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 第20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穿越重生

  “飞灰含碳量特别多,导致了热效率很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现在,你们的埋管也该换了。”

  “其实我们是建议你们直接进行全面改造的。”

  “我们分析了一下,你们需要改变炉膛结构,加上除尘器,减少布风面积,增加二次风,再加上省煤器。”

  “虽然听起来工作量非常大,但效果会很显著,蒸发量可以从4T/h达到8.5T/H,外加上燃料消耗降低,一年就可以节省二十万左右。”

  随着张元的话,张清江的表情从一开始的惊讶到赞叹,张元也就越来越放松,讲的更加清楚。

  等着话音一落,张清江直接问:“小伙子,你怎么对我们厂的锅炉这么了解?你家有人在我们厂上班吗?”

  这可是正面评价!

  也就是说,自己不但没搞砸,还可能讲得不错?

  张元这会儿都兴奋坏了,徐磊开完会后,就把许如意的意思传达到了技术科,整个技术科大为震撼!

  要知道,如果厂里找一个话最少的地方,肯定是他们技术科。

  别的科室平日里热热闹闹,他们科室不是看书就是看报,过节别的科室凑个节目还能上台表演,他们科室从来只有看的份。

  让他们给这些厂长讲技术?

  那比杀了他们还难!

  徐磊动员半天不成功,直接放了话:“你们知道,许厂长多难才挣了这一次机会吗?成败在此一举,是要分流,还是要继续待在这里,不是许厂长一个人的责任,也是你我的责任。你不干他不干,还想厂子保得住,你们做梦呢?!”

  “我就这么说吧,这么关键的时刻,你要口口声声说着爱厂如爱家,不愿意分流,又不愿意拿出点行动来,我就当你根本不想留在这儿?!”

  张元怎么可能愿意分流呢。

  他毕业就来了这里,这里每个人都很和善,他已经把这里当成家了。

  所以,在一个星期里,他几乎睁开眼就背资料,背完了就跑到车间人多的地方,红着脸给大家讲,有时候紧张加焦急,嘴巴就跟喊了核桃似的,张不开说不清,他就继续练。

  本来还是有些害臊的,可后来技术科的人都去了,包括他们普通话很不标准的科长徐磊,包括他们已经快要退休的老大姐秦亚楠,所有人都在练,所有人都在努力,有什么好害臊的。

  除了背诵练习将每个厂子的东西刻在脑海里,其他时候,他们就听课。

  销售科跑了市局要了资料,还去各厂找人打听,这又不是什么保密的事情,谁家工人不发牢骚,就这么一点点的将资料收集全了。

  许如意连夜分析,把每个厂当作例子,一点点给他们讲,问题在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需要从哪方面解决,解决后会达到什么效果。

  有这样的老师,他今天能这么说下来,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张元这会儿是彻底不紧张了,大声说:“张厂长,我没有去过你们厂。我知道这些,是因为我们许厂长提前就给供销科布下了任务,去了解每个需要改造锅炉的厂家锅炉的具体情况,然后带着我们找出问题,找到的解决方法。”

  张清江简直不敢置信,其实在场的每一个不是燎原厂的人,都是不敢置信的表情。

  “你那会儿还不知道我们要来吧,你怎么能确定我们要来呢。”

  他们对许如意问。

  许如意笑:“我不能确定谁来,我能确定的是,咱们市有这个需求的不就是几十家吗?我们都分析好了,不就行了?“

  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而且还是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整个燎原厂这哪里是想改造沸腾炉啊,他们是努力地一点都不敢懈怠地拼命地想要盘活整个厂子。

  大家都是分配到厂子里,不出意外,一辈子就待在这个厂子了。

  有个比喻,爱厂如爱家,谁能不爱这个自己一手创造的家呢?

  又有谁的心不是肉做的?看着燎原厂这么拼命,能不动容?

  张清江声音都有些哑了,“你们……你们……你们真是了不起!”

