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嫡女 第13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穿越重生

  “嬷嬷,这是福建那边传来的茉莉花茶,平日我常常吃,你且尝尝。”傅氏寒暄着。

  祝嬷嬷笑道:“多谢,此茶味儿清正,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她也在打量傅氏,只见她端庄优雅,座下的四个女儿钗环裙袄皆是一样,看的出主母敦厚。

  傅氏点头:“您若喜欢,我就让人包些给你就是了。”

  祝嬷嬷呷了一口茶,道了一声谢,她在宫中一向以静气为主,在吃茶时她也在暗中观察。

  “日后嬷嬷可得好好教我们三丫头了,她娘在月子中,不好出来。”傅氏说罢,才对丽姝招手。

  很快就有一小姑娘从座位上起身,她看起来特别聪明灵慧,富有神采,举动娴雅华贵,姿貌绝伦,这还只是这般年纪,长大之后,恐怕倾国倾城,看的让人暗自心惊。

  只是刘家看

  起来也是有规矩的人家,怎么主母会告诉她三姑娘还有另一个娘,但祝嬷嬷不傻,此事并不问出来,只是把人虚扶起来:“三姑娘何必客气。”

  丽姝则道:“我娘说嬷嬷教我规矩,让我当先生一样敬着,日后就请您多指教。只是她如今在休养,也特地备下清帕四方,一部潘氏刺绣册赠予嬷嬷。”

  清帕四方一册书,一般都是贡士送给座主的,祝嬷嬷心道这位三姑娘的亲娘恐怕是个书香门第出身的女子。

  又祝嬷嬷见她年纪这般小,说话谈吐清楚,已经在心中是松了一口气,她便和傅氏道:“请刘夫人放心,我必定好生教这位三姑娘,我在宫中时,曾替老太妃管过宫务,又在太妃之子成亲王成婚时帮衬过一些时日。”

  在祝嬷嬷看来,一开始把下马威给好,威慑众人,才能有权威,自己说的话才有人听。

  果然,她不说自己同宫中关系紧密的时候,丽婉只是觉得学规矩辛苦,毕竟曾经她听娘提起过,姑母还未出嫁时,在家中有四位教养嬷嬷,规矩十分严格,一旦学不好,就关着不让出来。

  只可惜刘家自从祖父坏了事,父亲在任上非常简朴自持,姨娘常说她们这些小姐过的还不如曾经的大丫鬟呢,也就自然没有教养嬷嬷这些了。

  所以,丽婉可不愿意学这些规矩,跟活死人似的。

  但现下听到祝嬷嬷提起宫里王府,丽婉眼睛就亮了,她平日能够见知府的夫人都已经是觉得受宠若惊了,皇宫……

  莫说是她,就是丽嘉也是若有所思。

  一时气氛变得微妙起来,丽姝当然也察觉到了,只是长辈们交谈,小孩子是不能轻易插嘴的,她见傅氏温言说了几句,就道:“我们住的官舍不大,西院怕是住不下,就安排您住在后罩房里。”

  丽嘉心里一动,丽婉也是微微一笑,后罩房在傅氏所住的正房的旁边,也就是说祝嬷嬷住的地方离大房非常近,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虽说这祝嬷嬷嘴上说的是教丽姝一个人的,但进了刘家,教谁还不是看主家如何?

  丽姝当然很快就知晓傅氏的安排的用意了,她再次看向傅氏,觉得她不像是做的这么明显的人。

  有这么傻的人呢?

  直接和小傅氏抢人,

  要知道明面上傅氏和小傅氏可没有闹翻啊!

