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嫡女 第63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穿越重生

  之前听闻于懋忠替人代考,已经被流放了,她心里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她原本想着等于懋忠将来身在高位,犯事犯的更多,指不定绞死都有可能,可她又想那些被于懋忠坑害的人又何其无辜?

  当然,也难怪前世刘承旭没有任何怀疑于懋忠仿写她的信有问题,因为于懋忠此人所仿写别人的字迹,几乎是连自己都分辨不出。但仅凭一封信,爹就完全不去找自己了么?

  不得不说,这也是挺令人失望的。

  但她又知道有一个道理,男人好像会对自己宠爱的女人的孩子就会更喜欢,且刘承旭子女众多,前世娘早亡,她又在后宅,常常见不到爹。

  就像前世为什么新任乌孙王把她和儿子赶走,就是因为她当初很受宠,儿子虽然是自己这个汉女生的,但还被乌孙王给了三支军队。

  什么时候都得自己争取,娘的地位是她自己争取而来,自己日后也是如此。

  这个新年大家都洋溢在喜悦中,可丽姝知晓按照前世的轨迹,大齐兵败了,只是为了稳定人心,所以到现在消息都没有放出来。

  刘家依旧请了戏酒,丽姝还见到了文姑娘,文翰林的女儿。文姑娘的名字很好听,单名一个露字,她见到丽姝也很高兴。

  “上次我在隆昌公主那里见到你,你弹琴弹的十分好,可惜我还想上前同你说话,你却和金仙县主说话,我不便打搅。”

  丽姝见她容颜娇嫩,听说文翰林只有她这个女儿,所以很是宝贝。

  其实刘家和文家没有什么往来,刘承旭和文翰林不同科,所以这位文姑娘是跟着姑母来的。姑父和文翰林是同侪,至于文露来做什么,也不必猜了,大抵就是为了见她的心上人。

  而什么冲着自己过来的,那些都是幌子。

  她也太傻了,曾云舫已经和绍安郡主定亲了,她居然还来了。

  “文姑娘,你头一次来我们家,就不要乱跑了。我们多在一起说话,如今天寒,我是越发不爱动弹了。”丽姝意有所指。

  文露此来当然不是为了真的和丽姝结识,她看过丽姝写的诗词,并非登峰造极,甚至比不上她的,可她很聪明。

  这些话透露出的深意是,你别在我家里和曾云舫见面。

  但文露并不这么认为,她带了不少仆从过来,只是相思之苦,二

  人在最刻骨时,被人分开,何等的残酷。

  甚至她连道别都没有和曾云舫道别。

  她多想见她一面。

  丽姝看文露低下头,她自己去观戏了,已经提醒到这里了,如果她非要飞蛾扑火,那谁也拦不住。

  文露觉得自己做的很隐蔽,她带的人都是心腹之人,而且是在刘家见面,刘家是锦衣卫世家,门阀森森。

  绍安郡主怎么可能发现呢?

  戏唱到一半,文露果然不见了,丽贞正和鲁国公府的女孩儿们说起了闲话:“这个文姑娘,一个穷翰林的女儿,巴着姑母来我们刘家,说什么仰慕三姐姐的名声,我看她是想攀上咱们家。”

  “如今的人呐,做出这等样子我是不喜欢的。”

  ……

  文露回来的时候,说自己迷路了,眼眶微红,仿佛哭过一场。

  姑母看了文露一眼,未免觉得她晦气了,大过年的,哪里有人在人家家里哭啊。

  没有人会觉得文露还和曾云舫藕断丝连,毕竟和郡主抢夫君,那是不想活了吧?

  ……

  元宵佳节,今年因为丽姝马上要出阁,并不能出去,难免觉得无聊。

  “姑娘,咱们在屋里观灯也是很好看的啊。”

  “可是今日外面肯定很热闹,人也肯定很多,摩肩擦踵的,肯定也会出事的。”丽姝叹道。

  丝雨和听雪又拿了花牌出来,主仆三人打了一会儿牌,准备睡下时,就听小傅氏急匆匆的过来了。

  “那日来我们家里的文姑娘,你说她可真惨,差点被拐子拐跑,你猜怎么着,正好遇到郑姑爷他们在街上闲逛,这才救下人来,只可惜拐子们跑的飞快。还好你没出去,否则,还真是可怕。”小傅氏担心的望着女儿。

  丽姝突然问道:“您说有没有可能是绍安郡主?”

