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 第31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穿越重生

  从肃南市到省城一共三个小时路程,张维趁机就跟她讲了讲省厅的事儿:“我们去的这个部门叫做进出口管理处,我们参加广交会的企业产品名单,都是先交给他们的,他们进行审核通过后,才会交给省商务厅负责的同志。”

  “给我打电话的叫做齐伟民,三十来岁,人挺负责的,很守规矩。现在处长叫做周雄安,马上要退了,不太好打交道。”

  许如意一听就明白了,守规矩就代表着一切没有规章的都不可能变通。马上要退了证明岁数不小,已经很难接受新事物,不好打交道就是性子比较倔,不容易改变。

  怎么想,今天这活儿都不太容易。

  不过张维倒是很有底气,“他们不同意的话,我就去找厅长,总不能你们没见过,就不让我们卖吧。大不了我跟他拍桌子。“

  许如意就想到了厂长们去找张维拍桌子,原来这是一脉相传的啊,怪不得大家都接受良好。

  张维显然也看出了许如意的想法,笑了笑说:“人都是有局限性的,该拍就拍,都是为了工作,不用怕这些。一个领导,他要是不允许下属拍桌子,那他当不好领导。”

  许如意直接给张维竖了大拇指,张维也笑了:“不过,拍了也不一定管用,争取先说服周处长吧。”

  张维显然对打过多次交道的进出口管理处很有经验,真的被她说对了。

  到了省城恰好九点半,这会儿都已经上班了,张维和许如意在大门处交了介绍信后,车子直接开进了大院,随后,张维带路,司机帮忙拿推车,一行人进了办公大楼。

  进出口管理处就在一楼左边,往里面走了两步就到了,办公室的门大开着,从外面能看到里面的场景,面积不太大,也就是十几平米的样子,放了五张桌子,所有人都在办公。

  张维直接在门上敲了敲,咚咚咚的敲门声让大家都抬起了头,最边上的一个待着黑眼镜的男同志一抬眼看见他们,立刻就站了起来:“张局,您真过来了。”

  显然,这就是齐伟民。

  张维就说:“我产品都要被拿下来了,当然得过来看看。”

  齐伟民显然已经习惯了地市的领导“兴师问罪”,根本不着急:“那这样,您稍等一下,我跟我们处长先汇报一下。”

  他倒是很客气,去之前还拉了几个凳子出来,让许如意他们都坐下。许如意的位置就在门口,她的目光跟着齐伟民,眼见着他去了斜对过的一间办公室,里面很快传来了对话声。

  “处长,肃南市的张维局长过来了,还是昨天我跟您汇报过的露营推车问题。”

  周处长的声音有些苍老,听着年岁就不小了:“那个啊,不用过来了,告诉她不行,让她换一个,我记得他们不是有个螺丝厂吗?不行的话,螺栓螺母上一个,说不定也有外商要呢。”

  张维脾气并不算很好,否则许如意第一次见她,熊广涛也不会被她一句话说的闭嘴,这会儿许如意听见了,她自然也听见了,腾地一下直接站了起来,冲着那边就过去了。

  张美义眼睛都瞪大了,许如意示意她拿上东西,也跟了过去。

  这离着一共不到五米远,那边话没落,张维人已经到了,敲了一下门,冲着周雄安就说:“周处,你这样说,我有意见。我们肃南市机械局上报的名单都是有考量的,你不做调查,不问我们意见,怎么可以随便更换?“

  “如果您没见过,不理解,我们已经到这里了,还拿了样品来,就是为了跟您解释,您这样见都不见,就做了决定,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周雄安显然不是跟张维第一次打交道了,直接说:“你说我为什么不见你,每次一拿下什么,你就来找我吵架。我这里是省厅,不知道的以为是菜市场呢。”

  张局很镇定,“我怎么是吵架呢,我是来找您汇报工作,表达我的想法,我进门还敲了门,您怎么能这么评价我?”

  周雄安显然没想到,张维敲门还是有目的的呢,直接气愣了。

  就这个机会,张维接着说:“我还是那个要求,您得给我拿下的充分理由,否则的话,咱们去厅长那边讲讲理。”

  “我们肃南市机械局,这么多年都是倒数第一,我们痛心疾首啊,为了不拖后腿,我们这一年都在想办法找产品,这个露营拖车,是我们今年秋交会的赚外汇的希望,您这样随随便便不讲道理的拿下,对我们肃南市机械局打击太大了!”

  许如意在后面都叫了声好!

