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 第152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穿越重生

  “他们这个应该是长崎机床厂想要阻拦我们的势头,拿的他们自己的产品,磨掉了logo而已。长崎的数显精度已经可以达到1.5UM,而我们这款在5UM.”

  郭海英还想安慰许如意呢,不可能这么快的,结果就听见许如意说:“不过没关系,长安机器厂已经在研发了,目前已经差不多了,等着他们那款集成电路出来,我们就可以跟他们达到相同的水平。所以,我们卖五千是不亏本的,他们卖4500亏大了!”

  郭海英:……

  原来心里有数,怪不得说起来没负担。

  她笑笑:“知道你厉害了,简直高瞻远瞩,走吧吃饭去吧,恐怕都在等咱们。”

  许如意点点头,不过郭海英还是有点不太明白的地方:“那你这么着急出来干什么,明年欧洲也有国际机床展,不差这点时间,岂不是东西更拿得出手?”

  许如意只能说:“我们的技术服务厂如今特别出名,很多厂家即便不找我们引进设备,谈判之前,要会请我们过一遍方案,而且专利运营中心也给燎原厂扩展了名声,现在制造业里,谁不知道我们。”

  “但是,晴海机床厂不太一样,机床技术服务厂以服务见长,机床厂却是实打实的出产品的,机床这东西,没有底蕴做不好,人家不相信我们啊。其实从收回来第一个月,就有了产品,除了技术服务厂订购的,我们一件没卖出去。名声虽大,但是市场未开。”

  “我这是墙外开花墙内香,出去转一圈,这不是好念经吗?”

  郭海英那个目瞪口呆,“果然不是任何人都能当厂长的,我还是搞研究吧。”

  不过她知道,许如意肯定还有很多打算没说出来,但这种整体规划郭海英肯定是不能乱问的,但她总觉得,许如意瞧见那俩样品很是稀罕,这技术她又不是达不到,应该还有其他事。

  许如意自然有其他想法,等着吃完晚饭,忙活了一天,其他人都准备出去溜达一圈消消食,毕竟许如意这伙食实在是好,每天各种肉都保证有一份,说真的,家里也不一定舍得这么做。

  倒是许如意,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给她的专利律师齐丰打了个电话。

  齐丰平时就是个夜猫子,这个点都在工作,所以许如意打的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那边齐丰也不负所望,两声就接了电话:“亲爱的许厂长,你这会儿不应该是刚刚参展结束吗?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

  因为合作多次了,齐丰实在是太了解许如意:“有事?!”

  “有事!你原先不是说,你跟美国制造行业几家报纸关系都不错吗?发篇稿子吧。”

  齐丰问:“什么稿子?”

  “惊!日本国际机床展,长崎机床厂竟对燎原机床厂做了这种事!”

  齐丰那边直接一口水喷出来了,疯狂地咳嗽起来,那声音大的,震得耳朵疼,许如意挺嫌弃的,连忙将话筒拿远了,过了半分钟,齐丰才缓了下来,“这是什么东西?”

  许如意就问:“你就说你想看吗?”

  齐丰半点没吭声,最后他终究是个诚实的人,别别扭扭地说:“是有那么点兴趣,这到底什么内容,你们两个厂子怎么了?”

  许如意这才将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如果说齐丰刚刚是因为没见过这么起新闻题目的惊着了,这会儿直接是无语了,“这个跟那个题目有什么关系?我这么多年,美国新闻如此发达,我就没听过这样的题目,这这这……不合适!娱乐圈还行。”

  许如意笑着说:“本来就不是正经新闻,就是吸引眼球要个传播度而已。你想想看,长崎机床厂是什么位置的厂子?”

