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190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不巧,郭家和马家这两年陆续在这里入手了一些良田,此时赵含章直接把他们的地给圈进去了,因为数量不是很多,他们睁只眼闭只眼当不知道。

  郭老爷也被赵含章吓得不轻,她从不厚此薄彼,所以在和马老爷买了一千两百石粮食后,又和郭老爷买了八百石粮食。

  把从胡县令处查抄出来的钱财和布帛用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些不好变现的珍宝。

  因为她的强势和无耻,加上她的两队人马很快从西平过来,泌阳县上下无人敢对她提出反对意见,郭家和马家也要暂避其锋芒。

  既然郭家和马家识趣,那赵含章就不能让他们吃亏。

  她找了更换地契的记录,又把良田的卖家找了来,询问过价钱后,很大方的提了百分之十的价格后让人把买地的钱给郭家和马家送去。

  郭家和马家:……

  他们是缺这点儿钱的人吗?

  当初他们买这良田时就是把价格压了又压的,就算提了百分之十的价格,那也是很低的价格。

  这点钱不仅对赵含章来说不值一提,就是对郭家和马家,那也不过是几顿饭的事儿。

  与其念着这笔钱,还不如留着让赵含章承他们的情呢。

  可惜赵含章貌似很公正,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解决了军屯的后顾之忧,赵含章这才开始挑选留下的人,她并不打算让很多后山沟村民留在后山沟屯兵。

  三分之二的兵马是要从西平调过来的,赵含章则把后山沟的人调回西平。

  “这些人彼此有亲,之间都很熟悉,放在一起,就算只是当兵,那也是弊大于利,所以要分开,”赵含章点了点韦大义的名字道:“尤其是他,他曾是他们的首领,更要分开了。”

  但赵含章并不是要韦大义做孤家寡人一个,她很大方的将他的心腹都留给了他,并让他直接做队主,带的手下,近一半是他曾经的下属,且在山寨中便很听他的号令。

  赵含章此时并不想与手底下的将士争夺士兵的控制权,在她看来,他们能干,且能听她号令就可以。

  至于他们手底下的兵是认她还是认他们的什长、队主或者幢主,她全都不在意。

  她就是这么大方!

  连韦大义都觉得她很大方,忍不住和心腹们道:“没想到她还会让我们在一起,我以为她会打乱了把我们分散到各军呢。”

  青年们也很感动,纷纷道:“看来冯大哥说的没错,女郡丞就是容易心软。”

  韦大义却摇头,摇到一半后叹气,“是比男子周全许多,也心善,这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咋的还能是坏事?”

  “是啊,是啊,上头的人慈悲,对我们来说不是好事吗?”

  韦大义却更有见识些,摇头道:“我虽然没读过书,但也听一些有本事的士人提起过,要做将军,做大事的人,那就不能太慈悲。”

  他道:“慈悲的人不能掌兵。我先前觉得跟着她挺好的,她能一见面就杀了胡县令,可见是心狠手辣之辈,跟着她,肯定更有前程。”

  “但这段时间看,她是真的有慈心,并不是做戏,”韦大义眉头紧皱,“我既高兴,又担忧,高兴跟了一个好主子,担忧于她走不长远,到时候我们又要飘零了。”

  “不,不会吧?”

  赵含章在泌阳县里留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处理泌阳县的县务倒不多,最主要是练兵和做屯兵的准备。

  除此外便是处理郡守府事务。

  随着她在外活动,汲渊干脆派了人给她送公文,每天都出来一批人,所以赵含章每日公文不断。

  虽然她人在泌阳县,但郡守府的事务她基本都了解,汲渊不仅把需要她做决定的公文送来,也会附上一封信,将他处理掉的公文大致说一遍,以便让她更了解汝南郡各县的情况。

  所以汝南郡现在是活动办公,郡守府跟着赵含章四处移动。

  赵含章这一留,便留到了秋收,韦大义等人已经被陆续派回西平,西平那边也派来了大队人马,直接驻守进后山沟。

  进驻兵马后,他们第一件事便是下地割豆子,割完了豆子便要割水稻,西平来的将士快速的和后山沟出来的土匪和村民们处出感情来,明面上看着非常融洽。

  这主要得益于赵含章热衷于搞各种比赛活动,还有……相亲活动。

  于是打西平来的光棍部曲们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的投入到泌阳县的建设训练中。

  赵含章戴着草帽,手上拿着镰刀,直起腰来看了眼黄橙橙的水稻,摸了摸后腰道:“真是比习武还累啊。”

