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 第74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穿越重生

  甚至,小老三还拽着自己二姐,现场将两段广告都演了一遍,尤其是最后他演老太太,还找了个枕头巾,戴在头上,哼了一句:“买点菜怎么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不过最后念广告语的时候,居然是好几个小朋友一起说的,可见大家都记住了。

  的确如此,仿佛在一夜之间,爱宝推车和爱玛拉车的广告就流行起来,街道上,四处都听见有孩子在闹着玩,跟演小品似的,演着广告内容,说着那些广告词。

  到了中午,她这里人还没散去,就接到了薛红英的电话:“厂长!好几个百货大楼给咱们打电话了,说是今天商店里,到处都是问爱宝推车和爱玛拉车的,咱们火了!“

第46章 三章合一

  薛红英的声音里都是兴奋:“有好几家都是谈的暂放代销,没有租赁柜台,人家本来就给放到了边角处,现在说给咱们专门腾了一块显眼的地方宣传,让咱们赶紧将爱妈拉车发过去,婴儿推车可能也不够。”

  因为婴儿推车的技术含量更高,所以许如意当时让红星厂全力研发婴儿推车,推车是先研究出来的。

  许如意当时想的就是,先推广婴儿推车。

  让她没想到的是,红星厂的研发速度快得很,拉车居然也出来了,而且刘晓红拍广告的时候,也将拉车广告拍了出来。

  这么一结合,效果显然不错,这下,倒是他们催着许如意往前走了。

  所以许如意看了广告,就要求大家这几天集中力量生产拉车,除了红星厂,甚至燎原厂木艺厂的闲置工人,都过去帮忙了。

  这么连轴转了小半个月,推车和拉车的库存量都不少。但谁能想到,这广告这么火热啊。

  薛红英有点无奈地说:“这婴儿推车和拉车的库存都是一万辆,咱们不够分的。可你说当时,让咱们再多生产,那也不可能,广告没上,谁敢压这么多货!”

  许如意可听出了她话里得意与高兴,惆怅与无奈。

  许如意也是这种感觉:“那就开工,跟工人们说,春节加班三倍工资,咱们抓紧生产出来!”

  这话一说,薛红英都笑了:“我打电话就是想跟你说,今天工人们都找我要求加班,说是这么好的广告,咱们不能没东西卖,要是还能有这么高的工资,大家肯定乐意。”

  等着薛红英电话挂了,刘晓红也来了。

  大冬天的,她穿了件红色的呢子大衣,踩着一双高跟鞋,看起来时髦极了,不过,她这会儿可是一头的汗。

  她闺女赵梦进门就跟许吉祥吐槽:“吉祥姐姐,我妈今天一大早就四处逛,累死我了。”

  她才五岁,肉乎乎的,穿了件红棉袄,跟个福娃娃一样,一说话许吉祥就忍不住笑:“呀,看样子把我们梦梦累着了,来,姐姐给你抓糖吃,牛奶糖。”

  一听这个,赵梦立刻高兴了,不过还是眼巴巴的看刘晓红,刘晓红就跟许吉祥说:“给她一块就行,昨天没看住,她偷吃了十几块。”

  赵梦本来还不愿意,一听被提起了这事儿,吐吐舌头,不吭声了,惹得许吉祥欢喜地捏捏她的肉脸。

  刘晓红这才跟许如意说正事:“我去最热闹的几条大街逛了一圈,今天不是有秧歌和高跷吗?我就寻思去听听去,看看有没有人记着咱们的广告。”

  其实她这话说的轻松,但昨晚过的可不轻松。

  别人大年三十那可是高高兴兴,她不是,看完广告后,刘晓红就问家里人,感觉怎么样。

  她丈夫是个木头疙瘩,半天就一句话,“还行。”

  婆婆原先就跟她关系一般,嫌弃她生了个姑娘,一直催着她要个儿子,刘晓红偏偏怀不上,后来这不就提倡一胎好了,也就没机会生了,所以,之前他们家的气氛很是不好。

  也就是这半年,刘晓红干出成绩来了,挣钱多了,婆婆他们才闭嘴。

  所以这种事,他们也说不出什么好话来,开始问推车的时候,婆婆就一句话:“闲的,抱抱不就行了。”到了拉车的时候,倒是说了句:“这东西挺好,给我弄个。”

  刘晓红在家里根本得不到正面回馈。

  要是平时她可以敲个门问问同事邻居,可昨天是大年三十啊,她怎么去打扰别人,所以她都担心坏了,要不是宝贝闺女赵梦小声跟她说:“妈妈,我喜欢看。我以后给你买拉车。”