  小傅氏一个激灵:“这不太可能吧,郡主随王爷王妃进宫了。再说了,她又不喜欢曾云舫。”

  不喜欢,却是她的东西。

  文露以为在刘家见面无人知晓,但是她忘记了,宋家可是绍安郡主的姻亲啊。

  人家可是巴不得立功呢。

  小傅氏则道:“皇上怠政,成亲王毕竟是汪太妃

  的种,皇上不大喜欢。唯独云亲王,以前就和皇上关系很好,她动不了你,却能动文姑娘。”

  “她也未必动不了我,只是我先发制人,但凡我有事,别人肯定以为是她害的。”丽姝摇头。

  小傅氏就道:“这皇家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句话丽姝倒是赞同,永初帝有私心,任用官员们互相攻讦,吏治败坏,舍不得去除腐皮,只好得过且过,还得维护自己的位置。

  倒是郑灏的人救了文露,她心里一动。

  这一夜她睡的很踏实,无论如何文露到底被救了,没有被掳到什么地方去。但是她很迫切的想见到一个人,想知道他为何恰好救了文露呢?这件事情她可是藏在心里,没和任何人说啊。

  次日一早,她刚刚梳洗完,就听外面说郑公子上门送花灯了。

  丽姝倏地站了起来。

  郑灏提着一盏精巧的荷花琉璃灯过来,正看着她一笑,递过花灯。

  丽姝接过灯,下人们都识趣的退下,到底人家是未婚夫妻。

  “是你,你不是恰巧路过的,对不对?”丽姝看向郑灏。

  郑灏点头:“我怕她对你不利,让人打探清楚她平日得用之人,所以常常派人跟着。原本不以为昨日有事的,毕竟听说你在家中,没想到这次是另一位姑娘,好歹也算是救了一条人命。”

  丽姝笑了,她的一切都没有白做,郑灏是值得的。她原本以为盯梢的人是萧昀,因为庵堂的时候,他在点心里藏了一个纸条说他会派人盯梢绍安郡主让他放心。

  但事实是,他的人并没有出现,萧昀前世虽然救了她,但是就冲他这个性格,除非是他很在意的人,否则他都会视如草芥,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救一个关在小黑屋的陌生女人?反而是郑灏没有因为不是自己的未婚妻,就惧怕得罪云亲王,反而义无反顾的上前救了人,他的确很好。

  在此之前,郑灏从未冠冕堂皇的说保护她。

  “我替她多谢你了,只是你这次打草惊蛇,我怕她们会对付你啊。”丽姝担忧道。

  郑灏难得狡黠一笑,“那有什么好怕的,文家今日已经报官了,绍安郡主的人还得去外地躲躲,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

  丽姝眼睛一亮

  :“这样我就放心了。”

  “我想问你个问题?”郑灏突然道。

  丽姝以为是很复杂的问题:“如何?我能帮的上忙吗?”

  “你的头发是如何保持又黑又长又特别亮的?一点杂质也没有。”郑灏好奇的问。

  丽姝愕然,但还是滔滔不绝的说起自己的护发心得:“首先我爱吃海鱼还有虾,牡蛎、生蚝这些,然后我洗头的时候,我都洗两遍,再用茉莉油……”

  她讲了一长串,见郑灏还真的听的很认真,丽姝突然就好喜欢他哦。从来没有男人这么认真的听自己讲话,这么重视自己。

  而且他居然发现了自己的秘密,她其实全身上下养的最好的就是头发了。

  郑灏见她说完,又林林总总的说了好些,心情变好了,他也放心了。

  最后他得了两瓶茉莉头油回去,放在自己的房里,又摇摇头,得读书了,若是考不中进士,你有何脸面迎娶丽姝?

