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24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第722章 心痛

  大晋并不承认汉国,哪怕他们被刘渊压着打,他们还是要在大晋国内叫他一声乱臣贼子。

  所以刘渊特别想没了晋国,只要大晋一亡,他才能做这天下名正言顺的皇帝。

  他一直致力于打下洛阳,俘虏或者杀了晋帝,灭掉晋国。

  现在晋国迁都了,他的目标除了洛阳外就又增加了一个郓城,反正皇帝在哪里他打哪里。

  这样的人,即便他最宠爱的小儿子在赵含章手里,即便他心痛不已,当着诸位大臣的面,他依旧不愿露怯。

  因此他先威胁曾越,“刘乂乃我汉国七皇子,赵含章敢掳他,可是在辱大汉?”

  殿下立即有大臣上前一步,怒视曾越,“君辱臣死,我现在便杀了你替我君上报仇!”

  曾越面不改色,和刘渊道:“大都督,北海王可不是我们出兵掳的,而是他自己来我赵家军大营做客的,我家刺史手书在此,大都督为何不先看了再说?”

  边上的侍卫就取过信上交给刘渊。

  刘渊展开来看,半晌无言。

  他已经猜到了,赵含章屯兵在八十里外,就算城外有他的斥候和先锋军在活动,也不可能悄无声息的把他儿子抓去,必是那小子自己跑去的。

  和谈……

  刘渊暗暗咬牙,偏又不能发作,底下有各部族的人,还有太子在。

  虽然他没想过换太子,但因为单皇后和刘乂得宠,刘乂又是幼子,太子一系的人很是戒备。

  要是让他们知道刘乂不是被抓,而是自己跑到敌营去,恐怕他真的回不来,只能在外面做个流浪的小皇子了。

  刘渊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复杂的情绪,面无表情的道:“来人,请使者下去休息。”

  他得和朝臣们议一议。

  曾越拒绝了,道:“曾某只是来送信的,让大都督放心,北海王在我们那里过得很好,并无议和之权,大都督要想和我们刺史议和,还请另外派使臣,我们赵家军恭候。”

  说罢告辞离去。

  刘渊只能让人把他们送走。

  他也不可能扣押曾越啊。

  曾越只是个送信的,赵含章手里的可是他儿子。

  曾越一走,大家立时围上刘渊,急忙问道:“什么议和,赵含章要和我们议和吗?”

  “那得让她把抢去的城池还回来。”

  “哼,已经到嘴边的肉,你肯松开吗?除非不顾北海王安危,待大军一回来立刻出兵强攻,不然她怎么可能把占去的城池还回来?”

  刘欢乐比较务实,没有参与他们的争吵,直接问刘渊,“赵含章议和的条件是什么?”

  现在刘乂在她手中,她本身也不占劣势,东西方都有人策应,根本不怕他们打,这时候提出议和,必定有条件。

  刘渊将信递给他看,抿嘴道:“她要求我们十年内不准再出兵晋阳。”

  刘欢乐直接道:“这不可能!”

  刘渊也不想答应,他是计划三年灭晋,五年统一天下的。

  他连洛阳和郓城都要灭了,能放过扎在他们汉国里的晋阳吗?

  一旁的单进抿了抿嘴道:“陛下不如先假意答应他们,待把七皇子带回来再论其他。”

  殿内的氐族人连忙跟上,“是啊,先把七皇子带回来,后面我们不听他们的,他们又能奈我们何?”

  御史大夫呼延翼闻言怒道:“陛下是一国之君,君无戏言,要是答应了赵含章,并签署条约,那就只能遵守,不然随意撕毁盟约,将来汉国还有何信誉?”

  他转头对皇帝道:“陛下,司马家前车之鉴,您可不能犯此胡涂呀。”

  刘渊脸色变幻,最后道:“朕知道,只是小七是朕爱子,朕亦难受啊。”

  “陛下,您下令吧,我愿领兵去打赵含章,将七皇子抢回来。”

  “不可,不可,”单进连忙道:“要是激怒了赵含章,她杀了七皇子怎么办?”

  “那臣就把七皇子的尸首抢回来!”

  刘渊:……

  呼延翼认为此计可行,他们匈奴的皇子,就是死,也要把尸体带回来。

  他道:“为汉国而亡,七皇子会感到荣耀的。”

  但刘渊舍不得,他左右为难,最后看向刘和,“太子,你以为呢?”

  太子一直盯着自己的脚尖发呆,闻言愣愣地抬头,见大家都看着他,他到时想说不用管老七死活,可在父亲目光下,他还是一脸着急的道:“自然要救七弟。”

  刘渊:“怎么救?”

  “这……”太子不由去看呼延翼和刘欢乐。

  刘渊脸色有些难看,挥了挥手让太子等人退下,只留下刘欢乐几个重要的大臣讨论。

  太子忐忑的退下。

  刘欢乐算是刘渊心腹,他最了解刘渊的抱负,当即问道:“陛下打算怎么做?”

  “赵含章信中的措辞并不严厉,或许还有谈的空间,先派使臣去接触一二,能用金银便用金银把人赎回来,若她执意要我们许诺不攻晋阳……”刘渊咬咬牙,一脸痛苦的道:“那,我只能当没有这个儿子了。”

  见状,刘欢乐和呼延翼等大臣叹息一声,安慰了刘渊一会儿后躬身退下。

  皇帝脑子清楚就好,这时候可不能让步,不然赵含章得寸进尺,后患无穷。

  出了大殿,刘欢乐便收了脸上的表情,问呼延翼,“四皇子到哪儿了?”

