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51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诸传点头应了一声“是”,笑道:“今日真是赶巧了,无论如何我都要请赵刺史痛饮一杯。”

  赵含章一口应下,当即就让士兵们就地扎营。

  诸传去清点他的伤亡和损失,赵含章这才上前看那些难民,傅庭涵让随行的军医过来帮忙救人包扎。

  难民们睁着一双大眼睛看赵含章,对她既期盼又戒备。

  显然,他们都听说过这位新刺史。

  赵含章站在他们面前,一脸的恨铁不成钢,就跟对自家的熊孩子一样,“赈灾和收拢难民的布告早就传了下去,我还着令各郡国,各县县令让衙役差吏到处敲锣打鼓,就是怕你们不识字。”

  “这儿距离南阳国西鄂县不远,你们为何不进城接受救济,而是流落在外打劫?”

  难民们见赵含章虽然生气,却并不暴虐,胆子便大了起来,他们一时心酸,当即就齐齐跪倒在地,五体投地的伏身道:“使君容禀,我等也不想做匪徒,也想做良民啊,只是南阳国各县并不允北下的难民进城,我等就是从鲁阳被赶出来的。”

  他们趴伏在地上,深深地低着头,赵含章只能听到他们的声音,看不到他们的表情。

  但她看到十指张开按在脑袋边上的手,她的目光扫过去,每一双手都红肿冻疮,有的还爆裂开来,似乎能看到里面的骨头一样。

  她的目光顺着手往下一滑,看到他们破开洞裸露出来的肌肤,寒风吹过,吹起他们杂乱的头发,还有身上破碎的布条……

  赵含章不知道他们是冻的,还是说到心酸处,声音微微发抖,哽咽出声,“我等虽在旷野之中,但也听到了使君的仁政,知道使君让我们就地落户,等待赈济和分田,可我们一连被驱赶,实在不敢在南阳国久留。”

  “听说使君在西平,而汝南郡是您的家乡,这边当政做主的是您的伯父,想来应该不会违逆您的命令,我们才冒着大雪过来。”他道:“我们本只有百十人,但路上遇到不少同样是北地逃来的灾民,便一起走了。”

  赵含章这才收回目光,低头问道:“你们有多少人?”

  “原先有四五千人左右,但太冷了,死了好些人,有些人就不肯再走,直接就地挖了泥土或者建筑草房子过冬,如今还跟着的只有两千余人。”

  赵含章目光扫过,见这里只有千人不到,就问道:“剩下的人在哪儿?”

  “在林子里,都是老弱妇孺。”一直趴伏的人终于大着胆子微微抬起头来,脸上因为泪水,脏污的脸上被冲刷出一道又一道的痕迹,他只敢快速的看赵含章一眼,然后又趴了下去,低着头道:“我们实在是太冷,太饿了,看到这支商队中似乎运了不少粮食布匹,便忍不住……”

  他没说完,赵含章也明白,直接下令道:“带我们去看看。”

  那人听见赵含章声音平静,不像是要发火的样子,悄悄松了一口气,起身领着赵含章进林子里找人。

  赵含章当然不可能自己进去,她带了一队人马进去。

  进林子不远便是一处山坳,这里因为是山坳,所以不透风,比在外面略暖和一些,赵含章走到坡边往下一看,便见下面密密麻麻蹲了不少老幼和妇人。

  赵含章微楞。

  傅庭涵也愣了一下。

  赵含章目光扫过,回头和那青年男子道:“把他们带出来吧。”

  说罢转身便走。

  傅庭涵侧头目送她走远,假装没看到她有些泛红的眼睛,就站在出口这里等待他们出来,他心下计数,等人走过便算上,同时打量一下人,估算出大致的年龄,存在脑海中。

  一个小女孩走得急,为了跟上前面的人小跑了两步,一下绊在树桩上,啪叽一下就摔在了傅庭涵面前。

  傅庭涵忙伸手将人扶起来,见她光着双脚,身上有好几件不适宜的套在一起的衣服,只是没有一件事完好的,都破破烂烂。

  他看了一眼她的红肿的双脚,想了想,将身上的披风解下来,把她整个人都包进去,着重包住两只小脚,然后抱起来往后看了一眼,将剩下的十五个人扫过,记在心里后转身离开。

第428章 投资

  赵含章看到傅庭涵抱了个孩子过来,便问道:“她的父母家人呢?”

