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 第63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穿越重生

  纵然美国亦或是其他国家的机床,也有用的时间很长的,但跟夏国完全不一样——夏国的机床外表靓丽,但多数已经精度非常低,而美国这些国家的旧机床,虽然看着不新了,但是精度还会跟出厂的时候差不多。

  这中间区别就是,他们都是用原厂件替换,根据说明书定期保养,但夏国却是工人自己来。

  这样的设备,早就该大修或者是更换了。

  所以,戴文心里更不爽了。

  他知道这种高于市场价的订单不会持续很久,但是,他以为还会过一段时间,毕竟现在的夏国还不够开放,他们接触的外商太少了。

  可都被凯瑟琳给毁了,等着挂了电话,戴文才将胸中那句国骂给骂了出来,凯瑟琳这是要干什么,她为什么要报出这样的低价?她是要砸了大家的饭碗吗?

  但这样的市场他是不可能放弃的,他得先确认一下,究竟是不是真的,当然,他更得思考一下,夏国的心理价位是多少。

  该死!他忍不住又骂了一句凯瑟琳。

  凯瑟琳的报价显然搅乱了一池春水,一下午,工作组的电话就没歇着,十几通电话都是明里暗里打探到底是谁家报了低于报价的价格。

  不过也不都是许如意接的,有了许如意的示例,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就是风格不太一样。

  譬如吴海棠,她口语不好就成了优点,对方问,她就结结巴巴的,好像是个特别老实的小姑娘,恨不得赶紧给对方解释清楚。

  “对的,是真的,就是生产厂商报价。”

  “我不能说,不过我们这边预算也有限,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会挑选比较合适的。”

  “差不多就是……哈哈哈……就是质量啊,服务啊,品牌啊都差不多吗?”

  譬如任晓友,他就装不了老实,主打一个有话就说,“凯文先生,你别明里暗里问我了,我能说的都说,不能说的真不能说。我只能告诉您,价格是真的,说真的,你们离我们还比较近,物流费用更低廉一些,怎么能高出这么多呢?”

  反正能给的消息都给了,他们自然有本事去打听,打听到了就知道许如意说的真的,那价格愿意给多少,就要看有多想拿到这个订单了。

  “哎呦!”小胡郁闷地说,“怎么就这两天放假啊,我真想看看他们的反应,听听他们给咱啥价格。”

  明天就是元旦,要放假一天,不过因为组里的人大多是省城的,大家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都没回家了,许如意就多放了一天,让大家回去看看。

  这边只会留个本地人值班。

  周雪就是值班的,笑着说:“放心吧,他们没有这么快,报价肯定不会一拍脑袋就决定的。”

  这也是啊,所以这天结束,虽然搅动的各位销售经理们食不下咽,但工作组的同志们,可都是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许如意还是老样子,提前告诉了王石头,由他来接的。

  王石头照旧给她准备了一壶温热的米粥,让她路上可以垫垫肚子,还有一件更厚实的被子,显然是怕睡觉冻着。

  不过许如意这几天远没有那些天熬的这么厉害,还挺精神的,趁着路上有空,没少问王石头厂里的事情。

  那自然是一切顺利了!

  “木艺厂的桌椅交了三分之二了,销量不错,我听说还有续订的。”

  这个许如意知道,虽然这会儿夏国和美国都是冬天,但是澳大利亚是夏天啊,这户外桌椅的订单大多数是来自那里。

  倒是收缩推车不怎么受季节限制——其实大多数人家,都是拿它当作平时使用的工具,因此,销量也很不错。

  大卫前两天还给她发了传真,用了大量的词语称赞他们的推车非常实用,而且告诉她,他们之前定的数额卖完绝对没问题,恐怕还要续订。

  而且婴儿推车也已经设计好了,薛红英说马上就要生产样品,她想着是看看能不能在春秋会上大卖,许如意却觉得这东西,国内完全可以接受,可以去大城市卖卖试试。

  不过销售队伍还没有组建起来,许如意心里有人选,但需要再考察一下。

  聊了没几句话,许如意就发现了王石头最关心的点:“听说过节发东西,我来接你了,也不知道发的啥?”

