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嫡女 第33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穿越重生

  小傅氏因为没在家,倒是不知晓这些:“可能是你大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吧,若非是曾家,我都不建议这么早就说亲,变故太多了。”

  丽姝猛然抬头看向小傅氏,她就知道,娘觉得早定亲变故很多,那么也充分说明,她和郑灏的婚事绝对是小傅氏操盘的了。

  于是,丽姝道:“娘,不是,我猜是不是要把大姐姐嫁给明伦表哥呀?虽然她们都没听说,但我觉得有几分真。”

  “什么?明伦要娶丽嘉

  ?也难怪前儿我回去,二嫂对我阴阳怪气,我本以为是因为其它的事情呢。”小傅氏是能不回傅家就不回去,平日也是懒得打听。

  丽姝颔首:“虽然也不是完全是这般,但总有几分真的,每次明伦表哥送大娘和大姐姐回来,大姐姐看傅表哥就和旁人不同。只是为何不结亲呢?大姐姐已经虚岁十三了,年纪可不小了。”

  小傅氏不知想到了什么,嘀咕道:“原来你们都知道她的事情,表面上为她作主,实际上却嫌弃她如敝履,你们这些人比我不堪多了。”

  丽姝听的满头雾水。

  ……

  这个年,随着刘承旭回来任职,刘家济济一堂,刘老太爷甚至都重新启用,虽然不和以前位高权重,但又重回仕途,刘家人都十分高兴。

  除了苏姨娘这里是十分凄凉,丽婉还要劝她:“您就别记挂这些了,舅舅那里让舅妈请名医看好,还是回老家养病。将来二哥被过继,三哥又得爹爹看重,无论是谁出息了,帮舅舅可不是易如反掌,您又何必现在表现出这般来,小心爹爹不喜。”

  苏姨娘气极,怒骂流苏:“小贱人,小娼妇,若不是她作耗,岂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在苏姨娘看来,流苏一个小丫头,仗着有几分姿色,平日就对自己不大客气,仗着傅氏为虎作伥,兴许是眼见老爷回来,故意来这么一出。老爷也是,这种事情胳膊肘断了还得往里折呢,他倒好,居然还把弟弟送去顺天府了,结结实实打了一百七十个板子。

  偏她只是个姨娘,这个当口根本不能派人出去。

  丽婉见苏姨娘满嘴污言秽语,她就躲了出去,不一会儿,苏姨娘又听到一件事,这流苏居然是葡萄的亲妹妹。

  流苏是来报仇的!

  当年,弟弟找到这里来,也住庄子上,见葡萄生的有几分姿色,葡萄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常常和弟弟眉来眼去,但那丫头是真坏,只想吊着弟弟,东西没少拿,人却装清纯,后来……

  也是弟弟喝了点酒,就顺势和她□□好,她还装起贞节圣女来了。

  她发誓她没想对她怎么样的,是她自己还要告诉老爷,她才起了杀心。

  不,她不能让流苏再这么说下去了,弟弟已经被打残了,她必须要把这个

  害人精弄走,否则,以流苏那个性子,恐怕下一个就是对付自己了。

  苏姨娘从没把一个丫头放在眼里,甚至是傅氏那里,她若不早日把流苏解决,绝对会影响自己儿子的前程的。

  这件事情还得快才行。

  想到这里,苏姨娘也费了一番功夫,她亲自去傅氏那里认错,言语诚恳,还对流苏道:“流苏姑娘,都是我弟弟的不是,我向你赔礼道歉,我是真的不知晓这些,这个畜生真是死不足惜。”

  流苏撇过头不语,因为她心里很清楚,杀她姐姐的不是苏大全,而是他姐姐苏姨娘。

  苏姨娘早就知道自己弟弟是什么鬼样子,现在不过是惺惺作态。还是傅氏见流苏不语,知晓流苏被吓坏了,就对苏姨娘道:“你先回去吧,你弟弟那里也得到教训了,日后就让他好好做人。”

