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128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程三个都瞪大了眼睛,赵铭则是伸手想捂脸,抬起手觉得这样有失威严,又放下了。

  只有一旁的傅庭涵忍不住笑出声来。

  就在夏侯仁心神失守时,赵含章回剑一刺,直指他的心脏,速度不快,甚至有点绵软和慢悠悠的,如果是平常,夏侯仁一定能挡住,但他刚才心神受到震荡,反应就慢了一息。

  就这么一秒钟,夏侯仁就输了。

  夏侯仁:……

  赵含章笑嘻嘻的道:“叔父,这才是小人之剑,以弱搏强时可以一用。”

  夏侯仁一脸空白的去看赵铭和赵程,“你们赵氏……是这么教导族中子弟的?”

  赵铭罕见的没有驳回去,赵程则是皱眉看向赵含章。

  赵含章可不能让赵氏子弟和她一样的名声,笑嘻嘻的道:“叔父,这小人剑不是在族中学的,是我在外头学的。”

  她笑问,“您看这是小人剑吗?”

  夏侯仁:“的确小人!”

  赵含章就拍掌道:“所以我刚才比试所用就是君子剑嘛,这才是小人剑。”

  不,明明两个都是小人剑,不过这个更小人而已。

  但夏侯仁没再辩解,生怕她再拉着他来一次小人剑比斗,刚才那一下,他不仅丢脸,还吓出了一身冷汗。

  怎么能攻击那里呢,而且赵含章还是个女郎,要是没轻没重的砸到了……

  夏侯仁的脸色越来越黑,赵铭眼见不好,忙道:“比试既然结束了,那这彩头……”

第215章 手稿

  夏侯仁黑着脸道:“我稍候便让人送来。”

  他顿了顿,没舍得把原件给赵含章,于是道:“那是我多年心血,我想要留下一些作纪念,你待我将其复制一份后给你,如何?”

  “怎敢劳烦叔父?庭涵也擅画,不如将稿子交给我们,由我们来复制。”赵含章笑道:“待画好以后,我必将原稿亲自送还叔父。”

  夏侯仁还想再争取,赵铭就眯着眼睛道:“子泰不会是舍不得,所以想要反悔吧?”

  夏侯仁黑脸,他之所以应下后再提这事,就是怕他们这么想,果然,他们还是这么想了,真是小人之心,他是那样的人吗?

  夏侯仁甩袖,叫来他的长随,当场道:“回去将我豫州的书稿都取来。”

  夏侯仁的手稿都在行李箱中,所以像夏侯仁这种喜爱游历的,一旦发生危险,他们毕生心血可能就这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赵含章觉得她是在替他们保存心血,这么一想,她毫无心理负担的接过长随搬来的手稿。

  手稿很多,虽然只是豫州的部分,也是厚厚的一沓,大部分是记在纸张上的,但还有部分是记在绢布上。

  赵含章随手抽出一卷绢布打开看,发现是上蔡的地形图,字迹已经很旧,应该画了好几年。

  赵含章微微挑眉,将绢布卷起来,和一脸肉痛的夏侯仁道:“叔父放心,我一定尽快将手稿归还。”

  夏侯仁尽量不去看桌上那些手稿,因为实在是太心痛了。

  赵铭见好就收,邀请夏侯仁,“家中略备薄酒,子泰与我同饮?”

  夏侯仁看向赵含章。

  赵铭一脸欣慰的道:“三娘至孝,正在为大伯守孝,所以就不与我们一道了。”

  夏侯仁只能离开。

  赵铭离开时暗暗瞪了赵含章一眼,警告她最近老实点儿,名声已经给她打出去,可别坏了他的招牌。

  赵程一脸的不赞同,据他所知,赵含章过了热孝后就开始饮酒了,并不是守的苦孝,五哥这样岂不是欺骗人吗?

  赵含章顺利接收到赵铭的信号,冲他微微点头,和傅庭涵一起毕恭毕敬的把五位叔伯送出大门。

  赵含章站在大门前恭送他们,等他们一走远,脸上的笑容立即一收,拉起傅庭涵就往家里跑,“快去看看稿子。”

  汲渊也收到了消息赶来,三人一起翻看夏侯仁的手稿。

  这上面大部分是画稿,只有部分文稿,文稿多记录各地风土人情,还有一些山川情况。

  比如颖水是从淮河出来的分支,其下五十里处因为河道狭窄,每三年或五年河水会泛滥而出,当地百姓认为是河神在索贿,所以每三年都要往河里投掷牲畜祭品。

  附近村庄因为祭品年益贵重而难过,逃离村庄的人愈多,但夏侯仁认为河水泛滥是因为河道积淤,只要清除淤泥即可。

  这上面还写了他去找当地县令谈及此事的对答。

  县令表示知道此事,也曾经派人去说教村民,并安排各村出劳力清理河道,不过村民们并不领情,认为县令劳民伤财,冒犯河神。

  因为在清淤的第二年大涝,河水还是泛滥,甚至比往年更严重。

  县令大吐苦水,认为当时河水泛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恰巧当年降水比往年更多;二是劳工们偷懒,没有按照他的规定清淤,而是挖开了一些淤泥,但还有一段未曾清理,这就造成河道更加的狭窄突兀,上游的水流量暴涨,汇聚而来时便冲垮了那段未曾按照规定清淤的河道。

  不过从那以后,他也很难再指挥得动那几个村庄的人清淤。

  县令干脆也躺平,由着他们每年祭祀。

  夏侯仁对此事表达了遗憾,然后画下河道图就离开了。

  傅庭涵仔细的看过那段河道图,道:“要清淤,只这一段是不够的,得从这里开始清,最好再挖一条新的河道分流,不仅可以治洪,也可以增加田地的浇灌量。”

  赵含章:“这个工程可不小,需要的人力物力不少。”

  汲渊:“……女郎,颖水在汝阴,离我们汝南远着呢,您要不要先看看汝南的图?”