  他也不好意思,揉揉脑袋:“当然回去就知道了,反正咱们厂现在是全市有名的效益好,东西肯定不会差的。”

  “您不知道,自从集体婚礼后,给咱们厂介绍对象可多呢,都是原先想都不敢想的条件。”

  许如意超理解这种想法,她实习的时候,一到发工资,也坐不住呢。

  她就说:“一个人是面两袋,米两袋,油四桶,肉十斤,鸡蛋十斤,苹果五十斤。另外还有奖金,按着平时的贡献发的。你发多少我还真不知道,不过可以告诉你平均值。”

  许如意越说王石头的眼睛就越亮,厂子是富裕了,工资和奖金也高了,可这个过程中,只有一个中秋节,那会儿好多货款都没收回呢,发的东西并不多。

  可现在不一样了,你听听吧,他还记得上次许如意带着人给大成厂修好了炭化炉,人家送了一车的油和面,一家就发了不多,可是全厂人那天就跟过年一样,乐的半夜都睡不着。

  现在一个人就这么多东西,他家可是双职工,那小半年不用买东西了?

  王石头乐呵呵地说:“我猜猜,五十?!”

  这个可不少了,足足一个月的工资呢,哪里想到,许如意笑了:“再加五十。”

  王石头开着车都叫起来了:“一百块!真的啊!”

  许如意就说:“真的!”

  一个人一百块,王石头家里可是双职工,那就是两百块,这才是元旦,过年肯定还有,王石头数着都觉得日子有奔头!

  等着到了厂区就发现,燎原厂也是这样。李远征早早就买了灯笼和红绸红旗,这会儿整个厂区都挂上了,瞧着就喜气洋洋的。

  这会儿厂区里停着好几辆大卡车,工人们正一溜溜的排队,孩子们这会儿也放学了,都在旁边玩呢。

  许如意也是子弟,知道这肯定是家里通知的,让他们来拿东西。

  所有人都在兴奋地说着,笑着,明明是最萧瑟的冬天,整个厂区却有种热火朝天的感觉。

  许如意还听见徐媛媛在那儿说:“肉怎么可能吃不了,我跟你说,做红烧肉,一个有一块橡皮那么大,油汪汪甜滋滋,可香呢,我一口气能吃两碗饭。”

  王青青也不甘落后,“还可以做肉饼吃,那个面皮一定要薄,肉饼一定要厚,多放点油,一咬水就流出来了,超级好吃。”

  徐媛媛点点头:“那倒是,不过我现在倒是有点想念豆橛子了,我妈做饭肉太多了,原先觉得不好吃,现在居然觉得还行。”

  王青青也点头:“可不是吗?生活好了,我都长肉了,我现在腰都二尺二了。”

  孩子们的话,让许如意哑然失笑,“这是正常身材,高考关键时刻,可不能减肥。”

  许如意一开腔,大家才发现她回来了,立刻兴奋起来:“厂长回来了!”“厂长新年好!”

  当然声音最大的还是张大壮:“厂长,这次发的可太多了,去我们家吃饭啊。”

  立刻有人揭了他的短:“你天天陪女朋友哪里有空,还是来我们家,我包饺子!厂长来我们家啊。”

  许如意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们这是东西发多了,想让我帮忙消灭消灭吧,那可不行,我们家也吃不了,来我们家啊。”

  她开玩笑,大家都跟着乐,可乐着乐着不少人都泛了泪花,夏天的时候,大家还因为西瓜吃的太快舍不得买呢,谁能想到,自己家还能有肉吃不了的时候?

  “真好!”许如意听见不少人说了这两个字。

  许如意挺喜欢这两个字的。

  他们家许为民和许吉祥早就推着自行车来了,就这样,还拿不了,是王石头帮忙送回去的。

  等着王石头走了,姐弟三个人就忙着将东西归位,米面油都放进了橱柜里,鸡蛋放进了篮子里,苹果则放到了旁边的纸箱子里。

  至于猪肉,就算是许为民报了一串的菜名,他们三的肚皮也有限,两斤撑死了,剩下的,一部分被许为民切成了肉丝,炒熟了放起来,另一部分则干脆抹上了盐,放在了院子里的阴凉处。

  这样一弄,几乎许家厨房都满了,许吉祥忍不住说:“姐,怪不得你们要发这么多东西,钱在手里感觉不到,可东西摆满了,就觉得日子过得特别充足,特别好!”

  这也是许如意和郭培生商量这么发东西的原因,这年头过日子,不就是一个圆圆满满吗?

