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32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傅安赶忙追上,“郎君去哪儿?”

  “去马厩,取马,我们去赵家!”他绝对不能和赵含章分开,这一分开,在这人生地不熟,又传说到处战乱的时代,再见面得是什么时候?

  不管是回去,还是留在这里,他们两个都要在一处商量着才好。

  在傅庭涵心里,周围的人都是陌生人,这个世界唯一知他,认他的人是赵含章,他唯一熟悉的人也是赵含章。

  傅庭涵跑得快,管家在后面追不上,忙叫下人们去拦住。

  下人们纷纷张手要拦,傅庭涵推开他们的手喊道:“东城门已失,又一批乱军入城,你们还拦着我做什么?”

  下人们一呆,惊慌起来,“那,那我等怎么办?”

  “结伴去城西,那边多是贫民,乱军一时不会去那边,而且北城门和东城门距离城西远,你们或许能从那里出城。”

  管家跑上来听见,不由跺脚,“哎呀,郎君你说的什么话,他们要是跑了可是逃奴,被抓到要被发配的。”

  傅庭涵大手一挥,“生死关头了,还论什么逃奴?我做主放了你们,从现在起你们都是良人了,自己去收拾东西跑吧。”

  说罢,在下人们愣神的功夫,拔腿就往外跑。

  管家在后面一边追,一边大喊,“郎君,郎君,你别跑啊,你怎么突然就变了,明明之前还那么稳重乖巧……”

  竟然一转身就蛊惑奴仆逃跑,这是人干的事吗?

  傅庭涵和傅安抢了两匹马就跑,一边跑一边回头冲追不上来的管家大喊,“您放心,他们不会跑的,祖父是中书监,若是跟着他都危险,那这世上大部分地方都不安全了。”

  已经心思浮动生了要跑心思的奴仆们:……

  他们漂浮的心一下就沉了下来,一定,是啊,要是跟着郎主都有危险,那沦落到外面,只怕更没有活头了。

  傅庭涵骑上马就跑。

  管家站在大门口看着俩人跑远,忍不住“哎呀,哎呀”的跺脚,却是多余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回头去看院子里散落在各处的下人,抖着手指说不出话来,“让你们拦着郎君,你们就是这么拦着的?”

  下人们纷纷低头。

  傅安跟着傅庭涵跑到大街上,看到地上有散落的尸体和血迹,不由紧张的抓紧了缰绳,“郎君,我们直接去赵家吗?”

  傅庭涵想了想后道:“我们不走主街,走那条路过去。”

  “那要绕一个大弯了。”

  “城西的人要是过来必要走那条路,她肯定会派人来接我,很大概率会用城西那些人,我们走。”

  傅安只能跟上,只是忍不住念叨:“三娘可能没想到这些,郎君,您会不会想多了?”

  傅庭涵没理他,转过一条街后,俩人迎面和一队士兵碰上,最前面是一队骑兵,一打照面,还没来得及看清人脸,傅庭涵和傅安便浑身一凉,直觉要完。

  对面的人也吓了一跳,定睛一看,见是傅庭涵,大喜,“傅大郎君!”

  傅庭涵抬头看去,愣了一下后也惊喜起来,“千里叔!”

第53章 出逃

  东城门的轰动声在众人耳里只是一道巨响,在赵含章耳里却是一道城门的轰然倒塌,然后是巨大的喊杀声浪。

  马蹄声、喊杀声、惨叫声,各种声音从东城门远远的传来,加上火光,偌大的洛阳城都听到东城门被攻破了。

  赵含章立即去找赵济,“伯父,我们立即出城。”

  “什么?”赵济瞪眼,“此时外面都是乱军,你不好好在家待着,跑出去作甚?”

  “城东城西多为官员世家和富人所居,而且宫城靠近城北,不管攻城的人是谁,肯定直取宫城,我们家在此处并不安全,趁着乱军还没打到这里,我们立即取西城门而出,或许可以避开这场祸事。”

  “不过是些许宵小,你也太看得起他们了,洛阳可是有东海王二十万大军的。”

  “但二十万大军并不在城中,而且那只是号称,”赵含章心中不祥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她有些烦躁,“东海王派人杀了河间王,京兆郡一直混乱不停,谁知道他有没有私派军队出去平乱?”

  赵含章道:“他若没有二十万大军,救援不及,那洛阳会陷落,留在洛阳城中的人不会有好下场,就算他真有二十万大军在洛阳,等他们回援,我们早被抢过,到时候能不能活命还未知。”

  赵济:“你休要在此危言耸听,乖乖回去灵堂守着,若是敢外出给我赵家惹来祸端,别怪我不念情面。”

  赵含章一听,转身就走。

  她叫来成伯道:“准备车马,将祖父的棺椁绑上,我们即刻出城。”

  成伯惊讶,“赵千里和傅大郎君还未到呢。”

  赵含章略一思索后道:“逃命如避火,等不及他们了,我们给他们留信,我先把你们送出去,在城外汇合。”

  自赵长舆死后,赵含章便是成伯的主子,他自然听她的,于是他下去准备。

  等赵济知道,赵长舆的棺椁都绑在车上了,他连忙带着人赶来,指着赵含章气得说不出话来,“你怎如此顽劣,不知道府外就是乱兵了,你要找死别拖着大家一起。”

  赵含章道:“伯父放心,便是到了外面,我也不会露出我是赵府的人,我只带走祖父的棺椁和我的陪嫁,其余的人我一个不动。”

  “你!”赵济气恼道:“此时正该团结一致,或许可度过难关,你此时带着这么多人走,就是陷赵府上下于危险中,何况你这样走了,我怎么和伯父交代,怎么和父亲交代?”

