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 第171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穿越重生

  郭培生自然应了。

  这些年厂子里的大小荣誉,都是郭培生收着的——自然不是那种收到自己抽屉里的那种,而是专门找了个一个空房间,做了一个陈列室,一个个的认真放好,用郭培生的话说:“这都是咱们进步的脚印,咱们走的太快,这些脚印就得留着,也算是个证据!”

  许如意:……

  放的时候他还问:“广告是今晚,这消息什么时候出?”

  “应该也是今晚,国家台新闻联播先放,明天一大早报纸会有相关报道,人民报是专访。”

  郭培生:“那我让人通知一下,大家都等着看新闻和咱们新广告呢。你也别做饭了,来家里吃吧。”

  如今两家住对门,许吉祥和许为民都在京市上学,所以许如意常年一个人,经常在郭培生家里搭伙吃饭。

  “好。”

  等着下班,许如意就跟着郭培生,一起骑着自行车回了家属院,这会儿的家属院已经热闹的不得了,燎原县那边的家属们都搬了过来,热热闹闹的。

  他俩进了月亮门,就下了自行车——大夏天的,又放了暑假,孩子们都在路上玩,骑着自行车很容易就碰到。

  不过这也有了交流的机会,旁边坐着的大爷大妈显然已经知道消息了:“厂长,今晚上肯定上电视吗?”

  “肯定,都已经订好了。等会儿可别忘了看!”

  “那不会的,家里已经做好饭了,一会儿都下了班,赶紧吃饭,到时候全家一起看。”

  还有小姑娘凑到许如意身边:“厂长,我们老师今天给我们布置作业了,题目就叫做《燎原一号参评有感》。”后面的小朋友也跟着喊,“我们也是!”“我们也是!”

  许如意可没想到老师们也这么与时俱进,听了以后干脆说:“那可太好了,你们好好写,到时候我们评奖,谁拿了名次,奖励和燎原一号合照怎么样?!”

  这可比奖金要稀罕多了——燎原厂效益好,许如意又是出了名的重视教育,附属中小学和附属职高每学期都有专门拨款发奖学金,只要努力,多多少少总能拿到一些。但燎原一号可是最近厂子里最时髦的设备了,尤其是大家都没见过,这要是有了合影,那肯定是同学中最风光的。

  立刻,小朋友们都炸开了:“太好了!”“我一定好好写!”“妈妈我要看新闻!”

  等着到了家,苏梅老师已经做好了饭,许如意洗了手就帮忙摆碗筷,苏梅小声说:“今天又有人给你介绍对象了。”

  许如意已经不在乎了,实在是太多了——很多人觉得她一个小姑娘,忙成这样,家里连个人都没有,需要有人照顾,说得可好听:“许厂长自己都这么有本事了,肯定不能再找一样有本事的,那两个人都不着家,咋过日子。我这边有认识的小伙子,都是清闲的工作,最顾家了。”

  不过这话到不了许如意这里,一般都是走郭培生和苏梅的路线,好在老俩口对许如意太了解了,直接就回了。

  许如意就问:“您怎么说的?”

  苏梅掐着腰:“我说啊,那找保姆不就行了。”

  许如意直接竖了个大拇指:“您可真厉害!我太喜欢了。”

  当然,看新闻的不仅仅是燎原厂,除了一直关心这事儿的夏国机床厂和相关行业,还有太阳机床厂的贝尔,长崎机床公司的夏国分社社长川野清等等。

  他们都从一些渠道得到了今晚会报道定级的结果,至于到底如何,明明那天去了几十号人在现场观看,可是任凭他们怎么打听,也没有消息透露出来,这让人很不安——如果成绩很不错的话为什么没消息,可如果成绩很好的话,怎么会在国家台新闻播放。

  总之,扑朔迷离。

  所以,晚上七点整,贝尔、川野清他们就不约而同的坐在了电视面前,甚至旁边还有翻译在场。很快,新闻就开始播放,主持人报道了今天夏国的重要新闻,一个个画面掠过,明明都是不关心的问题,他们却还是正襟危坐,原地等待。

  等的时候贝尔忍不住摇摇头:也就是许如意了,她总有办法让他们坐立不安。

  就这个时候,一个机床的画面出现了!

