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界封神那些年 第228章

作者:层云之上 标签: 仙侠修真 爽文 穿越重生

  施慈衣袂翻飞,长枪一刺一收连空气都被打出音爆。

  他身形一转,反身刺出,旁边练拳用的木靶霎时被洞穿!

  空中一声闷雷,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打下来,施慈在漫天大雨中舞动枪法,狂风呼啸,吹得瓢泼大雨铺天盖地朝他打来,他手上动作不停,在雨中几乎化作残影。

  施慈哪里还有先前云淡风轻的模样,此时的他动作极快,只留下一道青色的影子,像是暴雨中穿梭的青龙,枪尖闪着寒光,竟比闪电还有快几分!

  明遥和明遐呆愣在原地,看着他那一□□法,竟然忘了躲雨。

  好在这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消片刻便雨住风停。

  施慈收了枪立在原地,身上衣衫竟分毫未湿!

  明遥激动得难以自抑,连紧握成拳的双手都在颤抖,施慈来到他面前,单手握着枪往前一递,他立马伸出双手接住。

  几十斤的重量猛地落在手上,明遥几乎握不住,他憋红了脸才拎住枪没让它掉到地上,这才发现乌黑的枪身并非木头,而是玄铁打造。

  他也曾随越王习武,虽然没施慈这般厉害,但是经过锻炼他比寻常孩子强上不少,可饶是如此,握住这杆枪,他还是忍不住心潮澎湃。

  见明遥总算有了点小孩的模样,施慈勾了勾唇角:“这便是你日后要学的枪法,不急,我慢慢教你。你们快些去换衣裳吧,刚淋了雨,小心风寒。”

  两个小孩猛地点头,明遥依依不舍将长枪放下,三步一回头,见施慈站在原地笑着看他们,通红着脸拉着明遐回寝殿换衣服了。

  咳,太不稳重了,他可是未来的越王,必须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怎么可以因为学到厉害的枪法这么激动!

  -------------------------------------

  时间一天天过去,两个小孩在施慈的教导下武艺有了明显的进步。

  明遥政治嗅觉十分敏感,可以说是天生的君王,在施慈的点拨下给出的意见有时候连越王都要惊叹。

  明遐的机关也不是白学的,虽说一开始是为了互相攀比,但是上手之后却诞生了许多新的东西。

  经他改良的农具渐渐遍布了整个越国,让农民省了大把力气,耕地的速度提升了不少。

  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每户人家能耕的地多了许多,粮食产出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再譬如他无师自通了水车运送水源,周围有河流的地方灌溉起来十分方便,甚至不需要人动手,仅凭水车和蓄水池就能自动灌溉。

  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武器改造,毕竟越国已经和平了许多年,根本没有遇到过大规模的战争,明遐也就自动忽略了这一茬。

  而施慈也不是什么好战分子,自然不会主动提醒他将机关之术用在武器上。

  明遐一天天研究这研究那不亦乐乎,心思全都放在了机关上,武力方面就比较弱,加上他不必背负治国重任,整个人格外轻松。

  和他相反的明遥则忙得不可开交,随着他年龄渐长,处理政务逐渐落到了他手上,空闲时间还要练武,偶尔去城郊看看庄稼长势,明明十几岁的年纪硬生生瞧着像二十多。

  越国王室的氛围同那些勾心斗角的不一样,整个王宫只有他们一家四口,生活格外和谐。

  明遥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成了越国百姓心里的最佳储君,连朝堂之上也称赞他的贤明,越王一门心思推他上位,好让自己卸下担子和王后游山玩水,但在明遥的注视下,还是没办法忍着良心痛把政务全交给大儿子。

  听说城郊研究粮食的农官说经过改良的小麦产量又高了些,明遥处理完一天政务之后好不容易闲下来,准备拉着明遐一道前去看看。

  施慈作为一个闲人,已经许久没出过王宫,无聊之余也和他们一同去了。

  用过午膳之后马车便十分低调地从王宫侧门出发,八月份的天气还是很炎热,等他们一行人到达城郊农庄的时候,农民们面朝土地弯腰干得火热。

  夏季的天气阴晴不定,前两天才刚下了一场雨,田里的杂草疯长,所有人都在专心致志锄草。

  前来接待他们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农官,名叫李程,他双手十分粗糙,一眼就能看出那是一双常年劳作的手。

  李程头发花白,身体瞧着却十分硬朗,精神烁烁地朝施慈等人依次见礼,这才开始介绍小麦的生长情况。

  “……经过改良的小麦比上一茬的穗更大更饱满,籽粒外观品质好,但成穗数比原来稍微少一些,它还比上一茬更早熟、更抗旱,亩产会比原来的多半成左右。”