  随后许为民做饭,许如意则在厨房里帮忙打下手,至于许吉祥,她就跟个跟屁虫一样跟着许如意,又像个八哥一样,叽叽喳喳地说。

  她说自己最近学习成绩特别好,又说那个小店已经成了肃南市好多文艺青年的聚集地,生意可好呢。

  当然也替话少的许为民说,说许为民又成了年级第一,不过不是并列的,还告状呢,说是徐媛媛和王青青他们都想好了要考什么学校,只有许为民一直不肯说,许吉祥哼哼唧唧地不愿意:我哥都瞒着我。

  许如意倒是觉得,她去上中专的那两年,都是许为民照顾许吉祥,他是个有主见的人,既然不说,就证明他还没想好或者有顾虑,让他再想想就可以了。

  果不其然,许为民是担心许如意追问的,她没接话,许为民很是感激地看了许如意一眼。

  这让许如意有点怀疑,许为民想学的专业是不是有点不一样?

  兄妹三人热热闹闹,等着饭做好了,盘盘碗碗摆满了许家的小饭桌,许如意左边是叽叽喳喳的八哥妹妹,右边是沉默但温暖的弟弟,再往外看去,冬日的冷夜里,燎原厂的家属区家家灯火通明,比之半年前的黑漆漆,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在家懒散了两天,元旦过后第二天的下午,许如意就返程了。

  王石头还说呢:“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你也不多待待,明天咱们早起,我开个早车不就行了。”

  许如意就说:“这天开早车太冷了,而且,我还惦记着工作组的事儿。”

  王石头一点都没觉得许如意说虚的,他可知道许如意工作起来有多忙,连连说:“那咱赶快走。”

  许如意是人又不是神,她纵然知道自己的法子可能是有用的,可也不知道到底有多有用,心里终归是挂念着。

  所以等着到了东阳厂,只是让王石头将自己的东西送到招待所,自己则直接去了办公室。

  只是还没进门就听见办公室里热闹极了。

  明明明天才正式上班,这会儿她竟然听见了小周的声音:“你说今天会不会又发过来的?”

  只听见任晓友说:“虽然我很想,但是也不能吧,他们不过元旦吗?”

  又好像是吴海棠的声音:“那你来干什么?”

  任晓友就说:“这不是一直牵着挂着,我回去这两天都没睡好觉,你一说要提前来,我这不就跟过来了吗!反正在家也睡不着,不如过来看看。”

  小周显然很赞同:“就是,我这几天没事就往这边跑,哎呀,你说他们怎么不报价呢。”

  许如意干脆走了进去,“都在啊。”

  不过见了里面的人,许如意都愣了,她以为就他们三个呢,哪里想到,郭海英他们也在,只不过一个个的正在干活,没聊天而已。

  瞧见许如意,大家都忍不住说:“组长,看样子你也坐不住。”

  许如意这方面一点都不装着:“可不是?谁不挂念呢。”

  既然都来了,大家自然各司其职,忙活起来,不过,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都会隔上个几分钟,就往传真机那边看一眼。

  工作累了抬头休息的时候会看,上卫生间去的时候看一眼,回来的时候看一眼,去倒水看一眼,去拿资料看一眼。

  本来许如意来的时候就傍晚了,忙着忙着,看着看着,天就慢慢黑了,可却没人愿意动。

  许如意就说:“走啊吃饭去啊。晚了食堂没饭了。”

  还是有些舍不得,郭海英自觉自己很有定力,可是这会儿,也觉得定不住了,“我觉得两天差不多吧,该打听的也打听了,咱们第二批清单可发出去时间不短了,也该报价了吧。”

  许如意推着她,“走吧走吧,该干什么干什么早晚得来,说不定我们吃完饭就来了呢。”

  郭海英可不信她:“怎么会在饭点来?”不过还是任由许如意推走了。

  食堂里的饭菜都是大锅饭,胜在滋味足又热乎,工作组的人也没什么心情吃,各自随便扒拉了点,就准备回去了。

  许如意也不劝他们,她自己还等着呢,不过她吃得慢,所以是最后往回走的。

  但这次到了楼道里,她又听见了热闹的声音。

  这很不寻常,明明大家已经进入了边工作边等待的状态,很少说话了,她立刻反应过来,三步变两步,快速地上了楼去。

  还没到办公室门口,就听见任晓友大声地喊:“是WT公司!戴文的报价来了!他说他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配件,给我们整机的报价是46.5万美元,如果我们愿意用自己的部分零部件,也是可以的,他们给出的报价是32.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