后悔,担心这么一说,谢云初不挂念他。

  果然,谢云初神情极是轻松,笑容也舒展开,“二爷春风得意,气色都好了。”

  她发现王书淮眉目有些变化,就像是宝刀出鞘,眉宇有一抹锋刃般的光彩,年纪轻轻独当一面,必定是意气风发,壮志凌云。

  王书淮今日面圣,成果皇帝很满意,又许了他更多权限,王书淮心情着实不错,

  清隽的眼就这么望了过来,“夫人,过段时日我便能在江南稳住脚跟,你愿意南下吗?”

  谢云初听了这话,猛呛了下口水,指了指孩子,“姐儿还这么小,去江南怕水土不服。”

  王书淮看着嫩生生的女儿,暗啧了一声,止住念头。

  谢云初觉得王书淮这次回来有些奇怪,耐不住疑惑问,“二爷,您为什么希望我跟您过去?”

  前世他可是生怕她缠着他,拖他后腿。

  王书淮总不能说防着信王再骚扰妻子,便解释道,“江南应酬颇多,若是你在,可替我分担一些。”

  这个理由很有说服力。

  可前世他王书淮孤身一人照样撬动了整个江南,未来首辅的手腕便是在江南历练出来的,哪里需要她帮衬,

  谢云初笑得虚情假意,“妾身愚钝,怕误了二爷的事,妾身习惯了京城宅门大院的日子,还请二爷歇了这样的心思吧。”她跟他打起了官腔。

  王书淮无言以对,只是闷闷地将那杯大红袍饮尽。

  难以言说的额滋味在唇齿里荡开,王书淮起身去上房,“我去给父亲母亲请安。”

  谢云初手里拿着针线满脸纳闷,王书淮这人规矩大,每每回府总要先请了长辈安再来她房里看女儿,今日倒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恰在这时,冬宁送来这两日的账目,谢云初思绪被打断,忙起正事。

  后来算完账,嬷嬷进来问晚膳备些什么菜肴,谢云初愣神,竟是忘了问他停留几日,罢了,他这人来去匆匆,没准离开了她影都不知道,“紧二爷口味备一些吧。”

  王书淮刚回家,必定有忙不完的事,谢云初压根不认为他会来后院,一未曾留灯,二不曾留水,王书淮半夜摸进春景堂,看着黑漆漆的屋子,毫无动静的内室,心情难以言喻。

  且不说惦不惦记他这个丈夫,她尚未生嫡子,当真不着急吗?

  王书淮这个人情绪内敛,也不习惯责备妻子,郁色很快被压下,林嬷嬷听到动静立即过来备水备衣裳,王书淮匆忙洗漱,回到内室,看着床榻上背影朦胧的妻子,轻轻掀开帘帐躺了进去。

  谢云初也没有准备多余的被子。

  她今夜睡得不算沉,棉褥被掀,冷风侵入后背,人很快醒了,烟煴里一双格外深邃的眼直直望着她,谢云初吓出一身冷汗,

  “二爷,你怎么过来了?”

上一篇:七零非常一家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