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嫡女 第121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穿越重生

  丽姝感慨:“女孩子们都很珍惜读书的机会,没几个胡闹的,二奶奶还同我说,除了极其娇气的小姑娘,个个都好早就读书。这些男孩子们从小就有家里供着,反而不珍惜。”

  谭氏也的确过的很开心,她以前的生活就是争宠维持体面多攒银钱,出去时才能体现她的地位。现在呢,她是女先生,每日教孩子们的时光很快乐。

  小孩子是非常直白的,她们有时候会不可理喻的哭闹,但可能一颗糖就让她们安静下来,天天喊你谭先生。

  每次她们乖乖读书的时候,谭氏就觉得无比的喜悦。

  连郑清都觉得她变了许多:“你不怕孩子们吵闹吗?”

  “还好,我每次说什么她们都听,而且大嫂还给我月俸给我禄米,我做什么不干呢?”谭氏倒是很怕郑清要她别做了。

  甚至因为最近教书,她对王氏都突然没了什么仇恨。

  说起来她比自己可怜多了,就是有钱又如何,碰上六老太太那样的人也是够她受的了,还有郑泽,她在大嫂那里听了一嘴,说郑泽收受不少富家子弟的银钱,把族学弄的乌烟瘴气。

  千般万般算计又如何,到头来还是孝敬太婆婆,原本郑泽好好地官,听说也是被罢官在家,根本起复不了,在哪儿上级考评都不好,选派的也是很差的官,王氏的日子恐怕还没嫁个同样的商户之家好过。

  郑清笑道:“大哥也让我管族学,说让我做到名字中的‘清’字,我又没有功名,我倒是羡慕你,大嫂直接让你走马上任了。”

  谭氏看着丈夫,她知晓郑清如

  今身体恢复如常,也有个六品的闲官恩荫,但是总归是个大老爷们,无所事事,总归不好。

  管着族学,倒是不错,但是……

  她担心道:“我听说族学乌烟瘴气的,你可别被气倒。那些人可是很不好伺候的,我看大哥都被气到了。”

  郑清却玩味一笑:“我大哥是做大事的人,那些宵小就让我来对付了,正好我闲来无事,咱们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大哥大嫂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也该回报一二。”

  谭氏很清楚自己的丈夫,别看人家都说他是个病秧子,可论及心智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比得上的。但她想郑清也该出来,一来打发光阴,二来也的确要帮帮大哥大嫂,她进门以来,无论如何大哥大嫂对他们夫妻很好。

  午饭用完时,考场上有的运笔如飞,下笔如有神,这让郑灏还微微有些满意。但更多的是想偷看,要不就抓耳挠腮。

  有一位青衫学子,身上的青衫都快洗的发白了,但却是第一个交卷。

  郑灏看了他的学问,却是一笔好字,再看他的文章,虽然稚嫩,但也难得了。

  “学生许珩请状元公批阅。”

  “你的字迹工整,言之有物,今年九月直接过来读书。”

  许珩欣喜若狂,他没什么银钱,他是郑泽原配的侄子,许家早已败落,郑泽也早娶。束脩还是郑泽悄悄替他出的,还怕现在的王氏知晓,因此许珩非常懂事,从来不多要任何东西。他今日一见郑灏,只觉得他不愧是名满天下的郑状元,仪表堂堂,为人公允,学识渊博,出题非常有水准。

  但是他囊中羞涩,又显得穷酸,平日在郑家族学时独来独往的,人缘也不好,甚至比起郑家族里的那些从容的锦袍公子逊色许多,没想到自己居然被录了。

  众人见许珩这等穷酸都被录了,有郑氏子弟也起身交卷,郑灏看了文章一眼,写的不错,他又问起:“你是哪房的?”

  “侄儿是五房行六的郑邈。”

  “好好好,风度翩翩,文字清雅,你也被录取了。”郑灏笑道。

  郑邈也是松了一口气,他可是郑氏子弟,虽说他父母早亡,养在伯父家中,衣食住行样样不缺,伯父还是一省学政。但是五房儿子多,轮到他不知道何时?