  很快,小傅氏也听到了这个消息,她怒不可遏:“在家的时候,她什么都比我好,我也认了。谁让我是丫头养的,我不是傅夫人的亲女儿。可是祝嬷嬷是我自己请来的,银钱原本也是我自己掏的,是老爷说迟家送来的人不一般,哪里能让我出这个钱,三丫头也是他的亲闺女。我平日省吃俭用,从不多要什么,居然还被算计上了。”

  “不,女儿觉得这并非大娘所为。”丽姝进来,斩钉截铁道。

  小傅氏如今在坐月子,内外消息就不够灵通,丹青和丹红毕竟是下人,无法身处其中,很难知道。

  果然,听女儿这么说,小傅氏挑眉:“丽姝你年纪虽小,但却很有见地,不知道你发现什么了呢?”

  丽姝笑道:“娘,现在大娘已经不管家了,家中是丁姨娘在管,分派哪里还不是她说了算,可她极其谨慎,即便是想留,估计也会让别人开口。至于大娘那里,大抵是出自恻隐之心吧。”

  小傅氏听到“恻隐之心”四个字,立刻问道:“何谓恻隐之心?”

  “大娘心疼的倒不是大姐姐,外祖父官运亨通,日后请嬷嬷教导不算难事。可二姐姐和四妹妹呢?她们都是庶出,想沾点光,为自己抬身价,也无可厚非。”丽姝知道这就是傅氏的问题,她的确算不上坏人,但很容易有“劫富济贫”的思想。

  就像一个家中有兄弟二人,一穷一富,作为老人自然希望能够帮衬穷一点的儿子。

  傅氏也是这样的心情,丽姝如此猜。

  小傅氏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可她没想到女儿居然如此聪慧,这才是她最诧异的,“乖乖,你怎么这般聪颖。”

  “娘,您不是教我背过《卖炭翁》么?那上面还说,无他,唯手熟尔?女儿成日耳濡目染,又怎么会不知道呢?”丽姝笑道。

  小傅氏感叹:“真是有志不在年高。”

  这话倒是让丽姝汗颜,她前世虽然聪颖,但真正醒悟是从娘亲去世,自己身边无人帮忙,一个人在这个后宅踽踽独行,摸索出来的道理。

  前世的经验教会她,对每一个人都不要轻视,即便她前世已经贵为太后,都知道匹夫之怒血溅五步。前凉的张祚、东魏的高澄、辽穆宗耶

  律璟这些做帝王的人,都被厨子所杀。

  后宅的争斗往往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苏姨娘已经听到祝嬷嬷搬到后罩房了,不无炫耀的看了丁姨娘那边一眼,又对丽婉道:“你自己乖觉点,一定要向祝嬷嬷问好,你也是刘家姑娘,原本她也应该教你们的。”

  苏姨娘又在心里啐了小傅氏一下,就凭这吃独食的性子,也想做主母,我呸。

  她可不是丁姨娘那个傻子,兢兢业业又如何?自诩清高,哼,明明后罩房空着,丁姨娘怕得罪小傅氏,居然百般推诿,若非自己去傅氏那里建言,又哭诉一番,祝嬷嬷早就住别处去了。

  丽婉带着的是几件她姨娘让人做的几碟点心,她对苏姨娘道:“姨娘放心,女儿会谨记您的话,多多问安,伸手不打笑脸人呢!”

  “这就对了,这所有的感情都是处出来的,即便她不明面上教你,但略指点你几句,可是受益无穷啊。”苏姨娘笑道。

  丽婉兴致匆匆的去了。

  隔着窗户,清风都气的不行:“您瞧瞧,分明是您收拾的后罩房,就她会讨好。”

  丁姨娘正低头教女儿写字,蓦然抬头看着她,只摇头笑笑。因为她知晓小傅氏最在意的是她的女儿,现下傅氏泛滥的同情心,公然帮苏姨娘,恐怕小傅氏月子都坐不好?

  女人若有月子病,那就是终身的,怎么管家?

