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嫡女 第46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穿越重生

  你祖母呢,为家族计。现下宋家做仓场侍郎,仓场油水很多,宋老夫人儿子好几l个,个个都娶高门大户,我听说她们家总有不合,常年鸡飞狗跳,谁也不服谁。那位宋大公子,你道他为何一十岁还未定亲,原本前面说了一门亲事,就是被自家人搅黄了。”

  丽姝皱眉:“这么说来宋家的水很深啊。”

  小傅氏点头:“是这样,不过你爹打探过这个宋大郎,他倒是还好,虽然未有功名。但其父能恩荫一六品官,你知道的这选官是有规矩的,品官之子,必试其人而后得荫,荫必从科举而后授官。也就是说若是科举出身,凡进士都委以高官,官荫生则委以佐官或属官类。”

  丽姝道:“我也听说如此,京官六部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外官知州、推官知县,由进士选,而京官五府、六部首领官、通政司、太常光禄寺、詹事府属官,由官荫生选。”

  “我儿聪慧,就是这般。宋大郎前程不错,人能力也不错,家世也很好,那我怎么反对呢?谁会看她婆婆是不是偏心,太婆婆是不是势利眼,家里难不难缠?”小傅氏怎么会沾上丽嘉的婚事。

  她对女儿道:“这就是为何婚事不能完全让男人作主,男人们都不知道女人过日子是怎么样的,丈夫再好,有个难缠的婆婆,那才是可怕。”

  丽姝似懂非懂的点头。

  小傅氏搂着女儿道:“小丫头,你大姐姐若能挣出来那是她的造化。至于你呢,郑大公子日后科举出仕,前途无量,他品行端正,也没什么表妹青梅竹马。郑夫人又深明大义,绝非恶婆婆,娘可要给我女儿世上最好的。”!

第 51 章

  鉴于宋大郎君已经年满二十,宋家希望长媳快些进门,所以交换庚帖的速度非常之快,且婚事定在本年年底,也就是丽嘉满十四之后,就要出嫁了。

  之前丽嘉那里一直没有动静,阖府上下免不了还有笑话的人,现在一嫁倒是嫁给一位仓场侍郎的大公子了,整个刘家开始准备给丽嘉筹备嫁妆,小傅氏还要带着丽嘉管家等等,忙的不可开交。

  丽姝在院子里打秋千,书麟则和丫鬟们躲猫猫,丽姝现在能够做的,也只能是帮忙照看弟弟了。

  不时,有人从院门进来,却是丽嘉端了一碗冰镇红豆沙过来,丽姝从秋千上下来,不禁道:“大姐姐怎么亲自给我送过来了?你现下可是忙的紧。”

  丽嘉笑道:“瞧你说的,有什么可忙的,说起来我还要多谢太太,替我忙前忙后的。”

  “大姐姐怎么这般外道,我们俩人除了是姐妹,又比旁人更亲近一层。快些进来吧,外头有些晒了。”丽姝引着丽嘉进来。

  其实能嫁到宋家,丽嘉完全不后悔的,傅明伦性子跳脱,即便才学斐然,但厌恶仕途,不通经济学问,以前她是想着傅家到底是她外祖家,傅明伦是她认识的人中条件最好,她又最能攀得上的了。

  之前她其实劝过明伦表哥不要使性子,多学一些经济学问,反倒不被他所喜。如今宋家大郎,听小傅氏言,爹爹正敦促宋家把他差事落实下来,如此她嫁过去,丈夫又有官身,有什么不好呢?