  有士兵骑着马跑来,跑到田埂边就跳下马,将身后的包袱取下,跑下田埂奉给赵含章,“女郎,今日有加急的公文。”

  赵含章一听,伸手接过,加急的公文被放在了最上面,汲渊估计是怕她看不见,还在上面写了一个急字。

第320章 民生多艰

  被加急的公文有两封,一封是催促赵含章筹集曾答应给何刺史的军粮,一封是今年派发给汝南郡的赋税。

  汝南郡的赋税,豫州规定了缴足的时间,就在下个月十二。

  赵含章眉头一皱,待看到最后各县的赋税要求时,脸色更是一沉。

  公文的最后夹了一张纸,是汲渊写给赵含章的信。

  洛阳的战事一直相持不下,秋收已经开始,不管是大晋还是匈奴,都想要在天冷前结束战事。

  所以一直在战场划水的苟晞终于认真,开始想要逼匈奴退军。

  连和东海王恩怨深重的苟晞都出手了,就在洛阳边边上的豫州自然不能再做壁上观,何刺史不管是为了自身的名声和前程,还是为了国家大计,他都必须出兵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们想要在入冬前结束战事,那就得在秋收结束前征集到足够的粮草。

  所以这次要求的赋税很重,但给的时间又极短,这简直是逼百姓去死。

  可是,不出兵,一旦洛阳被攻破,不仅豫州,整个中原都会暴露在匈奴铁骑之下,大晋若亡,落在匈奴手中的百姓又能好过吗?

  这几乎是个死循环,赵含章第一次感受到了位居上位的压力。

  她拿着公文和信坐在田埂上沉思。

  拿着镰刀,卷着裤腿和赵含章来体验生活的傅庭涵静静地站在她身后,伸手拿过她手中的公文,一目十行地扫过后道:“他们要求的粮税可以支撑二十万大军一个月消耗,而这只是汝南郡的粮税。”

  赵含章回神,眉头一蹙,捏紧了手中的信。

  她扭头看了眼正在田里收割水稻的人,嘴上说是来体验生活,其实是为了解泌阳县今年的秋收情况,以及百姓们现在的心理,对衙门的看法。

  因为郡丞亲自来和他们秋收,他们脸上都还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跟着赵含章来的光棍部曲们不似在秋天,倒像是在春天,几个人拿着镰刀远远跟着一个小女郎,把她周围的水稻都割光了,就留了一小片给她。

  附近的长者看到了打趣,让小女郎的父母在部曲中选一个做女婿,这样将来春播秋收就不怕没人用了。

  小女郎羞红了脸,她的父母却认真思考起来,大大方方地去打量那几个部曲。

  几个青年挺足了胸膛任他们打量,耳朵尖也有些泛红……

  赵含章收回了目光,垂下眼眸思考片刻后道:“将此公文发下去,通晓各县,今年的赋税减半收取。”

  听荷立即到马车上取来笔墨盒,将笔墨取出来后将盒子放在地上给赵含章垫着。

  因为她总是移动办公,所以听荷习惯了随身携带笔墨纸砚,傅庭涵见了,特意让工匠给赵含章做了一个简易携带的笔墨箱,里面除了笔墨纸砚,还可以放不少的公文纸张,合起来放在身前还能当书桌用。

  是野外办公的必备良品。

  赵含章在公文上做了批复,盖上自己的印章交给差吏,“此乃加急文书,立即送往各县。”

  差吏应下,赵含章这才翻起其他公文处理起来。

  她处理得很快,主要在汲渊的要求下,各县报上来的公文都简练,直接说明缘由,少了大家发挥文采的空间,因此很精炼。

  赵含章一目十行的扫过便知道是什么问题,提笔就可以批复。

  等批完这批公文,赵含章便抽出一张白纸来,沉吟片刻后便给汲渊写信。

  “民生多艰,虽外敌强悍,需我们万众一心,但也要由中分辨上所需是真的全都投注于国战,还是有人趁机敛财。”