  贝尔一下子挺直了腰背,旁边的翻译已经开始工作:“……昨天上午,夏国机床协会第一批参与评定等级的机床已经测评完毕,其中,来自五洲机床厂和东北机床厂的普通切削车床评定为二等品,来自于东阳机床厂的燎原一号数控机床评定为一等品!据悉,燎原一号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来自于燎原机床厂,他们……”

  他还没翻译完,贝尔已经站了起来,他简直不敢相信,居然是一等品!

  他看过评定的规则,上面明明白白写着是向上靠,可是,他以为最多是二等品,怎么会是一等品?这不就代表着燎原一号最起码要比长崎的数控机床要好?但这怎么可能?

  虽然他很讨厌日本人和日本机床,但他不得不说,日本机床走到今天,是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是一步步走过来的。燎原机床厂才成立几年?他们怎么可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呢!

  他立刻就说:“夏国人真是什么敢吹?他们也不怕大风闪了舌头?”他指着电视,“燎原厂的数显设备是不错,可是他们没有任何的基础,怎么可能突然发展到比长崎强?芯片怎么搞定的,伺服电机他们怎么搞定的,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甚至装配,这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这不是种菜种花,有个种子就行了,这需要是基础,是人才,是大量的研究试错,他们怎么可能从不及格一下子到优秀,你说是不是?这根本就不可能!”

  他明显的急了,整个脸通红,翻译瞧着都有点害怕,连忙指了指电视:“您看,正在播放燎原厂的测试数据!”

  仿佛就是要告诉他们,他们以为的不可能就是真的,绝不是任何吹嘘,电视上竟然放出了燎原厂制造工件的精度:“整个测试工件一共有31个目标公差,燎原一号的公差始终保持在-4到+4之间,与测评的对标设备,来自于德国米勒兄弟机床厂的数控机床几乎相同……”

  贝尔一下子就安静了。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电视,他的房间可是专门购买的进口彩电电视,可以将坐标测量机小小的显示器拍的一清二楚,那上面的确显示着,在贝尔看来几乎不可能的数字。

  他们真做到了!

  他们怎么真的做到了!

  纵然贝尔已经有了准备,但是他不是准备的这个,他知道许如意不是吹嘘之人,她做了这么多铺垫敢拿出来东西肯定不会差,但他以为可能比长崎差一些,也可能会差不少,毕竟这不是容易的。但他们会吹嘘跟长崎差不多,用来抢夺市场。

  但现在完全打破了他的想象!

  他使劲的呼啦着头发,头皮被摩擦着发出了蹭蹭蹭的声音,他的脑子在急剧地转动着——他们的普通数控系统定价在8万元左右,进口数控机床定价在30万元以上。

  从价格就能看出来,这两年他们的确是式微了,他们已经被拉到跟日本差不多的水平和价位,无论怎么努力,他们都提高不了,都逃不过日本机床的围追堵截,数控时代,仿佛要将美国机床行业抛弃了,无奈之下,已经开始了通过价格战抢夺市场。

  可谁能想到,夏国居然突围了。

  这也就是他破防的原因。

  他原本准备的是降价1万,这个诚意足可以打动客户,他不想降得太多,夏国已经是少有的高利润国家了,但现在,如果他们的数据这么好的话,可能这种降价,并不会特别管用。

  也许?一万五?长崎那边会怎么办?

  贝尔想了想后,还是打了电话过去——这种事情,自然不能一盘散沙,他不跟田中合作,不代表不跟其他的厂家串联,即便他们是日本公司,可那又怎样。

  而在长崎机床公司的夏国分社,社长川野清也是刚刚看完新闻,此时他的眉头皱的紧紧的,看到来电后,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那边传来了贝尔的声音:“你怎么想?”