  苏姨娘讷讷答是,又留下不少礼物,傅氏见状微微叹气。

  “我知道你心里不服气,但你的事情老爷已经把人送去顺天府,几欲打死,如此事情就到此为止吧,得饶人处且饶人。我让你这几日回去歇息,过几日再来我身边伺候吧。”傅氏道。

  流苏应是。

  傅氏以为此事告一段落,还松了一口气,没想到之后简直是暴风骤雨。

  前儿又下了一场大雪,丽姝正和小傅氏在一起做针线,喝一杯热茶,手暖一会儿了,再继续做。书瑞带着书麟在丽姝房里玩儿,丽姝这里摆了好些玩意,糕点茶水,整个屋里的地龙烧的很旺。

  “娘,您看我这里锁边锁的怎么样?”丽姝拿着针线给娘亲看。

  小傅氏看了一眼,忍不住点头:“你跟着胡妈妈学,人家当年可是一晚上就能绣一条百花裙的,你现在的锁边针脚很密。”

  丽姝看娘做的针线,配色极其好,她羡慕道:“我是怎么着都不可能和您一样了,娘亲,为何我画画就没很匠气,没什么天份呢?”

  小傅氏想了想:“我也不知晓,比如看到什么我不必学就知道如何画,我小时候无事就观察虫子什么,顺手我就会画。”

  意思就是这是天赋,羡慕不来的。

  “娘亲~女儿好羡慕你哦。”丽姝撒娇。

  小傅氏都被女儿说的不好意思了,俏脸一红,又

  道:“快些做针线,见天儿就知晓玩儿。”

  母女二人虽然在一起做针线,但是常常说话就说忘记了,书瑞和姐姐没怎么相处过,丽姝也会和他一起说话玩儿。大抵是小傅氏教的很严格,两个弟弟一点儿不吵闹,即便偶有打闹,也不会尖声大哭。

  她这里毕竟在老太太这里,若是吵到老太太就不好了。

  不知道为何丽姝就很喜欢娘亲,腼腆温柔又很有天赋,还会和自己什么都说,一点儿都不会摆长辈的架子。

  又做了半个时辰的针线,丽姝就陪书麟玩九连环,和娘天生会画画相比,丽姝却很会玩这些,九连环鲁班锁甚至是九宫术她很快就能打开。

  书麟拍拍手:“姐姐,姐姐,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好,那姐姐这个是什么?”书瑞在旁发现一个小盒子,盒子里装着一个奇怪的东西,拿起来看,里面居然是不断变化的花儿,很是神奇。

  丽姝不在意道:“那次起大风,祖母的屋里有一块玻璃碎了,我就捡了几块来,自己做的玩儿的,你喜欢吗?你喜欢就拿去吧。”

  书瑞又拿给小傅氏看,小傅氏比书瑞还喜欢,因为她看到里面的花儿不断变化,而且非常绚烂,她看的入迷,又掩饰住内心的震动问丽姝:“这真的是你做的?”

  丽姝点头:“是啊,就是我无事的时候随便乱做的,是不是很粗糙,我就有时候觉得好玩就看一眼。”

  小傅氏摇头:“不是的,你太厉害了。”

  这下轮到丽姝不好意思了。

  小傅氏很想要,但是她又不好抢儿子的玩意,只好道:“下次大风何时刮啊?这几日下大雪,风都没刮了?”

  丽姝听的哈哈大笑:“娘亲,我替您做一个百花筒就好了,我上次把那些玻璃捡了不少放在柜子里呢。”

  “我可什么都没说。”小傅氏别过脸去,她可不好意思说自己要女儿做的东西。

  里面都嘻嘻哈哈,丽姝又再次的听说丹红进来说丁夫人过来了,这一次丽姝有些不解道:“即便她是县令夫人,但丁姨娘毕竟只是个姨娘,可以这么频繁上门吗?丁家和我们刘家有乡谊,不见不好,但是见了,到底不合时宜。”

  要知道刘家还是很重规矩的,即便是

  前世应姨娘那般受宠,也没有扶正。

  莫说是丁姨娘不能常常和娘家人见面,就是傅氏和小傅氏也不能频繁回去,傅氏每次带丽嘉回去,都是以傅夫人头疼这种情况回去,最多也就是丽嘉留在外祖家过一些时日,傅氏还是要留在刘家。

  小傅氏又笑道:“这你就不必管了。”

  丁夫人这次上门,态度和上次大相径庭,她和丁姨娘道:“小姑,你到底怎么和姑爷说的,你兄弟找你们家老爷,他反而说什么捐监能做县令已经是不错了,还说我们虽然是姻亲,但也不能把朝廷的官当成我们自己的。你哥哥人老实,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妹妹,你可要求求姑爷,我们不做县令也成,可是回到麻城,总让你哥哥做个县丞吧,那可只是个吏员啊?对他们刘家而言不是举手之劳吗?”

