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159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他低头喝了一口水,不在意的顺口一问,“我又能为你做些什么呢?”

  赵含章:“县君可知这流言因何而来吗?”

  柴县令特别诚实的摇头,“不知。”

  赵含章丝毫不受影响,继续道:“因为食邑呀。”

  她道:“我赵家在上蔡有那么大一片食邑,今年他们日子也难过得很,外面便有传言,我要为了食邑里的百姓驱赶庄园里投奔来的流民,收食邑里的人做工,唉~”

  柴县令一呆,握着茶杯的手一颤,他忙道:“那虽是你们赵家的食邑,却是有别于封地的,你们只能取当年缴纳的赋税,是无管理之权的。”

  “是,但他们从曾祖开始便为我赵家食邑,祖辈都为我赵家纳粮纳税,如今见他们难过,怎能什么都不做呢?”

  柴县令生怕她要把食邑变成实际封地,到时候和她那大庄园一合并,加上她在上蔡其他地方的田地,上蔡将有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到她手上,这样他这个县令还玩什么?

  因此就想要表示她什么都不要做,安心等着夏后和秋后收税就行。

  还没来得及说话,坐在赵含章下首的汲渊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站在柴县令身后的主簿。

  主簿便悄悄的拦住了柴县令,小声道:“县君何必拒绝赵含章的美意?虽然她可能居心不良,却可以解我们县衙的燃眉之急啊。”

  柴县令便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他悄悄看了眼主簿,找了借口先离开。

  赵含章看着他拉着主簿离开,忍不住左右看了看,就凑到汲渊身边小声问道:“先生,这县衙里您收买了多少人啊?”

  汲渊冲她笑了笑道:“除了柴县令,其他人都已在瓮中,再过不久,我想柴县令也会进去的,恭喜女郎了。”

  赵含章回味了一下这句话,忍不住在心中啧啧两声。

  主簿正在说赵含章的坏话,“赵含章心思不良,多半是看上了我们上蔡的人。”

  柴县令连连点头,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目前能帮县君和上蔡的也只有她了,”主簿道:“虽然是与虎谋皮,但县君还是上蔡县的县君,若是今年坏了春耕,秋收不足,朝廷只怕要问罪的,到时候县君……”

  上蔡地处中原,但这两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不仅匈奴的军队时不时的下来骚扰,还有各地冲过来的乱军,尤其是上面的濮阳和兖州一带,他们经常内乱,打着打着就打到他们豫州来了。

  还都赶在夏收秋收的时候,散开的流民到处偷割粮食,百姓损失惨重,赋税连年不足。

第266章 合作

  这两年幸亏有常宁在一旁出谋划策,他才总是有惊无险的度过。

  想到这里,柴县令更加想念常宁了,到现在,他终于有了些后悔,当时不应该放常宁离开的。

  柴县令就懊悔了一下,很快回到当下,“却不知她想要什么?”

  主簿低声道:“县君何不亲自问一问呢?”

  柴县令想了想,便觉得问一问也没什么损失,赵含章的要求若是太过分,他到时候不答应就是。

  于是柴县令重新回到前厅,坐在了赵含章对面。

  俩人抬起头来互相看向对方,眼中似乎都带着火光,不过赵含章轻轻一笑,瞬间化解俩人间隐约而起的火气,反倒隐占上风。

  赵含章主动道:“柴县令,上蔡和西平互为犄角,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上蔡若不能稳定,我西平便是再繁华也保不住财富的。”

  “这是在公,在私,”赵含章笑了笑后道:“您也知道,我有不少田地在上蔡,论地利,我在这里的田地可比西平还要多,所以上蔡越好,我才越好。”

  “除此外,还有常主簿,”赵含章叹息道:“常主簿是个念旧情的人,他跟随您多年,虽然去了西平,却还是心念柴县令和上蔡,我这也是应他所求。”

  柴县令惊讶不已,同时也被赵含章说服了。

  于是叹息道:“不瞒赵……县令,”柴县令虽然不是十分聪明,却很敏锐,察觉到赵含章称呼的变化,便知道该拿什么态度来面对她了。

  他道:“如今上蔡是捉襟见肘,买了一批粮种后,现在县衙连下个月的俸禄都拿不出来了。”

  赵含章也叹气,“西平县何尝不是如此呢?”

  柴县令微微瞪眼:……

  赵含章道:“当初乱军可是把西平县洗劫一空的,好在我还有些积蓄,西平县这才慢慢好转。”

  她笑了笑道:“这几个月,老天爷还算赏脸,略赚了一些钱,西平暂时用不上,柴县令这里若是有需要,我们西平愿意协助一二,两县可结为兄弟县,共同进退。”

  柴县令一怔,问道:“是西平助我,不是含章助我?”

  赵含章道:“既然我们两县是兄弟县,自然是以县的名义相助。”

  柴县令一听,大喜,用县的名义总比用个人的名义好。

  柴县令欣然同意,“那么含章,哦,不,是你们西平县有什么要求呢?”