  她每次见张维,虽然对她和燎原厂很热情,但都是规规矩矩,她还以为张维就这么个规矩人呢。

  现在看来,可不是这样。

  在什么位置就有什么态度,在市局她是一把手,就得秉公处理,树立形象。可是在省厅,她就是个地市干部,为了肃南市要好处,她就得该说的说,该泼辣的泼辣!

  当然,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夸张一下,增加分量,博取同情。

  原来同道中人,许如意觉得,怪不得自己跟张维这么投缘,倒是后面的张美义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局长还能这样啊。

  但这段话的杀伤力的确很大,这说的也太严重了吧!

  刚刚周雄安还咬死了这东西没什么用处要拿下,这会儿就放缓了语气了,“你们这个想法是对的,为国家挣外汇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但是这个产品实在是不合适。你们这个产品,就是凭空想象,你去过国外吗?”

  张维这个可真不能撒谎,她摇头:“没去过。”

  周雄安立刻就说了:“那就是了,你没去过,可我去过啊。我去过美国和日本,也认识了不少外国人,我可从没听过,他们喜欢露营,还用什么露营推车。”

  张维霎时间卡那儿了。

  谁也没想到,周雄安是去过国外的,而且信誓旦旦的说,没见过。

  这就跟一个杨桃放在了没见过的人面前,没吃过的人猜测它是苦的甜的咸的都不管用,只有吃过的人的说法才是准确的——它是没味的。

  周雄安见张维不吭声了,就知道她被说服了,“你们赶紧回去再换一个吧,给你们宽限两天时间,把名报上来。”

  张维这会儿是真没办法了,扭头看许如意,许如意这才开口:“周处长,我能说一句吗?”

  周雄安刚刚就注意到许如意了,不过以为她就是个办事人员,实在是太年轻了,听她要说话,就看向了张维,张维连忙介绍:“这是燎原县机械厂厂长许如意,露营推车就是他们的产品。”

  周雄安是知道燎原厂和许如意的,毕竟陆庭章专门问过武大成燎原厂的事儿,所以他也找来报纸看了看。

  的确是个厉害人物!还很年轻,周雄安也很欣赏,这样有本事的年轻人越多越好,可怎么就厂长了?

  这也太快了!

  所以看许如意他就带了审视,“你想说什么?”

  许如意就问:“您是什么原因去的国外,待了多久呢。”

  这个没什么不能告诉人的,周雄安回答:“去年和今年春天,我们跟随外交人员一起出国,推销夏国的工业产品,每次有一周的时间。”

  许如意知道这段历史,为了推销我们的产品,国家可是想尽了办法,每次有外交活动,都会带着庞大的队伍,这里面有各省的相关负责人,也有相关行业各厂的厂长,为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卖出产品挣外汇。

  所以周雄安作为进出口管理处处长,出国两次一点问题都没有,但问题在于,他们出国怎么度过的。

  这会儿的人可不像是许如意年代的夏国,大家都富裕起来了,出国以后就是逛逛逛买买买。

  这会儿的人一分钱可以掰成八瓣花,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张美义多花了两分钱买早餐,她在路上心疼了好几个小时。

  出国是有补贴的,以美元结算。

  很多人为了省下这笔钱,补贴家用或者换个电器带回来,几乎是足不出户,甚至还自带干粮,连饭都不吃国外的。

  周雄安作为一个省厅的处长,身上穿着的白色衬衫,领子都快洗破了,显然生活并不富裕,他八成也是这么度过的。

  他怎么可能深入地了解美国和日本人的生活呢,他怎么可能看到他们露营呢。

  许如意本来挺生气的,觉得周雄安固执,可这么一想,她一点气都没有了,这还不是我们太落后太穷了导致的。

  她平心静气地讲:“周处长,我们去一个地方,走马观花地看几天,并不能深入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就跟我们燎原县,您要是来了在县城里逛逛,你能知道我们有多少个工厂,街上有多少店面,有几家厂子盖起了家属院,饭食多是面食,不怎么爱吃辣。可您恐怕不知道,我们婚嫁的习俗是什么,我们生了孩子满月百天怎么过。对吗?”

  她不想当众揭开一个处长省吃俭用的事儿,这已经是很稳妥的解释了。

  但周雄安真的很固执,“你这是强词夺理。”

  这就陷入僵局了,张维也怒了:“我们有照片,”她直接一伸手,许如意就把老照片递给了她,张维看到这张照片就心痛:“你瞧瞧,这是1937年的美国,那会他们就露营。”

  周雄安看了一眼,眉头皱了起来:“四十多年的东西,怎么能作准?”

  张维直接就把照片往桌子上一拍,“周雄安,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

  周雄安也怒了:“我就是跟你们讲道理,你们为什么不听道理!”