  当然,丽嘉也很清楚,荫官不同于进士,进士选官是老虎班,有缺就能补上,荫官升的很慢,且荫官多半是文官荫武职,就和刘家情况也是这般,祖父也是世袭锦衣卫千户,因为曾祖父曾经是兵部尚书,还赢过几场仗,刘家才有一个世袭职。

  但看爹爹,正经的两榜进士,多年也一直在七品打转,就知道朝中无人官也不好升。

  况且科举意外多,丽嘉看向丽姝,那郑灏虽说满腹经纶,才学名声在外,但是真要科举中进士,也未必板上钉钉,如此想来,她过来看丽姝,也是为了缓和二人的关系。

  无论如何,她的婚事嫁妆小傅氏没有拖后腿,和丽姝搞好关系也是投桃报李。

  “你尝尝这红豆沙,不比绿豆沙寒凉,我

  看吃着不错。”丽嘉把碗推向丽姝。

  丽姝笑了笑,她知道这辈子许多事情都不同了,上辈子爹的仕途没有这么顺利,尤其是他任大理寺少卿时,有嫌犯的画像都让娘亲笔描绘,破案事半功倍,因此升迁的非常快。

  只要他们在京中,爹爹为重臣,她的婚事的保障就多了一层。

  丽姝低头去吃红豆沙,绵软香糯,吃了一碗倒是意犹未尽,“好吃,真好吃。”

  “你喜欢就好,是了,我听说四丫头的婚事估摸有着落了,仿佛要和姑母家亲上结亲呢。”丽嘉笑道。

  比起丽姝而言,现在丽嘉即将出嫁,家中大小事倒不避讳她,丽姝道:“这门亲事倒是真不错,姑母素来就喜欢四丫头,说的是哪位,是三表兄吗?”

  丽嘉点头:“不是他还有谁。”

  丽姝心想难道这辈子又有所不同了,丽柔要嫁给表哥,而非岑时放,如此想着,到了中元节那日,鲁国公老夫人却得了热症去了,姑父要丁忧三年,耿家还要面临分家。

  这桩婚事也就耽搁了。

  又刘家人要上门给鲁国公府道恼去,皆换上素淡的衣裳,连她们头上都只插上银饰。徐夫人是最积极的,不为别的,二房四个丫头亲事都定的七七八八了,就丽贞还在熬着,如今管家权被小傅氏拿过去了,她家里周姨娘生的一个儿子产下就夭折了,她还做样子给刘承宗看,伤心了几日。

  这么一耽搁,大丫头再过半年就要成亲了,丽贞还没着落呢。

  鲁国公府也是国初时陪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到如今虽然算不得顶尖儿的,但也是勋贵中很有分量的。

  当然,对于刘家人而言,道恼是假,最重要的还是耿家分家的事情。

  丽姝下马车后,就随小傅氏去灵堂,今日小傅氏只带了丽姝和丽柔姐妹,徐夫人则带了丽贞,其原因当然是她们这些大人们不在家,家里总要人看顾,丽嘉和丽婉年纪大,自然留下来看家。

  况且丽嘉今年成婚,也不好来这里触霉头。

  鲁国公府请了僧道对坛,烟雾缭绕,各诰命也和刘家一样上门前来。如今家中主事的是姑太太的嫂嫂,现任鲁国公夫人耿夫人,丽姝看了这位耿大夫人一眼,听说她性子疏淡,在婆母面前不大讨喜

  ,她生的儿子也不如庶出的儿子,过的很不快活,因此冷冷淡淡的。

  现下她婆母死了,她还得哭的伤心,说起来虽然憋屈,但又很快活,到底婆母没了,她顶头上就没人了。

  其中滋味,也很难说。

  “亲家老太太。”耿大夫人哭的扑在地上。

  刘太夫人也是用帕子擦眼泪,“你们老太太和我这么多年的亲家,两家亲近的如一家人似的,没想到她老人家就这么去了。”

  丽姝也跟着抹眼泪,哭的很伤心,丽柔和丽贞见丽姝哭也是十分吃惊,但丽柔沉的住气,丽贞就在丽柔耳边道:“自家死人都没见她哭的这么伤心。”

  丽柔又想笑,但是憋着了,也不好说丽贞说话刻薄。

  几人道恼了,姑母又带她们隔壁次间坐下,“娘,您年事已高,随我先去歇息一下吧,这里就劳烦两位嫂嫂了。”