  丁姨娘摇头:“嫂嫂,你们不是说哥哥考评都是优,为何不能等吏部排期呢?”

  丁夫人原本以为此事时十拿九稳,钱早就用的所剩无几了,她就道:“这么等下去,我们哪里还有钱啊。”

  “可是我不想因为此事去求老爷,这样不好。”丁姨娘如此道,她就把自己手里的银钱分了些给娘家。

  丁夫人看了不到二十两银子,她没要:“妹妹还是留着自己防身吧。好歹,你也去求求你们爷,你侄女儿的婚事就是因为你兄长做了官,才结了一门好亲,若是现在没有官位,这门亲事可就不成了。还有你啊,当年你进刘家,爹给你凑嫁妆,连我的嫁妆都拿出来给你。你说你不愿意争宠,我们不怨你,可是你不能让我们丁家没了活路啊?回了麻城,难道让我们做平民百姓么??”

  ……

  最终,丁姨娘还是准备去见刘承旭一面,她进来时,刘承旭正在和小傅氏一起看丽姝做的百花筒,刘承旭的手很随意的搭在小傅氏的肩头。丁姨娘从前是没有见过她们私下相处的,现下一看,喉头一哽。

  小傅氏见她过来,欲言又止,自己先离开了。

  她一离开,刘承旭也似乎知道她要说什么了:“你哥哥当年捐监是我办的,后来正好吏部有我认识的人,如果有补缺的,能让他补缺也好,但至于他日后官途如何,就不是我能预料到的了。”

  其实就像刘承旭曾经给钱给苏大全做生意,只

  给了本钱,介绍了一两桩,之后就靠他自己跑。

  帮忙是可以,但绝对不能钱权交易,何况他哥哥才能平庸,总好高骛远,那可不行。

  丁姨娘善解人意道:“我哥哥他这个人没什么抱负,我也不懂外头的事情。只是我侄儿那里说了一门亲,我哥哥若是没这个官位就……”

  “那就不要总想要自己要不到的啊,我做不到官官相护,你哥哥做了一任,没了我就完全无法做官?连做吏都还要我们刘家帮忙,这不是做亲戚的长久之道。莫说我们不是正经的姻亲,就是正经的,我也不会常常这样帮。”刘承旭摇头。

  当下重乡谊,重姻亲甚至重同门,但刘承旭是能够正常帮就帮,但若是过了,他就会断然拒绝。

  在刘承旭这里碰壁了,丁夫人过了些日子又来了,她指着丁姨娘的鼻子骂:“就因为你,你侄女被退婚了,还有你哥哥县令没了,县丞你那男人都不答应。你侄女被退婚后,想不开自杀了……”

  丁姨娘在家时,还带过侄女几年,姑侄俩感情非常好。

  没想着人居然没了。

  丁夫人指着她鼻子骂:“你清高,你装好人,你时时刻刻都恪守本分,可是你看看你得到的什么下场,我们再也不求你们,我们这就扶着你侄女儿的棺椁回乡。”

  这件事情刘承旭又私下和刘太夫人解释一番:“秋君有孕在身,她荐那丁氏让她管家,可没想到居然囤积居奇,嘴里谈的全部是利益,竟然想发这样的横财。还是秋君开粮放舱,把家当拿出来,还当了她陪嫁的首饰救了不少人,此事才平息。她这么胆大妄为,我怎么还能提拔她兄弟,如今就这样了,到时候在我麾下做事,还不知怎么做出大事来。所以,儿子就没有想那么多。”