  他最后用了了不起这个词。

  可别忘了这是燎原厂啊,昨天他们还在市局一起喊着,燎原厂就是臭老鼠,他们不同意燎原厂挑头这件事情。

  但现在张清江说了不起!同时,在场的其他五位厂长没有一个反驳,甚至,连武大成都没有再开口说一句。

  那意思不就是,他们认同了燎原厂吗?

  张元没忍住,眼睛都红了。

  然后他还想笑,可又觉得这是不是太不严肃了,又使劲地压了下去。

  这样的动作,出现了燎原厂每个职工身上,张维看着就心疼。

  “压什么压,你们就该笑,你们做的这样细致,这样好,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怎么不能笑,都笑起来。”

  其实是有点尴尬的,毕竟大家都看着,可不知道是谁先笑了第一声,场面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如果说刚刚大家是带着审视的目光来看燎原厂,那么现在,这个氛围终于融洽了。

  肃南玻璃厂厂长邱勇笑呵呵地问:“那是不是我们厂的炉子你们也了解?我们的可麻烦呢,总是坏!”

  跟在他身边的技术员正是马上要退休的秦亚楠大姐,大姐直接亲切地说:“可不是,这么多厂,你们厂的炉子坏的最频繁。我们当时一听这数据,可是找了好多原因。但是只听没有实地考察,您家的问题,我们只能是纸上分析。”

  这可以理解,邱勇立刻说:“你说说我听听。”

  “我们觉得,同样改造的沸腾炉,别人家虽然热效率低下,却能平稳运行,你们家频频出问题,应该出在最根本的原因,结构设计、材料原则,砌筑方法还有结渣处理上。”

  “这个说起来可长了,我得跟您分开细聊。”

  邱勇立刻说:“咱去哪里聊?”

  同时,其他四家厂长也是这个意思,周城化肥厂的厂长步前进直接问:“许……”

  他还不知道许如意的身份呢。

  一直没吭声的郭培生直接说:“许如意是我们厂的分管技术厂长。但所有大事她都可以决定。”

  郭培生已经打了报告上去,但目前许如意的计划还没有展开,县里是不可能批复的,所以职位上还没有变动。

  但在燎原人心里,许如意早就是厂长了。

  所以,如今燎原人称郭培生是老厂长,许如意是厂长。大家不约而同地分得很清楚,厂里的事儿找郭培生,技术改造向外的事儿找许如意。

  如果是刚开始,就说许如意是厂长,这几位肯定是带着挑剔目光并不信服的,但如今,他们已经知道,眼前的年轻人技术全面心思活络,最重要的是,她明明可以去一个更大的厂,以她的本事,绝对也可以出头,但是她选择了最艰难的道路,留下这个厂。

  有想法没本事会让人轻视,但有想法有本事就会让人敬佩。

  步前进直接改了称呼:“许厂长,你准备的这么周全,应该也准备了我们聊天的地方吧。”

  “咱们真是不谋而合!我们准备了咨询室,就在办公楼,请移步。”

  许如意一句话就把步前进给逗笑了,步前进琢磨了一下咨询室这个词,顿时感觉,真合适。

  六家厂全部进入了腾空的办公室,许如意也没闲下来。毕竟很多东西,他们不自觉地还是更信服许如意的话。

  另一个没闲下来的是教授蒋玉华,他跟几位厂长都认识,大家也相信他,燎原厂这边给了改造方法,他们也会“咨询”一下。

  所以,空下来的就是张维和武大成,张维喝了一口水,直接开问:“你觉得怎么样?”

  武大成不得不说,今天是真长眼了,他还没见过这么谈生意的。

  他不由想到了每年的广交会,他们肃南市的产品除了小推车就是玻璃制品、刀具,价格低利润低,全国都能做,竞争特别大,有时候一比价,连利润都没有了,要不是有出口补贴,那真是赔钱。

  可出口补贴也是国家的钱啊,为了挣点外汇,想想就心里疼的难受。

  要是许如意去,那会不会是另一个场面?