  这些寒家子弟见他们这些士族子弟外表风光,却不知道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呢,他其实是一年前就听说宗房一家要回来,才从书院回来的,能得郑状元点评几句,比别的夫子都好。而且也是进身之阶,什么叫青云路,此处就是青云路。

  郑灏也有意培养郑氏子弟,对于郑邈这样的青年才子也是巴不得越多越好。

  但也有外面的豪富之家的商人少爷,写的文章狗屁不通,当场被郑灏呵斥退学,郑泽因为收了人家的敬贽,还站起来帮忙说话。

  郑灏却道:“泽四哥,当初家祖上就说,科举是寒门学子唯一的出路。这等不学无术,扰乱郑家之徒,怎么能留下呢?”他很同情郑泽因为祖母的豪奢,不停的要赚钱养他祖母,以至于他自己的衣裳还浆洗的发白,六老太太却是浑身上等的绫罗绸缎,燕窝都当漱口水的。可不能因为你愚孝,所有人就得为你让路。

  郑泽长吁短叹,因为赶走这个人,人家可是出手了两百两啊,他就得退回去,他从哪儿退钱回去啊?早就把钱给祖母了。

  见状,郑灏硬下心肠,不理会郑泽。

  过了一会儿,他批阅后又当堂让舒氏的侄子舒兆中离开,比起之前默默拭泪的学子。舒兆中却“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开始苦苦哀求:“求郑大人别赶我回家啊,我祖父母早已去世,家中不过一间旧屋,每逢下雨还漏水,这些年学生日日在冰天雪地里读书,只是学生力有未逮啊……”

  舒兆中的说辞让有位老实的塾师道:“灏大爷,这所谓有教无类,这位舒姓学子既然如此清贫还这般好学,不如收入我的门下,日后好好调教就是。”

  郑灏则冷凝道:“三哥,你看他眼圈青黑,手指有茧,是个既赌又喜爱逛青楼的人。”判断谁擅长赌博看手指,还是丽姝告诉他的,当然,在来之前他也摸过底。

  “这人被追债之后,就往我们郑家一跑,旁人畏惧我郑家就不敢再过来了。”

  舒兆中没想到郑灏了解的这么清楚,他又哭着向那位方才替他说话的先生道:“老先生,是我爹好赌,他非带我去才染上的,但学生已经痛改前非了,学生给您二位磕头了。佛说,放下屠刀立即成佛,请您二位收留我吧。”

  这舒兆中对自己也狠,真的开始磕头,头都磕破血了。

  所有人都是同情弱者的,未免觉得郑灏有些不近人情了,顿时,大家都用哀求的眼光看着郑灏,希望他能法外留有人情。!

第 121 章

  “自古哀兵必胜,这个舒兆中这一手玩的还真好。”有两名士子在不远处站着,指指点点。

  这两人都是荥阳本地大户,一位姓杨,并不是出自弘农杨氏,但因为其伯父中进士之后,家中又行商,有权又有钱就比舒家这种骤然昙花一现的家族活的好多了。另一位则姓赵,出自河北士族清河张氏,举家搬迁到此,二人附学郑家,却又觉得郑氏子弟一代不如一代,私底下没少笑话。

  杨士子笑道:“舒兆中的姑父听说在南京任个小官,三年五载也不会回来,舒家本就破落。他还敢在郑状元面前玩这一招,真是傻。”

  张士子则意味深长道:“我看郑状元方才寥寥数语,就令我茅塞顿开,可见他实在是很有才学有名望之人。若是能收你我二人在门下,我们科举必定能中。”

  二人说完又看向郑灏如何行事,只见他对荣飞荣达使了个眼神,二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抬走舒兆中,舒兆中被甩了出门,从头到尾郑灏都没有再说二话。