  他俩嗓门是一个比一个高,大部分的办公室都是不关门的,许如意就觉得,在忽然之间,走廊上安静了许多。

  张维真觉得周雄安太过分了,直接就说:“走,咱们找厅长去,我倒要问问厅长,你作为一个进出口管理处的处长,这么不接受新事物,以自己眼光为标准,这是一个合格的干部吗?”

  周雄安也不带怕的,真站起来了:“那咱们就说说,是我这个去过的说的准,还是你这个没去过的想的准?”

  这俩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

  齐伟民都急死了,试图拉架,但他哪里是这两位的对手啊,根本插不进嘴去,就这时候,有人突然问了句:“周处长,你们在干什么?”

  那个人就在门口说的话,离着许如意并不远,她下意识地转过头去,这口气一听就是领导,没想到居然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干部。

  可这一声真管用,里面原本已经剑拔弩张,但一见这人,气氛顿时泄了,周雄安连忙冲着来人叫了一声:“陆厅长,没什么,我们就是有个问题有不同意见。”

  许如意就想起来了一个人,张局上次说,武大成之所以改变态度,及时因为有位副厅长让他全力协助燎原厂打好翻身仗。

  这就是陆时章?

  许如意已经习惯了别人惊讶于自己的年轻,今天她也惊讶了一回,副厅级的职务,这个年纪可真挺年轻了。

  张维也开口了,“陆厅长,不是没什么,我们之间是爆发了很大的矛盾,我认为周处长对我们市局提报的秋交会参展产品有极大的误解。”

  这样一说,陆时章显然不能当作普通的争论来看,他直接问周雄安:“周处长,怎么回事?”

  周雄安只能快速将事情经过解释了一遍,他人虽然固执,却没有添油加醋,倒是将两边的观点都说了一遍,还把那张照片递了过去。

  陆时章直接进了屋子,看了一眼照片问:“什么样的露营推车,有实物吗?”

  许如意立刻说:“在这里。”

  进来之前,他们已经将尼龙袋拆掉了,现在的推车就是个收缩好的,带轮子的铁架,一般人是看不出什么东西来的。

  没想到,陆时章一看,就瞧出了眉目:“这是能收缩的?为了便于放在车辆后备箱?”

  终于来了个懂行的,许如意松口气,点头:“是,这个合起来尺寸是半米宽一米长,厚度只有三十公分,大一些越野车,可以直接横放在后备箱里,就算是小一点的两厢车,也可以竖着放进去。”

  陆时章讶异地看了许如意一眼:“你们这个信息掌握的可是不少,这个尺寸的确合适。怎么拉开?”

  许如意就指了指旁边的带子,“打开直接拉就可以。”

  陆时章根本就没用别人上手,自己解开了后,一手扶着把手,一手扯着另一边,不费力的就拉开了。

  立时,一个四轮推车出现在大家面前。

  陆时章直接推着走了走,点头说,“很顺滑,承重怎么样。”

  “200斤。”

  陆时章也没信她,捏了捏旁边的钢管,冲着齐伟民说:“有没有重量大一点的东西,放上来试试。”

  齐伟民这会儿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连忙说:“后院的路坏了,今天正在铺,有不少青石板。不过那个是不是有点沉。”

  没等陆时章问,许如意直接说:“没问题。不超重就行。齐干事,后院怎么走,我推着过去装一些。”

  陆时章根本没把车子交给许如意,而是给了齐伟民:“这个实验还是我们自己来比较好,让他们去装吧,装完了推过来。”

  许如意就插没手,这位陆厅长不但实干而且懂行,她根本就不用插手,更何况,这会儿空闲,肯定是要具体问问相关情况的。

  果不其然,齐伟民推着车走了,陆时章就说:“都在这儿站着干什么?坐下来说。”

  这屋子都配着常见的木质绿色沙发,刚刚进来就剑拔弩张,所以一直都没坐下,这会儿倒是各自寻了位置坐下了。

  周雄安看着陆时章试了半天,一坐下就问:“陆厅长,您知道露营?”

  他这一问,张维也紧张地看着眼前这位年纪不大但级别很高的领导,陆时章说:“我有两位外国朋友,曾经交流过这些,这项旅游活动,在发达国家的确非常流行,他们喜欢在汽车后备箱里装上帐篷和野炊用具,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悠闲自在的待一天,享受大自然的风光。”

  “应该这么说,汽车进入他们家庭的时候,露营就已经流行起来了。”

  “不过我们即便出过国,并不知道也很正常,因为美国人是很公私分明的,如果不是很亲密的朋友,他们并不喜欢聊这些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