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师 第51章

作者:想见江南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冼如星这般想着,遂起身前往武器锻造室。明朝武器制造总体上由工部管辖,现在战场上这几间属于皇帝特批,每日硝石.火|药源源不断地从后方运过来。对此朝中大臣们没太大表示,主要这些东西既不走国库,而且明朝对武器的管辖并不严格,许多东西民间都能弄到。

  才刚进屋,便听到里面传来声巨响,接着许多工匠慌慌张张地拿水灭火。

  冼如星挑眉,凑近看去,只见空荡荡的场地内,甄格尴尬地站在角落里,他身边有几个满脸乌黑的匠人,正扶着桌子不住咳嗽。看见女道士,连忙恭敬行礼。

  “行了行了,自己去找军医检查下,别被烟呛到嗓子,”冼如星挥手把他们赶走,转头问甄格道:“怎么回事儿啊?”

  那日甄格求冼如星带着自己一起走,没想到一路上还真坚持着跟上来了。之后冼如星考察了一番,发现他确实像徐阶说的那样,在某些方面很有天赋,便将其塞到武器制作工坊。甄格本身也没让人失望,虽然最开始不太懂这些,但在冼如星的指导下很快便上手,设计出了不少火器。

  是的,火器。

  事实上,早在明朝初年,火器就已经广泛被使用了。在几十年前的北京保卫战中,于谦正是依靠着京中的火器营硬生生守下最艰难的前两波攻势。

  而在其中最经常使用的便是火门枪了。这是一种极为简单原始的火器,前面是一根后端封闭的筒子,筒子大多是金属制成,早期宋朝人也用竹子。在筒身靠后的地方开一个孔充当火门,使用的时候是先从火门上倒火.药,量要自己控制,然后放个弹丸进去,点上就可以发射了。扳机.准心什么的通通不存在,突出一个不稳定。

  而冼如星作为一个现代人,哪怕不是军迷,也瞧不上这种粗制滥造的东西,于是便让甄格组织改进。

  此时可能有人要问,这么大的一件事儿,就交给甄格这样才认识几天的人,难道不怕泄密吗?

  冼如星还真就不怕。原因就在于大明的国情,可能有人认为,明朝的后期的火器大多是从西方仿制而来,那是不是大明人不怎么研究这些。实际情况其实恰恰相反,明朝民间对于火器的创造可谓五花八门,其种类之繁多,样式之复杂,绝对能惊掉人的下巴。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假如地方武器制造局研发出来新的武器,可以向朝廷申请钱。

  于是整个明朝火器研发的情况就有些类似现代很多企业一窝蜂投身新能源车,主要目的就是骗补助。设计出来的火器天马行空,根本没办法生产,即使是能生产出来,没有强大而稳定的工业支撑,最后质量也都不合格。

  就像现在,因为一点点小毛病,火器再一次炸膛了。

  冼如星看着一地狼籍,叹了口气,“现在能拿出来的成品有多少。”

  甄格估计了下,“大概两百把。”

  “不容易啊,”冼如星点头,这个数量比她想象的多,旋即又道:“你们这样测试没什么用,战场上瞬息万变,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

  说罢拿出一把木仓调试了下,起身道:“走吧,咱们去找真能用得上的人试试。”

  说罢便起身离去,甄格连忙跟上。

  再说另一边,俞大猷在站在校场上,冷着脸监督士兵们训练,在他旁边,两位同乡好友赵五张六互相使了个眼色,小心翼翼地开口道:“志辅啊,今日仇将军设宴,所有人晚上都去,你说咱们要不要也去坐一坐。”

  俞大猷摇头,“要去你们去把,我晚上跟几个旗长说好要指点他们功夫。”

  之前也能看出来,俞大猷身手很不错,仅仅一招就将人高马大的陈二狗甩了出去,但其实他的身手可不光是不错那么简单。正所谓“穷文富武”,这时候能练武的,一般都是家里条件不错的。俞家世袭百户,他父亲交友甚广,在其四五岁的时候就四处请福建当地名师教导儿子。在两年前,俞大猷做了件大事儿,他自己一个人领着根木棍跑到少林寺讨教功夫。

