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嫡女 第153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穿越重生

  她想自己一贯在家装傻充愣,可不是真的傻啊。

  她自己的嫁妆供男人,还别说男人能不能中举,若是不能中举,一辈子只是个秀才,她和农妇有什么区别?

  既然你不仁也别怪我不义。

  刘家很大,秋君却从来没有来过,因为嫡母从不会带她出来走动。现在因为嫡姐去世,反而时常带她过来,因为丧事晦气,几位嫂嫂来过一次都不愿意再来。

  那日,她特意打扮了一下,因为她发现自己这个透明人总算还有点优点,那就是脸生的很不错。

  她是恰好听到一个消息,刘太夫人要替刘承旭找一个继室,主持二房事务。

  别人可以,为何她不可以?

  只是做继室,也不是做原配,固然刘承旭很伤心,可她也不必管他伤心难过。至少刘家的日子很好过,随便吃的茶,都是她在嫡母那儿过年才能吃到的,且当初大姐嫁入刘家时,嫡母和嫂嫂们高兴的不行,可见刘家的确是好人家。

  反正肯定比许家好。

  以前秋君一直低着头,因为家中人告诉她女子不能抬起头来,这样是无礼,可今日她进门之后就昂首阔步,显出一等绰约风姿。

  刘太夫人看到她的脸也是颇为惊讶,秋君舍弃了以前的唯唯诺诺,今日却是对答如流,口齿很是清楚。

  “这姑娘生的真好,可有婚配?”刘太夫人问起。

  傅夫人发现事情失控了,因为这个唯唯诺诺的庶女如今娇羞一笑:“小女尚未。”

  其实这话由着她答不妥,可她抢着答了,分明是要堵着她的嘴。傅夫人,只好道:“是有一户人家,正商谈着。”

  刘太夫人看了傅夫人一眼,怎么不明白傅夫人的意思,可傅氏已经死了,儿子沉浸在痛苦之中,总不能一直这么一蹶不振吧。

  正在犹豫时,儿子承旭进来了,刘太夫人发现儿子看向小傅氏的目光呆滞了一瞬间,虽然他很快收回目光。

  刘太夫人就已经知道该如何做了。

  更何况她打探了一番,傅秋君说亲的人家穷极了,读书还是借钱读书,这位傅夫人是根本没把庶女当人,既然如此,她就要了这个儿媳妇了。

  得知刘家过来提亲,秋君终于松了一口气,她再也不会看到许母那个瞧不起她的刻薄妇人,也不会嫁去那般穷困的人家,得把自己的大半辈子都填进去。

  这样真好。!

第 168 章 小傅氏的番外(二)

  婚事定下,最惶恐不安的是李姨娘,她私下找来秋君,不解道:“你为何要说你和许家没有定亲?咱们两家已经是心照不宣了。我听太太说刘家如今已大不如前了,刘老太爷不成事儿了,和他大儿子一起被罢官,就连你姐夫妻妾成群,那可不是什么好人家,你可真是糊涂啊。”

  秋君并不怪她姨娘,因为她只是个通房,常年喝避子药,每个月腹痛不止,太太赏一匹缎子,她就已经受用不尽了。

  可她不愿意和姨娘一样,刘家就是再差,但烂船也有三千钉。

  总归逃出傅家,和傅家没有瓜葛,刘家显然能够治住傅家,从此她也不必再受傅家约束。

  傅夫人当然不忿,其实她也想捣乱,可她找许家上门提亲时,许母则为难道:“傅夫人,不是我不答应你,我们小郎自小八字太弱,得找个八字强的才行。”

  到了这个地步,傅夫人哪里不懂,刘夫人先让许家自己退却了,毫无对手了。而许母家贫,肯定是得了刘家的好处,刘家这样的世家,实在是豪富,随意出手一点儿,许家就受益不尽了。

  比起傅夫人算是输了就算了的心思,傅二奶奶却是不客气了,尤其是小傅氏这里挂着红布,她看着尤其碍眼,因为这门亲事是她说的,小姑子倒好自己找了下家,还是自己的姐夫。

  “秋君。”她大踏步走了进来。

  傅秋君起身行礼:“二嫂。”

  傅二奶奶上下打量了傅秋君一言,满面寒霜:“你姐姐这死了还没一年,你竟然能在她孝期内嫁过去,你对的起她吗?我可告诉你,你丢了许家这桩亲事,却嫁到刘家去,那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你姐夫心里只有你姐姐,不会有你的,你面对的会是永远都不爱你的丈夫。”

  傅秋君含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并非秋君能够作主的。二嫂,既然婚约已定,我也只能做好我自己该做的。”

  “那你好自为之。”傅二奶奶气冲冲的走了。

  丹红和丹青都一脸担忧的看着秋君,秋君摇头:“你们俩我都能调/教的好,更别提丈夫了,即便不喜欢我的人,他看到我的心,也会喜欢我的。”

