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追妻笔札 第19章

作者:青山问我 标签: 天作之合 甜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只是她不能因为惦记这份快活,眼睁睁再看着爹娘陷入上一世的泥沼当中。

  “我想回盛京,要跟爹爹和娘亲一块!”阮灵萱扯着阮二爷的衣襟,低声央求:“爹爹会带我们回去的吧?”

  阮二爷看着女儿软糯甜美的小脸,马上就动摇了,“那我再去与你阿娘商量一下。”

  阮二爷抱着女儿进了正房,和丹阳郡主说起这件事。

  丹阳郡主眉心微蹙,指着桌上还未收起的礼物道:“我早与你说过,提醒大伯他们不要参选皇子公主们的伴读,现在入宫对他们并非好事,我不愿这个节骨眼回去,就是担心绵绵……”

  话没说完,丹阳郡主就停下来看着阮灵萱。

  阮二爷把阮灵萱放下,拍了拍她的脑袋,“好了,绵绵你去外面玩吧,我同你阿娘再商量一下。”

  阮灵萱很想留下来听,可是爹赶人的意图已经很明了,她不好表现得太在意,让一向精明的阿娘看出她的不同。

  太阳从云层后出来,光线有些刺眼,阮灵萱压低了脑袋,一步步挪下台阶。

  云片见阮灵萱低着头,以为她是被阮大姑娘的优秀给打击到了。

  “姑娘也别伤心,我听说宫里还有个跟姑娘年纪相仿的七公主,咱们回去说不定还能赶上……”

  阮灵萱如梦初醒般抬起头,“我才不想当什么伴读,一点也不好玩。”

  伴读顾名思义就是陪着人读书,如果当了公主的伴读,那是要给大儒盯着学习,对她而言岂不是自讨苦吃吗?

  阮灵萱大摇其头。

  “也就是大姐姐有这样的本事。”

  阮灵徵是长房嫡女,是在祖父祖母眼皮底下长大,比她这个常年在外的孙女不知道受宠多少。

  上一世阮灵萱和她这位姐姐并不是太熟悉,她从临安县回去没多久,阮灵徵就许了人,成日在屋里绣她的喜服。

  旁的事她不清楚,唯一知道的还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

  有一天,宫里那位脾气阴晴不定的大皇子醉醺醺地藏身在阮府的角门小巷里,错把她当成了阮灵徵,紧扣住手腕推到了墙角,声凄眼红地叫徵儿。

  女儿家的小名何其暧昧,再加上他那轻车熟路的动作,可不像是头一回干这样的事,让她不由揣测起这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后来,大姐姐出嫁时,更是险些被他搅得下不来台。

  或许大姐姐就是因为进了宫,做了二公主的伴读,才惹上了那个“疯子”吧?

  阮灵萱眉头都挤在了一起,心里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郁闷,末了又一松。

  不过好在最后当上太子的人是萧闻璟不是萧宗玮,不然他们阮家还不知道要遭什么殃呢!

  二房夫妇关起门商量事,阮灵萱就摘了几个大石榴,带上新糊好的风筝,打算去隔壁拙园,和未来的太子联络一下感情。

  云片对于自家姑娘和隔壁沈小公子的关系一直拿不准。

  感觉像是天上的那月亮,圆了就会缺,缺了又会圆,周而复始、始而复周。

  他们的关系也一直摇摆在朋友和“死敌”之中。

  当然,这都是阮灵萱自己划定的。

  云片都能看出沈公子少年老成,并不想和阮灵萱计较,又或者他早就料到没过几日,阮灵萱便会忘了那些不愉快,重新把他当朋友。

  没有学武的日子里,萧闻璟书不离手。

  阮灵萱过来,十有八九能看见他在看书,简直钻书眼里去了。

  不过这一次阮灵萱却稀奇地发现萧闻璟手里拿着一张信纸,在读信。

  “沈玠!”阮灵萱两只手提着小篮子,累得额头就浮出一层汗来,远远就在喊:“吃石榴吗?”

  萧闻璟沉静无波的眉目刹那活了过来,乌黑的眼珠子在眼眶里一转,仿佛还沾染了些晨雾水汽,搅碎了天光。

  他几下把信纸折好,夹在书里,朝她看来。

  “不吃。”

  阮灵萱习惯了他嘴硬,费劲地把篮子提放在桌子,也不恼怒,反而笑吟吟道:“不吃你就留着闻个味吧!”

  这些石榴大如拳头,皮薄子满,红艳艳的,就是当个摆设也好看。

  不过因为萧闻璟的不识货,阮灵萱还是忍不住嘀咕了句:

  “陈斯远和薛贵都说好吃,就你挑。”

  萧闻璟抬眼:“你先送了他们?”

  “是呀。”阮灵萱点着头,自己找了一个椅子坐下,捧起脸来又是一副笑盈盈的模样,“对了,我还带了风筝,我们去放风筝吧!”