  她也以为自己清心寡欲的,但当对牌权利在手,又要放出去,可就不容易了,更何况,即便她要放手,也得跟小傅氏埋下钉子才行。

  再有,丁姨娘也想着祝嬷嬷肯定慧眼如炬,能看出她女儿藏拙,大智若愚,指不定还会细细教导,不比那丽婉献媚。

  **

  事实却往往和丁姨娘想的相反。

  祝嬷嬷桌上摆着几碟糕点,她是一点儿也没动,倒不是她嫌弃,也不是她清高,而是她多年在宫中吃的非常清淡,但凡稍微甜腻的都吃不了,更何况上面还缀着核桃仁这些。甚至晚上,那位管家的姨娘也特地上门来十分妥帖的照看。

  可她在没弄清刘家真实的底细前,怎么会轻举妄动,否则,这也太浅薄了。

  “哦,就是说这位三姑娘的生母是正妻,而且产下一子,十分受宠。真是无巧不成书,那位大夫人还是她的亲姐姐,据我看关系应该不如何,否则不会说只教三姑娘一人。”她和贴身丫鬟道。

  那丫鬟也是人精,立马道:“谁说不是呢,只是您看她在这个后宅能比得上这位大夫人吗?”

  祝嬷嬷微微一笑:“怎么比不上,若真的比不上,会敢这样吃独食?”

  她怎么会傻着去违背小傅氏去教苏姨娘和丁姨娘的女儿,这苏姨娘生了两个儿子,地位看起来很一般,足以见没有能为,丁姨娘嘛,人看着可以,但听说常年不受宠,她那位女儿也不似聪慧之人,唯唯诺诺的。

  祝嬷嬷是服侍过汪太妃的,后宫中见过的女子实在是多的如过江之卿,看刘家这四位姑娘,嫡出的丽嘉和丽姝且不必说,就说庶出的姑娘里,显然二姑娘丽婉很会看眼色,能屈能伸,对她这个嬷嬷都能忍住小孩子的脾气,一个劲儿的夸自家糕点好,很是殷勤,那四姑娘木讷的很,就不大讨喜了。

  后宫的女儿若是乖巧玲珑,也会让生母受益,后院亦是如此,丁姨娘自己不受宠,女儿也这般,是最没希望的。!

第 21 章 要变天了

  丽姝清晨早读是第一个到的,她就是这样,即便重来一世,她从来不觉得懒散懈怠就是休息。她是玩儿的时候就不想读书,但是只要开始读书,她就很认真。

  她还不是今日如此,而是每天都如此。

  丽嘉进来时,见她已经开始早读,又沉吟了一下,这个课长她肯定势在必得,无论丽姝怎么表现,她是不会退让的。

  殊不知,丽姝根本就没有和她争课长,甚至在老先生问她们选谁的时候,丽姝还头一个道:“我选大姐姐,她在我们姐妹中学问最高,年纪最长,平日常常照顾我们。”

  丽嘉藏住心中诧异,谦虚道:“三妹妹真是谬赞了。”

  “大姐姐,众望所归,你就不要谦虚了。”丽姝和丽柔对视一眼道。

  她知道丽婉和丽柔就等着自己唱反调,她们再从中站队丽嘉,以达到孤立丽姝的下场。就像前世总是这样,明明她说的话意思和丽嘉一样,但也无人赞同她。

  但见丽婉笑道:“是啊,我支持大姐姐做课长。”

  丽柔左看看,右看看,都笑了。

  因此,丽嘉成功选上课长,头一件事情就是收功课。这位老先生不仅让大家背书背的多,甚至写字错一个字就是抄一整张纸,非常老派的教书先生。

  可丽嘉知晓,启蒙就得这样严厉的先生教导,才能让人把基础稳固。

  因为未错一字,丽姝便可回来了,丽婉和丽柔都错了字要留堂,原本丽嘉也可以先走,但她是课长,就得留堂陪她二人,丽嘉纵使心中不悦,也无法。

  偏偏丽婉还好,略大些,之前上过女学,字迹还算工整,丽柔刚学写字,实在是难上加难。

  丽嘉看着丽姝的空位,不免揣度丽姝是不是故意把课长让给自己,好落得清闲,否则,她这个时候早已开始做女红了。

  要知晓爹爹等京察一过,就可能要回京叙职,到时候京中有祖父母,伯父母还有外家傅家也回京了,她都要送针线的。

  丽姝还真没这么想,她提前回来之后,就随胡妈妈习针线,胡妈妈最得意的大作就是《江南织绣牡丹图》,她的绣法则是突出绣工精细,不露计迹为主,因此,胡妈妈对丽姝的要求也非常高。

