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被迫登基 第168章

作者:临西洲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一片安静中,就见胡志峰撇撇嘴,语气泛酸:“昨儿个我家小子回来了,说是孙家小子跟他说的,孙元河应该是有意向想试着办个厂子。我家小子还说呢,让我跟孙元河学学,提高一下觉悟。”

  一群同龄人当中,肯定会有个‘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陈庚年算是这茬小子们当中最优秀的,那么孙元河,无疑是这群乡绅老爷中最优秀的那个。性格稳,读书好,待人接物有风度,甚至连模样也不错。年轻的时候,孙元河是被他们所有家长羡慕夸赞的对象,因此裴仲胡志峰这群人,跟孙元河向来是玩儿不到一块的。

  只不过后来造化弄人。

  孙元河娶妻后,接连生了两个‘愣子’,又因为烧砖瓦窑失败惹怒郑文峰被砸跛了脚,还丢了家里一半的良田。最优秀的人,最后反而混的最差劲。

  现在的年轻小子们不会知道,孙老爷曾经年轻的时候,是个多么优秀,优秀到让其余老爷都泛酸嫉妒又隐隐佩服的少年才俊。

  所以一听孙元河主动站出来第一个开厂子,大家互相对视,都不觉得意外。

  因为这就是孙元河的性格啊。

  但——

  胡志峰说出了众多老爷们心里的想法:“特娘的,我年轻的时候,孙元河是别人家的好孩子,我爹天天拿他念叨我。现在我都快四十了,孙元河又成了别人家的好爹,我儿子拿他念叨我。憋屈,真特娘憋屈啊。”

  裴仲、陈申等人互相对视,只觉得更加焦虑了。

  但这段时间,他们得紧盯着孙元河那边的动向,开厂子又累又麻烦,他们干不来,孙元河也不见得就能干啊。

  -

  陈庚年并不知道,因为他一步接一步的大动作,让原本发誓‘摆烂到底’的乡绅们,不得不开始谋求后路。

  他最近真的太忙了。

  煤球厂第一批蜂窝煤打响出名头以后,陈庚年就把精力放在了其余地方——

  农具!

  现在时间已经来到四月份,再过两个月,江县就要开始新一轮夏收、夏种。

  但是县区内的青壮劳动力,已经隐隐有不够用的苗头。所以为了解放劳动力,陈庚年必须要把系统奖励的【农具图纸大全】赶快推广开来。

  耕犁,耧车已经给民众们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除此之外,系统给予的农具图纸当中,有两样是对目前的江县农业帮助最大的,下粪耧车,以及‘割麦神器’麦钐。

  下粪耧车,顾名思义,其实就像是耧车播种一样,把堆肥下到田地里,不用再一瓢、一瓢的去劳累泼粪。

  而麦钐就更厉害了,这玩意儿简直就是古代简易版‘收割机’,虽然不是动能操控的,但相比于镰刀收割来说,麦钐的割麦速度已经非常惊人了。要是会操作顺畅的话,两个青壮农民互相打配合,一天下来能收割二十亩地的庄稼。

  邵家木匠铺。

  邵安爹看着陈庚年带来的麦钐、下粪耧车图纸,震惊问道:“一天割二十亩地的庄稼?”

  老天啊,那这得多省时省力啊!

  不仅邵安爹,木匠铺的其余师傅们,也都一脸同款震惊。

  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整个江县陆续开了好多家木匠铺,全都在给凉州那边做耧车、耕犁。

  直到前几天,随着砖瓦厂的青砖出窑,物流厂不仅把砖瓦带去了凉州,同时还把木匠铺制作的耧车、耕犁也输送了过去。

  做完这个大订单,木匠铺的师傅们还没来得及歇息两天。

  县太爷又带着新的发明上门了!

  这种干活儿都赶不上发明创新的神奇速度,实在让木匠师傅们侧目。

  但也没人真抱怨。

  因为他们靠着耧车、耕犁,赚到钱了啊!