  但……张维一问,他就把发散的思维收回来了,咳嗽一声,嘴硬道:“看以后吧。”

第18章 二更

  张维就知道,武大成固执又要脸,肯定不会承认的,敲打一下就可以了。

  燎原厂准备的充足,各家厂也带来了自己的技术人员,还有编外的专家,这一上午,就瞧见几个团队从办公楼到二车间跑了好几趟,不停地补充细节。

  终于,老山将刀具厂先聊完了,张清江直接跟许如意说:“你们说的改造方案我非常满意,不过还是需要你们再派技术人员到我们厂里具体落实细化一下,我们才能定下合作。”

  许如意点头:“这是应当的,约好时间我们上门。而且,张厂长,前十位跟我们合作的厂家,我们还免费送锅炉管理课,到时候可以让技术人员和司炉工一起来上课,更合理的使用锅炉,相同情况下,燃烧效率会更高的。”

  张清江没想到,还有附赠?

  他本来就已经心动了,再说许如意这本事,又限定名额,怎么可能是没用的东西,立刻说:“那我肯定要占一个,咱们就定明天过来吧。”

  正说着,后面的步前进也附和了一声:“我们也是明天,许厂长,我们六家,你却给了十个名额,这显然是吸引其他厂子。”

  “我们这六家就没有点其他好处?”

  从步前进一说话,许如意就知道他脑袋很灵活的,她立刻就笑了:“怎么可能没有呢,咱们六家是对我们支持最大的,在所有人都不看好我们的时候,你们是第一个来我们厂子的厂家,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锅炉改造人工费我们打八折!”

  这……步前进直接给许如意竖了个大拇指。

  “如意,你这样做生意,哪里有做不成的。”

  其他人也是这种感觉,虽然都是国有厂子,可大家都把厂子当成了自己的家,每一分都是精打细算的。

  这些厂子都是自己改过锅炉的,自然知道大致成本是多少,许如意要的稍微有点高,但人家技术好,服务好,是能接受的。

  如今,这个八折一打出来,那真是打进了他们的心窝里,这又好又省钱的合作,谁不愿意?

  所以,步前进才有了这么一句。

  许如意笑着说:“不过还要麻烦大家一件事,就是锅炉报的编辑姜红昨天听说了你们要来我们厂,她想进行采访,已经连夜往这边赶了,大概还有小半小时就到,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一下采访,当然,这个纯属自愿。”

  许如意昨天趁着在市里,跑去邮政局给姜红打了个电话,把锅炉改造好,并且已经有厂家上门的好消息告诉了她,姜红一听就说:“这采访素材太好了,正好今天晚上锅炉报就印出来了,我去采访顺便给你捎过去。”

  所以,她是等到了晚上八点报纸印刷完毕,才连夜坐车赶过来的。

  刚刚许如意已经让人找车去接她了。

  张清江他们都听说,许如意跟曝光他们的锅炉报如今关系不错,可万万没想到,居然是一有点动静就跑过来采访的关系。

  这……大家后知后觉地想,许如意那篇文章,恐怕真是很厉害!

  一时间,谁不想看看,再说,双方现在合作融洽,帮帮忙又不是什么大事,愣是没有一个人离开。

  许如意道了谢,就让食堂送了午饭来——早就过点了,他们刚刚聊的正高兴,谁也不愿意吃,就没让送。

  等着吃完饭,就听见楼梯上传来了咚咚咚的走路声,应该是个女同志,声音并不大,但一定很着急,几乎是一步迈两阶的频率。

  正想着,就瞧见一个扎着马尾辫穿着红色T恤蓝色牛仔裤的女同志出现在了办公室门口,她进门就先看了一眼,最后定格在许如意身上:“许厂长,看样子我没来晚。”

  许如意笑着说:“来的刚刚好。”

  她扭头冲向大家:“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锅炉报编辑记者姜红。”

  厂长们立刻起身相互握手介绍,同时,跟在后面的王石头,已经将姜红带来的报纸搬了上来,许如意就让人一份一份的发到了大家手中,顺便自己也拿了一份看了起来。

  锅炉报每周二出版,一共四个版面,4开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