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嫡女 第27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穿越重生

  所以,丽姝回来还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丽嘉专门过来劝她:“既然外祖家这般说了,你也就改了,你素来聪明,却有一娘不在你身边,没来得及同你说。这学弹学唱,本来就已经是亏损女德的事,而诗词歌赋,你看若都是如《邶风·柏舟》,赞美了女性丧夫后守节的贞洁不一之心,若都是学这些倒好。偏偏,又有《大雅·瞻卬》中说“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的说法,认为女性才华会亡国覆家。如此看来,这些本不该是咱们学的分内事,外祖父也不是不许咱们学,只是怕咱们太着相了反而不好。”

  她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丽姝笑着答应的好好地,却私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她又不是天天藏着《西厢记》《飞燕外传》《汉宫秋色》这些,况且似《西厢记》就是真的读了也没什么,闺阁女儿哪个不私下看。

  就是丽嘉表面说不读《诗经》,偏偏对《诗经》又了若指掌。

  天天禁止□□,有本事干脆别人女子嫁人,岂不是更好?

  怎么不说男人考科举,多的是本经选《

  诗经》的。

  丽嘉见自己劝丽姝,她是阳奉阴违,也觉得她不好应付,终究歇了收伏她的意思。

  更让丽嘉瞠目结舌的是,在刘家戏酒当日,丽贞最擅长投壶,平日无人敢掠她的风头,偏偏丽姝连续三局拔得头筹,让丽贞气的当场哭了。

  因为丽贞先前放话,又得意贬低别人不如她,却被丽姝赢了个彻底,当场跑出去了。丽姝还说风凉话:“可不能玩不起啊。”

  虽说有人诟病丽姝,但丽贞玩不起的名头出去了,能来刘家走动的多是曾家还有傅家甚至是一些老亲,这些人身份相当,人家也不想总迁就她,这让丽贞躲在家里好几天都不肯出去,丢了好大的脸。

  以前丽贞去哪儿那投壶都是她拿手好戏,因为是大伯这个武状元亲自教的,现下却不敢在众人面前投壶了,偏她读书不成,诗书更不行,诗会也是无法参加,居然只能蜗居在家。

  这些事情只是觉得丽姝性子有些爱拔尖儿,流苏却知道的清清楚楚,这是三姑娘在报五姑娘剪断她琴弦的仇,你毁了人家表演的工具,人家也同样毁了你的。

  小小年纪,这般心机,流苏心想那小傅氏不知又是何等人物,自己还是少得罪为妙。!

第 35 章

  元宵过后,刘家姐妹都圆了一圈,随之也要去曾家女学了,大家还未寒暄够,龚先生就开始讲《孟子》:“儒家以孔子发端,孟子畅其源流。朱子以《孟子》次《论语》,是在学者大根大本确立之后,激发其昂扬的志气。学《孟子》主要是学乾健不已的精神。”

  丽姝收回心神,开始听龚先生讲《孟子》,而丽贞似听天书一样,完全不感兴趣。

  好容易讲完课,先生先走了,丽姝才合上书本,和曾盈秀和陆静宜聊天,她们都许久不见了,都许多话要说。

  “是了,怎么今年过年没来我家?”丽姝握着曾盈秀的手道。

  曾盈秀道:“我跟随我们太太回了娘家,也就没去你们家了。是了,我虽没去,但是听说你可是投壶高手啊。”

  “小试牛刀罢了,这些也算不得什么。”丽姝不太在意,又环顾一下,再见钟云冉时,她看起来精神不济。

  “钟姐姐这是怎么了?”丽姝想只不过是父亲身份没了,倒也没到这个地步吧,好歹她还有爹活着,曾三夫人对她生活上也没苛待,这点比大房对陆静宜可是好多了。

  曾盈秀怒了努嘴,终究没说什么,丽姝也就按捺下好奇心了,没想到这个秘密很快还被她家中知晓了。

  中午用过饭,刘家姊妹又去给曾老夫人和夫人们请安去,平日自然不用,但现下正是年刚过完,还是要有此礼节的。

  请完安后,又说这次琴课选在曾家二房的小园子里,丽姝她们只好从学堂这里转战到二房。

  “陆姐姐,怎么咱们要去二房学,之前在南边那幽静之处不是很好的吗?”丽姝不解。

  陆静宜小声道:“这先生是二房请的,我听说曾二老爷对盈丹的功课很是不满,说她什么都不会,好好地过年,他们家就闹了一场。这不三位先生都是二房请的,所以日后都在这里学琴棋书画了。”

  丽姝摊手:“我都无所谓,反正能跟着几位先生学就成了。如果不能学,等我娘亲回来,我让她给我请一位回来。”

  今年他爹任满,看祖母那样还巴不得爹爹多当几年御史呢,一年御史可是风光的很。

  巡案御史可是风光的很呐!