  在战胜了少林所有高手后,满意离去。

  至此,俞大猷的名声是彻底打开了,如果不是北边突然起战事,他此时恐怕还在老家快乐地四处找人切磋。

  可能也正是因为有过人之处,导致他没办法和旁人一样对着上位者逢迎拍马,看不惯仇鸾的做派,所以在军营处处遭人针对。

  “我觉得吧,你有时候该服软得服软……”好友赵五规劝道:“这儿又不比泉州,你像上次,要不是冼真人大人有大量,你这不是要吃大苦头。”

  “闭嘴吧你!我都听说了,你们俩现在一到吃饭的时间就端着碗跑到那装神弄鬼的营帐附近蹭饭,丢不丢人啊!”俞大猷毕竟也才只有二十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直接与朋友们打闹起来,勒住两人的脖子让他俩保证与冼如星仇鸾保持距离,跟自己一样有骨气!

  “咳咳!行行行,我俩一定坚贞不屈,不受奸人蛊惑!跟你一样行了吧!”赵五张六连连对天发誓。

  突然,身后传来道女声:“什么奸人蛊惑?”

  三人一惊,连忙回头,只见冼如星笑眯眯地站在后面。

  说人小话还被撞见难免尴尬,俞大猷转身,面色涨红,低头支支吾吾。

  冼如星并没有为难他,而是转头看向其他两人,缓缓到:“你就是赵小旗?”

  赵五还记得与自家兄弟的保证,目不斜视道:“是,见过监军。”

  “我记得你五天前上交过一份关于蒙古人战马特点的研究,我读了几遍,写得真好,现在像你这样懂后勤又细心的小将不多了。”冼如星点点头,对着赵五夸赞道。

  赵五愣了下,他平日是喜欢研究马匹,这次上战场自然也不例外,但此都为末流,也不太受重视就是写着玩玩,结果没想到竟然真会有人看,当即乐开了花。

  冼如星鼓励了他几句,接着又对张六道:“我听说你火器用得是全军营最好的,喜欢火门木仓吗?改日送你一把。”

  张六受宠若惊,虽说朝廷对火器管制不严,但火门木仓还是挺贵的,推脱两句推不过,最后美滋滋地点头。

  俞大猷见女道士不过几句话就把两个好友哄得屁颠屁颠的,不由心中怒骂没出息,表情愈发臭了。

  冼如星好像没注意到一般,继续道:“对了,我们制作坊刚生产除了一批新军械,你们要来试试吗?”

  “好啊好啊,”赵五张六下意识答道。

  俞大猷重重咳了两声,见他俩都埋头不敢吱声,有些无奈叹了口气,最终还是跟着冼如星走了。

  到了校场,冼如星先是让张六实验了下火门木仓,张六用后表示比一般的轻巧太多了,但依然有火门木仓的老毛病,准度不行,火.药还不容易点着。

  冼如星命人拿笔记下,之后又拿了另一种武器,相比于火门木仓,这种的外形已经有了些现代的影子,它的外面有根被油浸泡过的麻绳,使用的时候先扣下扳机,等点燃的绳子烧到里面火.药之时,子弹发射。

  张六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但很快便熟悉起来,然后几乎是立刻就发现了这东西的好处。

  “感觉比火门木仓威力强多了,而且可不用手扶着,方便瞄准,就是不知道往远了打怎么样,志辅,咱俩来试试吧。”

  俞大猷虽然不怎么用火器,但也知道此物的价值,忙抽出腰刀,站远一点示意对方可以开始了。

  “开始什么?”冼如星有些不解,旋即就见张六扣动扳机,用木仓指着好友,接连发射子弹。

  而俞大猷则抽出刀挥舞几下,只听“砰砰”几声,火光乍现,子弹纷纷被打落。

  冼如星看得目瞪口呆,虽说这时候的木仓械威力小,速度也慢,但这毕竟是子弹啊!这姓俞的是超级赛亚人吗!

  俞大猷原本只是和往常一样陪好友试木仓,无意中瞥见女道士的眼神,顿时如同吃了人参果般通体舒畅。想来自己在对方面前一直没占到什么便宜,如今借着这个机会,不如好好露两手。

