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我竟在六零端上了铁饭碗 第321章

作者:静似骄阳 标签: 穿越重生

  孩子有了自己的房间后苏禾夫妻俩终于不用和孩子一起睡了,元元也不用住客厅隔间了。

  这样一来家里宽敞了不少。

  不过苏禾还是不太满意,毕竟和其他人家住一个大院,共用一个厨房还是不是很方便,家里做点啥好吃的,大伙儿都知道了,一点隐私也没有。

  所以在改革开放后,她还是和家里人商量了下,买了个带院子的小四合院。

  一家人住正好。

  只不过目前还没有搬过去。

  想等家里房子腾退后再搬,不然等腾退的时候家里没人可能分不到房子了。

第934章 番外——苏家姐弟

  苏禾的大堂哥苏青当时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后本以为自己会当一辈子的拖拉机司机呢。

  只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他发现做买卖不再受限制了,所以心里有了些想法。

  只不过因为不知道能不能做,一直没下定决心,后来还特地过来问了苏禾的意见。

  苏禾当然支持,还给他指了不少的方向。

  最终大堂哥为了照顾家里没有选择去外面闯荡,而是就在老家开了个养鸡场。

  苏禾帮着提供了不少养鸡方面的书,林景彦又给他介绍了一个专家,最后他养的鸡很不错,也没发生鸡瘟等疾病。

  慢慢的,发展成了附近的养鸡大户。

  成了兄弟姐妹几个中第一个买上车的人。

  大伯母别提有多高兴了,连一向觉得低人一等的大堂嫂都直起腰了。

  哦,对了,大堂嫂最终还是没能生出儿子,不过经过家里人这些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她现在对三个女儿也很看重,反正家里现在也不缺钱了,她决定以后给女儿找个上门女婿,也不愁养老。

  ……

  而二堂哥发展的也不错,在运输站一直干到了九零年,后来发现私人运输公司的崛起使得国营运输站已经没那么吃香了,所以一咬牙干脆和几个同事一起辞职了。

  然后又问苏禾和大堂哥几个借了点钱,自己开了个运输公司。

  苏禾知道后也很支持,还把后世的物流公司理念告诉了他,自己也投了钱,最后慢慢发展成了国内数一数二的物流公司,也让苏禾也跟着赚了不少钱。

  ……

  苏红嫁人后就过得很不错,丈夫体贴,婆家看重,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吃喝不愁。

  更何况等改革开放后,丈夫因为有厨师的手艺,也另起炉灶开了个小饭馆,生意不错,日子过得也很好。

  ……

  而苏木虽然木讷,但运气不错,在岳父手底下干活,一直照顾他,所以就这么一直在家具厂干了下去。

  好在家具厂是个大厂,后来虽然由公变私,但也收留了所有员工,他也就一直没换工作,当了一辈子的大师傅。

  ……

  至于二弟苏林,因为妻子的身体问题,一直到了三十岁才有了个女儿,也是他唯一的孩子,从生下来就被两口子千宠万宠。

  而她妻子冯秀秀后续也自己做起了小买卖,开了个服装店,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在苏禾的带动下,早早在京城买了房子,算是有了资本。

  而他工作的厂子,因为算是国家重点单位,后续倒是一直没整改,他也一直在厂里干到退休。

  这倒是让苏禾有些意外,本来她以为以他的性格会和二堂哥一样想要出来闯荡呢,但又一想也理解了,可能是有了家庭后,他更希望安稳吧。

  ……

  到了苏紫,她本来一直在村小学当老师,后续在苏禾的提醒下,提前做了准备,在教室编制制度实行的时候,成功有了编制,算是端上了铁饭碗。

  后续和丈夫一起去了镇子上工作,当了一辈子的老师。

  ……

  而苏苗算是他们姐妹中最晚结婚的了。

  可能是从小看得多,她对婚姻也没什么期待,所有重心都用来搞事业了。

  直到后来家里人催了又催,她才开始同意相亲。

  但她又比较挑,看了很多都不满意。

  最后到27岁的时候,才在二堂嫂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医生,两人看对眼了,相处了半年后结婚了。

  只不过婚后两人都挺忙,她一直等到快三十了才生了孩子。

  让两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不过孩子生下后她就交给婆婆带,自己又开始继续忙于工作了,好在婆家都很支持她,只能说,她选的这家人真的是选对了。