  如今齐丰可是和一年多前不一样了,许如意第一次见他时,他是个执业律师,不过资源了了,只能说可以生活而已。但是跟许如意合作后,先是手推车厂的侵权官司那叫一个多,许如意又跟他签了分成的合同,明明白白地把利益划给了他——他打的官司越多,追回罚款越多,收入也就越多。

  仅一年就换了豪宅,豪车。

  可这还不够,去年许如意又做了专利运营中心,需要他完成最后申请这一步,齐丰直接自立门户开了自己的律所,如今他可是大律师了。

  他本就是个心系祖国知道感恩的人,更何况,肉眼可见许如意前程似锦,所以生意做大了,跟着许如意的步伐越是越紧密了,知道许如意要进军机床行业,他早就开始接触美国这方面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也了解这个行业。

  对长崎机床厂他自然知道:“日本最著名的机床厂,最近几年一直尝试进入美国市场,目前效果不错,已经是美国制造业比较认可的品牌了。”

  许如意就说:“对啊,全世界也是这样,瑞士,美国,德国的机床虽然好但太贵了,大家都选择日本,长崎的名声在其他国家制造业中,恐怕比在美国还要响亮。可我们燎原厂是什么?如果能够并列一起……”

  许如意还没说完,齐丰已经明白过来了:“你这是捆绑销售!你也不怕长崎不愿意。”

  “我这不是说的事实吗?图尔是不是长崎的合资厂,图尔用的是不是长崎的机器和技术,那这跟长崎有什么不一样?再说了,我觉得美国人可能挺愿意看这个八卦的。”

  饶是齐丰是干律师的,也是目瞪口呆,许如意真是……“你要不要转个行,我感觉你当律师也行。”

  “没兴趣,接着听我说,”许如意这会儿是在街头找了个公共电话,店老板是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一头银丝,此时正忙着,根本没有闲暇看她,这个地方挺幽静的,十月的天气又不冷不热,她直接坐在凳子上,看着夜色中的街道,“美国这边并不重要,只是一个新闻发源地,重要的是后面,将这几篇文章转出去,转到的国家我回国会发给你,大致都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需要你耗费不少时间。”

  齐丰已经进入状态了,他这会儿已经明白许如意操作的意义,发在美国是因为美国是世界第一,是知名度最高的发达国家,其他地方的人们天然对这里的一切感到信服。另外,转发美国的新闻,其他国家的媒体更好操作。

  至于为什么美国不重要,那是因为许如意想要的市场不在美国。

  许如意接着叮嘱:“转发不是没技巧的。”

  “开始是用我的标题,来吸引大家,将这件事情铺开铺大,让人人都知道有这件事,对此有印象。后续找人重新写新闻稿,写成正式新闻稿,一板一眼煞有介事地介绍这件事情,媒体也要更正式一些。这么慢慢来加新闻,后续就连续报道图尔机床厂服务方面的负面新闻,对我们进行正面报道,你到时候必须要跟这些媒体搞好关系,然后大肆报道。”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图尔一定会出服务问题,但是齐丰决定相信许如意,因为他认为在这方面,自己的脑子远不如许如意灵活。

  这会儿他就一个感觉,这招可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在美国看,就是个八卦小新闻,都不一定能注意到,谁能知道,在那些名不见经传根本无人注意的国家,它会大肆流传,甚至还有着后续和各种追踪报道,帮忙树立了一个品牌的形象呢?

  齐丰心悦诚服地给许如意竖了大拇指:“你牛啊。”

  倒是上原,这会儿并不好过,川田祥太叫他去汇报白天的事情,他觉得今天晚上肯定玩完了。

  所以到了办公室整个人战战兢兢,不过没想到的是,川田祥太只让他一件事:“把今天的事儿从头到尾说一遍。”

  上原哪里敢有半点懈怠,立刻从碰到森康健开始,到自己回过神来追出去一路讲下去,一开始因为紧张,他有些磕磕绊绊,川田祥太居然还给他递了一瓶水,这让他受宠若惊,连连感谢后,勇气也增加了不少。

  一边提着精神,一边努力地回想着,将所有的事情讲完了:“我看到没有挽回的可能,而且夏国领事馆的那位工作人员也站在附近,只能同意了。”

  然后,他一低头,就等着川田祥太的责难。

  哪里想到,几个呼吸后,川田祥太居然说:“你可以走了!”

