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完美无缺 第26章

作者:久岚 标签: 重生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不过宝成公主也不傻,拿人手短,她得了陆景辰的好处肯定会付出代价。

  “得了舍利子,我定请你吃饭……还有我府上的东西,随你挑。”话得讲清楚,她不可能为一个舍利子就冒然去劝兄长换个储君。

  说实话,除非陆景灼变成她的敌人,不然她是不会插手的。

  “只是举手之劳,问一问,哪要姑姑破费呢。”陆景辰也没想过凭这件事就能动摇宝成公主。

  拉拢人心没那么容易,所以他愿意等。

  五年,十年,或者更长都行。

  帝位固然令人向往,但命也得保住,他是不会用激烈的手段的。

  “是了,姑姑,您怎么没把姑丈……”陆景辰正要关心下江羡,却听身后传来几声犬吠。

  四周的兵士马上戒备起来,楚音往东面看去,发现远处原来是一片碧绿色的芋田。

  田地里有两条狗在叫,还有些农人路过。

  如果是麦田的话,可能已经被蝗虫吃光了。

  楚音想起易简,忍不住问建兴帝:“父皇,易大人推行防治蝗灾的办法可顺利?”虽然她让他提早上了京城,可也不知会不会又遇到阻碍。

  当然,可能性很小,毕竟有公爹盯着。

  建兴帝睨她一眼,打趣:“怎的,怕不顺利,朕罚你?”

  “儿媳甘愿受罚,但儿媳也是真的担心……”

  “有何担心的?此前阻挠的官员朕已经杀了,看谁还有这么大的胆子!”

  楚音咋舌。

  公爹真是雷厉风行。

  “是儿媳多虑,儿媳以后再不会问了。”

  这件事楚音功劳最大,建兴帝见她是出于真心,便道:“易简建议百姓八九月种植芝麻,豌豆等作物,朕打算让景灼督察,到时你跟着去看看吧。”

  楚音眼睛一亮,笑道:“多谢父皇。”

  唐飞燕闻言浑身冒酸,不知建兴帝为何如此。

  不是刚才还在怪楚音带不好孩子吗?

  可她不敢质疑。

  建兴帝的目光又落在陆景辰身上:“景辰,你到时也跟着景灼去学习学习。”

  “是,父皇。”陆景辰大喜。

  唯独唐飞燕没被提到名字,立时像只霜打的茄子一样蔫掉了。

  膳后,车队又开始向着燕山进发。

  在次日的清晨,楚音透过车窗看到了像一把利剑,穿入云层的燕山。

  不知是不是此地水汽重,风吹入车厢,带来一阵阵的清凉。

  好舒服。

  楚音牵着两个孩子的手从马车里下来,兴奋地道:“珝儿,珍儿快看,这就是燕山,等会我们就要上去了!”

  而远在京城的陆景灼正在乾清宫批阅奏疏。

  不用东凌报时,看窗外的阳光,他便知已到辰时。

  楚音跟孩子们应该在燕山了吧?

  他脑中浮现出她委屈的说“哭着要殿下”的样子。

  十五日,在她眼里竟好像是十五年,为个短暂的离别,千般撒娇,百般痴缠。

  所以现在分别了一日,她有没有想他想得要哭了?

第022章

  建在山上的文殊寺是容纳不了各队骑兵步兵的,所以他们都驻扎在山脚。

  建兴帝只带楚音,陆景辰等家眷,并十名武将,二十名内侍以及十名宫女前往文殊寺。

  燕山高耸,楚音自是坐着肩舆上山。

  沿路绿树苍苍,夏花争艳,百鸟齐鸣,如同置身于画中。

  两个孩子也看得目不转睛。

  行到山腰之上,更是云雾袅绕,仿若在仙境。

  陆景辰忽然扬声道:“父皇,这就是灵泉吧?您以前跟孩儿提过,果然与您说得一模一样。”

  耳边听到水声,楚音往旁侧看去,只见一道白虹挂在山壁上,飞起朵朵雪花,那凉气顺着风而来,吹得人竟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不愧是避暑胜地。