  ……

  三婶家的苏东是76年高中毕业的。

  苏禾也没厚此薄彼,也是他运气好,当时机械厂正好要招临时工,林景彦提前得到了消息就立马给他定了个名额。

  所以他毕业后就直接来机械厂了,连考核都没有,只不过是个临时工。

  但即使这样,三叔三婶也很高兴了,毕竟他是跟林景彦在同一个单位,有林景彦在,他也不至于不能转正。

  所以更加坚定了三叔三婶打算巴结他们的决心。

  后续苏东果然转正了,也娶了一个城里的媳妇,在北京落了脚。

  ……

  至于三叔家另外两个孩子,就去没用上苏禾了。

  苏南考上了大专,毕业后进了二堂哥的物流公司工作。

  苏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设计师。

  可以说苏家的几个兄弟姐妹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 935章 番外——苏家长辈

  苏老太太这一辈子最高兴的事就是有了苏禾这个孙女。

  其实她从小对这个孙女好,不只是因为青云道长的批语,更是因为心疼。

  心疼她因为重男轻女的母亲而成了姐姐,所以才把她养在了身边。

  只不过没想到这个孙女这么争气,也因为有了她,苏家才能有后来的发展。

  苏老太太从京城回到乡下住之后,每天都有许多上门巴结她的。

  在村里人看来,苏家现在这么多工人,那已经和其他人家不一样了,能得到他们手指缝露出的一点好处也好啊。

  没看苏家嫁出去的女儿都跟着借了光了吗?

  不过苏老太太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她虽然爱显摆,但知道分寸,不该答应的事一点也没答应。

  但其他人也不敢说啥,还是得继续捧着。

  苏家老两口日子过得别提有多好了。

  现在也不用上工,苏老太太每天出去溜达,听着村里人的奉承。苏老头不爱动,就在家听收音机,每天也能吸引一堆老头老太太过来跟着听。

  两人的生活让其他人见了都羡慕不已,但谁让他们家没出个金凤凰呢。

  因为苏禾出息了,带动了村里很多人家都让孩子上学了,只不过目前像苏禾这么有出息的还没有。

  所以其他人还是最羡慕苏家。

  而苏老太太也不是一直在乡下待下去的,有时候想太外孙了也会进城住一段时间,大杂院的房间一直给他们留着呢。

  苏家虽然一直没分家,但因为各自的孩子都有了工作,苏老太太也不要求他们上交,其实和分家也没啥区别了,就地里的收成会放在一起。

  等到后来包产到户的时候才正式分的家。

  当时说好了苏家老两口几个儿子一起养,他们愿意住哪家就住哪家。

  大家也都同意。

  每年几个孙辈也会经常回去看他们,给钱给东西。

  可以说晚年老两口过得特别幸福。

  不过老两口都是七八十岁时就去世了,年轻时受累太多,后来再怎么养,身体还是没有其他人硬朗。

  不过走的时候都没有什么遗憾。

  弥留之际,苏老太太一直拉着苏禾的手不放,嘴里一个劲的说着,“奶这一辈子,值了,值了……”

  苏禾哭的很难受,但她也知道自己对抗不了时光和寿命的限制,只能紧紧握着她的手回应。

  苏老太太是她来到这里见到的第一个亲人,也是对她最好的人。

  她的离世,让苏禾难受了很久。

  苏老太太和苏老头为她准备的那些嫁妆,一直到后来搬家,明明新家的装修已经不适合这种风格了,她也没舍得扔。

  只希望老两口下辈子能投胎好一点,别受这么多苦。

  ……

  大伯母一家一直在乡下,大堂哥创业后,他们就跟着帮着照顾家里。

  后来大堂哥出钱自己在村里盖了间二层小楼,加上二堂哥和嫁出去的两个女儿时不时的大包小包的回去,也让两人过上了村里人羡慕的生活。

  到了苏父苏母这里,等苏木工作年限一到,也在县城分了房子,不过特别小,还是楼房,也不适合老人住,就没让他们住过去。

  而苏林那边也一样,所以苏母一直想进城的心愿就这么泡汤了。

  她心里难受的不行,还给自己憋出病了。

  苏禾听后说就叫了几个弟弟妹妹一起开了个会,最后大家每家拿出一些钱,也给老两口在乡下盖了个体面的房子。

  住上和大房一样的乡村小楼后,苏母的病终于好了。

  她也想清楚了,进城也不是那么好的,邻居没一个认识人,住着还挤,哪有现在住着小楼体面,儿女都有出息,还能时不时看看村里人羡慕的眼神,这样也挺好的。

  于是终于不再闹了。

  苏禾他们也放了心。

上一篇:从生存游戏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