  二人说笑几

  句,又去了曾家二房的小花园,这个园中园更是精巧极了,还有名字叫牡丹园,据说里面牡丹品种在京中最全。

  申先生见到她们还发了从家里带来的烤年糕,热乎乎的,吃完了,丽姝才开始随先生弹琴。大家一派轻松。

  “这次我们来学曲目难一点儿的。”

  这次和去年不同,去年是一天学琴,以此一日再学书法,书画,一日再学各种棋类,这次是下半天一起学三样。古琴一个时辰,书画一个时辰,再棋艺一个时辰。

  丽姝倒是无所谓,她反正晚一点回去也成,她们现在年纪小,也没什么更多的事情可做。

  一般申先生会先教一段,再让她们自己弹,如若弹的不好的,申先生就会纠正身形和指法。园子很美丽,琴声很悠扬,钟云冉拉着陆静宜徘徊在外,却只能被迫走。

  “陆姑娘,你看以前我不觉得这样不好,现在却觉得我们真是可悲可怜。同样是读女学的姑娘,只因为她们是官家千金,都隔了几代了,照样能什么都学,我们却要回到房里,做那些没做完的针线活。”钟云冉越是明白,就越是不甘心,但她又不知道她不该不甘心。

  陆静宜讷讷道:“钟妹妹,不是从来都如此么?”

  钟云冉冷笑:“从来如此就是对的吗?是啊,我只不过是寄居在增加的一位表姑娘,父亲又被人陷害丢了官位,从此成了平民。一把古琴十贯,咱们在增加月例银子一个月不过两贯,还得打点就得一贯,平日里更别提笔墨纸砚自己的香膏尚且都已经难以支绌。况且是前代的古琴,我听刘家大姑娘说她三妹妹那把古琴,价值一千两,是前朝的古琴,我们怎么比得上。”

  “可是即便我买的起,我也不会过来的。”陆静宜要怎么说呢,她不是曾家正牌小姐,能够跟着读书,有名师教导就已经很好了。

  她寄居别人家里,孝敬各处针线,她还时常要给表妹做些女红,自己的小衣,做不完儿的活,也没功夫风花雪月。再说了,就是有这个条件,她不是正经小姐,也用不着占人家这个便宜。

  人家刘家的姑娘们能够买,一是因为刘太夫人是曾家老姑太太,二是因为刘家和曾家是互相扶持的关系,她们能给曾家什么。

  所以,陆静宜就道:“钟妹妹,我

  先走了。”

  钟云冉等她走远,才道:“胆小如鼠。”

  她身边跟着的小丫鬟,是从小就跟着她的,从前云冉的母亲还在的时候,家里日子还算不错,她也是无忧无虑。

  现下……

  “小姐,我们去那边亭子歇一会儿吧。”丫鬟也明白,根本都不是买不买得起琴的问题,而是二房请的三位女先生,钟姑娘是三房的表亲,大姑娘更是已故大太太的娘家侄女,就该识趣才对。

  钟云冉有些灰心,又有些不甘。

  此时丽姝一曲已毕,大抵是吃了年糕喝了冷水,突然肚子痛,只好先去出恭。她怕这次又被人剪断琴弦,毕竟上次丽贞嫉妒居然把自己这把前朝古琴剪断。过年,她投壶赢的她哇哇叫,又怕她头脑发热,又做出什么错事就不好了。

  “听雪,你留下替我在这里守着,丝雨陪我过去就成了。”丽姝道。

  听雪也是怕丽贞毁琴,连声答应:“姑娘放心吧。”

  偏偏头一次来这个牡丹园,主仆二人还要找一会儿,刚走近假山时,就听到一男一女在说话。丽姝都惊了,居然又是钟云冉的声音,她还是挺喜欢在假山这里说话么?

  “我如今只是个贫民的丫头,又怎么能配得上你,你还是去找个真正的官家千金吧。刘家和你们家都决定在你们这一代联姻,我就……”

  “不是,这和我无关,我们曾家不止是你我一个。”

  丽姝听到钟云冉道:“可我身份低微,怎么配得上你。”她立马拉着丝雨走了,后面的话她已经不想再听了。

  这种身份差距的事情,在她被抢了丈夫之后,所有的人都同她说过。她们说你怎么能和皇帝的女儿争呢?你父亲只是一个三品分守道的参政,人家是帝女。

  那个时候丽姝心里再不认同,也没办法,不是她说了算。

  但钟云冉此时年纪还太小,她不知道她越是这样私会曾家公子,恐怕就越没戏。当然,恐怕这件事情从根本上就没戏,因为曾二夫人绝对不是一个好惹的角色。

  “姑娘,您说方才那个是钟姑娘吗?”丝雨问道。

  丽姝点头:“是她,但是咱们就当没听过吧。”

  丝雨道:“其实我觉得钟姑娘也没什么配

  不上那位曾少爷的,她生的十分美貌,言谈豁然,为人竟然比着大姑娘也差不得什么。”

  “你说的没错,我看她也是个超群轶伦的人物,她们家二房行商,若是找这么个妥帖人倒是福气了。”

