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377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其实赵瑚不是小气的人,真的,和赵长舆,甚至和赵氏其他长辈比起来,赵瑚称得上是大方。

  他喜欢的下人,花了这么多钱买来,说给赵长舆陪葬就给;

  他手里的下人,赵含章说要,他也就随手给了(虽然后脚就心痛后悔),所以他真的是一个顶大方的长辈了。

  可是,再大方他也不能吃亏。

  他为什么可以想送就送?因为他有钱呀!

  所以他得赚钱。

  在赚钱这一途上是不能太过讲情分的,该讨价就讨价,真疼爱晚辈,他过后再送东西给对方就是。

  所以在商言商,赵瑚现在不想和赵含章换新钱了。

  她竟然没钱!

  虽然她解释了,她是没有私产,公中有钱,但赵瑚依旧持怀疑态度。

  他是个谨慎的人,当对一个投资项目有疑问时,他选择暂时不投资,甚至是直接决定不投资。

  因为如果你不了解这个项目,对它有疑问,对执行它的人也有疑问,那就是在赌运气。

  赵瑚别的优点没有,只一点,他绝对不沾赌。

  他不是投机主义者,和赵长舆一样,他有钱了就喜欢买地,买铺子,存钱!

  风险过高的生意他一律不参与。

  现在赵含章在他眼里就是一个风险很高的项目。

  还新钱,哼,你自个都没钱,我换了你的新钱,有一天用不了了,那我手里的钱岂不是成了废铜烂铁?

  赵瑚转身就走,“不是钱,我饿了,要去洛阳用早食,你们自己玩吧。”

  见他说走就走,赵含章看向傅庭涵,“你回洛阳吗?”

  傅庭涵道:“匠人们正在做新的水车,今天应该都能做出来,可能要拉到河边安装,我得去看看。”

  赵含章今天也是要来看的,可是……

  傅庭涵笑道:“你去吧,汲先生还等着钱去江南呢。”

  他们和江南那边的来往少,暂时不确定他们是否能接受洛阳的新钱,所以他们得做两手准备,不然派出去的人白走一趟,也太浪费钱和时间了。

  江南呢,那里的米,那里的绸缎、瓷器、布匹和茶叶,都是好东西啊。

  赵含章就甩着马鞭去追赵瑚。

  赵瑚刚上车走出一段,赵含章就骑着马溜溜达达跟上来,隔着一道车帘问他,“七叔祖,你是要住我那儿,还是另外找地方住?”

  赵瑚撩开窗帘,“我儿子孙子都在这里,自然是和他们住的。”

  赵含章就叹气道:“七叔祖,不是我薄待叔父,我是给叔父安排了院子的,我们家最好的客院,又怕他不自在,还另外买了一个院子给他,可他也没住,而是带着正弟他们住在太学里。”

  赵瑚蹙眉,他儿子不管做什么事他都不意外,但还是忍不住不开心。

  “叔祖父,您年纪大了,再去住太学不合适,影响学生们学习这种事都是小事,可您住得不自在啊,里面的房间就这么大,您平时睡的床都差不多那么大了,住着多不舒服啊……”

  赵瑚就问她,“那我住哪儿?”

  赵含章笑道:“七叔祖可以先住在赵宅,叔祖父的院子一直留着呢,里面摆设什么的都是上好的。”

  赵仲舆住过的院子啊。

  赵瑚转了转眼珠子,问道:“那你祖父住的院子呢?”

  赵含章就叹息一声,没有言语,赵瑚还以为她是舍不得给他住,立时哼了一声,摔下帘子就坐好。

  虽然如此,他也没反对跟赵含章走。

  洛阳城的百姓,现在就没有不认识赵含章的,见她护在一辆马车左右,不由好奇起来。

  谁当得赵含章一路护送?

  一进城,赵瑚就撩开帘子看,毕竟,来都来了,要是一无所获的回去他会不甘心的,所以他想要认真看一看现在的洛阳城。

  其实,赵瑚也只来过两次洛阳,这是第三次。

  一次是他还年轻的时候,那时候他才十来岁,当时他跟着几个族兄弟跑来洛阳游学,最后他实在不擅读书,在这上面没有什么天赋,更难以博得名声。

  没有名声就不能定品,不能定品就不能出仕,所以他很干脆的回家种地去了,打算做个田舍翁。

  那时候的洛阳可繁华了,街上都是人,路边的商铺就没有关闭的,叫卖声不断,北至平城,东至莱州,南至合浦,西至西域,都有人员商货往来;

  再来则是十年前,赵瑚不动声色的看了赵含章一眼。

  当时惠帝在位已有十年,而前一年是元康九年,那一年,把持朝政八年之久的贾后还是没能生出儿子来,于是她陷害太子谋逆,孙秀劝说赵王司马伦相助,于是他们成功的毒杀了太子。

  结果贾后还没来得及得意,孙秀反手就为太子平反,伪造了惠帝诏书,捕杀贾后一党,连贾后都被杀了,孙秀和赵王大胜。

  赵王司马伦想要取代惠帝而立,河间王和成都王不服,举兵入京,反杀了赵王和孙秀,那一年,因为这接二连三的混乱,洛阳死了十万人。

  赵长舆勉强在那场权势争斗中活了下来,然后便生病了。

  这一病,他就命赵淞赵瑚等人进京,当场交代了想要将爵位传给二房赵济的意思。

  因为,当时已经五岁的赵二郎已经能看出痴傻。

  他不认字,每每看到书本还会狂躁大怒,撕掉书籍。

  赵氏子弟,先不管正式启蒙是几岁,但只要家境过得去的,都是三岁左右就开始认些字卡,跟着大人背一些诗赋。

  那是第一次,赵长舆透露出让出爵位的意思,当时的洛阳也是一片萧瑟,但人口依旧比现在多,商铺大多都开着。

  虽然前不久刚死了人,但天亮以后他们依旧撑起笑脸继续讨生活。

  而现在,街上也有人,但大半的商铺关着,稀稀落落的商铺,稀稀落落的人,只不过他们脸上也带着笑容,且有一股他从前没见过的生机和韧性,看到他的马车,一边好奇的探头看,一边还去偷瞄赵含章,冲着她笑。

  有几个人胆子比较大,在赵含章快走过去时忍不住出声问道:“使君,车上是何人呀,竟得使君护送。”

  “莫不是傅大公子?”