  徐夫人和小傅氏都道不敢。

  丽姝知晓这是姑母要和刘太夫人有话要说,怕到时候分家不均,还要娘家人来出主意和撑腰。好歹姑母有两位亲兄弟,都是大官,很有分量。

  “娘,这茶是蒙顶甘露。”丽姝对茶道颇有研究,一吃就吃出来了。

  像蒙顶甘露主要是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生津止渴,但若是体寒之人,就不能喝。所以丽姝提醒小傅氏:“您脾胃虚弱,又体寒,不能喝这个。”

  小傅氏见女儿如此细心,又很感动:“娘知晓了。”

  可让娘亲这么干着也不成啊,她就道:“娘亲,我替您去斟茶去,不能渴着。”

  向来很怕麻烦别人的小傅氏道:“乖乖,还是算了吧。”

  丽姝摇头:“娘,干嘛这么说,若是我自己渴着就渴着了,可您这些日子这么累,女儿悄悄的找个丫头去就好了。”

  如此,小傅氏也只好点头。

  丽姝悄悄走了出去,丽贞搭着丽柔道:“她鬼鬼祟祟的做什么去,咱们也出去看看?”

  丽柔原本不欲出去,但被丽贞扣着,她也不好拒绝,也只好和小傅氏说了一声去更衣(出恭),小傅氏让丫头们跟着,叮嘱她们别在外玩耍。

  只可惜,她们俩出去后就不见丽姝踪影,丽贞跺跺脚,丽柔则道:“那咱们

  回去吧。”

  “不行,那里边气味太杂了,咱们俩去那里坐坐吧。”丽贞拉着丽柔过去。

  又丽贞看到相熟的手帕交,连忙过去说话,丽柔的丫鬟见状,不由得埋怨道:“五姑娘总是这般顾前不顾后。”

  丽柔坐了一会儿,久不见她来,只好自己先回去了。不巧在路上遇到一男子,他一身玄色衣袍,领口处有些繁复的暗纹,手中握着一串彩色的珠子,棱角极为分明,鼻梁挺直,薄唇紧抿,有渊渟岳峙之感。

  这不是岑时放又是谁?

  丽柔正要开溜,却被岑时放喊住。

  “听说先妻在世时,和你关系最好,可惜她天不假年,回想种种,也有我对她不住的地方。”

  丽柔心道还不是你表妹害的,你说这些做什么?但面上却是道:“辜姐姐平素和我关系最好,她过世了,我也很是难过。”

  岑时放见这姑娘明显言不由衷,听闻表妹当初都被她骂哭了,现在装蒜。

  故而,他道:“你们的姐妹之情我之前也听说过,辜家那里求官我也在周旋,虽然弥补不了什么。这样我想她在天之灵,也会欣慰吧。”

  丽柔这就不服气了,她想雪娥姐姐为人多么的温软善良,平生没有得罪过一个人,却无辜枉死。据说岑时放还准备续弦,大抵要娶他那位表妹,真是天道不公。

  但她也不好直接为辜雪娥出头,故而就道:“岑世子,辜姐姐在临死之前其实和我通过信,她说每每吃完饭就觉得下腹坠坠,她一向身体很好,我想此中缘由你可要查查。”

  岑时放睁大双眼,内宅之事他了解不多,如今听丽柔说起,似乎在提点什么,再抬头她已经走远了。

  丽柔回来时,见丽姝正侍奉小傅氏吃茶,她安静的坐在一旁。

  丽姝却问她:“你去哪儿了?丽贞方才还说转眼就没见到你的人了,这里人多口杂的,连我给娘斟茶,都是不敢走远。”

  丽柔当然不会把她私下见岑时放的事情说出来,只是笑笑:“方才头晕,找了个地方坐了一会儿。”

  “那就好。”丽姝深深的看了丽柔一眼。!

