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 第162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穿越重生

  许如意瞧了瞧,这会儿已经是中午一点半了,她就说:“等一等吧,没事今天下午就走,有事的话再待两天。再等等。”

  他们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就知道许如意比往常更喜欢抬头看看墙上的老式挂钟,从一点半开始,一点四十,一点五十,直至两点。老旧的挂钟发出了清脆而悠扬的铛铛声,她这才站了起来。

  “送我去趟部委吧。”

  今天的行程里并没有部委这一站,不过这两年许如意频繁出入部委,突然有需要报告的也是正常,王石头根本没多想,哎了一声拿着钥匙就下楼了。张超男也想去,许如意吩咐她,“你守着电话吧,有事给张秘书打电话。随时。”

  到了部委也就是两点半,她没有预约,甘部长那里有不少事情处理,许如意就坐在外面的椅子上等候,一直到三点半轮到了她,并没有任何电话打进来,许如意知道,郭厂长这是铁了心了。

  许如意进办公室的时候,甘部长大概坐了时间比较长,正在办公室里边走边动动,许如意不是外人,他也没停下来,“你怎么突然过来了?听说数控机床的测试结果不错?”

  许如意笑笑:“是,各方面都达到了优异,跟日本的同类型产品相比,我们丝毫不差!”

  这话一出,甘裕林直接叫了个好!“这可太好了,数控机床我们发展的也很早,不过当时受了日本那边的影响,一直是用的开环系统,整个方向都错了,导致研究也一度搁浅。你们可是弥补了国内的空白。准备什么时候上市?”

  他说着,示意许如意坐下,许如意也没客气,直接坐在了沙发上,“我们还没定。”

  “没定?怎么能没定呢!”甘裕林道,“数控系统的发展一日千里,听过日本那边16位的微操作机器已经开始流行,并成为主流。八位马上就要落后了,你们此时慢一点,将来可是要追很多。得快一些。”

  许如意点头:“是这样的,但是我遇到了一件事,对咱们机床市场有点想法,所以今天就过来,跟您交流一下。”

  “你说说。”

  “你知道平江曲轴厂吗?”

  这个甘裕林肯定知道,“知道啊,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曲轴厂,怎么跟他们有关系吗?”

  许如意就说:“平江厂的厂长郭大伟,昨天在古田铁工所分公司门口被气晕了。”

  “什么?怎么回事?”一听是有事,甘裕林也不活动了,直接坐在了许如意对面。

  许如意直接将前因后果讲了一遍,讲完了甘裕林直接气得拍了桌子,“他们怎么敢这么嚣张?!这事儿一定不能这么轻易放过他们,必须要让他们知道,此事不可为,我们夏国人更不能被欺辱。”

  许如意要的就是这句话:“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和郭厂长商量了,要曝光他们,今天来就是想求助于您,能不能在媒体方面给与支持。”

  甘裕林皱眉:“你的意思是……”

  “就是让大家知道,日本的产品质量可能比较可靠,但人并不可靠。而且我其实,还有一些在数控机床研发时的想法,想借着这件事,跟您聊聊。”

  甘裕林自然知道,许如意绝对不是无的放矢,他点头:“说说吧。”

  许如意是有备而来,那些想法烂熟于心,根本不用稿子,直接说道:“我们从去年开始,八位数微电子控制器已经研发完毕,同时上马了燎原一号数控机床。但是,推行过程中,我发现非常难。难在大家对于国产设备的不信任。虽然我们的数控机床比之进口的同类产品,便宜了一半,可是也是一大笔钱。很多厂家宁愿多花钱,都不愿意买我们的设备。甚至于,我们想要足够多的数据进行系统调试,和南河省机械厅合作,免费赠予三十家工厂一家两台数控机床使用,很多厂家都是勉强才接受的。”

  “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固有思维,就是夏国的机床品质一般,如果可以的话,能进口就进口。”

  这点是鲜明的,如今外汇下放到省,大家进口设备更加方便,每年各种设备的进口量剧增,一方面,大量的外汇花了出去心疼,另一方面,国内的市场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被各国公司抢占,明明是经济发展一片欣欣向荣,他们的制造业却并没有在其中争得一席之地。