  刘晓红昨晚上能把自己焦虑死。

  所以,她才大早上跑出去看效果。

  不过这会儿,她可不焦虑了,“好几个说咱们推车和拉车的,我还遇到了原先认识的朋友,他家正好有小宝宝,问我咱们县里有卖的吗?想买一个推车。”

  “拉车说的就更多了,老太太们都想要一个。当然,就是嫌贵。”

  拉车成本低,能爬楼的三轮拉车零售价定在了23块钱,不能爬楼的单轮推车零售价定在了20块钱,半个月工资呢,老太太老头们都是省吃俭用的,肯定舍不得。

  许如意就说:“真有用,又有余力的话,会买的。不过你提醒我了,咱们厂应该设个售卖处,方便县里的人。红星厂应该也有一个。”

  这法子好,刘晓红立刻就说:“我去安排,咱们还是初三先去京市?”

  虽然广告效果好,但是很多人动心了,不知道去哪里买,或者懒得动弹,想想就忘了,所以许如意还得趁着热乎劲儿加紧推广,她就说:“还是初三。我带着你们做一场,然后你们分头行动。”

  “不过,初二在肃南市,咱们先搞一个回娘家推销。”

  刘晓红的眼睛都亮了,可不是吗?推车不合适,可是拉车送给亲妈多合适啊!

  不过,刘晓红担心:“咱货不够啊,二十多个省市要货呢,一万辆看着多,分分就没多少。”

  刚刚薛红英说的时候,许如意就想这事儿呢,“这一万辆就算肃南市不开卖,难到就够了?”

  刘晓红可太知道了,别说别的,就她身上的红呢子大衣,是百货商店的新产品,一开始卖就火了,直接就卖空了,百货商店可是进了三次货,足足上千件,还一件难求呢。

  更何况,他们这是国家台的广告,全国火了,一万辆根本不算什么。

  “那咋办?这有人要我们没货,可太可惜了。”

  许如意就说:“可以卖劵!”

  刘晓红愣了一下,她不是不知道劵,这年头,啥都是凭票购买呢,所以她第一反应就是卖劵就能够控制销售时间,这不就有空生产了。

  许如意说:“这劵跟咱们平时的食品券还不太一样,是优惠券。我是这么想的,实物和劵同时进行。”

  “咱们现场推广,买现成的推车,就是按原价,如果想买劵的话,一辆车便宜一块钱。”

  “劵就可以延后兑付,”许如意说:“我算了算,拉车装配简单,现在库存的材料也够,我们三班倒生产,等到了初五,锻造厂他们都上班了,更是不愁,我约么着,开足马力半个月就能供给了。”

  刘晓红虽然没接触过,可是一听她就懂这样的好处了,“到时候我们就不用愁没货了!”

  “不过,您不说要做什么地推,要去家属院里,人多的地方的宣传吗?这么多钱就给张劵,恐怕不愿意。”

  许如意点头:“所以,你得去联系一下报社……”

  许如意细细讲完,刘晓红看着许如意就一个感觉,厂长怎么好主意这么多!

  她立刻说:“这个好,我去办!”

  说完,刘晓红就风风火火要带着赵梦去忙活,许如意就说,“放这儿吧,我让为民送你家去,你别带着她来回窜了,过年人多杂乱,到处都是放炮的。”

  这倒是,刘晓红也没客气,扭头就踩着高跟鞋蹬蹬蹬地干活去了。

  这会儿家里人还是不断,许如意就让许为民和许吉祥将赵梦赶紧送回去,他们也要出门了——许吉祥要去给老师赵丰年拜年,许如意要去给张维拜年。

  张维是领导,上门来的客人肯定多,所以许如意也不用去早了,先去的赵丰年家。

  他一直是独居,不过今年开始,侄子苏景然过来陪他,要不本来许吉祥还商量,能不能让赵丰年来他家过年呢。

  许如意见过苏景然一次,还有些遗憾他不是学电气工程的,不过这小伙子做生意是一把好手,将二手书店打理的井井有条,后来许如意在秋交会认识了不少工艺品的厂长,他们还又租了间房子,一半扩张书店,一半卖家装饰品。

