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367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铭冷静地道:“阿父放心,三娘不是文帝,我也不是司马之流,我们此举是为了豫州和洛阳的安定。”

  “是真为了安定,开春那一战,匈奴是退去了,但谁也不知道他们何时会再犯,”赵铭道:“如今难得安宁,所以我们必须加快脚步建设,这些都需要钱。”

  “因为没钱,我们想要做的很多事都被搁浅,或是需要很麻烦才能达成,儿子觉得含章说得对,战乱时,我们须得爬着走,但现在安宁了,我们总要正常走路向前,不然战事再起,没有根基,我们连爬都爬不动。”

第624章 诱惑

  赵淞很生气,“你们这是强词夺理!我现在是反对你们铸钱吗,我是问为何铸的是新钱,而不是和朝廷一样的旧钱!”

  赵铭就把责任推在赵含章身上,“儿子知道时,新钱已经铸好,听说这是洛阳一众人等商议的结果。”

  他道:“此时要改也改不了了,新钱已经铸好,现在洛阳应该已经流通开来。”

  赵淞气得把儿子轰出去,决定不去洛阳了。

  赵铭心满意足,转身带着那枚铜钱去见赵瑚。

  和赵淞正相反,赵瑚虽然人来了陈县,却没想去洛阳。

  其实他连陈县都不想来,要不是被赵淞逼迫,他才不会跑这么远呢。

  赵瑚是个爱享受的老头,其中不包括出游。

  和他那个不着家,喜欢到处游历学习的儿子不同,赵瑚就喜欢在一个地方待着,然后让天下的好东西来迁就他。

  他最多在汝南郡各个县里晃荡,主要目的是收租,偶尔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炫耀一下,比一比富。

  他甚至都不喜欢组建商队,只喜欢手拿着商品,等着客商来和他进货,他直接坐着拿钱多好。

  所以他名下有布庄,有瓷器坊,却没有商队。

  哦,接了生意,给人送货的车队不算。

  所以他就是来陈县逛一逛,置几个铺子,安排下管事就回西平去。哼,要不是赵淞求着他,他连陈县都不来的。

  这么想着,赵瑚却没耽误时间,一到地方就叫来管事道:“告诉陈县的铺子管事,明天拿着账簿来见我。”

  当初赵含章一继任刺史,他立即就让管事来陈县找铺子开店了,现在已经回本,甚至小赚一笔钱。

  陈县的铺面价格上涨了不少,但赵瑚依旧觉得还不够,所以决定再买几个铺面。

  赵含章都把地盘扩张到洛阳去了,有她在前面顶着,豫州会更加安全。只要豫州安全,房价就能上涨,商业活动也会增多。

  至于洛阳,赵瑚暂时看不上。

  虽然那曾经是京城,是大晋最繁华的地方,但皇帝都迁走了,听说京城的世家大族前后跟着东海王和皇帝跑光了。

  要不是赵含章带兵逼回来一些人,洛阳剩下的人口都不足两万。

  两万人够干啥的,连他们西平县都不如。

  赵瑚看不上。

  而且洛阳太危险了,匈奴人动不动就南下,他要是在那里置铺子宅院,万一打起来,他这些资产就全部打了水漂。

  不仅宅院铺面,还有里面的货物,人……只要一想他会失去这么多钱财,他就心疼。

  所以他不想去。

  赵瑚吩咐管事,“再去打听一下城中的牙行,明日把牙行的伙计,不,管事,让他们把图纸带来,我要选铺面和宅院。”

  管事一一应下,主仆两个还要再深入讨论一下时,下人通报赵铭来了。

  管事就收了声,看到赵铭进来,便冲他行了一礼后退下。

  赵瑚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一脸严肃,“子念啊,不是我说你,你都来陈县多长时间了,除了这郡守府,竟是连一间别院都不曾置办,难不成以后亲朋来投靠,你都让人住在你的郡守府里?”

  赵瑚一点儿也不想和赵淞父子俩住在一起,一点也不自由,受管束颇多。

  偏偏赵铭又按照亲疏远近来安排住宿,跟他亲近的,就被安排在郡守府住下,关系远的一些的,则是到外租赁房子住下。

  赵瑚自然也不愿意去租赁的房子住,才租下来的院子啥啥都缺,他才不要去住呢。

  他想住赵铭的别院,或者自家的别院,可惜他没买。

  为了让自己舒服,赵瑚打算自己在陈县买个别院,不过这不妨碍他教训赵铭。

  赵铭直接略过他的抱怨,问道:“七叔,三娘请您去洛阳……”

  赵铭话都没说完,赵瑚直接道:“不去。”

  他道:“要不是你阿父死命的催我,我连陈县都不愿来的,现在天气这么热,岂是那么好出门的?”

  赵铭顿了一下后道:“子途和正儿都在洛阳……”

  赵瑚就叹息一声道:“在就在吧,我是管不了他的,也就你阿父和你说的话他能听一些,我不去洛阳还好,去了也是每日争吵。”

  赵铭觉得他说的很对。

  但他还是得去。

  赵铭将那枚铜钱递给他。

  赵瑚只瞟了一眼,嫌弃道:“你要送我钱也该多送些,只送一个铜板算怎么回事?”

  赵铭幽幽道:“七叔想多了,这不是送您的,我手上也没多少,就是要送,也是三娘送,而不是我。”

  赵瑚皱了皱眉,接过钱看了一眼,“那你给我看这……”他瞬间瞪大了眼睛,脊背一下挺直,“这这这,这是什么?”