  赵济不许她走,让人拦住车。

  赵含章面色一沉,伸手抽出一旁护卫的剑点在赵济跟前,“伯父,你想与我兵戎相见吗?”

  赵济一下脸色铁青。

  赵含章满脸肃穆,“我今日是一定要出城的,伯父若拦我,那我们只能在府中先斗一把了,这样一来,两败俱伤,谁也讨不得好。”

  赵济抖着手指指她,“你,你宁愿两败俱伤也要走?”

  “不错,”赵含章道:“我是女儿家,没有伯父的气量,所以我要做的事,那就一定要做到,即便是两败俱伤和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不管她说的是真是假,但气势在这儿,赵济犹豫了,他豁不出去,但也拉不下面子。

  正僵持,两个护卫气喘吁吁的从外赶回来,“大郎,郎主有手书回来。”

  是凌晨跟着赵仲舆离开的护卫,他们跪在赵济面前奉上一块裁剪下来的绢布。

  赵济打开看,上面只有四个凌乱的大字,“立即出城!”

  赵济:!!!

  要不是这两个护卫的确是他爹的人,而这字迹也的确是他爹的,他都要怀疑这是赵含章干的。

  他不由看向对面的赵含章。

  赵含章心中一动,将剑收回,上前一步一把扯过绢布,速度之快让赵济反应不及。

  看到上面四个大字,赵含章心中更沉重,一脸严肃的将绢布交还给赵济,“伯父,时间紧急,还是听从叔祖的吩咐尽快离开吧。”

  赵济捏紧了手中的绢布,问两个护卫,“外面到底发生了何事?”

  两个护卫跪在地上回话,“我等护送郎主进了皇城,然后就在宫门外听吩咐,并不知道宫里的情况。”

  “但外面乱军很多,一直有人在攻打皇城,还有人散落城中四处作乱,和我们一起留在宫门外听吩咐的王府郎将说,是出逃的高韬勾结了京兆郡的叛军攻城,还说……”

  赵济追问,“还说什么?”

  “还说其中混有羌胡军,对方兵马强壮,攻城和巷战有河间王的军队,城外羌胡骑兵又无人能敌,所以东海王打算带陛下出城暂避。”

  赵济听得目瞪口呆,问道:“我们走了,那父亲怎么办?”

  “不少官员都在宫城中,他们会与陛下东海王一起走。”

  赵济没有再多问,前两年惠帝还在的时候,因为他被抢来抢去,官员们跟着一起被抢,夹裹着出逃洛阳时,和官属分开逃命的事时有发生。

  赵济已经见怪不怪,他正想吩咐下去,赵含章突然问道:“城北是河间王留下的残部和羌胡,那城东攻城的是谁?”

  护卫迟疑着没说话,看向赵济。

  赵济怒,“看我做什么,还不快说?”

  “我等也不确定,只隐约听说是匈奴人,好像是匈奴的左贤王刘渊带军。”

  这一下,不仅赵含章,赵济都变了脸色,他终于不再墨迹,沉沉的看了赵含章一眼后,转身就走。

  赵含章抿了抿嘴,将她这一房的下人都召集过来,“你们随身都带上一些钱财,带好自己的包裹,出去以后紧随大队,不冲散还好,要是不小心冲散了,你们自己想办法活下去,只要能回到汝南,我赵家大门会一直向你们敞开。”

  众人心中惶惶。

  赵含章面色坚毅,认真的道:“这一路上,我会尽我所能的保护你们,望尔等不弃。”

  众人躬身应下。

  赵济的吩咐下去,府中人的动作就很快了,因为是逃命,基本只能带金银细软一类的东西。

  但二房一收拾发现……他们竟然没有多少金银细软,一回想才记起,他们家的那些东西都和赵含章换了。

  赵济呼吸都停顿了一下,但他很快略过此事,盯着大家准备好后去前院和赵含章汇合。

第54章 混乱

  待看到他们轻车简从,他便微微皱眉,“你们怎么才这点行李?”

  赵含章扫了一眼他们的行李后道:“和伯父的差不多,正好合适吧。”

  那怎么一样?

  “你的嫁妆呢?”

  赵含章沉默了一下后道:“伯父想必也知道了,我和叔祖父签过契书,我的陪嫁将来有一半是要给二郎的,所以为了不让傅家难做,我提前让人把这些陪嫁送到了傅家。”

  赵济一时没反应过来,“傅家为何难做?”

  “我带这么多陪嫁进去,浩浩荡荡的惹人眼,过个几年便没了一半,落在外人眼中岂不是傅家贪墨了我的陪嫁?”赵含章一脸惋惜的道:“本来明日我就要出嫁的,所以才提前两日把陪嫁送过去,没料到会遇上这样的事。”

  赵济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赵含章催促道:“伯父,此时不是谈论这个的时候,我们还是快走吧,乱军不定什么时候过来呢。”

  两个护卫也催,“大郎快走吧,我们离开时,东海王已经护着陛下要出宫了,我们得赶着去城西,不然遗落在城中,到时候孤城无援……”

  赵济:“那么多的陪嫁……”

  赵含章也一脸心痛的道:“傅家也带不走,最后只怕要便宜乱军了。”

  “但祸兮福所倚,这与我们家说不定是好事,此时逃命要紧,舍去钱财,轻车简从,我们一定会比别人家多得生机。”

  赵济气得胸膛起伏,转身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