  众人哄笑起来,却是善意的打趣,并无恶意。

  赵含章也不生气,笑道:“是我族中的七叔祖。”

  “原来是七太爷。”他们并不知道赵瑚,但想,车中的太爷能得赵含章这样护送,想来应该是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吧?

  于是纷纷肃穆的站着,用眼神恭送赵瑚。

  赵瑚:……

  他默默地放下帘子,但心中却忍不住窃喜,挺开心的。

第643章 成交

  赵瑚的心情好转起来,背着手跟在赵含章身后进赵宅。

  赵含章特意绕了一段路,绕了半圈才往赵仲舆的院子去。

  赵瑚虽然对赵宅不熟,好歹来过一次,那一次又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大致的布局还是记得的。

  一开始他没反应过来,待反应过来,他们也走到地方了。

  赵瑚张大了嘴巴看前方的残檐断壁,他先回头看他们过来的路,确定这是在赵宅内,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这才将胸中憋着的那口气呼出,“这是怎么回事?”

  赵含章委宛道:“以前祖父就常住这个院子,因为这里办公方便,叔祖父继任族长之后虽然搬到了正房,却特意将这个院子封了起来,以寄哀思。”

  “唉,却没想到,洛阳一场大火,将这院子给烧没了。”赵含章叹着气,领着赵瑚继续往下走,下一进,绕过一个小园子就是她住的院落了,她指着院子笑眯眯地道:“七叔祖,这便是我的院子,您以后要是有事,只管来这找我。”

  赵瑚僵硬的转动脖子去看院子隔壁被烧塌的房子,此时那里面长了许多草木,他上前看,不由蹙眉,“这是蔷薇?”

  “是啊,”赵含章高兴的道:“七叔祖不知道,这烧过的院子种花花草草特别容易活,真的,我当时看这么大的院子空下来实在浪费,就让人在院子里种了些青菜,但府上就这么多人,被烧毁的地方多,种的菜吃不完,所以就还让人种了蔷薇。”

  她笑道:“等来年这些蔷薇应该能爬满倒塌的房梁和碎石,到时候就看不出这是被烧毁的房屋了,再一开花就更好看了。”

  赵瑚无语,“你不重建?”

  赵含章就叹息道:“没钱啊。”

  这栋房子用料极好,她要是随便用点普通的木料和石料重建,跟另外一半没烧毁的一比,根本就不像是一家的。

  不仅难看,每次看到心里还不舒服,想着现在房子还够用,完全没必要重建。

  赵瑚:……

  他转身道:“赵仲舆住哪儿?”

  赵含章就笑眯眯地送他去。

  院子保养得还不错,每旬下人们都会清扫一下,偶尔通个风什么的,预备着主人或者有客人来住。

  赵瑚一住进来,他的下人们便打开了他的行李箱,捧着东西鱼贯而入。

  别看大多是男仆,动作既快又精细,打了水将屋子里外擦一遍,然后就躬身退出去,将剩余的行李扛进来,还有……钱。

  五辆牛车,有三辆牛车上装的全是钱。

  婢女们拿出他们自带的席子铺好,把木盆,布巾等一一拿出来放在架子上,点上香,还有琉璃镜,一个半米高的妆盒,里面是赵瑚日常所用的香粉、脂粉,油膏和金玉饰品等。

  赵含章跪坐在一旁和赵瑚聊新钱和旧钱,婢女还拿出一套琉璃盏,将烧开的水倒进琉璃壶中,然后又用琉璃壶中的水泡茶粉……

  婢女快速的搅拌过后,还往里放了一点点霜糖……

  赵瑚见她看得目瞪口呆,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就得意道:“这是我们西平新出的吃茶法,可惜没有羊奶,不然加入羊奶一起烹煮,会更香,更醇,也更好喝。”

  赵含章合上嘴巴,“挺厉害的,我,我有一年没回西平了吗?竟然都出了新的吃茶法。”

  赵瑚就瞥了她一眼道:“还不是你和庭涵?”

  他哼了一声道:“你们都太懒了,身边的下人也懒,煮茶连姜和盐都不舍得放,只用滚水一冲就喝,没滋没味的,偏外面那些人就喜欢追着,你们这么喝,他们也学着这么喝,闹得我茶庄的生意都不好了。”

  赵含章:……

  她定了定神,虚心问道:“然后呢?”

  “然后?”赵瑚道:“然后我就猜你们肯定是不喜欢吃咸的,所以要吃甜的,我就让人往你们泡的清茶里加糖了。”

  他道:“别说,加了糖还是挺好喝的,就是茶叶浪费了,所以我就让人把茶叶给磨碎了,再加糖煮,最后加些羊奶就更清香了。”

  “除此外,冬天还可以加姜,喝滚烫的甜茶,可以驱寒,夏天就把煮好的茶放冰盆里冰,那羊奶也不腥,加了糖,甜丝丝的,很是解渴……”赵瑚笑道:“等我叫人上街买只产奶的羊回来,明儿做给你喝。”

  赵含章:“……谢谢七叔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