  现在这群木匠师傅,包括邵安爹在内,最近都去大江村预定了砖瓦,准备盖新房呢!不仅新房子要盖,邵家木匠铺也要翻新。

  感谢县太爷啊,让他们这群本来濒临失业、甚至穷到揭不开锅的木匠们,都过上了好日子。

  “对,两个青壮力打配合,一天收割二十亩肯定是不在话下的,它的效率能比镰刀高七八倍。但这个麦钐,准确来说,有好几部分构成。叔你看我带来的这个图纸,这部分是麦绰,和簸箕有点像,需要用藤条或者竹条编制,作用是揽收割下来的麦子杆。这部分是麦笼,也叫麦包儿,这个做起来就更简单了,两根拳头粗细的木棍弯成半圆的弧形,用麻绳对绑起来成为一个圆圈。圈内要用更多的麻绳纵横编织成网状。麻绳这部分,你们木匠铺无法生产,但是可以去县前村,跟他们合作下订单。”

  陈庚年拿着图纸,一点点给木匠们解释其中的原理:“除了麦绰、麦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这里,麦钐。它之所以能收割的如此迅速,就靠这一柄长二尺的刀具。这个你们要去跟铁匠铺合作,最近咱们江县产了煤,铁匠铺打铁也会相对轻松很多。然后麦钐的工作原理,就是收割、聚拢、运输三合一高效操作。前面人举着麦钐将麦子收割聚拢在麦绰里,然后转身倒在身后另一个人举起的麦笼里,最后用板车运输出去。”

  听完陈庚年的讲解,木匠们恍然大悟的同时,也齐齐惊叹。

  县太爷这脑子,可太好使了!有了这麦钐,今年夏天大家得节省多少力气啊!而且还有下粪耧车,这个同样十分便利!

  还有俩月就要收麦子了,时间不等人,因此陈庚年再三督促木匠们,动作一定要快。

  至少到时候要保证各个村子里都有四五个麦钐可以用,因为‘麦钐刀片’是铁做的,这玩意儿造价比耧车耕犁都要高,初步定价在三百五十文。

  好在麦钐收割效率高,不用每家每户都买,村子里大家合资购买就可以。

  交代完木匠师傅们以后,陈庚年急匆匆离开。

  邵安娘小跑着跟出来:“庚年——县太爷,留下来吃口饭再走呗,忙活了一上午,婶子都没敢过来打搅你。”

  “婶儿,下次吧,下次专程来看你跟我叔。”

  陈庚年叹了口气:“我这还有得忙呢。”

  不是他故意推脱。

  李泉和裴宝来那边,最后招收到了七十多个新兵,正准备开始训练呢。作为县太爷,陈庚年肯定得去瞧一瞧。

  现在江县人对县太爷的行程都非常关注,每当县太爷有什么新发明拿出来,大家都第一时间眼巴巴盼着。

  这次也不例外,县太爷离开后不久,邵安爹就去了铁匠铺、以及县前村谈合作。

  “这次又是大订单,你们铁匠铺赶紧的,去煤球厂买煤,柴火打铁速度太慢咯!县太爷说了,要赶在夏收之前,做出来一批麦钐给人们使用。”

  铁匠铺的工匠们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

  又是大单子来了啊!

  那他们肯定得买煤,这东西火力旺盛,炼铁方便还快捷,不用再苦哈哈去民众家里收木柴了!

  县前村也很快得知了这个好消息。

  “啥?跟木匠铺合作?要好几百斤的麻绳?娘嘞,那咱先不织布了,全村都开始做麻绳吧!估计这批苎麻都不够用,去附近村子问问,他们家里有没有剩余的苎麻,咱们去买一些!”

  木匠铺一次要买好几百斤麻绳,后面可能还会继续买。

  这么大的订单,整个县前村都轰动了,人们兴奋的脸色发红,随后赶紧按照村长的安排,去附近村子买苎麻。

  他们这么大的动作,根本瞒不住。

  大家在地里忙活了一天,回家把炉子烧起来煮饭,各自在门口边休息边闲聊,缓解疲惫。闲聊的时候,不知道哪边把消息递了进来,于是整个村子的人们都肉眼可见的兴奋起来。

  “听说县太爷又搞新发明了!有个叫下粪耧车的玩意儿,比耧车便宜很多,但是有大作用。咱可以把堆肥放进耧斗里,然后用手推着把堆肥下进地里。”

  “那这好啊,一瓢一瓢往地里泼堆肥,实在太臭太累了!”