  “我要看书。”萧闻璟从旁边拿起另一本书,“你自己去放吧,或者找……”

  阮灵萱的那几个小姐妹们家训严,不能随时陪着她胡玩。

  至于另外两人……

  萧闻璟闭上了嘴。

  “可是你不能总看书呀!”阮灵萱绕到他身后,探头去瞧他手上的书,“你现在是六岁又不是十六岁,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才是正常的,你这样会让人看出端倪来的!”

  萧闻璟缓缓将书又翻过一页,低声道:

  “我六岁时就是这样。”

  “那你小时候也太没意思了——”阮灵萱真替他惋惜。

  “我与你不同。”萧闻璟突然回头,却险些撞到阮灵萱的脸。

  两人近在咫尺,互相都能看见对方瞳仁里倒映出的身影。

  阮灵萱的葡萄大眼忽闪忽闪,惊叹道:“沈玠,你的睫毛怎么长得比我的还长还浓?难怪都说你生得好看……你这一眨眼,谁不迷糊呀?”

  不得不说萧闻璟这张脸实在是很合她的眼,剑眉凤目,琼鼻龙口,如画上谪仙。

  “……”

  萧闻璟指头压在书上,微微一蜷。

  “你以前也这样盯着旁的人夸?”

  阮灵萱连忙摇头,老实巴交道:“当然不是,我就觉得你长得特别好看。”

  这话倒是大实话。

  阮灵萱在盛京见过那么多世家公子,虽说千姿百态,各有特色,可都没有太子萧闻璟带给她的震撼多。

  尤其那生人勿近、幽深无情的眸光,一寸寸掠过时,更让她后脊战栗,有点刺激。

  换用丹阳郡主的一句解释,她就是看见老虎,知道危险,还偏想要拨老虎须的那种人。

  “你真是……”

  话没说完,萧闻璟就挪开脸,徒留给阮灵萱一小半侧脸。

  阮灵萱满头雾水,这时端着药走过来的谨言感叹道:

  “果然还是得阮小姐来,公子才会开心啊!”

  “他开心?”阮灵萱看不到萧闻璟的正脸,不晓得谨言是从何处得来的结论,快步绕到另一边,可是也只来得及看见萧闻璟绷紧的唇线。

  哪有开心的样子。

  “公子该喝药了。”谨言把药碗放在萧闻璟手边,摸了摸鼻子。

  他是看见公子笑了才忘乎所以,不想反被盯了一眼。

  “原来你是要吃药了才不跟我去放风筝,那是我不好。”知道他的身体不好到那样的程度,阮灵萱都对他宽容不少,点点头就道:“放风筝其实也不急,等我们一起回盛京了,可以去西郊草野放,那草场更大,更好玩呢!”

  萧闻璟挥了挥手,让谨言退下后才问:“你也回盛京?”

  “对啊,这一次我想早点回盛京。”阮灵萱看了眼萧闻璟,察觉他似是不怎么乐意,“怎么了,在盛京我们不是刚好可以做个伴吗?”

  萧闻璟垂下眼,指尖在白瓷碗边来回摩挲了几下,“恐怕不行。”

  阮灵萱耳朵支了起来,“为何?”

  萧闻璟的眼睫自下而上掀起,沉水无波的瞳仁就连光都照不亮。

  “等回了盛京,你就当与我不熟吧。”

第18章 不同

  阮灵萱和萧闻璟“绝交”过很多回,但是哪一次不是阮灵萱挑起来的,还从未听见萧闻璟要和她不再往来。

  更奇怪的是明明两人之间并无嫌隙,她不但给他石榴吃还邀请他放风筝。

  怎么就说到要绝交了?!

  阮灵萱气呼呼地回了家,刚好撞见阮二爷带给她好消息。

  他已经说服了丹阳郡主。

  阮灵萱马上就将与萧闻璟的那些不愉快抛之脑后,重展笑颜:“那爹爹可要向祖父、祖母保密,不要告知她们绵绵和阿娘要回来,到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好不好呀?”

  听见女儿天真的话语,阮二爷的心早软成一片。

  “好好,爹都应你。”

  地方官员三年一朝,也就是朝觐考察,参拜皇帝并接受吏部考核,决定往后的升贬奖罚。

  期间巡按御史也会四处查访,收集民意,上奏朝廷,以供参详。

  正月之前,所有地方官都应赶到盛京。

  所以在十一月初,阮知县打点好临安县的各项事宜,交接好工作,打算过段时间就带着一家人赴京归家。

  临安县的百姓感恩阮知县这三年的恩泽,隔三差五就有人到县衙送特产礼物,阮知县又是感谢又是婉言回绝,每天忙得像陀螺。

  阮灵萱也很忙,她这三年在临安县交到了不少小姐妹,纷纷过来和她述说不舍。

  像是她们这样地方出身,家中、族中又没有特别有本事的人,举族世代兴许都要在临安县这样的小地方一直过下去。

  所以阮灵萱回去后,她们此生可能都很难再相见了。

  阮灵萱生性乐观豁达,但也很感性,是以这段时间常常眼睛都红得像只兔子。

  萧闻璟看见她,都沉默许多,连她功课做错的地方都甚少直言批评,最多用手指多点几下,让她自己反省。

  即便说了那等绝交的话语,他们还是照常一起习武读书,让阮灵萱渐渐都忘记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