  舒兆中都吓傻了,他没想到郑灏是来真的,大户人家不都是非常讲究脸面的吗?更何况舒家还是郑家的姻亲呢。

  可郑灏想我郑灏行事,谁又敢说什么?我毋须为了个嫖赌之人,来浪费唇舌。

  他如此行事,令人胆寒,那杨、张两位士子一凛。

  接下来原本想效仿舒兆中的人,都灰溜溜的走了。

  这次大考,剔除品行不端文墨一文不通者十人,另有二十五人在下舍,中舍十五人,上舍十人,在九月径直过来读书就成。

  有教无类可以,但品行差,有不良嗜好就是不成。

  本来年轻人逛青楼也没什么,但是嫖赌放在一起,日后引奸引盗也说不定。

  丽姝见他回来的这般晚,情知他守孝在身,肯定不会在外吃酒席,故而让厨房做了几l样清粥小菜过来,亲自服侍他用。

  “你坐下来吧,你也忙,倒是总惦记我。”郑灏看丽姝这样埋首故纸堆的样子,就知道她多累了。

  丽姝笑道:“那是,我常常听我爹说任亲民官的不容易。你出自翰林,又是这样的身份,平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倒是我,什么样的人都接触过,所以啊,那些人难不倒

  我,尤其是针对道德绑架。只要我没有道德束缚,那些道德就休想来绑架我。”

  “反正记住这点,没人能把我如何了?”

  郑灏点头:“你说的极是,今日那个舒兆中头都嗑出血了,我把他叉出去了,据说摔了个鼻青脸肿。”

  丽姝很诧异:“又是这个舒家?我看上次那位舒姑娘,虽然是个荆钗布裙的女儿,但好歹为人敦厚,怎么舒家其余的人都是这般不知道轻重。”

  “谁理他呢?我其实私下早就打探好几l个素来有恶习的子弟,这舒兆中成日跟着那富户少爷胡混,欺男霸女不说,混迹赌坊妓院,简直是五毒俱全。这样的人,迟早也会坏我们郑家的名声。”郑灏想甚至危害更大。

  丽姝却道:“我听说舒家就这一个儿子,舒姑娘那么大的姑娘都那般寒酸,可见舒家境况很不好。你把他赶出去了,怕又得闹一场。”

  郑灏看着丽姝,捏了捏她的下巴:“我不怕。”

  丽姝看了看他的脸:“真是稀奇。”

  这事儿还真的被丽姝猜准了,舒兆中被丢出去后鼻青脸肿,回到舒家之后,舒大奶奶很快就找到舒氏这里来了。

  舒氏正掰了小兔子模样的窝头给灵姐儿吃,灵姐儿吃了半个,又道:“还有一年多我才三岁,这样就能去读书了,那里有好多小伙伴呢。”

  “好,到时候娘给你缝一个书袋,咱们家灵姐儿可是要做才女的人,是不是?”舒氏笑道。

  灵姐儿欢欢喜喜的笑了。

  母女二人正说趣事的时候,正好舒大奶奶过来,她原本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子,后来公公去世,婆婆多病,家里男人不争气。硬是把她一个以前腼腆的女子,到现在泼辣的浑然没有任何顾忌了。

  舒大奶奶一坐下来就道:“姑奶奶成日家锦衣玉食,还养着别人的女儿,也不管管你娘家,你弟弟和侄儿都要被人欺负死了。”

  舒氏就知道她嫂子过来找茬要钱,故而先让下人把灵姐儿抱下去,才道:“馨姐儿可是得了我们宗房一千两银子,那些银子呢?还不是都在你们手上,如今你们倒是在我这里哭穷。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什么情况,我们大爷上京前,家里派着老管家管账,与我一文钱关系也没有,我接济你们都是我自己的月例

  银子攒下来的。”

  为了舒家的事情,她都差点死了一回了,怎么还会管舒家的事?

