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不对劲 第244章

作者:篱音之下 标签: 种田文 励志人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程建功道:“我就是忽然发现他们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已经不错了,还是别把步子迈的太大,到时候还要我给他们收拾烂摊子,得不偿失。”

  “那倒也是。”程静淞点头,然后又说:“其实,我之前还在想要是能把一些大规模的种植和养殖搞起来的话,将来我们完全可以转型做零食商,我们有自己的货源,到时候我再给你们提供一些建议和零食的做法,换一下股份啥的,那我就可以躺着数钱了。”

  程建功笑眯眯的,“所以,爸爸,你要不要再辛苦一下下。”

  程建功:“……”

  程静淞又说:“那你看,你和妈妈能耐那么厉害,大哥是个没有物欲的人,只一心修仙也算了,姐姐可是个实实在在的富婆,就我啥也没有,啥也不是,我这不就只能指望你辛苦一下了么。”

  程建功乜她,“你那满脑子的主意,还好意思说这些话。”

  “但是我穷啊!”程静淞摊手,“而且我人小言轻,总不能我现在说什么,村里面就会听吧,但你不一样啊,你说了有用。”

  “你就知道使唤我吧!”程建功往程静淞脑袋上呼一把才说:“那光靠上塘村这边不行,等我彻底把这边捏成一团再帮你铺摊子。”

  “谢谢爸爸!”程静淞的声音格外的响亮。

第104章 思想

  之后整个七一年的上半年, 程建功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盯着其他几个村子的养猪场的进度以及一些管理工作。

  没办法,真是不盯着不行。

  等到上半年过去,其他村子的人才算是适应了程建功做事的一些节奏, 惹得程建功都说了好几次总算可以清闲一点了。

  而这时候的程建功他们也正式小学毕业,即将上初中了。

  这一年的暑假,除了程建功他们这些第一批上塘村小学生毕业以外,徐如月他们这些大人们也被要求检验了一番这几年下来的学习成果。

  村里面的大人们参加小学毕业考试的那几天是村里面最热闹的几天,毕竟这些人都一大把年纪了, 都这个时候了还要参加考试, 这要是考的不好, 那该多丢人啊。

  毕竟他们家里面可都是有小孩儿的, 这被大人嘲笑也就算了, 可要是再被同样上小学的孩子嘲笑, 那就太难受了。

  可该说不说, 村里面这几年虽然一直在拉着大家伙扫盲, 但是因为大人们平时也都很忙, 干活累了一整天后又要费脑子学习, 没有特别坚定的自制力,还真坚持不下来。

  所以,这一回还真有好大一部分人的考试结果很不理想。

  当然了,若是仅仅按照已经认了不少字, 并且会简单的书写以及计算这方面来断定的话,除去一些年纪特别大的,上塘村都快要全面脱盲了。

  只是很多人不会这么想, 尤其是小孩子们。

  他们这个暑假做的最大一部分事情就是在家长教训自己的时候, 和他们比学习成绩,然后和家长开启一系列的鸡飞狗跳的日常。

  不过也有考的特别好的。

  就比如得到这一次成人小学毕业考试第一名的徐如月同学。

  她这人平时看着也没什么大优点, 但是学习的事情却真的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了下来,而且她现在写的字也特别的像模像样了,拿下第一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虽然程静淞他们这些亲近的人不意外,但是村里面的其他人意外的。

  那么多大人当中,只有徐如月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鹤立鸡群,战胜了一大堆年轻人拔得头筹,怎么能不引人注目。

  徐如月一时间成为了全村的热点,走到哪儿都有人讨论她。

  当然了,她走到哪儿都有人好奇围上来问东问西的。

  徐如月也不是那种太藏得住事儿的,加上这本来就是喜事儿,她也不避讳,几乎有什么说什么,让村里面的人很湿咋舌了一番她的执行力。

  还有人问她难道就不累吗?

  徐如月就说:“那每天又是干活又是学习,哪有不累的,但是我只要一想着现在的好日子,再想想以前过的什么日子,那我干啥不学习啊!而且我学了知识,回头我工作上也方便啊,我还能自己看书、写信,不用再让家里的孩子给我读,帮我写,多好的事儿。”

  有徐如月这个卷王摆在村里面,加上很多大人这一回的被迫公开处刑以及被家里孩子的嘲笑,不少人也开始努力学习了。

  可人么,到底是有惰性存在的,一大部分人坚持没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最后也就剩下那么寥寥几个,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有毅力。

  为此,又引发了一番大人和小孩子们“你们自己都学不好,还非要我们学”这样衍生的争执和讨论。

  教育和扫盲本来就是国家的一项基本任务。

  以前杨主任他们在的时候,也时不时地开会说一下这些事情,让下面的村子开展教育和扫盲的活动。

  如今程建功当了公社的主任,自然不能不管。

  上塘村这边自然不用他担心。

  即便村里面这段时间一直闹腾不断,但可以说已经把教育和扫盲的工作完成的很漂亮了。

  难的是其他村子。

  程建功想了下,决定就利用一下上塘村的这件事。

  这天下班回家后,程建功就去找了卢支书。

  他也开门见山,直接问道:“我准备借着村里面这段时间的热闹让其他村子开始开展教育和扫盲活动,所以想让你也借着这股东风,给村里面两个厂子的工人涨一下工资,最好是学历高一点的,相应的多涨一点,或者你看着按他们这次的考试成绩来定也是一样。”

  “涨工资?”卢支书倒是没有程建功人都离开了还要插手村里的厂子的想法,就是有些奇怪。

  程建功就说:“村里面的这两个厂子还有学校也成立好几年了,只有前两年的时候涨过一次工资,其实按照国家的薪酬的一些管理规定,他们也早该涨工资了,但是我之前和你交接的时候忘了说,那不然就干脆借着这个机会提一下好了,顺便我也能带一下其他村子的工作。”

  卢支书接手厂子的时间不算长,加上平时还要忙着村里面的一些事情,比之前忙了许多,根本就没想过这一点。

  “我都没注意这些,我的这个脑子啊!”卢支书揉着脑袋,不好意思道:“这也幸亏村里面的人懂的不多,要是换了外面,员工肯定要问起来,甚至是闹起来了。”

  “那倒也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咱们的规模还没有那么大。”

  卢支书就叹气一声,“我最近做的事情越多,就越来越感觉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也不知道你是怎么这么厉害的!”