  李程带他们走在田垄间,他细心的将每块区域的麦子插上木牌,上面写着什么品种、多长时间成熟、有无施肥等情况。

  虽然他们现在还在用草木灰和动物粪便做肥料,但施肥和不施肥的地还是有明显的差别。

  施慈跟在他们身后,并不出声,却还是惊叹于人民的智慧。

  李程他们研究小麦,已经开始列对照组,将一块地分成许多个方块,有的方块种的是原来的小麦,有的方块种的是改良后的小麦。

  说是改良也不恰当,他挑选了其中较为优质的种子种植,任它稳定生长。

  最新的良种有的施肥,有的不施肥,施肥种类和多少也有讲究,施慈对这一块不是特别清楚,便听李程同明遥一一汇报。

  “如今在土地肥力足够的情况下,额外施肥会让小麦产量再增加一成,这已经是最新发现的、最好的良种,若是还要增加产量,恐怕得从肥料下手。”

  “还是得多亏了二殿下,殿下改良后的犁用起来要比以前省事很多,以前耕两亩地的时间如今可以更三亩,水车灌溉也大大节省了人力,咱们越国的百姓收成多了很多,也有更多的粮食糊口了。”

  明遐挠了挠脸,有些不好意思:“都是我瞎弄出来的,不值一提。”

  他也是误打误撞意外改良了农具,见识到新农具的作用之后,他才着手真正的农具改造。

  如今听到他的称赞,明遐竟然有种受之有愧的感觉。

  李程脸色严肃,朝明遐躬身:“无论殿下出于何种目的,但终归是造福了越国的百姓们,当得臣一拜!”

  明遐一怔,抿了抿唇,垂下眸子,眼中多了许多深思。

  李程带着他们继续往前走,渐渐的走到了试验田的尽头,前方一望无际全是金灿灿的麦子,还有几天才能收获,除却麦子还有其他农作物,不少人弯着腰在除草。

  “张大人,陈大人,别忙活了,太子殿下和二殿下来了!”

  他高声朝人群的方向喊了两声,立马就有两个人抬起头来,他们和李程如出一辙,都上了年纪,脸上爬满了岁月的沟壑,汗水顺着沟壑滴落下来,背上的衣衫已经湿了一大片。

  姓张和姓陈的两个官员一身粗布衣衫,抬手擦了擦汗,满是老茧的手上还捏着刚拔下来的杂草。

  看到明遥和明遐他们还愣了一下,随即喜笑颜开,避开农作物朝这边移动:“殿下今日来得可真早,其他人在别的地里忙活呢……哎,老王那边又有了收获,说是他儿子出海发现了新的作物,能吃,就是味道不怎么好,他搞了块地试试怎么施肥才能改良……”

  张大人和陈大人声音很大,惊得远处不少正在拔草的人从地里抬起头,兴高采烈地同明遥打招呼。

  看得出他密切关注着农事,这一片的人和他十分熟悉,没有多少拘束感。

  一国太子能放下身段和农民打成一片,仅仅是这点,就超过了许多人。

  张大人和陈大人被人领着下去换衣服了,李程则带着明遥三人来到旁边搭起来的亭子歇凉,亭中放着一个巨大的茶水桶,里面是免费的凉茶,供下地的人解渴。

  越过本就以茶叶产出多闻名,自然不吝这点茶。

  因为越国地理环境的原因,土地多为酸性红壤,适合种茶,但耐酸性不强、偏爱中性土壤的小麦就很难种植成功,这导致越国的粮食产量极低,几乎要靠着出口茶叶进口粮食来养活全国百姓,这也是明遥密切关注农事的原因之一。

  粮食产量低,人口就少,人口少,种地、种茶的人就少,几乎形成了死循环。

  这一次明遥来农庄,不仅仅是因为新的小麦良种更加能适应酸性土地,还因为那位王大人发现的新粮食。

  他们迫切需要能在酸性土地种植的粮食,哪怕产量没那么高,耐酸性强就好。

  当然,现在的人还不知道什么酸性土地,只知道粮食在地里种不活。

  几人在凉亭喝了一大壶茶,张大人和陈大人才换了衣服匆匆而来,随他们一起来的还有那位王大人,手里护着宝贝似的捧着什么。

  几人修整一番,好歹没有才从地里回来的狼狈,一身官袍穿在身上总算有了些当官的模样。

  施慈摇着扇子,往王大人怀里一看,他护着的东西不是红薯又是什么?

