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8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傅庭涵一点儿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到了灵堂也是站在赵含章身侧,要和她一起答谢前来吊唁的人。

  赵长舆名声和人缘都不错,家中大门才开便有人上门来吊唁,看着站在一旁的赵含章姐弟,所有人都心中一叹。

  赵长舆这一死,赵家大房就算没落了。

第46章 交换

  来的人有真心伤心的,也有走了一趟便离开的,赵含章都领着赵二郎诚心答谢。

  她边上就站着傅庭涵,那么大一个人,宾客们想当做看不见都难。

  便是王衍这样挑剔的人都忍不住和左右道:“傅家郎君至孝,守诚信诺,是为君子。”

  他有些惋惜,“可惜了。”

  左右不由问,“可惜什么?”

  王衍笑了笑没说话,可惜他已经定亲,不然倒是可以为他的四娘提一提。

  他不说,左右的人也猜出来了,也不由感叹,“上蔡伯这最后一步棋走对了,他为大房遗孤找了一个可靠的靠山啊。”

  “傅中书为人方正,傅郎君又是君子,只要傅氏不倒,赵氏姐弟便可安稳一生。”

  在这样的世道里,安稳便是最大的幸福了。

  赵仲舆或许也是想通了这一点,或许是因为赵长舆临终的托付,他对赵含章态度和缓了许多。

  面色和煦,中间还一度叮嘱她注意休息。

  傅祗赶着正午之前到了,他吊唁过后和傅庭涵躲在一旁说了一下悄悄话,然后就回身去找赵仲舆。

  赵仲舆惊讶万分,“重孝期成亲?”

  傅祗叹息道:“是啊,原来便定的六月,本意也是想让长舆放心的离去,谁知竟会出此变故。”

  “虽然如此,但我还是想让两个孩子尽早成亲,一来,也算圆了长舆的愿,二来,长容年纪也不小了,守孝三年便十九了,太老了,所以只得委屈三娘戴孝入门。”

  赵仲舆:“……傅兄说的什么话,应该是长容委屈了。”

  他一时难以决断,“成亲毕竟是大事,这一时之间……”

  傅祗安慰他道:“不必忧心,这是重孝期,一切从简,聘礼和嫁妆都是一早准备妥当了的,也不必请多少乐手,只简单布置一二便可嫁娶。”

  他道:“我知道长舆的遗言,我已经决定,待他们成亲后,让长容陪着三娘和二郎一起扶棺回乡。”

  赵仲舆大为感动,沉吟片刻就应下了,“也好。”

  傅祗心中微讶,没想到会这么顺利,连赵含章都没想到。

  但赵仲舆的确答应了,还特意找王氏和赵含章说了一声,道:“等丧礼结束吧,趁着热孝出嫁,我已经让傅家略算了算日子,七天之后,等过了你祖父回魂之后便出门,到时候祷告亡灵,也让你祖父安心。”

  赵含章一脸感动的道:“多谢叔祖父。”

  赵仲舆道:“你先别谢我,我同意此事是有要求的。”

  王氏有些不安起来。

  赵仲舆摆出笔墨纸砚道:“这里也没有外人,我们便打开天窗说亮话,我知道,大哥给你准备这么多嫁妆是为了二郎,那里面至少有一半是二郎的吧?”

  赵含章微微挑眉,也不遮掩,直接点头,“不错,这份嫁妆我和二郎一人一半,我也应承了祖父,待他成年生子后便将这一半送还给他。”

  “那就把这个承诺写下来吧,”赵仲舆将纸笔朝她推了推,道:“把嫁妆单子上应该属于他的那一份写下来,签章,一式两份,你拿一份,我们家中留存一份,待他成年生子,我们会去做见证分割。”

  赵含章上前接过纸笔,微微笑了笑,抬起眼眸看向赵仲舆,“叔祖大义,三娘先替二郎谢过了。”

  赵仲舆面色严肃,“你不嫌我多事便好,我自然是相信你的,只是不相信傅家。”

  傅长容太殷勤了,傅家也太着急迎娶赵含章,他既感动又怀疑,只能和赵含章要个保障。

  那些东西既然是大哥留给两个孩子的,那就不能平白落到傅家的口袋里。

  赵含章也不含糊,写下承诺书,但具体的嫁妆太多,她不可能全部背下来,所以她没写。

  赵含章想到自己就要离开洛阳,虽然有点儿不忍,但还是忍不住坑一把这位叔祖,“叔祖父,您也知道,丧礼过后我们姐弟二人要扶棺回乡,此回归乡,少则一二年,多则三四年,洛阳这边的产业不好经营,而且……”

  赵含章苦笑道:“您也知道,我是女子,二郎又是那样子,这些产业在我们手中别说赚钱,怕是不亏钱都难,所以我想出让一部分给您。”

  赵仲舆一愣,蹙眉,“你要卖嫁妆?”

  赵含章叹息一声道:“金银比较好携带,也可长存,我和二郎都不是擅长经营之人,有现银总比经营铺面田庄要好。”

  “或者叔祖父愿意拿家乡的田产铺面与我交换也行,”赵含章道:“我们此次回乡会多留几年,若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二郎说不定会在乡里寻觅良缘,家乡的资产多点儿也好说亲。而且家乡那里亲族多,也更好经营。”

  赵仲舆沉思,赵含章手中的嫁妆有哪些他都是知道的,那些产业囊括丰富,不仅有洛阳的,也有长安和汝南的,各地资产皆有。

  其中以洛阳和长安的最值钱。

  虽然现在和长安的联系薄弱,但那毕竟是大城,一旦平定,长安和洛阳的资产可比汝南的好太多了。

  只是这事儿传出去可不好听,而且这个侄孙女……

  赵仲舆有些怀疑的看向她,她是真心想换,还是假意设套?