  “这是新钱,”赵铭问道:“叔父觉得如何?”

  什么叫他觉得如何?

  赵瑚一下握紧了手里的钱,紧张的咽了咽口水,问道:“这是谁铸造的?”

  “三娘。”

  “我就知道——”赵瑚声音高亢,瞬间又低了下来,心虚的往门外扫了一眼,压低声音小小声道:“她这是要干什么?”

  他一脸怀疑的看着赵铭,“你素来方正,何时竟也生了那样的心思?”

  赵铭心情复杂,半晌才道:“叔父想多了,这就是一枚新钱而已,因为豫州和洛阳少钱,这才铸的新钱。”

  他道:“您应该知道,现在豫州的钱有多少,民间许多百姓手中无钱,买卖东西都只能以物易物,之前几次收拢流民和赈济,衙门因为没钱都是直接计数,让他们换了一些布匹和粮食,此次新钱下来,远的地方不说,豫州境内肯定都要换成新钱的。”

  “那旧钱呢?”赵瑚焦急问道:“就不用了?”

  “照常用,只不过考虑到其他州郡未必能接受新钱,所以衙门会尽量收回更多的旧钱,以替换给客商出豫。”赵铭神色不明的道:“我听三娘说,为了拿到更多的旧钱,洛阳那头有可能会以旧换新,比例一比一。”

  赵瑚就抱怨道:“凭什么一比一,既然旧钱是一样的用,我不换。”

  赵铭道:“您是知道的,我父亲对三娘好,此事他一定会在族中提起,新钱这样的大事,若我们赵氏都不支持,那她更举步维艰了。”

第625章 我去

  赵瑚哼哼道:“活该,她又不念旧情,这两年常宁那么折腾我,我和她告状,她都不愿意惩罚常宁。”

  赵铭道:“她是不愿换掉常宁,可七叔,您的车队往来运货,是她和赵驹打了招呼,这才免了您的车队受流匪侵袭,她每到一个地方,看到好的铺面和宅子也会预先给您留下一些,给的价钱全是别人家拿不到的……”

  “行了,行了,我也没少给她钱花,她几次征集粮草,我少捐了吗?”

  赵铭面无表情,“但她是为了保护豫州,不然匈奴打进来,偌大的家产全成胡人的了。”

  赵瑚被他堵了回来,最后气愤道:“反正我不去洛阳。”

  赵铭这才道:“三娘与我说了是一比一,但若是七叔开口,以你手中的资产,他或许会给多一些。”

  赵瑚迟疑了一下,“一比一二?”

  赵铭嘴角抽了抽,尽量面不改色道:“七叔或许可以一试。”

  赵瑚皱眉,“他这新钱真的能跟旧钱一样吗?万一别的州郡不认,我换新钱做甚?”

  赵铭想了想后道:“其实只有两个地方不太确定。”

  “哪两个地方?”

  “江南和兖州,”赵铭道:“西凉也自己铸造新钱了,而今蜀地独立,他们也有独铸铜钱的打算,两湖地区与我们豫州来往密切,也认我们的新钱。”

  在铸新钱之前,赵含章和赵铭都是考虑过的,新钱如果只在豫州和洛阳之内流通,自然是由着他们来,显然,他们野心并不止于此。

  赵铭道:“而且说句大不敬的话,只要三娘在一日,只要豫州还在我赵氏的掌握之中,我们铸造的新钱便有用。豫州和洛阳才是中州,才是天下之根基。”

  不知为何,赵瑚心颤颤,“那要是有一日豫州不在我赵氏手中了……”

  赵铭就冷淡的道:“那钱是新钱旧钱还有什么区别呢?七叔,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赵氏已经跟着三娘赌上了全部的身家性命。”

  赵瑚却不这么想。

  他转了转眼珠子,如果有一日豫州真落到敌人手中,大不了他跑呗。

  但跑也需要钱。

  最远可以跑到江南去,那得置宅院铺面和田地,尤其是田地,得多置办些,不然老了没有生钱的营生,日子岂不是会过得很苦?

  可他人生地不熟的,去江南置办资产需要花费很多钱吧?

  赵瑚思索着,终于松口,“好,我去洛阳!”

  正好从赵含章那里赚一笔,然后让人带着钱和东西去江南试试看,若新钱在那边真的能用,那他就多置办一些东西,只当是留了一条后路。

  赵铭微微一笑,道:“那我让人去准备,七叔明日休息,后日就启程。”

  “这么急干嘛?”赵瑚道:“此事不急,等我逛过陈县再说。”

  陈县如今热闹了许多,甚至肉眼可见的繁华起来。

  刚刚夏收结束,所以街上人很多,赵瑚自得的去巡视他的铺面,他在陈县就两个铺子,一个是布庄,一个则是酒楼。

  酒楼且不说了,那是赵含章吃过都说好的地方,他今天主要去布庄,因为布庄的账面很不好看。

  他的铺子是直接和汲渊要的,当时陈县百废待兴,价格极便宜,位置还特好。

  当然了,不可否认,这里面有赵含章的人情在。

  但就是这么好的位置,店铺里竟然没几个人。

  赵瑚不太开心的走进店里去,就见里面的布料也没多少。

  他一进门,伙计就立即热情的迎上来,“老爷是要看布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