第 52 章

  鲁国公夫人的丧期,刘家也要沿路设置祭坛,小傅氏又带着家中的姑娘处理此事,她本人本是庶出,傅夫人不教她这些,但她勤勉好学,原本也聪颖。她先去请教刘太夫人,又打听鲁国公府姻亲如何行事,因此边做边学,倒也没了出任何纰漏。

  徐夫人本以为这种事情小傅氏没有处理过,还等着她来求自己,或者是发现小傅氏出了纰漏,她再补上,让婆母知晓小傅氏管不好家。没想到小傅氏办的挑不出错来,徐夫人当然扼腕。

  就连丁姨娘也对丽柔道:“如今她得意了,家里也由她管着。不过,也是应该的,她未必真心想教你们,但傅氏正是被她逼走了,连族谱上都没有这个傅氏了,就是死了,也是孤魂野鬼。人要脸,树要皮,如此她可不得展现一下做太太的贤惠名声。”

  丽柔点头:“是啊,她这招兵不血刃。可怜真的二太太却从此不复生存,姨娘,我听五妹妹说,大姐姐的婚事也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好的。”

  虽说丁姨娘颇有才智,但她现下到底只是个姨娘,不能出门,也见不得宋家的人,到底不清楚这些。

  “这话怎么说?”

  “丽贞说宋家虽然也是累世官僚,但如今做官的只有宋大公子的亲爹宋侍郎大人。家里妯娌们不和都闹到外面去了,那位宋大公子没有功名,说是准备恩荫,但大姐姐那位未来婆婆,听闻只宠小儿子,这个名额能不能到宋大公子身上,又是另一回事了。还有啊,宋老夫人其实属意的是某位国公府小姐,还是傅家上门说了几句,才定下这桩婚事。”丽柔平日和丽嘉关系不错,也是忧心忡忡。

  丁姨娘道:“她娘这么一走,谁还会替她筹算呢。就像你一样,我位卑言轻,到底帮不到你什么。”

  丽柔摇头:“爹爹如今官运正好,女儿又有什么可担心的。更何况姑母那里……”

  丁姨娘笑道:“你姑父既是国公儿子,又是翰林,日后指不定还要入阁的。而你三表兄虽然性子调皮些,但我看他这两年也沉稳了不少,你姑母偏爱小儿子,这次鲁国公府分家,又要分一大笔家产,你和他年龄相仿,日后肯定平平静静。你姑母又做婆婆,更是极好。”

  丽柔不说话了,嫁给三表哥的日子,大概就是

  一眼望到头,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但见丁姨娘似乎清瘦了些,她道;“姨娘,您怎么瘦了些?”

  正端茶进来的清风道:“姑娘还不知晓吧,咱们舅老爷得了病,写信过来跟我们姨娘要一根老参。姨娘去和太太要,太太说府上是只有一根老参,那是留着太夫人保命用的,我们姨娘可不就急的不行吗?”

  丽柔皱眉:“不对啊,我记得二姐姐过文定时,她的文定礼原本就送了参的,要不我去问问?”

  丁姨娘默默点头,“也只好如此了。”

  为了舅家的事情,丽柔很快又找到了丽婉,丽婉则歉意道:“对不住啊,这人参倒是有一些,但是你知道的大房那个周姨娘那次产子,说是大出血家里要许多人参,大伯母和太太说了,就都拿过去了。”

  想起周姨娘产子的时候的确是所有补品往她那儿送,丽柔也不想多待,她得去找祖母或者丽贞那里问问才是。

  因为走的急,丽柔落下了自己的香囊,她只好折返回来找。

  却没想到听丽婉身边的宝珠道:“二姑娘,咱们那里不是还有两根参吗?虽然不是老山参,但也很是名贵,您不是总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吗?”

  “以前人参一两不过一千五百钱,莫说是卖给她,就是送给她,我也愿意。现下人参连芦须一斤都要十六两,就是最低等的五等人参而言,一斤最少也要五百两。何况,我这两根是上等的人参,太太同我说过,这是日后用来救命的。你看那个周姨娘,差点生孩子生的死过去,就是用人参保下来的,我怎么能给她?再说了,我姨娘曾经说过,丁姨娘就是假清高,最是无用,帮她也是白帮?”丽婉很是犀利的分析。

  丽柔再也没想过人居然这般实际,这般势利。甚至丽婉还和她其实不错的,平日里人人都说丽婉好,连小傅氏夸她处事练达,哪里知晓她这个人居然心思这么深,她深深的看了一眼,带着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