  上原简直不敢相信,但身体反应比脑袋快多了,立刻鞠躬赶紧离开了,等着出来他就发誓,请再也不要出现这样的问题了,他一点都不想跟燎原厂打交道了。

  倒是他走后,川田祥太皱眉道:“很聪明啊。”

  随后一天,就跟许如意说的一样,已经要结束了,肯定不再会有什么幺蛾子,甚至,早上起来他们进展馆,都没有人再去检查他们的证件和工作证上的名字是否一致。

  不过许如意并没有换人歇歇的想法,谁知道会不会钓鱼执法?

  好在经过前面几天的轰轰烈烈,而且不少客户已经咨询完毕,该签约的都签约了,有意向的也都留下了联系方式随后联系,所以人已经没有那么多了。他们这一天过得还算舒服。

  忙碌但不紧张,劳累但不辛苦。

  等着晚上闭馆的广播声响起来,所有人都长长的松了口气,终于圆满地结束了。小王精准地报出了成交额,“今天成交额是338.4万美元,一共是1214万美元。”

  大家都挺兴奋的,毕竟这是第一次出来,算是开门红。

  不过也担心,这个额度比之广交会可不高,而且成本更高,恐怕利润很低。

  所以一个个看着许如意,生怕她灰心,哪里想到许如意笑着说:“比我预期的好,我当时想着,能突破一千万就是大喜事,如今还多了二百万,咱们算超额完成任务。那这样,机票是定的后天的,明天是自由活动,大家有什么想买的也打听的差不多了,赶紧买回来。不过就有一点,按着规定,出门必须两个人,不可以私自行动。”

  一听许如意说超额完成,这会儿谁不高兴?!本身就这么辛苦了,要是咋再不合格,那朵难受啊。

  既然如此,如今大家都一个心思,给家里买东西!更何况,廖扬也举了举手,“那个温泉劵换好了,一个人大概是523块钱,已经拿到了手里了,今晚给你们发下来,正好可以买东西。”

  这下可更兴奋了!

  晚上的时候,许如意都听见大家叽叽咕咕在商量买什么东西,这会儿还没有免税店,只要拿着证明交了外汇,就能从京市直接领个大件回家,不用再背来背去。

  这会儿大家出国,都是自己买的,每个人可以买一大一小两件物品,所以大家的选择一般都是一个电视、冰箱、洗衣机,带一个录音机、播放机、电熨斗之类的。

  反正什么样的都有。

  郭海英还问她呢:“你带吗?”

  许如意点点头:“洗衣机!”她终于要解放双手了!

  许如意却是独一份买洗衣机的,燎原厂的人去年都集体买过黑白电视了,都买的是冰箱,至于教授团队们,所有人都选择的是的是彩电——这时候,谁家要是有台进口彩电,那真是时髦人物。

  许如意瞧见这一串名字,就想起了谢璋——他说要引进一条彩电生产线,这都半年了,也不知道成功了没有?

  等着回去,许如意没直接回省城,而是留在京市跟部委汇报工作,不过这次她终于不用住招待所了,许为民简直不要太能干,刚开学趁着不忙,周末找人将房子粉刷完毕,还买了家具放进去。

  这会儿的木头都是实木,放了一个多月,已经没什么味儿了,知道她要住,许为民还给她铺好了床。

  许如意是带着张超男的,她是三室的房子,两个人住很是宽敞。张超男瞧着别提多眼热了,还小心问许如意:“厂长,你说我要不结婚,是不是自己买个商品房才好?否则分不了房子。”

  这的确是现在的问题,许如意点点头:“现在这样的少,没有政策,但如果多了的话,一定会改的。不过你如果需要自己的空间,我认为可以考虑买房子。”

  张超男笑着点点头,“那我就存钱买。”

  许如意又问了句:“你爸妈弟弟还找你吗?”