  只是丽姝又知晓,曾家二房因为困囿于商贾之身份,二老爷听闻虽然捐了个身份,但终究和兄弟都是进士不能比。

  她们家必定要娶官家女,自古官商结合,屡见不鲜。

  但若是钟云冉能和曾三公子终成眷属也是可以的,但是她们如此私会却不妥了,丽姝想钟云冉平日那样操心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其中危害,大抵是她前途忐忑,所以才会如此。

  “走吧。”

  ……

  转眼冰雪消融,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家也都换上了春衫,丽姝发现自己个子也长高了一点儿了,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比划了一下。

  她因为学业繁忙,尤其是龚先生布置的功课,每日回来都要闭门思索,不知不觉间,再见到流苏的时候,她都觉得流苏比起之前长开了一些,她和傅氏的关系,看起来比和丽柔好多了。

  至端午前,家中又收到刘承旭的来信,他的任命已经由巡按御史又成了山东道监察御史,这次为期三年。

  丽姝知晓她爹是个能臣,且不畏强权,虽然偶尔也有攀附之行为,但大是大非上还是很不错的。

  之后,听闻爹爹离开河南时,河南百姓十分拥戴,当地民众遮道挽留,并在郡学为他塑像祭祀。

  祖父和祖母脸上都有光,祖母还特地道:“你们爹爹啊在任上斥抑豪强,惩处贪吏,还击破响马,真真是政绩斐然。”

  大家听了都十分高兴,祖父也道:“你们爹爹如今提调北直隶学校,督学顺天府。放心,再过两三年,指不定就回来了。”

  丽姝也跟着很高兴,因为她已经收到娘亲的信了,信上说弟弟已经很会说话了,养的还极好,她跟随爹爹去山东,要学山东的炊饼,回来做给她吃,让她一切放心。

  看的出来,小傅氏在外其实是很畅快的,怎么能不好呢。在外面没有人知晓她和傅氏的情况,她能够当家作主,和刘承旭又情投意合,且她还是有手段能辖制丁姨娘。

  丁姨娘素来擅长隔岸观

  火,挑起争端,但她不敢真的冒头,甚至也并不是很受宠,这是她的短板。

  说起父亲后院女眷,丽姝看向傅氏,傅氏眼底却有掩盖不住的失望。她很清楚傅氏为何如此,她早已年华不再,近来去庙里很勤,添香火钱更是当仁不让,还常常喝药调理身子,大抵就是为了再生一个孩子。

  但是现在刘承旭居然还要外任两年多,由巡按御史转为监察御史,这两年她依旧要独守空房,就等于宣告一切都白搭了。

  她又想如果一个男人只娶一个女人就好了,就不必有女人为了争夺一个男人如此了。

  丽姝很想娘亲和弟弟,但是她又知道娘亲在外过的好就行了,至于自己,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她始终相信这一句话。

  今日老太爷和老太太在一起用饭,两位少爷书景和书宜也过来了,丽姝则和姊妹们一桌,大家都很为父亲高兴。

  “爹爹官声这般好,想来去山东,不知道又要帮多少老百姓呢。”丽姝始终觉得做官就得有担当,否则,还不如不做官,以免德不配位,百姓受苦。

  丽婉附和:“的确如此,爹爹上次在九江不也是帮了许多人么?”

  官场当然有黑暗,甚至身处其中,有时候都身不由己,可总是有人会有理想的。就像前世她嫁给郑灏不成,有些沮丧的对刘承旭说想做女冠子,反而清静。

  爹爹就说他肯定会为他找一个踏实可靠的男儿,还劝说她说即便真的不嫁了,就进宫做女官,做女官也未尝不好。那次是爹爹和她说的最多的一次,后来,也就没有后来了。

  席毕,众人散了,傅氏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丽嘉当然明白是因为什么,她安慰道:“娘,女儿看你脸色红润许多,别担心了。”

  “娘没担心啊。”傅氏如此道。

  可她回到房中还是愣愣的,流苏端来一碗冰糖雪梨:“太太,奴婢见您嗓子干咳,特地在厨房炖了冰糖雪梨,趁着还温热,您先喝了吧。”

  傅氏笑道:“放在那里吧,今儿在宴席上喝了不少甜汤,嗓子还堵着呢,喝不下去了。”

  流苏当然知晓是为什么?肯定是因为二老爷没回来,二太太难过。其实她在二太太身边伺候,是真的没有

  发现过这样善良仁德的人。

  她平日服侍过的人中,太夫人很有威严,下人们只敢凑趣,并不敢真的打打闹闹。但太夫人对奴仆,就是真的当奴仆用。

  四姑娘呢,是个扮猪吃老虎的,待人看着和气,其实对奴婢的管控力度很强,她需要的是完全没有二心的。

  倒是三姑娘赏罚分明,她虽然没有服侍,但是打过交道。可这种主子年纪小就不好惹,别看她平日好似宽松不怎么管,但是什么都在自己脑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