  前方就是文殊寺了。

  众人下了肩舆,往寺中走去。

  方丈一早就在等候,领着一众僧人跪拜迎接天子。

  建兴帝命他们平身:“算起来,朕该有三十年没来此地了。”

  十五岁那年,他随父皇来避暑,那是最后一次。

  方丈颔首:“既种因则得果,一切皆是命中注定。”

  什么都拿命中注定来解释,实在是种偷懒的说法,但建兴帝知道高僧其实也超脱不了凡俗,见着他不过是拣些中规中矩的话讲,无功无过。

  但建兴帝也不在意,只说故地重游,想四处看看。

  方丈便命僧人们退下,自己在前引路。

  文殊寺有数百年历史,不说那些天王殿,大雄宝殿何等气势恢宏,便是院中上千年的银杏树都足以令人惊叹。

  宝成公主记得跟兄长幼时在此避暑的事,拉着建兴帝滔滔不绝,陆景辰在旁附和,讨长辈欢心,楚音只想观景,带着两个孩子这边看看,那边看看,眼睛没有闲着。

  走了一圈,众人有些疲累了方才去客房。

  楚音住的那间厢房掩映在竹林花木中,古朴清幽,凉爽宜人。

  忍冬却不满意:“一看就有好些年头,这门上的漆都掉没了。”

  “这样才好,若是个簇新富丽的地方,倒没什么意思,”楚音手指抚过旧窗,听着外头隐隐的风铃声,“这里真的好凉快,可惜来一次不容易。”

  劳师动众的,实在折腾,要是能微服私巡就好了。

  她忽然想到前世,也不知自己若没有早逝的话,陆景灼会不会带她来避暑?

  她记得那年的夏天也挺热的,只不过她没向他抱怨过。

  陆景灼酷暑中仍旧批阅奏疏,处理政事,早朝一次不落,她身为皇后,怎能拿这些小事去烦他。

  不过现在她怀疑,她当时若是提了,他应该会答应。

  此地离京城也不远,二人扮作百姓来避暑,实在有趣的紧。

  她嘴角情不自禁上扬。

  但过得片刻又落下。

  那是前世的陆景灼,这一世的他,还不知何时会喜欢上她呢。

  外面忽然传来敲门声,忍冬一看发现是个小沙弥。

  “送茶来的。”她道。

  楚音请他进来。

  十二岁的小沙弥,虎头虎脑,笑着介绍:“太子妃,此茶种于燕山,用灵泉浸泡,您一定喜欢,”小心翼翼端给连翘,提醒道,“太子妃您切莫烫到手,这儿凉,但水还是烫的。”

  忍冬噗嗤一声,这小沙弥是把太子妃当孩子吗,连茶都不会喝了?

  “下去吧。”她道。

  小沙弥忙躬身退出。

  楚音浅尝了一口,发现此茶竟带着淡淡的兰花香,入口又有些甜,形状也漂亮,像月牙,便生出个念头,走时一定要买些带回宫。

  比起文殊茶,君山银茶也不逊色,姜皇后很喜欢喝。

  只今日喝得茶是江玉媛泡的。

  “没想到你有这等功夫,真是心灵手巧,”姜皇后夸了一句问,“你果真好些了?”

  “是,多亏您请了徐太医,虽然未曾痊愈,走路不成问题了,故而我想今日便出宫。”

  “还没痊愈走什么?我跟你堂婶说过,会照顾好你,再过两日吧。”

  “那又得打搅您了。”

  “无妨,你瞧你不是给我泡茶了吗?”

  江玉媛嘴唇抿了抿:“娘娘,那我能不能出去走走?躺了好几日,也不知是不是不太适应,腿有些发酸。”

  “可以,你便附近走走吧。”

  江玉媛连忙道谢。

  结果她这一走,走到了乾清宫跟东宫的路中间。

  撵车忽然停下,东凌禀告:“殿下,江姑娘坐在路边,好似不太舒服。”

  陆景灼透过窗看了眼。

  小姑娘秀眉紧蹙,额头上溢满汗,像是又病了的样子。

  可她不是在坤宁宫的吗?来这里做什么?

  “不必管。”他道。

  然而没等车夫赶车,江玉媛已经走到了窗边。

  “表哥,幸好遇到您,我刚才出来散步,不知怎的头又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