  她还特地放了一个小白瓷鱼缸,里面放了两条金鱼,让丽姝闲暇时,就看这两尾鱼,歇歇眼睛。

  胡妈妈笑道:“姐儿,听闻等会儿有嬷嬷教你,你怕不怕?”

  “有什么好怕的,我若用心,教我的人自然不会怪我,我若不用心,那位嬷嬷教训我也是应当的。”丽姝也是笑。

  这胡妈妈虽然教她刺绣,但平日也和听雪丝雨一样照顾她,且她性情随和,丽姝和她相处的很好,说话也就随便些了。

  胡妈妈点头:“姐儿你也是真有志气,我那孙儿若是像你这般,我也就什么都不说了。”

  下半晌,祝嬷嬷过来西院,她头一件事情就是进来丽姝房间,显然,她也吓了一跳。因为丽姝房中,看的出来名贵的摆件并不多,却四处都摆放着书,连床上的枕头旁都放着几本书。

  房间里并没有香薰,甚至她的衣着都是非常普通的料子,看的出来她并不是很爱身外华物,倒是很喜欢看书。

  只是……

  祝嬷嬷想但凡读书的人,心里总会有一股坚持,可男人最爱的还是柔顺的女子。

  柔顺的女子也许无才,但只要顺从,就对男人而言是好女子。

  遐想之际,丽姝则静静的,不发一言,这让祝嬷嬷心生好感,她不由道:“姑娘您才六岁,就已经这般聪颖伶俐,平日里姐儿欢喜做什么呢?”

  “不过是随我母亲读书,现下上了私塾读书,做做针线,看看书罢了,倒也没什么特别的。是了,我听说您一路从京里南下,您身子可好?”丽姝笑问。

  祝嬷嬷暗自点头,会说话会聊天不冷场,这样就很好了,她不禁道:“我还好,年轻的时候我就是从南直隶坐船上京的。”

  那时先帝选秀,祝嬷嬷也是被送进宫,只是没被选上妃嫔,就做了宫女。

  祝嬷嬷也没有像教书的老夫子,一上来就各种背,她则是跟在丽姝身边,慢慢浸润她,正所谓“养移体居移气”。

  这学规矩不是十全大补丸,一下猛学就学的好的。

  必须得在这个环境下浸润,才能培养出一位十足的千金小姐。

  丽姝前世其实也没有受过真正的规行矩步的限制,她娘死了,祖母只疼丽柔,大姐姐经常去

  傅家小住。长大后嫁去塞外后,初去乌孙,她自学骑马,又因为当初住的地方离乌孙王养的细犬近,几次三番差点被细犬咬,她从恐惧恶狗,到后来摸索经验对付狗。甚至后来她和儿子被流放,她想的都是怎么生存下去,能够支撑她一直坚持的,除了报仇之外,就是书了,有一本书,就是她的一方天地,她要学苏武牧羊一样,即便吃草也要把儿子和她自己养活。

  但丽姝知道祝嬷嬷说的对,因为她是嫁给郑灏前,才开始跟着祖母身边的人恶补过规矩,但那些恶补过的规矩转瞬即逝就忘记了。

  所以,现在祝嬷嬷这样就正好了。

  因为她本来就不是那种很喜欢过分的束缚之人,就像她曾经以为郑灏会是她寄托情义的人,所以她愿意为她改变,做乌孙太后是她想要的权利高位,可二者真的得到的时候,她觉得自己追求的更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