  “试着找过,可是他们进不来,也就没法了,我不会见他们的,但是我给他们每个月生活费,剩下的,我要为自己活。”

  许如意笑笑:“好好努力。”

  吃完了饭,她就去了一趟医科大,看了看许为民,顺便将一些日文的医学资料给他——这是许为民要的礼物,本来还想问问学习忙吗?然后就瞧见他已经盯着书拔不出来了,许如意也就没打扰他。

  反正日后他上京汇报是经常的,不差这一点半点。

  第二天一大早,许如意就穿的板板正正,去了部委。

  这是她第二次来,所以程序都熟悉了,也没那么拘谨,尤其是小张秘书见了她还挺热情:“许厂长,部长一大早就说,你来了让你直接过去,等着你呢。”

  许如意倒是不意外,甘部长一心想要振兴夏国的机床行业,燎原厂第一次出国展出,虽然成绩已经报上来了,但怎么可能不关心?

  果不其然,她一敲门,屋子里就喊了进。

  进去后,许如意还以为甘部长在看着资料之类的忙着呢,没想到,他直接将工作放在了一边,站了起来,冲着许如意说道:“许厂长,我记得两个月前,你在这里给我保证,一定完成任务!恭喜你,你做到了!”

  饶是许如意镇定惯了,这句话一出,也有些激动。

  更何况,甘部长说的不止这些,他什么都知道:“我听说了,你们遇到的不仅仅是第一次国际展览,而且还有很多人为的阻挠。许厂长,我得谢谢你!”

  许如意可没想到,甘部长突然来了这句。

  她倒不是官本位想法,觉得作为部长是不能道谢的,她是觉得,这不应该的吗!

  岂料,甘部长说:“我谢谢你机智勇敢,遇见困难不怕困难,解决困难,不坠中华儿女之风。我还得谢谢你,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也创造出了1200万美元的成交额,这是你们零的突破,也是我们在日本国际机床展的突破!”

  “好样的!”

  谁能不兴奋呢?!许如意直接大声回了句:“谢谢!”

  倒是惹得甘部长和进来送水的张秘书笑了起来,“好了,该表扬的表扬了,现在讲讲具体情况吧。”

  许如意没什么客气的,更何况,以后如果有夏国工厂过去参展,也得提防这事儿,就把展台不见和图尔机床厂突然销售相同产品说了说,自然也很坦然地说了自己的应对,虽然已经知道无碍,不过听到许如意借力打力,甘部长还是笑了:“怪不得人家跟我说,你在东阳机床厂的时候,就请了林秋生教授讲授三十六计,果然是有些计谋的。”

  “您认识林秋生教授啊?”许如意还真没想到,她那会儿就是觉得南河省搞外贸的这些同志们,太一身正气了,可是外贸工作,面对的是世界各国各色人,怎么可能都是老实人?所以才出了这招?

  甘部长笑笑说:“老朋友了,他一个劲儿的表扬你,说你很灵活,是个好苗子,向我推荐你。”

  许如意都不知道,原来仅仅交流过一个月的林教授居然还送了她这么大份礼,虽然她用不上,可是在这样的年代,这简直就是通天了,但他推荐了人居然半句话都没说。

  “我都不知道……我得谢谢林教授!”

  甘部长说:“他就是这样的人。行了,我们接着讲讲,你当时申请的时候,说是去练练兵,现在并兵练完了,成绩也不错,你准备怎么干?”

  许如意当时并没有提他们国内销售困难这事儿,她倒不是不愿意卖惨,或者是觉得不符合她的形象之类的,其实就是觉得没用。你说你说半天,难不成部委还能下发文件让大家都买你的东西?市场经济了,要不来客户了。

  所以还不如不提,自己想办法。

  显然,甘部长心里跟明镜似的,当时也没拆穿她的想法,显然是打定了主意,不成就是练兵见世面,成了自然有成了的法,这不就开始问了吗?

  许如意直接将自己墙外开花墙内香的想法说了,“我一直坚持在杂志和报刊写稿,跟不少媒体都很熟悉,想要好好宣传宣传。让大家知道,不仅仅是需要进口设备可以找我们,普通的机床升级,也可以找我们,就连外国人都信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