  遂跟开屏了了的孔雀一般,花式打子弹。

  “啊——!!”远处传来一声惨叫,众人回头,只见不知什么时候走过来的仇鸾捂着裆部痛苦地蹲在地上。

  原来他今日设宴,结果俞大猷不给面子不去不说,还暗搓搓用话语挤兑自己,听完之后仇鸾气得够呛,带着人便汹汹地赶过来了。

  结果才刚到,就被俞大猷打飞的子弹误伤。

  看着仇将军扭曲的面容,众人不由打了个哆嗦。

  75. 第75章 私人恩怨

  虽然仇鸾叫得凄惨,但实际上子弹经过二次碰撞的力量已经很小了,最后军医来检查,不过是大腿蹭破了点皮。冼如星见其那副样子,觉得有些搞笑,但她毕竟心思深沉,能控制的住。旁人可就没这份定力了,一个两个憋得面色通红。

  仇鸾都要气坏了,因为人多不太好发作,于是即便俞大猷一个劲儿地道歉,依然把所有怒火都集中在其身上,本身他来这儿就是听说对方拒绝来自己军帐,觉得不给面子,来找麻烦的。现在新仇旧恨加在一起,瞪着俞大猷双眼都要冒火了。

  冼如星轻咳两声,有意打了个哈哈,“哎呀,仇将军你看这,都怪我非要拉着俞行长试枪,还好没伤到要害,这样吧,我把皇上赐下来的伤药给你,改日做东,请您吃顿好的。”

  仇鸾嘴角抽动了两下,强压住怒火,“那就谢过冼真人了,真人,我这边不太方便,你看要不要……”

  冼如星心领神会,立刻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回去了,将军好好养伤。”说罢,领着众人离开。

  仇鸾盯着俞大猷的背影,目光中闪过丝怨毒。

  出了军帐,冼如星对着忐忑不安的俞大猷道:“行了行了,这事儿我也有责任,改日我帮你备份礼,咱俩一起来给仇将军赔罪,回去吧。”

  俞大猷听她这么说,紧张的情绪方才缓和一些,几人就此分别。

  之后的日子也没什么好说的,前线依旧是老样子,双方对垒,互不相让。不过出乎冼如星的预料,占据了大同的蒙古那边似乎是更加焦躁的一方。有探子回报,据说蒙古几个部落长时间占不到便宜,已经对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着两个部落多次表示过不满,要是再打不下来,对方自己那边可能就要炸了。

  得到这个消息,大明这边精神大振,若是如此,那说不定不到夏天就能结束这一切了。

  冼如星挑眉,她总觉得没这么简单,反而继续让武器制作局继续赶工。

  对此,陈二狗有些不解,忍不住问东家为何要这样做。

  冼如星看了他两眼,反问道:“你赌过钱吗?”

  “额,之前为了应酬工作,玩过几把,东家放心,小的绝对不会沉迷其中。”陈二狗知道冼如星一直十分注重手下的品行,于是连忙保证道。

  “放松放松,你我还是相信的。”冼如星点头,“不过若是一个人本身抱着赢钱的心态去赌桌,之后一直输一直输,你觉得他会起身就走还是继续赌下去。”

  不等对方回答,就自顾自开口道:“他大概率还是要赌下去的,有种东西叫沉没成本,倘若继续,还有翻身的机会,这时候停下来,之前的就全浪费了。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大败一场,把希望全打碎,让他们知道知道再不收手连底裤都要输掉。”冼如星叹气,转身安慰道:“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我当然希望蒙古人能就此离开,咱们也不过是做个完全的准备。”

  拍了拍满脸沉重的陈二狗肩膀,冼如星走出军帐,恰逢俞大猷带兵出门扫荡贼寇,两人相遇,俞大猷下马冲冼如星行了一礼。

  经过这接连的几件事儿,他自觉欠了女道士不少人情,即便冼如星表示不在意,但依旧有些不自在。

  冼如星也是看出了这点,挥了挥手,让他忙自己的吧,旋即就转身去了武器制作局。

  此时甄格正领着一帮人跟火绳木仓死磕,看见领导来了,连忙起身。

  “如今进度怎么样,那三点困难有头绪了吗?”冼如星开口问道。

  “有一点,”甄格拿了份报告,一边分析一边读,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他已经比最开始的时候要自信多了,“火绳木仓虽然比起火门木仓要方便得多,但绳子燃烧得太快始终是个问题,对此我们发现,只要将引火的绳子浸泡在尿液中几天,如此燃烧的就慢了,能给持木仓人充分时间瞄准。”