  刘太夫人也是官宦千金出身,见事明白,她道:“如此就不对了,她侄女儿死了也和咱们无关,若非咱们家,当年她兄弟怎么做县丞做了那么多年,还敢怪你不成。”

  “这倒不是,就是秋君心地太善良,让我好生宽慰丁姨娘一番。”刘承旭如是道。

  刘太夫人挥手:“女人家总是心善,但这不是小事,日后不必再提。最近也不知道怎么,这几个姨娘的家人都出事,你日后不必管,一个姨娘罢了,来咱们家还受委屈了不成,天天不是要钱就是要求官,就是你太好了。”

  刘承旭不语。

  然而这一切被站在外面的丽柔听了个清楚,她不懂孙子兵法,但知道什么叫做欲擒故纵。这里面看似没有小傅氏的手,却处处都有她的手段,她故意让娘管家,然后又说家里收入太少,娘为了做出一番事业自然就发现商机。

  她当初问过娘亲,娘说不止是她这么做,还有位知州的夫人也是这么做的,赚的盆满钵满,这些钱她不要别人也要,而且知州夫人翻一百倍的卖,她只翻五十倍的卖,已经是很体贴百姓了。

  偏偏提前被小傅氏告发,以至于导致舅舅官丢了,表姐自杀了……!

第 40 章

  正月十五又是元宵佳节,刘家早已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以往元夕,丽姝等人都是在家随意吃一顿饭即可,这次刘承旭回来了,答应带他们去宣德门看灯会,众人齐齐欢呼雀跃。

  傅氏和丽嘉都推说不去,还是刘太夫人道:“你们不去在家做什么?今儿大家同去就是,你爹爹一早就定了好地儿。”

  听闻每逢元夕放灯期间,皇城的宣德门外都会早早的用竹木彩帛搭建成巨大的灯山,灯棚高一十六丈,阔三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气势恢弘,极为壮观。一入夜,万灯齐亮,仿佛白昼一般。

  元夕二鼓十分,皇上还会驾临宣德门,一起与民同乐赏花灯,宣德门楼下早已搭好了台子,上面还有各色表演。

  丽姝和姐妹们都很是兴奋,刘太夫人见状,忍不住对徐夫人和傅氏及小傅氏道:“近来家中出了不少怪事,咱们出去也散散心,等天气转暖,再去感念寺上香,去去这污秽之气。”

  听了这话徐夫人当然不置可否,她们大房没什么事儿,都是二房出的,她自是高高挂起,唯独傅氏和小傅氏又请罪,刘太夫人摆摆手,示意她们不要多说。

  众人鱼贯而出,小傅氏带着丽姝以及两个儿子乘一辆马车,刘太夫人带着丽柔和丽贞,傅氏和徐夫人带着丽嘉和丽婉,另外两个男孩子则跟在刘承宗和刘承旭身边。

  一路上丽姝掀开马车帘,各种惊叹外面的热闹,小傅氏也不阻拦,还笑眯眯的道:“今儿还有相扑,还有弄影戏,傀儡戏,你们几个小家伙,也不要一不留神睡着了,那就看不成了。”

  丽姝保证:“娘亲,我绝对不会睡着的。是了,听说曾家也要过来,不知道陆姐姐来了没有。娘亲,我和你说陆姐姐的事情,你可要放在心上。”

  “死丫头,偏偏会跟我派事儿,你也不想想她在曾家住着,若是咱们贸然去说亲,岂不是说曾家照顾不周。不过,你既然和我说了,我也帮着寻摸,你是不知道啊,这自古结亲若是结的好就皆大欢喜,结的不好,那两家就是结仇。”小傅氏如是道。

  丽姝道:“是女儿鲁莽,但是我想那曾家大太太和陆姐姐没有丝毫血缘关系,未必会管,曾家老太太更不会管。唯一还能说的上话的,就只有一个

  曾大奶奶,可她吧,对盈秀也不过如此,哪里管这些闲事,更何况这一嫁,还得要出一副嫁妆。我想若这么一直拖着,将来曾家若草草说亲,陆姐姐肯定不幸福的,您就当行善积德了吧??”

  小傅氏拿丽姝没办法:“好好好,等有合适的,我就在合适的场合问问曾家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