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121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不对,他能是为了一口吃的吗?

  他分明是因为赵含章厚此薄彼,因为她轻慢他,所以才生气的。

  赵瑚心里一这么想,立刻理直气壮起来,瞪着眼看她,“你缘何轻慢我?”

  赵含章立即叫冤,“七叔祖误会了,我怎敢轻慢您呢?”

  “那你怎么只伺候你五叔祖,却对我视而不见?”

  赵含章一脸纠结道:“七叔祖,您误会我了,我如此并不是因为看不起您,而是因为我心虚难过,一时难以面对您,所以才避开的。”

  赵瑚愣了一下后道:“原来你也知道你对不起我啊。”

  赵含章也一愣,“七叔祖这么快就知道了?”

  赵瑚皱眉,“你当着小辈的面给我难堪,我就在当场,我会不知道?”

  “这就是七叔祖您的不对了,那怎么会是难堪呢?”赵含章道:“那不过是正常的提醒,我这个侄孙提醒您,总比县衙来人提醒要好吧?”

  赵瑚愣了一下后跳起来,声音都劈叉了,“除了这事儿,你还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

  赵含章一脸为难,不时的去看赵淞。

  赵淞看得一愣一愣的,连忙放下筷子问,“三娘,有事你便坦诚来,事情只要不大,我替你和七叔祖说情。”

  赵瑚大叫,“五哥!”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宠她,”他愤怒的道:“就是你们处处让着她,帮着她,这才让她都骑到我们头上来了,就是范县令在世的时候,他也没敢到我们坞堡里来催税赋啊。”

  “你闭嘴!”赵淞怒道:“她怎么只找你,不找别人?范县令不来找你,看的是赵氏的面子,你以为这是多好的事吗?赵氏的名声都叫你给败坏了!”

  赵含章深以为然的点头,见赵淞看过来,她立即止住点到一半的脑袋,重新换回一脸的愧疚和心虚,小声道:“七叔祖,是程叔父的事……”

  赵瑚一愣,慢慢坐了回去,问道:“赵程怎么了?”

  赵含章就叹息道:“我知道程叔父离家多年,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与七叔祖团聚,我不该打搅你们一家的天伦之乐。”

  赵瑚心中撇嘴,天伦之乐?

  他们家有这东西吗?

  见她一脸纠结的样子,便没好气道:“快点儿说,别磨磨唧唧的。”

  赵含章立即道:“程叔父说待来年开春他就又要出去游学,但我想,外面现在这么乱,出去游学也太危险了。”

  赵瑚和赵淞都微微点头,“所以呢?”

  “所以我想,在哪儿游学不是游呢?”赵含章道:“我看县城就挺好的,于是我便邀请叔父去县城里给人上课,顺便游学。”

  她道:“明日就走,所以这不就坏了七叔祖您的天伦之乐吗?含章实在愧疚不已。”

  赵瑚一愣一愣的看着她,半天才回过神来,偏头问道:“所以这意思是赵程以后都不走了,就留在家中教书?”

  赵含章强调道:“是县城里。”

第204章 吓唬

  赵瑚不在意的摆手,就那么一段距离,县城和家又差多少?

  大不了他去县城里买座别院住着,这样他们不就又住在一起了吗?

  赵瑚想了想,还是怀疑的看向赵含章,“他答应了?”

  赵含章点头,叹息道:“我付出了好多的东西呢,叔父可真不好请。”

  赵瑚有些骄傲,又有些咬牙切齿,“这是自然,世上如他一样可不多了。”

  “只是我也不知道能留叔父多长时间。”

  赵瑚就皱眉,“你既然把人请去了,为何不能长长久久的留人?”

  “七叔祖也知道,现在西平县什么都缺,尤其缺纸张和书籍,我请叔父去是做先生的,他是至情至性之人,自然不会为俗务所累,所以学堂若连纸张和书籍都备不齐,自然也就留不住叔父。”

  赵瑚恼怒,“你怎么连纸张和书籍都买不齐?你还是县君吗?”

  赵含章一脸忧愁,“我是有心而无力啊,西平县城破时,县城里唯一的那家书铺被烧了,全家皆被乱军所杀,现在县衙里用纸都得从上蔡和其他县城买呢。”

  赵瑚便沉吟起来,“我家里倒还有一些纸张和闲置的书,回头可以借你一些。”

  借啊~

  赵含章一脸感动,“多谢七叔祖。”

  不管了,先借到手再说。

  “七叔祖,我知道您和原来书铺的东家关系好,您可知他家合作的书商是谁吗?”

  赵瑚道:“知道啊,但我和那书商不熟,我和他们家的大夫熟。”

  赵含章一脸迷惑,“大夫?”

  “不错,他们家大夫做的五石散极不错,在汝南郡都是数得着的,”赵瑚道:“至于那书商我只知道姓陈。”

  赵含章脸色一冷,讨好的神色瞬间消失,她坐直了看向赵瑚,上下打量过他后问道:“七叔祖食五石散?”

  赵瑚大大咧咧的问,“对啊,怎么了?”