  “哦,”赵含章老实的放下那张图和书稿,翻找起汝南的图来。

  它不是自成一张的,基本上是一个县一张,或者是几张,夏侯仁作图还很随心所欲,有时候村镇道路一个图,有时候他又单独画一幅河道图。

  要将它们整合成一张图也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不过这个可以以后再做,现在先把它们复制出来,但这么多画稿,其中又这么细,同样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三人光是整理,把豫州各郡的分出来,还未分到县就忙到了晚上。

  王氏来看了两次,见他们忙碌,便送了饭后离开,没再打搅他们。

  她都要更衣躺下了,大门突然被敲响,她吓了一跳,“都深夜了,谁还来?”

  青姑出去询问,很快回来,“是铭老爷,直接往书房去了。”

  王氏顿时有些忧虑,“这么晚了……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青姑:“莫不是因为下午的比斗?”

  王氏一直到夏侯仁走后才知道女儿与人比斗了,但因为是赵含章赢了,所以她没往心里去。

  这会儿方觉得后怕,那夏侯仁身份不低,或许是介意这场比斗?

  青姑见她实在担心,便道:“我去书房看看?”

  “快去,”王氏转了一圈后道:“带些点心去,再让厨房煮些肉,我傍晚去看的时候,桌上好多的文稿,动脑筋饿的快,吃肉饱得快。”

  青姑应下。

  傅安领着赵铭进来,赵含章抬起头随意的点了点,“夜如此深,伯父怎么还过来?”

  赵铭直接走上前去看她身前的那些稿子,“你说呢?”

  赵含章嘿嘿一笑,双手将整理了一半的画稿奉上,“您看,这是西平和上蔡的山川图。”

  赵铭翻开,甚至在上面看到赵氏坞堡的详细标注,连旁边有几条路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他不由脊背发寒,“这是什么时候画的,夏侯仁竟能画得这么详细。”

  “图下有日期。”

  赵铭看了一眼,抬头去盯着赵含章看,“你是怎么知道夏侯仁有这样的图的?”

第216章 天才

  赵含章也坦诚,直接指向汲渊。

  汲渊对上赵铭的目光,微微一笑道:“当年夏侯仁进京选官进兵部,在职方司任职,因与贾氏交恶,愤然辞官。郎主追出京城,特托他为大晋画舆图,他以如今收存舆图多有不准为由拒绝,但之后郎主一直写信托付,他便开始借着游历之便四处校准作画。”

  职方司是兵部专门掌管地图的部门,还负责汇总地方上传的地图测绘,要论谁对大晋的疆土地域最了解,那除了一些特别留意的大佬外,那就是职方司了,因为他们就是干这个的。

  能被赵长舆所托就已经表明夏侯仁在这方面颇有能力。

  “前些年他和郎主还有书信往来,偶尔提及他已画了不少州郡的图,可惜后来贾后弄权,京城混乱,他和郎主便断了书信,”汲渊道:“这次在这儿看见他,我这才想起。”

  赵铭沉思,“就不知道这画稿他是打算上交朝廷,还是留给夏侯家呢?”

  汲渊沉吟片刻后道:“当年郎主许诺他,他只要画出校准的舆图,他便代他进献给陛下。”

  从夏侯仁的手稿来看,他连河流淤堵情况也都标注在上,这样详细的一张舆图,进上后,夏侯仁可封爵矣。

  不过谁也没想到局势会变化这么大,之后不仅贾后死了,现在皇帝也死了,换了个新皇帝吧,赵长舆也死了。

  汲渊道:“他愿意将此心血输给女郎,固然是因为琉璃作坊价值高,但未必没有郎主之故。”

  赵铭心中一动,“若能再得他其他的文稿……”

  赵含章冲他竖大拇指,“伯父好志向,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们得和他搞好关系,若能将他留在坞堡长住就更好了。”

  赵铭:“……你就不怕他发现你在西平县的那些猫腻?”

  从他画的地图来看,夏侯仁可不是个粗心的人。

  赵含章满心的热情被冷水一浇,虽然她自信她可以瞒住,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她现在还那么弱小,那么无助,还是不要轻易在大中正和何刺史面前露脸了。

  赵铭放下画稿道:“尽快抄,把人送走。”

  现在赵氏和赵含章已经绑在了一起,她出事,那就是赵氏出事,他决不允许有人危害到赵氏。

  赵含章乖乖的应下,“可这文稿如此的多……”

  赵铭道:“我让族中子弟过来帮你。”

  赵含章立即谢过,笑眯眯的把赵铭送出门,由他出面,可比她去请方便多了。

  果然,赵铭一发话,赵宽等人就得乖乖上门。

  被选上来的都是书画不错的,连十一叔公都跑来看,看到如此详尽的画稿,他不由摸着胡子赞道:“夏侯子泰不愧是名士,画得好啊,这上面的测绘比例算过了吗,可有问题?”

  赵含章:“没有,他很注意,所用的测绘比例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