  “应该快到了。”

  “回来也是疲军,此时不宜动手,且让赵含章再猖狂几日。”

  呼延翼问:“何人可为使臣呢?”

  单进不可能,单家是七皇子的母族;呼延翼也不可能,他是太子的人。

  算来算去,能让刘渊相信,又有分量去议和的只有刘欢乐了。

  呼延翼提醒他道:“陛下志在天下,现在赵含章和苟晞不睦,正是我们更进一步的时候,太傅可不要儿女情长。”

  刘欢乐面无表情的道:“你放心。”

  刘乂小皇子并不知道赵含章拿他当筹码去和他爹议和了,一大早他就很感兴趣的去看赵含章练枪。

  枪法迅猛,赵含章身形灵活,腾挪间虎虎生风,刘乂忍不住道:“赵刺史的枪法真好,比我四兄还要好。”

  赵含章收枪,笑道:“你四哥擅使马刀,比枪自然比不过我,要是比马刀,我也是打不过他的。”

  刘乂好奇的问,“我听说赵刺史三次击败我四兄,有两次还差点取了他性命,是真的吗?”

  “听谁说的?”赵含章笑道:“在战场上,不能成功就是不能成功,差一点和差很多点结果是一样的。”

  “很多人都说起这事,我四兄可是立志要亲手斩杀了你以雪恨。”

  赵含章闻言大笑道:“那只能将来战场上见了,这次我已经和你议和,刘聪是没机会找我雪恨了。”

  刘乂点头。

第723章 留客

  刘乂来找赵含章,主要是来告别的,他得回家了,不然家里要担心,昨晚赵含章没有夜袭平阳城,他也和赵含章议和了,心头大事放下,他也得回去告诉他老爹。

  但还没等他开口告别,赵含章把手中的长枪丢给亲卫就邀请他道:“北海王有无兴趣参观一下我的军营?”

  刘乂告别的话就一顿,他瞪大眼睛问:“我可以参观?”

  “自然。”赵含章笑道:“走,我们先去用早食,等吃过早饭我就带你去看。”

  为了招待刘乂,他们早上吃的是面,面里还卧了一个鸡蛋。

  赵含章吃得心满意足,面是用麦粉和豆粉按照一定比例掺在一起做的,但麦粉居多,因此看得还挺白,赵含章还问刘乂:“北海王吃得如何?”

  刘乂满意的点头,“好吃!”

  “北海王吃得满意就好,这面加了豆粉,我还以为您这样的贵人吃不惯呢。”

  刘乂道:“赵刺史这话就羞煞我了,论家世豪富,我刘家远不及你赵家,在没当皇子前,我也不过一乡间小儿。”

  刘渊没称帝前四处奔走,他曾是匈奴放在洛阳的质子,原配死后,他与氐族结盟娶了单氏,生下刘乂。

  但他那几年为了能够回到匈奴五部奔走,根本没空管孩子,刘乂就放在他外祖家里。

  和匈奴是游牧民族不一样,氐族和汉族一样,以农耕为主。

  所以刘乂说自己是乡间小儿一点没错,这样的面食,在他小时候也是很难得的食物了。

  即便是地主家里,日子也没外人想的那么好,不过与平民比起来可以果腹罢了。

  像用麦粉做成面条,还能打一个鸡蛋,在刘乂的记忆中已经是很好的饮食了。

  但当了皇子才知道,这不过是小意思罢了。

  汉国皇宫奢糜,刘渊已经是相对来说比较宽和的君主了,但一朝得势,还是忍不住奢靡享受。

  备受刘渊宠爱的刘乂自然也不愁吃穿,什么东西都是用的最好的。

  于是,赵含章就听着刘乂说他在皇宫里的一日三餐下面,早餐就有白粥、白面、炙烤羔羊、三宝鸡和奶酪等……

  听到这么多好吃的,赵含章忍不住问,“早上就吃这么油腻的东西?”

  “油腻吗?”刘乂道:“并不油腻呀,羔羊肉嫩,并无赘肉,而三宝鸡的油被撇掉了,一点也不油腻,我也只喝汤,并不吃鸡肉。”

  赵含章有些食不下咽,干脆停下筷子问:“北海王既然在乡间生活过,应该知道这是极奢靡的一顿,每日皆如此,还要换着花样做,不知要耗费多少钱财?”

  刘乂道:“皇室护佑天下,天下反哺皇室,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我们皇族本就要受天下人供养的。”

  赵含章重新端起碗来吃,等吃完面,又把汤也喝光,不留一丝,这才道:“可是,你们刘氏护佑天下了吗?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你们刘氏占了几成责任?”

  刘乂有些不高兴的道:“我父亲未称帝前天下便已大乱,这是司马氏的罪责,我父亲是应天命而为,继承的是汉室的江山,是拨乱反正。”

  赵含章:“……少年,你不会真以为你们刘家是汉室后代吧?你是匈奴人啊!”

  刘乂脸色涨红,有些羞恼道:“我父亲说是就是!”

  “行吧,”赵含章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虽然我们立场不一样,但看在相交一场的份上,我还是要提醒你一下你,对治下之民好一些,别忘了,国由民组成,你们既受他们供养,那就要做到护佑他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