  赵含章当然是真心想换,她还道:“此事不必告诉别人,我们自己立契,我将地契和房契交给叔祖,外人问起来,只说是我托叔祖和伯父帮忙经营。”

  她道:“我和二郎年纪小,仰仗亲族也是情理之中。”

  也就是说,这是私下交易,不会体现在嫁妆单子上,规避了名声风险。

  但他们又私下定了契约,现在赵仲舆是赵氏的族长,赵济是上蔡伯,赵含章也不可能反悔。

  天时地利人和,赵仲舆权衡过后还是点头应下了。

  赵含章便道:“那就让成伯去交割吧,这些资产我也不熟,让他来办最合适不过。”

  赵仲舆也更加放心和满意,点了点头。

  赵含章把写好的承诺书交给赵仲舆,起身行礼后带着有些恍惚的王氏离开。

  出了书房老远,王氏才反应过来,忙拽住赵含章问,“三娘,你怎么就把那些产业贱卖了?那可是你祖父千挑万选给你留下的好东西啊。”

第47章 乱起

  赵含章低声安抚道:“阿娘,我心中有数,我们不会亏的。”

  王氏一脸怀疑,“真的?”

  “可你叔祖也是聪明人,你不亏,难道他能亏?”

  赵含章没法告诉她信息差的好处,只能道:“我比叔祖更聪明,当然,在叔祖眼中,这不是吃亏,而是双赢。”

  除非历史在接下来的轨迹中转一个大弯,洛阳无险,不然赵仲舆必亏。

  赵含章没想到,接下来的历史的确转了一个弯,却是朝着另一个方向转的。

  赵含章将香插上去,回头看面色疲惫的王氏等人,对他们道:“你们回去休息吧,今夜我守灵。”

  王氏忙道:“你回去吧,今晚阿娘来守,你都连着守三个晚上了。”

  因为要准备婚事了,虽然热孝期一切从简,但还是要做一点儿准备,尤其是傅家那边。

  所以傅庭涵陪着赵含章守了两个晚上后便回家去了。

  “阿娘,你身体不好,回去休息吧,要是不放心,让二郎留下来陪我。”安抚住王氏,赵含章看向一旁的赵家三姐妹,“姐姐妹妹们也都回去休息吧,明日再来。”

  她们本就是堂亲,服的孝轻,也就赵大郎因为是赵家的嫡长孙,而赵济继承了赵长舆的爵位,所以跟着服了重孝而已。

  三姐妹也没推辞,行了一礼后就要离开,结果她们才动,外面突然传来砰砰的巨大响声,吓得她们一缩。

  “怎么像是打仗的声音?”

  “又是谁要闯宫门了不成?”

  过去三年里,她们没少听到这种声音,每次听到都是一次政变,想到伯祖父现在不在了,三人脸色瞬间惨白。

  赵含章也竖起了耳朵听,她清晰的听到了由远而近的喊杀声,她面色一变,走出灵堂,叫来成伯:“约束好家中的下人,去接叔祖父和伯父他们过来,守住灵堂。”

  她话音才落,赵仲舆和赵济也匆匆赶来,“紧闭门户,一门五人,有异状立即来报。”

  赵仲舆还算镇定,吩咐下去,“把府中的护卫都叫来,从现在开始分三队巡逻府中,看住府上的仆妇下人,不得乱窜,违者直接打死。”

  赵含章便停了下来等他吩咐。

  等他安排好了才上前,“叔祖父,外面是出什么事了?”

  赵仲舆皱着眉头道:“已经叫人出去打听,你们先留在府中,不要出去。”

  赵含章想了想后道:“汲先生消息灵通,他或许知道,叔祖父,不如派人去接汲先生过来。”

  “外面正乱着呢,刀枪无眼,此时留在屋中才是最安全的,”赵仲舆道:“等这一段混乱过后再说。”

  赵含章点头,也觉得此时安全最重要。

  只是心中难免焦躁,她回顾着自己知道的历史,这一段时间洛阳城外虽然是混乱的,但城内应该还是稍显安定,至少在东海王掌控朝政的头两年,洛阳没有发生大的战斗。

  可是……

  那毕竟是后人记载的一千多年前的历史,史料总有缺失,所以也不能全都相信。

  赵含章苦笑一声,就算史料齐全,记载得详细,她也得都看过,都记住啊。

  所以还是得收集当下的信息,赵含章转头去看慢慢暗沉下来的天幕,只不知在当下的混乱中,新帝是否安全,他要是出事,恐怕洛阳当即就要大乱。

  赵家上下心中惶惶,一起留在灵堂里听了一晚上外面的动静。

  赵含章听力比所有人都好,尤其是闭上眼睛时,她可以清晰的听到街道上士兵走动时甲胄碰撞的声音,可惜,没人说话,提取的信息有限。

  不过,路过的士兵并未敲赵家和贾家的门,似乎略过了他们这几家。

  赵含章微微睁开了眼睛,垂眸思索,看来这乱是从内起的,而且东海王把控住了局势,对方似乎很坚信他们这几家没有参与其中。

  她点了点膝盖,虽不知是什么事,但似乎问题不大。

  果然,第二天乱势就被平了,赵家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下人回来禀报道:“……把守住路口的士兵都退了,只有主街和皇城入口那一段还有没清洗干净的血,四边城门都关闭着,暂时不给人外出。”

  赵济连忙问,“可问到是发生了何事?”

  “问不到,那些兵卒都凶得很,小的不敢久留。”

  赵仲舆略一沉思便道:“备车,我出去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