  “没了吧,我没在队伍里看到对她有特别留恋的人。”

  话音才落,一个士兵领着一对男女带着一个小男孩过来了,“使君,大郎君,这人说来找孩子的。”

  赵含章就挑眉看向傅庭涵。

  傅庭涵只看了一眼夫妻俩和小男孩便道:“他们不是她父母,他们出来时距离这小姑娘有十六个人,并不在一处。”

  赵含章一听,蹙眉看向对方。

  那对夫妻被她眼神看住,膝盖一软,立即跪到地上,伏地道:“小,小人是妞妞的伯父,她父母已逝,我们是她唯一的亲人了。”

  赵含章脸色微缓,就倾身摇着小女孩的手问:“认得他们吗?”

  看着只有五六岁大的小姑娘扭头看了一眼夫妻,乌溜溜的大眼睛转回来再看傅庭涵和赵含章,在他们的目光中点了一下头,指着夫妻道:“大伯,大伯母。”

  又指了一下跪在地上的小男孩道:“哥哥。”

  赵含章便让三人起身,傅庭涵抱着孩子上前,还给男人,他伸手摸了一下她冰冷的脚,干脆把披风给她披好,并不打算要回。

  夫妻俩没想到他们如此干脆地把孩子还回来,抱着孩子无措了好一会儿,见俩人要走,男人忙抱着孩子跪在地上,咬咬牙还是把孩子交了出去,“贵人,这孩子我们已经养不起了,您要是喜欢便带走吧。”

  赵含章和傅庭涵回头,男人虽然忐忑,但还是把身后的小男孩也拖了上来,将他和小女孩往前推,磕头道:“这两个孩子我们都卖了,还请贵人垂怜,随便舍两口吃的就行。”

  一旁跟着跪下的女人看着儿子流眼泪,却不敢出言反对,她知道,眼前的人是贵人,可能是他们这一辈子遇见的,最显贵的人了。

  孩子虽然小,但跟着他们活下去的几率要大一些。

  赵含章并不生气,有什么可生气的呢?

  如此人间惨剧,这世道,让父母子女生离死别,似她这样的高位者应当羞愧和伤心才是。

  这是他们在万般无奈中为自己找到的星点希望。

  赵含章道:“我会安顿好你们的,我现在不买下人。”

  男人却不愿意放弃,直接磕头道:“没有钱也行,贵人看着给他们一口吃的,饿不死就行,他们年岁已大,都能干活儿了。”

  他指着他才七岁左右的儿子道:“他会烧火煮饭,还能挑水,贵人要是放心他放牛牧羊,他也都能做的。”

  又指着五岁左右的小女孩道:“贵人别看她身量小,其实也有六岁了,也会烧火煮饭,还会洗衣服,更不要说洒扫一类的活儿了,您只管使唤她。”

  “请贵人收下他们吧。”

  不少人都往这边看,赵含章知道,她这里收下了孩子,过一会儿便多的是人把孩子往她这里送。

  她叹息一声,再次狠心拒绝了,转头见傅庭涵一直盯着那小姑娘看,便问道:“你想留下她吗?”

  傅庭涵思索片刻后点头,“送回西平吧,进育善堂。”

  赵含章想到他刚才说的,这对夫妻离着小姑娘有十六个人,显然也不太在意她,落户以后日子可能也不会太好过。

  她便点了一下头,“好,所有的孤儿都放到育善堂吧。”

  傅庭涵就上前将那小女孩抱在了怀里,对地上跪着的夫妻俩点了点头,和小女孩道:“和他们道个别吧。”

  小女孩便挣扎着下地,冲着夫妻俩跪下磕了一个头,男人张了张嘴巴,还想把他儿子也销出去,赵含章已经招手叫来亲卫,让他把他们带下去。

  说再多不如做一件事,如今他们不信任她,承诺再多也没用。

  所以赵含章直接晃荡着去找诸传。

  她看了一下诸传带来的商队,啧啧赞叹道:“诸公子好大的手笔啊,带来了这么多粮食和布匹,打算怎么卖?”