  赵含章悲伤的写道:“前有灈阳这个前车之鉴,现又有泌阳乱势征兆,其他县的情况只怕也好不到哪儿去,我实在不愿看到,外敌未清,内乱便起。”

  “我中原百姓之坚韧,若不逼到极处,断不会行谋反暴乱之事,所以先生,含章不愿看汝南生灵涂炭,还请您帮忙看顾,含章亦会各县巡视,与上周旋,给百姓争这一线生机……”

  赵含章将信放在一旁留待墨迹干透,坐着沉思起来,傅庭涵不知何时也坐在了田埂上,见她一脸呆呆的,便道:“实在不知道怎么和铭伯父写信,不如将两封公文抄一份给他?”

  赵含章赞许的看了傅庭涵一眼,然后将两封公文的大致意思写下来,托付赵铭看顾一下西平县,顺便帮助一下汲渊。

  给赵铭写完信,再给何刺史写回函就要简单多了,其实就是打官腔,表示自己会尽力筹措粮草,不过今年民生艰难,夏税时汝南郡便已经元气大伤,到现在郡内各县都有些异动,百姓流散离开汝南郡的不少,只怕很难筹措到足额的赋税。

  赵含章洋洋洒洒写了一堆推脱之话,最后叹息一声道:“希望明年能少一些战事,也风调雨顺些。”

  傅庭涵抿了抿嘴没说话,如果真如她之前所言,这时代正好处在天灾频发的时候,那想要风调雨顺就太难了。

  赵含章心里也明白这一点儿,所以她才那么急着让各县修建水利工程,不惜自掏腰包以工代赈。

  只希望这些水利工程在将来多少能有些用处,哪怕只是一点儿,那也能多缓解一下趋势。

  不过天灾先不管,还是先把人祸摆平吧。

  赵含章有了种紧迫感,不再在泌阳县停留,她直接指了梁宏为新县令,为此特意招了调派过来的队主李天和郭老爷马老爷一起吃了一个饭,主角就是梁宏。

  宴上,赵含章亲自把盏给郭老爷马老爷倒酒,笑吟吟的道:“以后泌阳县就有劳郭老爷和马老爷协助梁县令,大家一起努力让泌阳县越来越好。”

  郭老爷和马老爷消息灵通,主要是赵含章人就在泌阳县,公文一批复,泌阳县这边就贴出公告来。

  县衙要求的赋税直接比公文上公布的少了一半,便知这是赵含章的意思。

  不管他们和赵含章的恩怨,只这一事他们就是真心钦佩赵含章的,不是谁都有胆子拒绝朝廷和刺史府分派的赋税的。

  即便胡县令是他们的好友,这一刻,他们也觉得泌阳县的县令换得好。

  俩人心中幽幽叹了一口气,扫了一眼坐在梁宏身侧的李天和,知道他是赵含章留给梁宏的底气,于是挤出笑容,举杯和赵含章道:“我等荣幸。”

第321章 多情不寿

  赵含章很满意他们的识时务,将李天和交给梁宏,她和梁宏道:“李天和便是我留给你的底气,他会给你撑腰,所以你不用惧怕谁,只需听我号令,管好治下百姓。”

  梁宏没想到自己一个没定品的士都能当县令,因此又激动又感激,他郑重的应承道:“下官定不负郡丞所托。”

  赵含章亦对他郑重的点了点头。

  对李天和,赵含章只有一句话,“屯兵屯粮,每日都要坚持练兵,即便是农忙时,也不可松懈,如今天下不安,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到了你们。”

  她道:“今日辛苦一些,你们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几率就大一些。”

  李天和亦郑重应下。

  赵含章这才继续巡视之旅,她这一次去的是确山县,走过确山县便往东南去正阳县……

  如今正逢秋收,哪怕今年的收成很一般,甚至因为夏季那会儿吃了不少青苗而产量不高,但因为地里有粮食,百姓内心的不安被微微抚平,大家又龟缩在壳里得过且过的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