  这两年,美国的太阳机床厂,WT公司,PP公司,德国的格曼机床公司,日本的古田铁工所,长崎机床公司,都成了香饽饽。但凡精密机床,必是引进他们的,而夏国产的机床,只能走中低端路线,主打一个量大便宜。

  就这样,口碑还越来越差。

  “您看,进口机床大量挤占了我们的市场,我们因为水平较差,却无力抵抗,如今机床厂倒闭已经不是新闻了,用不了几年,我们的机床产业就会被完全击垮,到时候,可就再也发展不起来了。”

  “如果他们对我们一视同仁,就像是日本出口到美国,无论是价格还是服务都做到极致,那我们还无话可说,可现在,您看,我们的机床厂只是差一点,他们就敢这样掐我们的脖子,如果以后他们一家独大,我们恐怕要听之任之了。”

  “你的意思是限制进口机床?”

  许如意点点头:“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叫做先内兴再外贸。”

  这个说法很新奇,因为这年头,全国都在引进,仿佛不进口产品就不高级,许如意这是要反其道而行之,甘裕林皱着眉头说:“这个观点和你们厂的风向完全相反,你们燎原总厂,几个产品都是走外贸路线的,这么提,不是自相矛盾吗?”

  许如意点头:“是这样的,但又不一样,我仅仅指的是机床行业。我们的机床厂出口的产品都是低端的数显产品和一些有专利的零配件,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够占领市场,是因为国际上几个机床大国他们的战略不同。德国瑞士占领了高端机床市场,日本从数控出发,虽然劲头很猛,但目前还是中端市场的为主,至于美国,这两年蒸蒸日下,也是在中端市场发力了。所以我们才能够在低端市场上分羹。”

  “可是,低端市场虽然很大,但也有限。机床老旧,即便改造,几年后十年后,也将会升级。而数控机床已经成为大家认可的主流。也就是说,当他们想要再次改变的时候,他们看向的厂家就不再是我们了,而是中端的机床公司。”

  “所以,我们机床零配件的外贸市场,其实是狭隘又有时间限制的。之所以抢占它,一是因为当时我们的产品在国内难卖,是一种墙外开花墙内香的营销策略。二是先占地方,为了以后我们的数控中端产品上来后发力。”

  “但整机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的机床价廉,但根本出不去,我认为如果我们基础打不牢靠,出口挣外汇只能是空中楼阁。而且您看,别说出口了,国内都快被挤没了。”

  甘裕林并没有评价,而是问:“你准备怎么操作呢?”

  这问题可不好回答,毕竟是给国家政策提建议,不过许如意对此早有深思,说话更是不紧不慢,“这个行业需要的是足够的资金,好的产品,以及好的市场。”

  “最重要的是好的产品。什么是好的产品?”

  “现在机床行业厂家多,产品多,杂而乱。大家只能靠着口碑来判断用谁家的。可口碑这种事是没有标准的,遇到好用的,那皆大欢喜,遇到不好用的,修吧,捏鼻子认了。”

  这事儿是常见的,甘裕林也摇摇头。

  却听许如意说:“如果可以给出标准呢。譬如,有这样的部门和政策,将机床产品分门别类,购买国外优秀产品进行测试,根本他们的设备得出数据作为标准,划分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进行对标。譬如说一等品等于瑞士机床的水平等等,所有厂家机床只要出厂,必须进行检测,贴上标签。”

  “这样的话就可以解决大家对国内机床不信任和不了解的问题。按着标签来就行了,更何况,知道了标准,就有了奔头,为了卖好产品,自然也要拿着标准学习,做出更好的产品来,还可以形成竞争意识。如果我们再由此部门发布一些指导政策,对机床研发进行调控,那么我们整个市场会更有序,更有活力。这是个不停正循环的过程。”

  这法子真的让甘裕林眼前一亮,“这个不错。”他可不是随便夸,而是别人的建议,可都是各种语言的堆砌,能提出有用且可落地方案的,许如意不能说是独一份,也是佼佼者。

  许如意笑着说:“其实我也有私心,您看,这样一对标,我们的数控机床是什么水平,那真是明晃晃的,谁能不知道呢。”

  甘裕林也笑起来了:“是啊,国家给你保证,谁还能不信?!接着说,资金和市场你是怎么想的?”