  半个月之后,秋君在一片不被祝福中出嫁了,盖头揭开,她看到了她的夫

  君,刘承旭。

  以前她只见过刘承旭一两次,只是知晓他个头很高,是傅家的乘龙快婿,可今日再见他却是冷冰冰的。

  秋君抿唇,知道他丧妻不久,如今要这么快接受她,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她不敢有别的奢求,虽然她知道刘太夫人选她也是想抚平刘承旭的丧妻之痛,但她并不愿意真的利用长相有几分相似这一点来求男人怜爱。

  她从来都不是谁的替身,傅春华是傅春华,傅秋君是傅秋君,大抵这是她最后的自尊心。

  “你不要以为你和她有几分相似,便能占了她的位置。”刘承旭扶额,虽然他答应了成婚,但是爹娘逼迫之故,他自己并没有这种想法。

  傅秋君没想到他这么说,这样的话激起了她的好胜心,她必定要在三个月内夺得他的心。

  故而,傅秋君看向刘承旭:“我从未想过鸠占鹊巢,我不过蒲柳之姿,哪里比得上姐姐。”

  说是这么说,但秋君知晓她容貌是在姐姐之上的,她擅长画画,尤其是人物画,能够抓住神韵。姐姐五官圆润有钝感,她的脸越发精致。

  刘承旭却是一眼看出她的以退为进之法,毫不留情的打击她:“自古情人眼里出西施,若是我喜欢的人,即便貌若无盐,我也欢喜,若是我不喜欢的人,便是天仙坐在我面前,我也无甚欢喜。”

  秋君有些紧张,她到底只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而刘承旭已经做了几年地方官,精通于人心算计。

  所以,她不说话,只是慢慢的用枕头和衣物一直堆放在床中间。

  刘承旭不解其意:“你这是做什么?”

  “总归今日是我们成婚,你再讨厌我,也得睡一张床上,只是这般我在中间放了东西做隔档,如此你我二人也不必肌肤相亲。”秋君心想自己还不愿意和别人同床共枕呢。

  刘承旭被她搞无语了:“这般也好。”

  头一日新婚,她们却没有要水,可见二爷对新二奶奶的不喜,而秋君知道这些,但她并不介意。曾经,她在傅家是个小透明,后来因为婚事被责怪,她嫁过来后,刘承旭虽然不喜欢她,但依旧在新房过夜。

  她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好处,再到了次日,与刘承旭的两名妾见面,一位姓

  苏,约莫二十多岁,正挺着大肚子,秋君早听说刘家子嗣不太兴旺,长房无所出,故而刘太夫人才为二房择了傅氏,就是看重她能生。

  苏姨娘有资历也有子嗣,虽然声称太太,但并不真的当秋君一回事。

  再有一位姨娘姓丁,据说是麻城本地人,还是县丞之女,当地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又和刘家有些交情,据说也因为丁氏之母说丁氏八字能旺夫。

  而刘家当时老太爷和大爷都被罢官,于是刘老太爷替儿子作主纳妾。

  一个有子嗣有资历,一个有家世还年轻,都是极强的竞争对手。

  秋君笑着赏了她二人尺头、金钗,倒也不说二话。

  她说过三个月一定要拿下刘承旭,只是万事不可操之过急,必须能徐徐图之。于是,秋君先表现的软弱些,并不邀宠,随便刘承旭去哪里她都没有二话,很快她就等到了机会。

  这里其实还有傅家的下人,尤其是傅春华的乳母,她女儿也曾经是傅春华的大丫鬟,她们对自己那是一百个不喜欢,正好这日她打探到刘承旭要经过此地,故而先撩拨了那乳母几句。

  果然那乳母大声道:“二小姐,这寒鸦怎么可能和凤凰相比,您肯定是比不上我们大小姐的。现如今,您自己不受宠,反而排揎我们做什么。”

  刘承旭也听到这句话,暗自皱眉,却见傅秋君往后退了一步:“我知道我比不上姐姐,宋妈妈您别生气,您以前在家就是打我骂我我也不说一个不字,只是如今在刘家,我也是被迫嫁过来的,从不奢望二爷喜欢我,请你们放心,我这一个月不敢让二爷和我同房的,以后也不会,求你别告诉太太了,这样我姨娘在太太那里怎么活的下去。”

  这话是什么意思,刘承旭已经听明白了,她也不是自愿嫁过来的,是傅家让她嫁过来的,嫁过来又怕她真的占了位置,所以连傅家下人也敢随便欺负她。

  果然,刘承旭再看过去,傅春华的乳母得意洋洋,还道:“您现在知道厉害就好了。”

  宋妈妈心想以前在傅家,二小姐坐都不敢坐,还敢退婚许家,现在不受宠了吧,看她这苦苦哀求的样子,宋妈妈就觉得为傅春华报仇了。

  哪里知晓此时刘承旭从后来冲了过来:“如今她已经是刘家的人了,岂容你们放肆。”即便不喜欢她,也不能看着她被作践。

  傅秋君勾了勾唇,果然她没有看错人,刘承旭的确是非常赤胆热诚之人。!