  最近这几日,已经是读书累极了,昨日好容易参加诗会,却又因为救人耽搁了功夫。

  刚翻开几页,又见表兄李澹来访,郑灏赶紧把书往桌下的抽屉一塞。

  李澹快步走进来道:“又在读书呢。元宵刚过,你也该松快些了。”

  郑灏笑道:“哪里话,天天诗会宴饮,我正在书房闲坐片刻。”

  李澹不屑道:“你别骗我,我听姑母说你帐子都被薰黑了,天天秉烛夜读,还在我面前装相。”

  “谁,谁说的?”郑灏恼羞成怒。

  李澹可是深受这位表弟其害,常常表面云淡风轻,让他误以为表弟不读书也能学好,他也去玩儿,没想到人家可是背地里学的起劲。

  简直就是个大忽悠。

  ……!

第 67 章

  年过完,战败的消息传来,京城的消息一贯是比地方要灵通的,前世在楚州的时候,消息闭塞,她只知道吃了败仗。最后得知和哪几个国家打仗打输了,还得是被人拐卖到杨家的时候。

  刘承旭等人自然是忧国忧民,一会儿骂谁太冒进,一会儿怀疑前线有奸细,但最重要的是这次要选公主和亲。

  “我听说乌孙和大宛两国都要嫁公主过去,折辱咱们齐国。”

  “咱们大齐可是天子之国,圣上践祚多年,素来心高气傲,这次却是让我大齐居然送公主和亲,这是前朝未有之事。”

  甚至刘承旭都念起满江红了。

  小傅氏在桌上替他布菜:“老爷,那朝廷会同意吗?我听说唐太宗时以文成公主嫁给吐蕃,如今选也是选宗室女吧。”

  刘承旭冷哼一声:“大宛和乌孙要真公主呢。”

  “真公主?皇上现下适龄的公主只有福宁公主啊。”小傅氏也是充满浓浓的担忧。

  刘承旭现下虽然是三品官,但是九卿廷推和他无关,他只好道:“那些番邦原本想要真金白银,如今我大齐又不是澶渊之盟的中国,皇上不答应。如此,他们见占不着便宜,才以公主许嫁。”

  丽姝听到这里,大抵也明白为何福宁公主那么突然的要嫁给郑灏,原因是当年别人是要她亲自和亲。

  用完早饭,刘承旭立马去上衙了。

  小傅氏则对丽姝和丽柔道:“咱们现在去给老太太请安,之后你们俩就回房或看看书,或者学学针黹女红。”

  丽姝和丽柔对视一眼,不敢耽搁。

  很快,小傅氏就把丁姨娘喊了过来:“丽柔的婚事要抓紧了。你不知道老爷今儿说大齐战败,连真公主都要出嫁了,谁知道咱们这些大臣之女会不会受到波及。丽姝还好,下个月就成婚,丽柔正好这个月及笄,我打算也让她们尽快完婚。你是她生母,你若同意,我就去和老太太说,你若不同意,就只当我白说一句。”

  虽说她不太喜欢丁姨娘,但就和当年对傅氏一样,她知道冤有头债有主,丁姨娘或许在饶妈妈和苏姨娘陷害她时有些异动,但祸不及子女,丽柔什么都没做。

  小傅氏曾经记得打仗时拉壮丁的惨状,虽

  然也不一定关未婚的姑娘何事,但是未雨绸缪才好。

  丁姨娘当然不傻,她爹常年在麻城做县丞,小时候最喜欢的孩子就是她,常常抱她在膝盖上讲故事,说的最多的无非就是我朝收复燕云十六州,平了蒙古等等,但到如今,大齐已经不再是往昔的大齐。

  连真公主都可能会被和亲,那这些大臣之女呢,即便老爷很有可能不会同意,但是这般到底女儿有危险。

  但她也不说自己同意,只道:“妾身不过是一个姨娘,柔姐儿的事情还要劳烦太太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