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34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这里的山并不能耕种,所以山匪窝里的人全被带到了山下,因为他们顽抗,他们的待遇也和之前的土匪不一样。

  他们会被入刑,直接拉去做苦力,现在犁地、修路、修水利都需要人,甚至矿场里也需要不少人。

  赵含章正在看赵宽和范颖统计出来的人数,听到外面一阵哭声,不由一愣,“这时候才哭是不是太晚了?”

  都打下来老半天了。

  赵宽便出去看,不一会儿赶忙进来道:“使君,是陈家坞堡来人了,他们来了好多人,先到的是陈氏父子,他们正在营地门前哭呢。”

  赵含章一听,忙起身出去。

  陈堡主正在营地大门前拉着赵二郎的手大哭,赵二郎脸都涨红了,却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对方也没干坏事,他总不能把人甩开吧?

  正一脸为难,一道熟悉的大叫声传来,“二郎!”

  二郎立即寻声抬头去看,就看到了他的好朋友——九岁的赵正!

  他眼睛登时大亮,大叫道:“正弟!”

  他再顾不上拉着他哭的人,手一甩就直奔赵正跑去,无视静默看着他的赵程,一把抱住他身后的赵正,哈哈大笑后一脸严肃道:“你得叫我二郎哥,我是哥哥!”

  赵正不由的提醒他,“二郎哥,你快拜见我阿父。”

  赵二郎这才看到赵程,抬手就抱拳,一脸严肃道:“程叔父。”

  赵程问他,“领军之人是谁?”

  “是我啊!”赵二郎挺了挺胸膛,等着他夸。

  赵程却皱眉,“你阿姐让你做领军的将军?”

  那不是胡闹吗?

  赵二郎敏锐,听出了他的质疑,不高兴了,“我怎么就不能当了?我立了好多战功呢。”

  赵含章带着赵宽他们急匆匆赶来时,看到的就是赵二郎一脸不高兴的面对赵程,咦,赵程?

  赵含章立即加快了脚步,远远的便叫了一声:“叔父!”

  赵程抬头看去,看见赵含章,脸色顿好,他威严又矜持的点了点头。

  赵含章立即笑着迎上去,“拜见叔父,实没料到会在这里遇见叔父,叔父快里面请。”

  她暗暗看了一眼赵二郎,小声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请叔父进帐。”

  赵二郎不情不愿的请他入内。

  一旁的陈堡主愣愣地看着,眼泪无意识的从脸颊滑落,他真傻,真的,赵程说过他是从汝南郡来,带着子侄来投奔侄女的。

  而汝南郡最大的赵姓不就是西平赵氏吗?

  使君出自西平赵氏呀!

  陈堡主转而拉着赵程哭起来,“赵兄弟,你怎么不明说你要投奔的侄女是使君啊……”

  赵程一脸无奈,忙安抚他,“盗贼横行,这里距离陈县又不近,未必就能投奔到人,怎好挂在嘴边呢?”

  别朋友没招来,却招来了仇敌,要知道赵含章当豫州刺史,可也没少结仇。

  赵程在乡野间都听说了,很多人都猜测章太守病死是她的手笔呢,还有人说,她是直接把章太守给杀了,简直什么猜测都有,且毫无根据。

  赵程略微生气的想,三娘怎会是那样的人呢?

第398章 都是人才

  赵含章对陈堡主也很亲切,笑眯眯的把他和赵程一起往营帐里请。

  陈堡主受宠若惊。

  等回到营帐,听荷便拎着茶壶来给他们倒热水,茶是没有了,赵含章现在穷得很,连茶都不喝了,全都换成粮食。

  赵含章对于赵程为什么会在这里很感兴趣,所以坐下以后就好奇的看向他,以及他身后的青年少年们,“叔父,铭伯父说您早就出西平了,怎会走到这里来?”

  这边是豫州东部,在陈县的东南方向,之前是石勒占领地。

  赵程就叹了一口气,见他叹气,他身后的少年便代他开口,其实他早就忍不住了,不过先生在前,没敢造次而已。

  “三姐姐,我们本来是要去陈县帮你的,但出了汝南郡就碰到了匈奴人……”

  其实没有碰到,而是撞见了被匈奴劫掠后结伴逃走的普通百姓。

  他们这一行人有马车,有牛车,带着不少行李,猛然撞见这么一群人,便也只能跟着逃。

  然后他们就被看不见的匈奴军队驱赶着又跑回了汝南郡。

  赵程很有经验,淡定的选了另一条路出汝南郡,带着他们顺利进入汝阴郡,打算从汝阴去陈县。

  但进入汝阴后没几天,他们就看到了人间炼狱。

  因为石勒攻城破坞堡,大路上尸体横陈,很多百姓不得不外逃,而匈奴大军压境,直接往南推进,他们刚逃到一处,还未安顿下来便又被匈奴攻城,只能继续逃……

  他们就跟没方向的苍蝇一样,四处乱逃,却又似乎到处是匈奴军。

  在这一刻,也别分什么庶民、士族了,全都如丧家犬一样被人四处追赶。

  便是一直在外游历,见过不少世面的赵程见百姓如此惨状也不由的沉默下来。

  他也知道,以他们现在的能力和带的物资,根本帮不了他们什么,杯水车薪罢了。

  但真让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由同行的孩童活活饿死,妇人自戕也做不到,所以赵程还是一边要自己心硬一点儿,一边将手上的粮食略分了一些给他们,最后马车、牛车什么的都被他卖了换成粮食。