  他笑眯眯的道:“你们尽管提,只要我们能做到,我们必倾力相助。”

  赵含章等的就是这句话。

  她看向汲渊。

  汲渊就从宽袖里拿出一叠纸。

  赵含章就递给柴县令看,“既然是兄弟,自然要同进退,如今西平县正大力发展经济,安抚流民,我希望上蔡县也能如此。”

  她道:“这是目前收拢流民,开荒垦田的计划,还有县城的基础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等,柴县令看一看。”

  柴县令翻看着计划书,只觉得一堆堆钱粮从眼前飘过,他面上的神色从惊讶到面无表情,再到麻木,也不过用了一刻钟不到的时间。

  柴县令粗粗看过计划书,合上,看向赵含章,“赵县令在和我玩笑吗?”

  赵含章惊讶,“这是从何说起呢?”

  “我们上蔡连俸禄都拿不出来,如何能拿出这么多钱粮安置流民,又是开垦荒田,又是兴建水利的?”

  赵含章微微一笑道:“我来出钱。”

  柴县令惊讶不已,很是不解,“你图什么?”

  赵含章就叹气,“柴县令此一问就显得我私心过重了,难道我就不能单纯为了百姓吗?”

  柴县令迟疑起来,倒也不是不可能,虽然常宁从前常说她居心不良,但从她做的这些事来看,柴县令还是觉得她是好人居多。

  这天下,能如此为民操劳的人不多了。

  连朝中诸公都很难有这份为民之心,而赵含章种种行为都称得上是忠义之士。

  赵含章见他竟然真的思索起这个可能性来,不由大囧,也不再与他开玩笑,和他笑道:“柴县令,你仔细看这上面罗列的地点和偏重的地方。”

  柴县令这才仔细看去,微讶,“这是……”

  “最先受益的就是我家田地所在的村庄和食邑呀。”这就是用自己的钱为自己谋福利,不过是由县衙出面而已。

  赵含章还白得人来管理呢,管理的头子就是柴县令。

  柴县令却叹息道:“但赵县令能有这份心,也是很难得了。”

  他直接答应了下来。

  赵含章便指了汲渊道:“我让汲先生助您,有什么需要您只管找他。”

  柴县令很喜欢汲渊,一直到现在他都觉得汲渊是好人呢,于是很高兴的点头应下。

  赵含章和柴县令共同签署了友好发展协议,为表示对赵含章的看重,柴县令还自掏腰包请他们吃了一顿饭。

  最后宾主尽欢,赵含章高兴的和汲渊一起离开。

  回庄园的路上,汲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赵含章不由扭头去看他,“先生因何叹气?”

  “今日便可知常宁为何愿意留在柴县令身边多年了,”汲渊道:“想到之后要做的事,女郎可有心中不安?”

  赵含章挑眉一笑道:“没有,他现在还是上蔡县县令,将来也是,不是吗?”

  汲渊便微微一笑道:“不错,我以为女郎会心软。”毕竟最后她似乎不是那么想骗柴县令了,主动转开话题,而不是顺势展现自己的大公为民。

  赵含章叹息道:“骗老实人,压力很大啊。”

  汲渊撇了撇嘴,“女郎骗我们倒是自然得很。”

  赵含章:“心知肚明的事,怎么能说是骗呢?”

  汲渊道:“上蔡注定要走得比西平慢一些,但女郎如此计划,这边需要的人才也不会少,您手上可有积存的人了吗?”

  赵含章道:“不知先生可愿意用我赵氏的子弟吗?”

  “只怕世家子弟高傲,不屑于听从我这谋士的建议。”

  赵含章笑道:“他们不愿,先生炒了他们就是,领我的俸禄,自然要完成我要做的事,不然换一个人也未尝不可。”

  “我怕女郎在族中为难。”

  “体谅是相互的,我体谅了他们,他们也该体谅我才是,不然就不是我为难他们,而是他们为难我了。”

  汲渊瞬间明白,应了下来。

  赵含章道:“不过我给您派过来的人,便是有些高傲,也不是不顾全大局的人。”

  汲渊闻弦知雅意:“我会好好培养他们的。”

第267章 意在灈阳

  成功和上蔡县合作,为将来的伟大事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赵含章高高兴兴的回西平去了。

  一回西平,赵含章便去找赵宽。

  这么多人才不能都窝在西平啊,这也太浪费了。

  现在赵云英姐妹两个进入学堂,惹得赵氏里不少女孩都心思浮动,正求着家里也要去学堂呢。

  所以赵含章想把赵宽几个比较稳重得力的派到上蔡去,当然,不能说派,因为至今为止她和赵氏都是合作的关系。

  赵宽几个并不归她直接管理,所以此时,她也只是劝说。

  赵宽很惊讶,“去上蔡?”

  赵含章点头。

  赵宽疑惑,“我们去上蔡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