  这两年稍微有点余力的厂子,都开始盖宿舍楼,他们的家装饰品虽然不是特别火热,却一直稳定,生意不错。

  意外的是,因为有了这个家装的区域,许吉祥没事的时候,收了几件老家具,竟是挺有销路。

  本来许吉祥也不懂这个,就准备照常卖,还是苏景然拦了她,跟她讲了这里面的门门道道,愣是卖出了意想不到的价格。

  要不,许吉祥如今钱袋子超级鼓呢。

  今年她还跟许如意说呢:“你给我的一千块钱,早就翻倍了,我买衣服都没用你的工资奖金。我过年还给你分红了呢。“

  家里没父母,姐弟三个除了许如意,都没成年,钱都是一起花的。许如意开始也没在意,直到年前看到了存款单,才知道,家里竟然这么富裕了。

  带着从东阳买的特产,还有许吉祥准备的礼物,许为民做好的饭菜,中午就到了赵丰年家。

  初一来家里吃午饭是说好的,所以一进去,赵家就弥漫着一股子饭菜香味,赵丰年还是老样子,在屋子里看书写字,厨房里忙活的是苏景然。

  他话不多,见了许为民叫名字,见了许如意就叫许厂长,还挺客气的。

  将礼物送上,许吉祥就被赵丰年叫去检查作业,许为民进厨房帮忙,只剩下许如意一个人没事干,找了本书,倒了杯茶,窝在了沙发上看书。

  不多时,应该是作业检查完毕,许吉祥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赵丰年突然问她:“听说你要做个技术服务厂。”

  这事儿都上锅炉报了,赵丰年知道一点都不意外。

  许如意点头:“是,不过省厅还没下文件,不知道行不行?”

  赵丰年笑着说:“你想办的事,就算省厅不支持,你自己也能办。这个技术服务厂,来源于国外代销商的技术服务车间吧。”

  许如意的眼睛立时亮了,“您知道?”不过想到赵丰年是出国留学过,也就理解了,虽然是几十年前,可那会儿国外的机床以及相关行业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赵丰年有所听说也是正常。

  果不其然,赵丰年点头:“知道一些,但都是皮毛,否则的话,早就向上反应了,不过不是出国留学知道的,而是我弟弟和弟媳就是电气专业的。”

  许如意立刻就把那几本电气的书对上号了:“我在您这里瞧见过相关书籍,不过都是基础,还以为只是意外。”

  赵丰年笑着说:“不是,那是景然小时候的学习资料。”

  许如意接着问:“请问您弟弟和弟媳现在在哪里工作?是不是可以提供技术指导?”

  是赵丰年先提的,所以许如意也没客气,结果赵丰年说:“他们在保密单位工作。我是想问,你们收人看不看学历。”

  许如意立刻就想到了一个人:“苏景然?”

  赵丰年点头:“他小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很叛逆了一段时间,不过应该是遗传,在这方面很有天赋,我看他这半年也是正干的样子,想让他学以致用。”

  赵丰年虽然不是干电气的,但作为一名教授,眼界和眼光都在那里,许如意一点都没质疑这个自学的水平会不会不够用,她是问:“苏景然愿意吗?”

  许如意扭头看,苏景然这会儿正高高兴兴地跟许为民说做饭的事儿呢,他怎么也不像是个愿意埋头做技术的人。

  赵丰年就说:“他嘴巴上说不愿意,可是私底下在偷偷的干这个。”

  他带许如意看了看苏景然在阳台研究的东西,居然是继电器,这东西就是一个电子元器件,是机床的控制系统的一部分。

  赵丰年小声说:“我看他还是感兴趣。”

  许如意点头:“他这是做一个可靠性模型中的并联,这是要延长续电器的使用时间和可靠性。挺厉害的。”

  许如意可没乱夸,可靠性模型指的是用数学的方法,描述系统各单元存在的功能逻辑关系而形成的可靠性框图及数学模型。

  这需要很强的功底,苏景然完全靠自学,非常厉害。

  许如意可是专家!许吉祥没少吹许如意,赵丰年一开始还觉得,许如意是中专毕业,可能基础不错,但也不能这么厉害。

  但是,许吉祥吹多了,还拿了家里的样刊给他看,他就知道,许如意的水平远高于她的学历水平。

  但赵丰年并不惊讶,事实上,他认识许多靠着自学成才的人,这个年代惊才艳艳的人太多了,就连他的侄子,他也知道,水平很是不错,否则也不会毛遂自荐。

  如今许如意也认同,他就放心了:“那就好。”

  许如意就说:“现在机床服务厂没有建起来,先让他自由发挥吧,您也探探口风,如果愿意,到时候我来请他。”

  赵丰年显然为这个侄子操着心呢,这会儿听了许如意的明确答复,松了口气,一口应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