  虽然他知道,分到粮食的难民未必就能活过这场兵灾,但,能活一天是一天吧。

  所以他们就一路救人,不少难民便干脆跟在他们身后,大家相互扶持着逃命。

  少年道:“我们是前天到这儿的,听陈堡主说山上有个匪窝,先生说要带人把匪窝打掉,既可以让坞堡从此无后顾之忧,我们也能得些救命的粮食。”

  赵含章听得一愣一愣的,问道:“你们打过土匪?”

  少年点头,“打过呀,我们就带了那么点钱财,早用完了,这么多人要活命呢,便是一路打劫土匪,哦,不,是一路剿匪得的粮食,大家勉强能活而已。”

  “三姐姐,你看我是不是瘦了?”

  少年是学堂里的小先生,一边跟着赵程读书,一边领了任务去学堂里给学生启蒙的,赵含章知道他,他叫赵泽,好像才十三岁?

  应该就比她小一岁左右,赵含章知道他,以前脸颊胖嘟嘟的,这会儿脸上都没肉了。

  她立即心疼的看着他道:“是瘦了。”

  少年便长叹道:“都是饿的。”

  赵含章立即扭头和听荷道:“快去让伙房埋锅造饭,怎能让我从弟饿着呢?”

  少年眼泪汪汪的看着赵含章,“多谢三姐姐!”

  他身边的青年和少年们也都略显激动起来,这一路来,这一群虽然吃过苦,却从未饿过肚子的公子们可饿坏了。

  一直沉默的赵程:……

  他看了眼过于活泼的弟子,忍不住开口说他,“赵泽!”

  赵泽立即收起脸上的笑容和眼中的泪水,一脸严肃的站着。

  赵含章还是一脸的心疼和感动,和赵程道:“叔父和兄弟们一路受苦了,我这就让人去给你们准备营帐休息。”

  她转头叫赵宽,“宽族兄,这事由你安排。”

  赵宽一口应下。

  既然来了,那就一起留下,都别走了。

  这一刻,赵宽和赵含章的想法空前一致。

  念头闪过,赵宽一凛,觉得自己变了。

  这是自己的先生和兄弟们,他怎能坑他们呢?

  但……

  目光落在笑眯眯的赵含章脸上,算了,死道友不死贫道吧。

  等把赵程等人哄走,赵含章这才看向陈堡主。

  她舒出一口气,更加温和的和陈堡主说话。

  她的力量就那么大,地方还是得靠陈堡主这样的士绅帮忙治理。

  对方肯收留难民,可见心善,只要有一颗为民之心,那便可用。

  陈堡主名叫陈荫,陈家世代居于此,以前这里是没有坞堡的。

  不过这些年天下不安定,去年石勒被苟晞追杀跑进了豫州,当时他们这一片就被抢过。

  那次之后陈荫就组织大家建了个坞堡,把他们村子给围起来。

  没错,和赵氏坞堡是宗族建造,然后收纳其他人为堡民不一样,陈家坞堡一开始就是村民们共同建的。

  他们势力很小,一个坞堡也就百多户,并没有多少人,不过这段时间他们收了不少难民,现在坞堡里有近千人,哦,除去赵程带来的那些人。

  他们也很困难的。

  陈荫收留这么多难民,自然不是白收留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不愿意背井离乡,而附近山上有个山匪窝,他们已经被抢过一次,为了不被抢,他们需要吸纳人手来壮大自己。

  赵含章要是不来剿匪,假以时日,这一片必要形成以山匪和陈家坞堡各自为政的局面。

  但现在赵含章来了,陈荫是很欢迎她的,主要是现在日子太难过了,他感觉自己就要承受不住了。

  天塌下来个高的顶着,他以前是这一片天里最高的个,但现在最高的是赵含章,他一脸忐忑的诉说着自己的为难,希望赵含章能给他指一条明路,并帮助她。

  赵含章认真的听着,表示她一定会帮他们的,豫州治下每一个百姓都是她的子民,她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的。

  “坞堡既然建起来就没必要拆,以后若再遇外敌入侵,附近的村民都可入内躲避,”赵含章道:“但也没必要再往外扩大,太过劳民伤财。”

  陈荫点头表示认同,建造坞堡花费是真的很大。

第399章 热烈欢迎

  “这么多人不能都住在里,可以将村庄往外扩大,”赵含章道:“附近的田地都可以耕种,大家时不时的训练一二,和平时只耕种土地,若遇战时,也有一保之力。”

  陈荫听得认真,苦恼道:“但我等只是常人,并不会练兵,而且真留下这么多人,如何安顿也是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