  “不仅有下粪耧车,我打听到的,还有个叫做麦钐还是啥的东西,那玩意儿是用来割麦子的。听说俩人合力,一天能割二十亩地!”

  “二十亩?!娘嘞,这么快!”

  “可不是咋地,我们村长特地去打听了,木匠铺的人说,县太爷亲口说的,绝对错不了。”

  “往年一到割麦子的时候,我这挥镰刀挥的肩膀、胳膊都发疼发肿,难受的很。要是这麦钐真这么管用,咱今年夏收肯定舒坦啊。”

  “我本来还担心我家夏天没人干活,来不及收割麦子,没想到县太爷已经早就替咱打算好了!”

  说话的时候,家里的饭都陆续做好了。

  大家各自端着碗筷,在门口或蹲着、或坐着,一边大口吃饭,同时在心里美滋滋畅想着,那麦钐该有多好用。

  哎哟,真好啊,以后他们连割麦子都不会累着啦,只要丰收,不要劳累,咋这些好事儿都被他们江县人给碰到了呢。

  多美啊!

  -

  另一边。

  陈庚年离开木匠铺,准备赶去军营的路上,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完成支线任务,带领民众安全开采煤矿,并将煤矿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奖励:水泥制造技术!】

  陈庚年揉了揉眉心。

  制造水泥,这个衙门就不再参与了,看看哪位乡绅老爷适合开水泥厂。

  因为按照新的阶段性主线要求,陈庚年得在县区里开至少六个私家厂子。

  但作为接下来江县经济发展的关键重心,现在没有一个乡绅老爷愿意开厂子。

  这方面的任务,进度条一直无法推进,陈庚年甚至还有个滞留任务【说服至少一位乡绅老爷开工厂】没有完成,而这个任务,奖励是大豆磨油技术。

  大豆磨油技术肯定得赶紧拿到,然后把磨油厂开起来。

  因为大豆已经种下了啊,磨油厂不开,到时候谁来收购这批大豆?

  包括棉纺厂也是一样的道理!

  也就是说,等陈庚年把练兵这事儿确定下来以后,就得全力督促乡绅老爷们赶紧开厂子。

  只有厂子开起来,阶级矛盾和物价膨胀才能消失,民生经济才能彻底被激活,人们才能集体脱贫致富,完成主线任务啊!

  好在让陈庚年欣慰的是,前些天孙成的爹孙元河,托儿子递话,想来咨询一下开厂子的事情。

  陈庚年跟对方约的是今天下午。

  但这事儿还不见得能成,因为孙家那个家庭情况说实话挺复杂的,哪怕是陈庚年这种高情商的人,去了孙家,说话都得细细思量之后再开口。

  不幸的原生家庭,有时候真的会让一家人一辈子都互相彼此折磨。

  孙家这事儿还得打个问号。

  但等陈庚年来到军营,看到那七十多个‘新兵’以后,就是满脑袋问号了。

  先前决定组建民兵以后,系统奖励了【步兵训练技术】,这些陈庚年做好总结要点,然后抄送给了李泉和裴宝来。

  陈庚年其实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可现在看来,问题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新军营来不及盖砖瓦房,所以目前是在原本建筑厂的棚区房里凑合着住下。按照陈庚年的意思,将来军营应该盖到比较偏僻的地方,比如某处山林里,和普通民众们隔绝开,也便于军事化管理,以及实战演习。

  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那七十多个新兵,瞧着确实年轻,体格也算相对健硕。但说实话,这些人都各有各的脾气,而且又不是天生当兵的,懒散惯了,一时间真的很难训练出效果。

  甚至按照陈庚年写的练兵计划,其中最简单的体能训练【五公里负重跑】和服从配合训练【列阵踢正步】都做的没眼看。

  陈庚年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