  只是这块红薯个头实在小,还不到拳头大,十分砢碜。

  几人上前朝明遥等人见礼后,王大人才将护着的红薯放到桌上:“太子殿下,臣还以为您会晚一些来……这便是臣折子上写的作物了,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在东南方的岛屿发现此物,见当地土著以此为食,便带了回来。”

  王大人的儿子常年在海上漂着,这次去的地方比较远,经历了一场大风浪,险些人都没了,在海上漂了两个月才靠岸。

  航船偏离航线,不知到了什么地方,货物大多毁在风暴中,但带回来的新粮食才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其余红薯王大人已经小心实验着种下去了,只留了一部分当做样品,还不知它能不能在越国的土地存活,也难怪他如此宝贝这块红薯。

  明遥将那小块红薯拿起来看了看,松了口气:“王大人若真能培育出新的粮食,当记大功一件!越国的百姓太苦,近些年茶叶的行情越发不好,若是其他国家不再进口我们的茶叶,越国不必其他国家攻打,自己就扛不住了。”

  王大人叹了口气:“谁叫咱们越国位置不太好……听我儿说近日齐国有消息透出,他们想效仿海那边的大夏一统天下,咱们洲共有十三个国家,战事若是起来,越国可怎么办啊。”

  越国算不上最弱小的,但也不是最强盛的,全靠茶叶出口才保住了不上不下的地位,战事一起,大家无暇品茶,对越国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张大人和陈大人显然也对此事略有所闻,几人凑在一起讨论起来。

  听不懂政事的明遐悄悄凑到施慈身边,还顺走了他们暂时没顾及的红薯,递到施慈面前:“老师,这东西真的能种活吗?”

  施慈十分肯定地点点头:“此物最好种植,虽说越国土地特殊,但是种植此物却不成问题。”

  红薯最耐酸碱,茶叶种植的土地pH值在4.5~6.5,种植小麦的pH值需在6.3~7.5,是以小麦在这片土地上能种植的地方十分稀少,但种植红薯的pH在4.2~8.3,乱种都能活。

  这些人不懂,可施慈却对这些一清二楚。

  大概是找到红薯的地方位于海边,土地含盐量太高,又太过潮湿,这才导致种出来的红薯又小又少。

  但越国多为山地,不说远离大海,可要从运河入海也有一大段距离,种植红薯再合适不过。

  这也算越国的另一层机缘吧。

  王大人的儿子带回来的红薯正好能打破越国多年以来的尴尬局面,哪怕齐国当真有一统天下的野心,越国也有反抗之力。

第227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 山河在4

  试验田中种下的红薯果然好养活,王大人取了其他地方的土壤进行实验,几乎都能成活。

  或许因为土质的差异导致种出来的红薯口感、大小不一,但总的来说比小麦的存活率高多了,只要将红薯推广下去,来年到了收成的时候,越国大半百姓都不会挨饿。

  王大人将结果写在奏折里呈上去的时候惊动了不少人,连甩手养老的越王听到消息都被惊得连夜从行宫赶了回来,下令由王大人带头,其他几位大人辅助,多种植些红薯,然后将这些红薯作为良种分发下去。

  红薯一年两熟,分为春红薯和秋红薯,成熟需要四到六个月,今年想再种植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明年春天的时候开始扩大种植,因为还没攒够足够的种子,越王并没有大肆宣扬,但所有知情的官员都不免激动起来。

  施慈除了前几年会偶尔插手越国的事、在明遥疑惑的时候提出最合适的意见,最近一年多只当个指导武艺的闲人,倒是明遐那里他指点颇多。

  明遐从农庄回来之后就开始沉迷研究各种于民有利的工具,致力于用机关术改善人们的生活,还真叫他研究出了类似木牛流马的东西,能载重四百斤以上的粮食,研究出来之后便开始用于粮食运输,省了不少力气。

  饶是在施慈的指点下,他也花了快一年的时间才研究出来,但他在民间的名声也渐渐打响,丝毫不输于明遥。

  兄弟两人一个专注于政治一个专注于发明创造,在他们的带领下越国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虽然人口还是无法同其他大国相比,但是每年统计人口都会比上次统计多一两成。

  那些新生的孩子,都是越国的未来。

  很快就到了明遥十八岁生辰,临近的赵国和魏国都派了使者前来祝贺,也存了结盟的心思。

  齐国的野心这些年暴露无遗,欲一统天下的心思路人皆知,虽然没有正式宣战,但还是闹得周围的国家人心惶惶。

  越国、赵国、魏国距离齐国足足有千里之遥,齐国短期内虽然不会对他们下手,但是未雨绸缪,若有朝一日齐国发兵,其余十二个国家都无法幸免于难。

  此时的施慈已经无法插手越国政事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同明遐一起研究机关术。虽然出现了变故,越国比原本命运线中多了明遐这么个喜欢机关的皇子,但结局却没有变化。

  明遥想要归位,必定要经历这场战争。

  施慈大多数时间都很闲,或许早上在越国王宫,下午便出现在千里外的他国,他踏遍许多土地,终于收集了人间最好的武器铸造材料,亲自替明遥打了一杆长枪作为十八岁的生辰礼。

  枪长一丈,重七七四十九斤,锋利无比,触之必死。

上一篇:宋穿之东坡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