  “资金这方面,无非就是专项拨款,税收优惠,购买免除税务之类的,这个我不在行。我只能提出我的想法。”

  甘裕林可并不觉得,直接拿着本子说:“你慢点说,我一点点记录。这些思路都可以讨论一下。接着说市场。”

  重头戏来了。

  “市场其实是前面两项的综合。好产品需要时间,资金拨来了研发也需要时间。可如果还没出来就被挤死了怎么办?我知道现在进口是大趋势,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进口,譬如一些普通的金属切削机床,我们自己的也可以。譬如现在各国出口给我们的数控机床,用的就是我们燎原厂推出的8位微控制器,我们完全可以满足大家的需要。您看,在设备分级后,是否可以提倡使用国产机床?譬如,我们负责进出口贸易的同事,是不是在这方面可以进行劝说,譬如,银行是否可以给与免息贷款,让所有买国产机床的人先用后付钱。”

  甘裕林发现,许如意真是聪明,她说提倡,其实就是在说限额,一个意思,不同的词汇感觉完全不同。

  而且她说的的确很有道理。这一套环环相扣,他能想象,加以完善之后,对于国内市场一定是个强心针。

  甘裕林直接说:“回去写份详尽的报告交上来!”

  许如意立刻应了,当然也会问:“郭厂长的事情能报道一下吗?”

  甘裕林说:“敢作敢当,有什么不能报道的。让小张联系相关媒体进行采访。不过这事儿放出的时机你要把握好。”

  许如意等的就是这句话,连忙说:“得令!”

  甘裕林都笑了,“赶紧去吧。”

  田中和宫川亮出了门,直接坐车回了古田铁工所的分公司,路上宫川亮还有些担心:“经理,您说,那个郭大伟会不会再继续骚扰我们?”

  田中刚刚的气愤一扫而光,面上是一种不以为意的表情,“我们都是按着合同办事,他的要求根本不符合合同规定,我们有什么错?至于那个可恶的警察,我会向大使馆汇报这件事,他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威胁?”

  “不过,”田中看着这位年轻人,他实在是没有经验,做起事情来,不够圆融,“以后这种事情,可以拖一拖,以诚恳地态度,告诉他们我们的不得已,不要这样正面指责。你知道的,夏国人虽然本事不大,但很要面子。可但凡你要是对他们和颜悦色一些,他们就会宁愿委屈自己,也要理解我们。”

  宫川亮刚来没多久,听了后若有所思:“嗨!”

  不过田中虽然这么说,可是对于许如意最后一句话,还是有些介意的,她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

  不过随着几天过去,无论是警察,还是郭大伟,甚至是那个年轻的女厂长,都没有任何反应,无论是田中还是宫川亮都放松下来。果不其然,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没事了。

  甚至有天晚上部门聚餐,田中还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我告诉你的没错吧。”

  宫川亮连连点头:“是这样,这几天又有两家过来,想要催促我们的零配件尽快到货,我态度很好地拒绝了他们后,他们居然还对我说谢谢,这真是奇怪的夏国人?!”

  田中忍不住哈哈哈笑了起来,顺手拿了一支啤酒给他,拍了拍他的肩膀:“学的很好,有前途!”

  而就这时,电话却突然响了,田中很是狐疑地看了看,是一个陌生的电话,他并没有接,而是跟着宫川亮说:“接着喝。”

  可是那个电话没完没了,几声过后,立刻又打了过来,宫川亮低头哈腰地说:“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田中嘟囔:“能有什么事情?”不过还是走了过去,醉醺醺地将电话接了过来:“喂!”

  对面传出来的居然是公司翻译的声音:“田中经理,你看电视了吗?”

  田中很疑惑:“我看那个干什么?”这边的电视只有几个频道,而且内容非常少,新闻又很多,虽然他的人才公寓里配备了一台进口彩色电视机,可他很少打开。

  翻译的声音特别的急切:“您快看看,咱们上电视了。”

  他们上电视了?他们又没有投放广告,怎么可能上电视?

  田中立刻让宫川亮打开电视,却发现国家台上正在播放一个节目,上面的标题叫做《紧急求助:谁来帮帮这个可怜的厂长?》

  放的时候,只有医院的画面,他们俩并不懂汉语,所以根本不清楚这是说的谁,但是,当镜头一转,他俩霎时间就愣了,那上面的人,不是平江曲轴厂厂长郭大伟又是谁?