  没怎么,想打人。

  不过想想,赵瑚犯她忌讳的事也不是一件两件了,她脸色略微和缓,只是心中冷笑,“只是想起祖父曾经提过的一句话,食五石散者,短命。”

  赵瑚闻言大怒,一拍桌子就要骂赵含章,赵含章却一把握住他的手指,冲他咧开嘴笑,“但今日看七叔祖的身体状况,脸色红润,精神高昂,不像是短命之态,所以祖父说的也未必全对,看,这不就错了吗?”

  赵瑚却是心口一跳,有些惶恐起来。

  要说赵氏谁最博学?

  那一定是赵长舆!

  谁的威望最高?

  那也一定是赵长舆!

  赵瑚本来是不相信的,但赵含章一否定赵长舆,他反而有些信了,他心中惴惴,忙问道:“你祖父真的这么说过?”

  赵含章点头。

  赵瑚就咽了咽口水,无措的看向赵淞。

  赵淞也有点儿着急,见他看过来就骂道:“该,早叫你不要乱吃东西了,你偏不信,还说什么士人都如此,难道我不是士人吗,我怎么不吃那劳什子五石散?”

  但他还是着急的替他问赵含章,“可有治愈之法吗?”

  “有,只是非大毅力者不能达成,”赵含章目光闪了闪,和赵瑚道:“七叔祖要是信得过我,那我找个时间给您解毒治疗?只要您跟着我住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听我的话,我一定能给你解毒。”

  “你是说五石散是毒?”

  “是啊,”赵含章道:“七叔祖阅历颇丰,应该知道一个道理,这世上的东西啊,都是越好的便越毒,比如蘑菇,长得越好看的,毒性就越强。”

  “这五石散服用之后使人飘飘欲仙,它哪来这么大的功效?不就是因为有毒吗?”

  赵瑚很怀疑,“那为何从未有大夫劝诫?而且服用五石散的确神明开朗,体力增强,龙精虎……”

  赵淞一听,剧烈的咳嗽起来,狠狠的瞪向赵瑚。

  赵瑚这才想起来赵含章是女郎,当着她的面有些话的确不好说。

  赵含章却一副了然的模样,还道:“我懂,但七叔祖这样说可就误会天下的医者了,其实他们说的不少,只是病人们不肯听而已。”

  她叹气道:“我听人说,五石散一开始是为了治伤寒而成的方,只是有人食用过后沉迷于服用后的状态,觉得身体发热,飘飘欲仙犹如灵魂升仙,所以觉得此方是神仙方,吃了可以长生,但我祖父私下叫户部统计过,服用此方得长生的人没有,倒是莫名英年早逝的不少,他派人去查过,死的人皆是中毒身亡,且毒都来自五石散。”

  赵瑚害怕起来,但依旧强撑道:“真的假的?我怎么从未听大哥提起过?”

  赵含章就问,“祖父知道七叔祖食用五石散吗?”

  那必定是不知道啊,赵瑚觉得,赵长舆要是知道他吃五石散,那还不得写信来骂死他?

  一旁的赵淞沉默着不说话,只是看了赵含章一眼又一眼。

  赵长舆还真知道!

  别人不知道,但赵淞能不把这么大的事告诉赵长舆吗?

  好吧,其实也不是多大的事,但赵淞习惯了事无巨细的写出来与赵长舆唠嗑,所以他很确定他告诉了赵长舆。

  要么是赵长舆没往心里去,不记得此事了;

  要么这些话就是赵含章瞎编的。

  赵长舆能记不住事吗?在赵淞心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所以只有一种可能,这些话都是赵含章瞎编的。

  赵含章不仅瞎编了一番话吓得赵瑚脸色苍白,她还决定完备一下自己的证据链,打算回去就把全城的大夫找来谈一谈。

  不过当下最重要的还是纸张和书籍的事,“不知道七叔祖能捐给我多少纸张和书籍?”

  赵瑚沉浸在自己中毒之中,很不耐烦,“是借不是捐,有多少我也不知道,你去问三金吧,家里的纸张你都拿去,书籍嘛,只有几册常用的书而已。”

  赵含章一脸可惜,“只有几本啊。”

  赵瑚没好气的道:“我家又不是开书铺的,简单启蒙的书准备了几本就很不错了。”

  毕竟他就一个儿子一个孙子,同一本书他买那么多干什么?

第205章 忽悠人抄书

  赵含章虽然失望,但那还是跑去赵瑚家里把那几本书都给拿上了。

  因为她也缺。

  这时候的书太难买了,即使是简单的启蒙书也很难买得到。

  一般县城里的书铺,里面卖得更多的是笔墨纸砚等各种文具,而书反而是最少的。

  至少汲渊去买的时候就没买到几本适合给启蒙学生读的书。

  赵含章的存书也不少,但都没有多余的书册,就是她自诩大方,也不舍得把这些书给刚启蒙的人用。

  所以只能抄书!

  这么重要的任务,赵含章交给了才被挖过来的兄长和弟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