  舒大奶奶却恨铁不成钢道:“还不是你侄儿,被你们宗房的大爷赶了出去,连书都没的读。我说姑奶奶,你也是郑家七房的当家奶奶,还是原配夫人,我就没见过你这么窝囊的。”

  “什么?兆中被赶出来了?”舒氏一惊。

  自己原本以为宗房和她的恩怨到此为止的,没想到现在又横生枝节,报复到了她侄儿身上。这未免也太狠了吧,纯粹是置人于死地。

  舒大奶奶见舒氏还不知晓,遂道:“不仅仅是被赶出来了,头都破了,还被四仰八叉的摔出来,你说说这要我们怎么办啊?偏偏那么多人都读得,就他读不得。姑奶奶,我也不是怪你,当初榕二太太的儿媳妇崔氏,虽说有个清河崔氏的大姓在那儿,但是家里精穷了。可人家靠着宗房,他那侄儿就没问题,论学问,你侄儿可比他强。”

  “这……”舒氏是知道榕二太太介绍过的那位子弟,是她儿媳妇的外甥,不是什么大族出身,和具二太太的侄儿杨澜倒是关系不错。

  就因为人家关系好,即便才学一般,也被留下了,舒氏听闻此事也觉得不服气。

  见小姑子还是这样死头死脑的,舒大奶奶忍不住抱怨道:“这么多年你在郑家一把年纪纯粹是活到狗身上了。你生不出孩子来,总能抱个庶出的在膝下养着吧,偏偏你连这个本事都没有。好了,如今连我们舒家也因为你被人欺负。”

  舒氏想起这些年她过的日子,比黄连还苦,可她并不真傻。

  郑家这样的人家,都是世代显宦门庭,是不可能休妻的,她在郑家活的好好地,做什么要再次为了舒家又头脑发热。

  所以这次她却不能再莽夫了:“嫂子,你这般骂我,我也无法。我的确无能,好歹也给你们争取了一千两,这些银钱也够你们用一阵子了。你若信我,就自然信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意思,我想等水到渠成,我总会给你们一个交代。风水轮流转,谁也不会一辈子在高位吧。”

  舒大奶奶听她这话却总有些害怕,她只是想要个说法,想让舒氏去替她说情,让儿子重回郑家族学读书,可没想过要怎么要对付别人。

  尤其是宗房那位

  太太可是出手阔气极了,郑家宗房时多么至高无上的存在,怎么能得罪。

  也不知道舒大奶奶何时走的,舒氏一个人从天明坐到了天黑。

  挥退这些子弟,当然会引起不少争论和背后诅咒,丽姝知晓郑灏为人清风朗月,很少受到任何负面评价。

  她总怕他难过,所以特地在泡脚的时候开解他:“其实就像千百年来的改革派,在当时总会身负骂名,商鞅吴起都是如此,因为他们触犯到了利益。可千百年来,大家都知道,秦国正是受益商鞅变法才统一六国,而楚国则因为任用吴起数年,却又不能坚持下去,导致楚国并不如秦国。任何触动别人利益的事情,都会遭到攻讦辱骂,你不要放在心上,只要咱们夫妻同心,就一定会其利断金。”

  郑灏泡脚时正在冥想,没想到丽姝同他说起这个,他有点诧异,这话是安慰他呢,怕他伤心难过。

  所以,他在妻子眼里是个娇夫吗?

  尽管如此,郑灏却没有反驳,反而一脸感动,如闻仙音似的,还道:“丽姝,你总是这样变着方儿的让我开心。”

  “哪有啊,我说的都是实话嘛。”丽姝也不喜欢那种明明一身的才智,却只顾自家捞钱,为了名声歌舞升平。

  世人总觉得明哲保身,就什么都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殊不知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郑夫人也的确是这么和郑灏说的,就在郑灏次日早上去请安的时候,她就说起这些话:“六老太太好歹是长辈,她昨儿说你退了一个学生,害的他们要赔给人家两百多两,她们家哪里有银钱赔啊。其实儿子啊,水至清则无鱼,你可丽姝年轻,总想干一番大事,这我都能理解。但就像天下吏治腐败一样,即便你再如何清廉自持,也没用,这个官场该糜烂还是得糜烂。”

  若是以前,郑灏很赞成这个道理,他有些做官的族人,实际上平日处理事情全部靠的是幕僚,不想做官就鱼肉乡里,在任上靠着当大官的族人庇护,居然考评还挺好。

  这样的官员还比比皆是,上下勾结,若有不合时宜者,即便能力再强,也无法出头。

  可就因为这样,就不做了吗?整日醉生梦死,却不知将来又如何呢?

  所以,郑灏摇头:“娘,自古无人为之,儿子就不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