  “那用多了人身上不得一股尿骚味儿,”冼如星有些囧,之后也想明白了,说白了用石灰水也能起到一样效果,但石灰水要钱,尿不用钱,所以臭点儿也只能忍着了。

  “其余的……还没办法解决。”甄格有些不好意思。事实上,引线只不过是小问题,剩下的像什么火.药容易受潮,发射前准备时间过长,都很要命。

  “我之前去找俞行长讨论了一下,他觉得这东西其实可以配备长矛手使用,这样当持木仓人换弹药的时候而,旁边人可以保护一下。”

  “那太浪费了,”冼如星摇头,因为现在研发的火绳木仓很重,所以使用者都必须得是壮汉,要知道古代培养出一个体格好的可不容易,光是站在后面不参与战斗,未免有些可惜。

  琢磨了一会儿,冼如星突然想起上辈子看的影视剧,于是道:“这木仓上面,能按刺刀吗?”

  甄格微愣,片刻,眼前一亮,“对啊!这到是个好办法!我现在就试试!”

  看着对方马上领人投入到工作中,冼如星欣慰地点了点头。这个时代的木仓虽然比不上二十一世纪,甚至弓箭手都比他强一些。但有一点,一个成熟的弓箭手需要两三年训练时间,而一个成熟的木仓手只需要一个星期。如此就已经北杀了,更何况万事开头难,只要稍微引导,相信大明火器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与工匠们待了许久,直到天黑,冼如星方才离开此处,回到军帐前路过马厩,意外地发现俞大猷那支人马还没回来,不禁有些纳闷。这次仇鸾没跟着,按理说没有猪队友他们任务应该进行得很快,那不成有什么事儿耽搁了?

  不过考虑到俞大猷本身的靠谱程度,她便也没怎么在意,想着明天早上若是再没见到人就派出去找找,结果当天夜里,便收到张六满身是血孤身骑着马回来的消息。

  冼如星穿上衣服连忙跑了过去,军医已经在给张六包扎,看到她来了,松了口气,“监军您快说说他,插在肩膀上的箭一直不让拔,如此我怎么帮他上药。”

  张六满脸血污,头发散乱,但还是激动道:“真人,我们被伏击了!志辅他们被困住!您快去救救他!!”

  “别着急,你慢慢说,怎么就被伏击了?”冼如星给他递了杯热水,让其先缓一缓,然后再慢慢说。

  张六喘着粗气,“志辅带着我们跟往常一样,去山里扫荡,一开始只碰上几个人,将他们杀了后志辅突然说觉得有些不对,真人您是知道的,志辅武艺高强,五感异于常人,所以他说什么都有他的道理,于是我们就跟着他一路往北走,最后在山腰遇到了蒙古人的大部队!看样子他们已经准备一段时间了,就等着汇合人马直奔京师呢!”

  “我们被发现,一路追赶,最后志辅跟我断后,大家一起找了个山洞躲起来。混乱中,志辅趁着没人注意把我退下山崖,我们知道那里有几棵老树,摔不死人,我躲了几个时辰,趁着天黑跑回来了。真人,志辅他们撑不了多久,您快去救救他们吧!”

  冼如星听罢二话不说去找了仇鸾,仇鸾沉思了一会儿,皱眉道:“唉,这有些不好办啊……”

  “有什么不好办的?”冼如星眉头微皱,因为她自己并不怎么懂军事,所以像军权什么的也都尽量不参与,只全心扑在后勤上,所以这时候出兵必须要有仇鸾的点头。听他这样讲,不由开口问道。

  “这真人你就有所不知了,”仇鸾嘴角上扬,一副极为自信的模样,“咱们在后方,虽然不用上前线打仗,但任务也挺重,主要就是得看管粮草。这位张旗长说遇到了埋伏,但具体多少人也说不清,一会儿五六千,一会儿七八千,你说咱们要是走了,有蒙古人过来把粮仓烧了该怎么办。”

  “要不你看这样,反正现在天色也晚了,就先休息,等明天天亮我派几个人上山先查看一番,之后再做决定。”

  冼如星虽然知道仇鸾这个人不太靠谱,但却也不得不承认,对方说的有一定道理,犹豫再三,还是听从了对方的建议,最后将之前在山上考察后写下的舆图交给他,方才回去。

  次日一早,冼如星就去了军医那里看望张六,万幸的是,张六身上伤口虽多,但大部分都只是写擦伤,唯一中箭的地方还是肩膀,避开了要害,所以挺过了昨晚就没事儿了。

  安抚了他两句,冼如星又去找了仇鸾询问情况,仇鸾满口表示人已经派上山了,今天应该就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