  诸传眯了眯眼,笑道:“还未曾恭喜赵刺史擢升豫州刺史呢,赵刺史果然官运亨通,上次分别使君还只是县令,没想到一年不到您已经做了豫州刺史。”

  赵含章冲他笑了笑,目光依旧落在他这一批商品上。

  诸传咽了咽口水,别说,他还挺担心此时赵含章强抢的。

  不过……他垂下眼眸想了想,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投资呢?

  于是诸传只略一停顿便继续道:“虽在蜀地,但我也听说了赵刺史广布天下的公告,这些粮食和布匹便是特特收集而来,本还想运到汝南郡,没想到路上就遇到了使君,可见我们的确有缘分。”

  既然他们都这么有缘分了,诸传就大方的表示这些粮食和布匹都送给赵含章了。

  赵含章忍不住挑了一下眉头,仔细看了看诸传后笑道:“我与你买,诸公子若能在市价上便宜我一些就好了。”

  诸传开口之后反倒觉得白送没那么难过了,以赵含章现在的权势,用这一批物资投资他并不亏。

  别人想要还不一定能得了呢,于是坚决要送她。

  赵含章现在并不是很缺钱,自然不肯接受,便继续推辞。

  把孩子交给范颖,找过来的傅庭涵听他们虚伪的你推我让,忍不住停顿下来,等了好一会儿,见他们没完没了,便上前和赵含章道:“收下吧。”

  赵含章就微笑着不说话了。

  傅庭涵和诸传道:“我知道蜀地现在安定,不缺粮食布匹这些东西,反而缺少瓷器、琉璃、书籍和纸张,正巧,这些都是我们擅长的东西,今日诸公子的帮扶之恩我们会记在心里的,将来若需要帮助只管开口。”

  赵含章和诸传同时松了一口气,他们这么推来让去的也很累啊,奈何他们刚开始谈话选择的这地方有点儿偏,没人上来给他们打圆场,只能这么推辞了。

  赵含章一口应下傅庭涵给出的承诺,“诸公子但有所请,只要不坏道义,含章一定义不容辞。”

  诸传忙道:“今日多亏了赵使君救命,在下感激还来不及……”

  傅庭涵见他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客套,忙扭头和赵含章道:“人数已经清点出来,十二岁以下的孤儿有一百九十八个。”

第429章 想捐

  赵含章惊讶,“这么多?”

  傅庭涵道:“有些孩子坚定的说自己无父无母,没有大人带着,我就是知道也不好戳穿,反正你也打算先带他们进南阳国,到时候安排妥当他们,有了赈济粮,还有了田地,他们可以活下去了,自然不舍得骨肉分离。”

  如果到了那地步还是无人来认,那他们带走这些孩子才是最好的吧?

  赵含章想了想点头,“也好。”

  这些孩子若无大人照顾和怜惜,流落在外,很难能活下去,就是能活,日子也会过得很艰难,不如放到育善堂里去。

  这么多孩子,过个几年都能成为她的劳动力,其中要是能养出一二个人才,那她就大赚了。

  赵含章同意了傅庭涵的提议。

  有了诸传捐助的粮食,赵含章能做的事就多了,她直接让范颖带人接手了诸传捐助出来的物资。

  诸传见她没有把粮食赈济给百姓,而是先与他交接,完全接管过去,不由眉头一跳。

  赵含章果然谨慎又霸道,行事很有条理啊。

  范颖动作很快,即便没有傅庭涵,点数对她来说也不难,很快就统计好物资,她拿着本子来找赵含章:“除了三车贵重物品,还有随行小商贩的货物外,诸公子共捐了二十车的粮食和十车的布匹,其中布匹都以细麻和细绵为主。”

  赵含章点头,表示理解,他的意图是做生意,自然要带价值高一些的细麻和细绵,总不会带着粗麻来。

  赵含章扫视一圈衣不裹体,瑟瑟发抖的难民们,和范颖道:“带人下去统计会裁剪缝补衣裳鞋袜的人,留下所有细绵,细麻全都发下去给他们做衣裳和鞋袜。”

  范颖应下,转身而去。

  赵含章走到老实蹲坐着的难民们面前,听着人群中孩子隐约叫饿的声音,拍了拍手,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后便道:“现在,你们相熟的人坐在一起,十人为一什,十什为一队,孩子妇人和老人也全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