  “慢慢来,你要不先思考一下要怎么安排这次的涨薪的事情。”

  卢支书点点头。

  没两天,卢支书就拿着自己初步拟定好的通知找到了程建功,问他觉得怎么样。

  程建功依旧没有给直白的建议,只是说:“你自己拿主意,觉得没问题就行了,反正也不是多大的事儿,而且国家也有规定。”

  卢支书就道:“我这不是心里面没底么,这可是涉及到钱呢。”

  “能涨工资是多高兴的事情,只要你给出的理由都合理,谁还能对你有意见。”程建功鼓励卢支书大胆一些。

  况且他之前找卢支书说这件事的时候也已经说了几点建议,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而且他刚才也大致看了下,也没什么问题。

  程建功又道:“你别总是想太多,也别总想着我怎么样,你要有自己的决定和决断。”

  卢支书只好拿着他的通知又回去了。

  没多久,关于村里面要涨工资的事情也出来了,顿时又引起了好一片的热议。

  尤其是看见这一回拿到小学毕业证书的比没有的高和考试成绩好的比不好的高的时候,好些人立马又唉声叹气了起来,念念叨叨说自己之前怎么就没好好读书。

  程建功也借此给其他村子的领导开了个会,让他们回去抓一下村子里面的扫盲教育问题。

  周边的村子都很关系上塘村这边,也差不多前后脚知道了他们涨工资的事情,也慢慢的有人意识到了学习其实还真的是有用的。

  倒也让不少干部们的工作稍微好做了那么一点点。

  整个暑假,这边几乎就围着这些热闹转。

  很快,就到了重新开学的时候。

  村里面这次的毕业生大部分都决定去县城读初中,但也有一些人是超龄上小学,五年下来都差不多二十左右了,本身就属于重劳力以及适婚年龄这个阶段。

  就有些人就不愿意读书了。

  杨朝昕今年十八了。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她也不读书了。

  但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她现在是大人了,又只有一个人,没有什么家底,继续读书的话,就没有生活来源了。

  当然了,她也可以借,可这个毕竟不是长久的法子,因为读完初中还有高中呢。

  她总不能接下来的几年什么都不做,就一直埋头读书吧。

  到时候村里面的人的唾沫都能将她淹死了。

  更何况徐如月这么大年纪了都能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学习,她自认为自己也可以。

  刚好她也从程静淞那里知道她接下来还会继续给徐如月补习初高中的知识,所以就顺便问她能不能也一起补习,程静淞也答应了。

  所以,杨朝昕也从程静淞的上学小团体中暂时脱离了。

  而因为公社这边还没有初中,所以他们还要去县城读初中。

  因此,程静淞他们兄妹就开始了平时住校,休息的时候坐着程定坤的自行车回家的日常。

  碍于当下还处在革命时期,程静淞刚刚开学没多久就感受到了县城的教学以及学习的风气并不好,认真读书的人也少。

  所以课堂上的时间真的特别的自由,唯一一点让他们觉得难受的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要和好几十个人住在大通铺。

  当下这个年代主打的就是一个勤劳苦干和穷,但是程静淞他们三兄妹从来了这边后就没吃过苦,真的有些受不了这样是住宿生活。

  他们两个小姑娘还好一些,没事儿还能一起说说话。

  但程定坤就不一样了。

  他本来长的就扎眼,对待外人的时候又冷清清的,有时候看着就不讨喜,他也没办法和一些不想干的人处好关系。

  甚至都才开学没多久,程静淞就听到了很多人私下里吐槽他的。

  毕竟这年月的人读书的年纪普遍的偏大,所以像十六七八这个年纪读初中是很正常的。

  而这个年纪也是很多人开始关注异性的时候。

  程定坤就很容易成了女生眼中的焦点,男生眼中的怪胎。

  为了他们能在将来几年的初高中生涯中过的舒服一些,也为了减少学校那边的一些麻烦,程静淞他们干脆和学校重新申请的走读,然后在县城租了房子住。

  因为实在要生活好几年,所以程定坤还第一时间在这里布了个阵法。

  然后,头一回面对三个孩子集体离家的徐如月实在担心的慌,加上他们又不住学校了,而是自己住外面,她实在是怕他们吃不好睡不好的,还专门抽时间过来看了看,还帮着把院子给开垦了一番,帮他们给种上了菜不说,每个星期回家后,还给他们带上大量的肉和蛋等等。

  就差要把家里面的冰箱让他们给搬过来了。

  说真的,要不是程斯年有空间,那么多东西是真不好放。

  程静淞以前看小说或者别的有关于这个时代的历史的时候,了解的都是这个时候的教育制度都是五加二加二的政策。

  但是等她亲自读了初中以后,才知道不是的。

  他们这边实行的依旧是五加三加三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