  “这不可能是真的,夏国不可能做出来这么好的机床。”

  “这个坐标测量仪来自于英国,是非常准确的机器,不可能有任何问题。”

  “只是一段录像,也可能是最接近的一个,要知道,夏国的机床公差可以天南地北,有一个接近的不是很正常吗?”川野清坐在那里,兀自说着,“更何况,说不定连工件都不是他们生产的?”

  贝尔都没想到,川野清这么固执,“你不了解许如意这个人,她不是这样的人。而且这没有什么好处,一旦别人购买了他们的系统,就会被打回原形,他们这么多年积攒的信用就全部没了。”

  川野清还是咬死:“只有亲眼见到,我才能相信。”

  贝尔直接气笑了,有人超过就不相信,你凭什么啊,我们被超过的时候,我们也没这样啊,真是不可理喻,既然没办法讨论,那就不需要再联系,他刚想挂断电话,就听见翻译说:“燎原厂的机床广告?!”

  贝尔扭头过去,恰好看见广告开始。

  他一下子就愣了,因为整个电视画面居然是个定格!背景就是刚刚评定为一等品的燎原一号,但是,没有任何的情节,没有任何的叙述,只有一句广告词:燎原一号数控系统,只要49999!燎原一号数控系统,只要49999!燎原一号数控系统,只要49999!

  是一个男中音念的,声音气势浑厚,不停循环,足足得有一分钟,仿佛魔音穿耳,即便结束了,也在脑中不停回荡!

  电话里,川野清发出了气急败坏地咒骂:“这是什么东西!他们在干什么?!”

  贝尔却知道一件事,这广告的确看着最低端,但是他是学过广告的,这种不停循环的洗脑式广告,才是最要命的!燎原厂的产品质量已经通过他们收视率最高的新闻传播出去了,这个价格,比任何的情怀或者是讲解都管用!

  德国的品质,夏国的价格,谁会不动心呢!

  许如意怎么可以这么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怎么又可以这么不要面子呢,他们的推车不是一向以情怀为主吗?推出这样的广告不怕被骂吗!

  更何况,贝尔太明白川野清为什么咒骂了,不是因为这广告难看,是许如意的定价!

  他们的成本大概在售价的65%,也就是说,成本是五万二,这个定价,就算是不要所有的利润,他们也降不到?!他们拿什么争,怎么争?她怎么能定了这个价钱?

第100章 三章合一

  贝尔以为这广告就这么结束了。

  哪里想到,在一分钟的魔音穿耳后,背景没变,字却换了,又开始了!

  那个恼人的声音再一次响起,贝尔扭头赶紧问:“什么意思?”

  翻译已经看出来,贝尔已经处于愤怒的边缘了,连忙说:“他说东阳厂燎原一号数控机床,只要99999!”

  这话一出,贝尔直接站了起来,“什么?”

  他们的数控系统卖8万块,成品机床的出厂价一般在16万左右,也就是说他们的系统占据了成本五成。可这台数控机床,质量堪比德国,价钱却跟他们的系统差不多,这要怎么打?

  这个价格简直是疯了!

  贝尔的眉头都快能夹死苍蝇了。

  可就这样,他也没对电话对面的川野清说什么,只是淡淡评论了一下:“这广告可真烂。”

  显然川野清也没时间跟他吐槽,毕竟这个价钱恐怕也击穿了长崎的底线,他嗯了一声后,很快就找借口挂断了电话——这是想办法去了。

  但贝尔也没动,他一直坐在那里,皱着眉头看着电视,这事儿有点不好办,他开始这么想。

  但随后就推翻了这个想法,不是不好干,是太难了。他们的确准备好了降价倾销,为的就是挤兑燎原厂让她血本无归,但那是燎原厂卖7万,他们也卖7万的做法。可现在呢,燎原厂卖5万块,数控机床是10万,他们确实万万做不到。

  这哪里是挤兑燎原厂,这是反过来了,燎原厂在挤兑他们?!