  而此刻的郭大伟,看起来异常地憔悴,而且他还艰难地伸出了左手,向镜头展示了一下已经不能灵巧的活动了。

  虽然根本听不懂,但田中和宫川亮又不是傻子,这可是夏国的国家台,在这个上面播放,怎么也不是好事吧?田中立刻问:“上面到底讲了什么?”

  翻译急着说:“就说的是平江厂的铣刀缺货,我们却没有货供给,他在我们门口晕了。目前左手已经不能正常伸展,身体出现了问题。”

  田中忍不住骂了句:“八嘎!他们这是诽谤,我要告他们。”

  可是,就听见翻译接着说:“不不不,他们只是介绍了一下情况,根本没多说我们任何话,也没提争吵的事儿。现在已经说到了他们厂停产的问题,说他虽然身体受损,可是还是担心厂子不能正常运行,没办法按时交货,所以迫不得已,在电视上求助,哪个厂子有没有多余的古田铁工所数控铣床的铣刀,他们愿意高价购买!”

  翻译说完了就不吭声了。

  好家伙,这是一句坏话都没说,到哪里去也挑不出毛病来,可是,这哪一句不是负面新闻呢,哪一句有他们的好?

  这上面都解释了,铣刀就相当于做饭用的刀,是常用零配件。就这样的东西,愣是18个月才供货,工厂都停产了还没有,这机床买了不就跟摆设一样吗?

  更何况,郭大伟都在分公司门口晕倒了,这种情况下,他们仍旧没有找到铣刀,他们是既没有服务,供应链也不咋样。

  最重要的是,夏国和日本这可是有过节的,虽然一句未提,但是个夏国人都能听出来,这家日本企业真不咋地。

  这哪里是求助,这是往脸上扇巴掌呢。

  这样下去,谁敢用他们公司的产品?

  田中自然也反应过来了,刚刚喝的酒他都没上脸,这会儿脸气得通红,这还不如直接控诉呢,这样他们还可以打官司,告他诽谤,可这个,人家就是平铺直叙地说了说背景,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名声受损,却是没有半点办法!

  “郭大伟疯了吗?谁允许他这么做的?”

  可喊有什么用呢,夏国的电视远不如日本那么多,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电视台,到了晚上,一般情况下只看国家台。

  这就是说,今天晚上,但凡开着电视的,都看见了。而且还有一点他是知道的,夏国目前还比较贫困,乡村里有电视的人其实是少之又少的,这会儿家里能有电视的,城镇居民为多,而城镇里面什么人最多——工厂啊!

  这几乎等于今天晚上,夏国所有工厂的人,都会看到这条求助!

  那是求助吗?那是口碑的彻底败坏!

  要知道,他们不是唯一的选择,在这个城市,还有来自于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机床公司,就连日本的公司,也有三四家呢。

  田中立刻说:“不行,必须挽回,去找郭大伟,去找他,走!”

  可是到了医院,哪里还看得见人啊,只有空荡荡的病床,还有医生冷淡的话语:“哦,那位外地的同志啊,他着急厂子里的事情,稍微好点,就出院了。你们找他干什么?”

  田中他们直接扑了个空。

  宫川亮这会儿吓得脸都白了,他可是知道,这事儿说到底是因他而起,如果真闹大了,他别说工作了,在这个行业里,很难干下去的,他这会儿声音都是颤抖的:“经理怎么办?”

  田中这会儿倒是冷静下来:“这样,你直接带着铣刀去平江厂登门道歉,告诉他们,我们虽然严格按着合同办事,但其实一直在催促,铣刀已经找到了,并且保证,以后会多备货,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无论什么代价,一定要让郭大伟满意。”

  “我这就去大使馆,务必施压,让他们的国家台记者再进行一次采访,”他本身是很愤怒急迫的,可是说到这里,大概是觉得有了把握,居然放松下来,甚至因为想到了对策,声音里还有些坚定,“我会让这条新闻,成为一段佳话!”

  说完他紧盯着宫川亮:“成败在此一举,宫川君,你的职业生涯就看此刻了,你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