第 169 章 小傅氏的番外(三)

  这次虽然得刘承旭所救,但他们的关系并没有变得立马和顺,秋君并不急于求成,她会在刘承旭偶尔过来用饭的时候下厨做几道小菜,之后会偶尔说说话。

  这一日用完饭后,刘承旭却突然站起来,凑近她窗棂下的梳妆台上:“这些是什么?为何这些干枯的花和莲蓬这样插着。”

  秋君听了有些不好意思:“我在家时也不能出门子,我乳娘就带了一颗莲蓬和几朵荷花给我,我就细细保存下来,现把水揩干,再放在通风没有太阳的地方倒放着,等到冬天插到这样的觚里,就很好看了。”

  “是吗?我只有用花做过花签。”

  难得他和自己话多一些,秋君也把自己春日里在夹在书里的花,如今颜色未褪,姹紫嫣红的,拿出来给刘承旭看。

  原来他们都是惜花之人,秋君忍不住感叹:“这些花原本是极其娇嫩的,不小心落在地上,被泥土和人踩踏,我实在是不忍,所以就捡起来了。”

  秋君知道她现在依旧不能真的争宠,反而要以退为进,所以话说完,就道:“二爷,我现在准备练字了,你要不要出……”

  “怎么,我不能看你写字吗?我好歹也是师从书法家章忳啊。”刘承旭抬了抬下巴。

  秋君其实没正经学过写字,但是她会画画,所以她写字和描画一样,看起来写的不错,但完全没有任何笔锋笔触,简直就是用画画的法子写字。

  不知怎么看的刘承旭很想笑,秋君立马捂住自己写的:“我知道我小女子写的不好,入不了您进士老爷的法眼。”

  刘承旭忍不住技痒,就在纸上写了字,“写字最重要的是顿笔,这个字要这么写。”

  要说傅秋君就是没人教,她是个很聪明的学生,方才刘承旭怎么教的,她很快就能够学着他的样子写一个字。

  “是这样的吧?”秋君写完,忐忑的看着他。

  刘承旭不知怎么,意识到自己的心一动,立马又打住了,只是淡淡的点头。

  夜了,他虽然宿在这里,可是秋君怕尴尬,就赶紧道:“我困了,赶紧睡了。”似乎生怕发生什么,这下让刘承旭反而也平静了。

  从这一夜之后,刘承旭多往丁姨娘那里去,秋君也不大在意,

  就是在婆母面前也难得周全。她做的针线活很好,针脚又密又绵,花样子也比旁人的更好看,刘太夫人很是喜欢。

  “如今你大嫂在南京,你在我身边侍奉,只你是二爷的妻子,不止要侍奉我。”刘太夫人意有所指。

  秋君听懂刘太夫人的话,也只是笑笑,并不辩解许多。因为她发现了,苏姨娘虽然有子傍身,并非她很受宠,而是她很容易受孕,丁姨娘那里似乎也不是很投契,只是丈夫现在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

  如果刘承旭真的只是一心一意爱姐姐,就不可能会有苏姨娘接连生育,和丁姨娘进门,喜欢一个人至少也能做到唯一。

  而现在刘承旭感怀的多半是大姐姐英年早逝,以及一双儿女夭亡,多半是愧疚难过。

  想通了这一点,秋君松了一口气。她当然很同情大姐姐,但实际上也不是刘承旭送她去死,反而是让她活下去,把唯一的生路给她了。

  是日,下起了鹅毛大雪,秋君带着丹红和丹青在房里吃着热茶赏雪。

  丹红欢喜道:“二太太,去年我们在傅家的时候,炭火都不足,那些炭还特别呛人。今年都用上银丝炭了,还有您身上的大氅披风小袄,都比在傅家好。”

  “好了,别让人听了笑话。”秋君喝止。

  的确,以前在傅家衣食不缺,但也不算好,比起嫡姐随手五两两银子在冬日吃一罐糖渍樱桃,秋君素来都只吃大锅饭,有什么吃什么,甚至时常吃的饭都只是勉强温热。

  现下她还有小厨房,月例银子一个月五两,衣裳还有公中置办,她才进门刘太夫人就做了十二套冬衣。

  外面有人进来:“二太太,汤熬好了。”

  秋君见是参汤,一饮而尽,喝了参汤身体暖和极了。丹青把空碗接过来,又道:“太太,也不能总如此啊。”

  “不会的,这种情况不会很久的。”秋君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