  这事儿连起来,他都得给许如意叫一声好,前面用郭大伟的事情引起关注,推出了机床协会和评定制度,让大家知道了,他们已经可以取代日本机床,现在,立了这么低的价格,如果他是夏国任何一个机床厂的厂长,他都想和燎原厂合作。如果他是夏国任何一个需要购买机床的厂长,他都愿意买燎原一号,无他,从情绪到质量到价格,燎原一号是唯一选择。

  可是他们怎么办呢?

  他辛辛苦苦申请下来的价格,毫无用武之地。如果是在其他国家,他还能伙同其他公司,对燎原厂进行反倾销,但在夏国,他们根本没有这个概念,这根本没有用——他原先是多么庆幸啊,夏国对这方面管的并不严,所以他们可以用高价挣得盆满钵满。

  可现在,他发现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翻译本来还想说话,可是已经被贝尔严肃的表情吓到了,她想了想干脆悄悄后退,找了个不显眼的地方待着,这一看就没好事。

  贝尔根本没有注意到她,事实上,这会儿就是上帝来了,他也得思考,后续该怎么办。打价格战是不可能了,如今只有两条路,把价格降到最低,然后靠着他们多年的口碑来吸引顾客,如果只差几千块的话,对方不一定会选择燎原厂,毕竟他们实在是太年轻了,除了东阳厂这台还未投产的机器,没有任何的落地。选择他们的可能性很高。

  当然,如果价格战不行的话,另外一条路就比较麻烦了,他们需要大出血,拿出一些原本舍不得拿出来的好东西来吸引夏国客户。

  其实说起来,贝尔的直觉告诉他,他应该直接下狠手,走第二条路,让许如意无路可走,但是,这些东西跟他们的政策完全相反,如果拿出来代价就有点太大了。

  他觉得,是不是必要呢。

  至于川野清,在看完了广告后,直接打电话给了社长川田祥太,“社长,我认为我们该调整战略了。”

  当然了,这则广告不但让这些外国厂商破防,也吸引了不少夏国人观看——主要是许如意挑的时间短太好了,新闻结束后第一个广告,持续了整整一分钟,而广告后面紧跟着的,就是夏国人如今必看的节目《天气预报》。

  你说,中间一共就五分钟广告,数控系统占了五分之一,数控机床又占了五分之一,虽然跟念经似的,让人觉得头疼,可是换台没可换的,也不能为了个广告关电视再打开吧,那还不够折腾的呢。

  所以,今晚上夏国有电视的人家,几乎都忍着听完了这一分钟的魔音穿脑。

  等着结束后,自然忍不住议论。不懂机床的人看着不由皱眉头:“哎呀,这是什么广告啊,怎么就这两句话翻来覆去的说,还这么长时间,吵死了。这两年从那个爱妈拉车开始,广告都很有意思,这怎么弄来这种的。”

  “可不是,”一个穿着牛仔裤的小伙子皱眉说,“一个系统,一个机床弄得这么长时间,脑袋都疼。”

  结果直接被敲了个脑瓜崩,那手劲儿实在是太大了,青年顿时抱着脑袋哎呦一声:“爸你干什么呀,疼死了!你怎么随便打人!”

  “我打你个不学无术!”对方直接说道,“天天让你学点东西,你也不学,书不看,新闻也不看,就知道跳舞。你一个机床工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前两天平江厂全国求助铣刀,你不知道?”

  小青年直接都蒙了,他不知道啊。

  可是他爸已经愤怒了,他可不敢说实话,只能哦了一声,意思是我知道啊,他爸果不其然不会问他,而是只顾自己说,“看了你都想不到,这广告是挺没意思的,但是内容重要啊,一个数控系统才不到五万块,一台数控机床才不到十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