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43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这样不仅县衙会有一些收入,也可以减少牢狱的压力。

  要知道,牢房数量有限,他们还得给住进去的人包吃包住,有的常住的,还得准备制服,花销也不少的。

  最近抓的有钱人多,又都不是大罪,高盛觉得可以添加几条细则,比如,打架进监的要交多少赎金能出去;吵架辱人的要交多少赎金能出去……

  甚至于,在大街上快马、违反宵禁、车不进辙、当众裸露等等都可以用钱赎罪。

  这几样,违反的人多是有钱人,简直一罚一个准,还可以清空一部分牢房。

  赵铭觉得高盛的主意不错,不过这条命令是赵含章下的,要补充细则,还得她认同和下令。

  于是赵铭中午去和赵含章用饭时提了一句,赵含章略一想就点头,“可以,不过什么罪名可赎,什么罪名不可赎,要做好规定,钱粮需要多少也定清楚,让高县令写个公文递交上来吧。”

  赵铭点头,见赵含章手边放着一封信,只看信封便可看出是赵仲舆的字。

  他只看了一眼便移开目光,但赵含章已经留意到,她笑着将信递给赵铭,道:“叔祖父来的信,陛下想要在夏至时祭天,到时候各地诸侯刺史都要去郓城拜祭,以及……”

  她抬起眼眸看向赵铭,微微挑起嘴唇道:“共商迁都大事。”

  赵铭:“……皇帝要迁都回洛阳?”

  赵含章点头。

  赵铭半晌无言,“那……你答应了?”

  赵含章浅笑道:“关键不在于我,而在苟晞。”

  苟晞是一定不会答应的。

  赵铭也不想答应,赵含章远离皇帝,局势便还可控,看得出来,她现在的心思大部分还放在稳定豫州和司州,发展两地经济上,就算偶尔想要收复失地,那也是打着大晋的名义。

  皇帝一旦回洛阳,赵含章成了“摄政王”,就算他们还想平稳的发展,局势也不会允许。

  远的不提,就说她这两年新增加的各种法规细则,她虽也选用自荐或者他人举荐的人才,但定品选人一项政策早就名存实亡,她当政的这三年,豫州就没举办过一次定品宴;

  现在她用人,大多是从招贤考中选人。

  她用人还不拘男女,也不拘家世,皇帝一回洛阳,这些事势必会被提出来反复博弈。

  赵铭光用脚指头想就知道到时局势会有多混乱,赵含章习惯了发号施令,她能接受这么多人在一旁对她指手画脚吗?

  偶尔她的定策遭他们反对,她总是会哄着他们同意,但换上朝上那些大臣,她会去哄他们吗?

  赵铭最了解她不过,她哄他们,不过是因为她愿意哄罢了,她若不愿,这两年因为反对政策而被砍杀的人也不少。

  不然,她怎么会取消以钱赎罪的政策?

  这两年,因为绑架流民,杀人,侵地等而被判死的人还少吗?

  她没有像别的将军那样纵兵劫掠,杀富取财,所以上下百姓皆对她赞不绝口,夸她有仁人之心。

  但自从察觉她有大志后,赵铭就察觉她性格刚强,行事果决,律法甚严,不,应该说,她对上甚严,对下甚宽,她在悄无声息的布置自己的制度,钝刀子割肉,不外乎是。

  虽然疼,但疼得不明显,时不时的还缓一下,她还给人糖吃,反应迟钝的人就不会在意。

  等发觉,刀口已经致命,再无反抗之力,有可能连挣扎的力气也没有了。

  如今豫州和司州上下官员都是赵含章一一看过后任命的,上下一心,就算有人察觉也不会宣扬出来。

  但朝臣就不一样了,当中各人立场不一,不管他们是否能发觉赵含章的用意,一旦发现疼,或是觉得得不到好处,势必会反对,或者想要回归从前,那样一闹,她还能继续用钝刀子慢慢割着?

  以她的脾性,恼起来只怕会手起刀落,利落的把人当瓜一样砍了。

  所以赵铭也不同意皇帝迁回洛阳,这不仅是为了赵含章和豫州好,也是为了皇帝和朝臣们好。

  他可不想看到大晋又因为内斗而血流成河。

  他想了想后道:“族长提过,陛下私底下和苟家军中的几位将军联系过,他们亦有心效忠陛下,既如此,你何不助皇帝一臂之力,让他脱离苟晞的控制,自掌郓城事宜?”

  一旦皇帝尝过真正当家做主的滋味,他还愿意回洛阳当赵含章的傀儡皇帝吗?

  虽然是缓兵之计,后患也不小,但总比现在就激化矛盾的好。

  赵含章冲赵铭挑眉,拎起茶壶就给他倒了一杯水,笑道:“铭伯父,我们这算不算心有灵犀一点通?”

  她也是这么想的。

  郓城的新消息传来,苟晞又沉溺于声色中不可自拔了,他算是废了。对手变得昏聩算好事,但苟晞不仅是她的对手,更是她的盟友,他们之间最大的敌手还是刘渊和石勒。

  俗话说的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刘渊和石勒都是神一样的对手了,本来苟晞也是神一样的盟友,但他现在变成猪一样了,这样的盟友还是得赶紧换。

  皇帝勉强可以当个合格的盟友,所以她要换。

  这算是一箭双雕。

  但操作太困难,所以她得慢慢来。

  有些话是不能光明正大写在信上的,只可意会,不然谁知道信会不会遗失,或被第三个人看到?

  所以赵含章先是给皇帝写折子,表示她一定会参加夏至祭天,然后写信给赵仲舆,说他们身为晋臣,应该急君王之所急巴拉巴拉。

  跟赵含章通信两年半,赵仲舆已经能跟上她的节奏,勉强做到心有灵犀了,所以他反反复复将她的信看了一遍,隐约明白了她的打算。

  她这是想要皇帝夺苟晞的权呀。

第756章 预警

  皇帝很心动。

  收到赵含章的折子后皇帝又特意召见了赵仲舆,从他那里确认,赵含章一定会来参加夏至祭天,且会支持他,他这才放手去干。

  他自登基以来就被权臣裹着往前走,四年下来已经让他养成谨小慎微的习惯,若没有后路,他是不肯摆开车马和苟晞对着干的。

  现在有了赵含章的支持,皇帝开始运作,他先是在朝堂上议定夏至祭天一事,让朝臣们广邀各地藩王和刺史来郓城参加;

  然后开始悄悄接触苟晞的几位部将。

  各地刺史都收到了邀请书,包括刚打完的刘琨、王浚和王敦。

  王浚和王敦还罢了,刘琨却是有心而无力,他是不能离开晋阳的。

  他前脚一走,后脚晋阳就能被人收了,所以他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然后写信给赵含章,希望她能在夏至祭天时为他美言几句,让朝廷不要忘记他,时不时的支援一下晋阳。

  如果朝廷能出兵收复冀州,使晋阳和朝廷的地盘接起来,那就更好了。

  刘琨写到这里笔一顿,想了片刻,还是探问道:“听探子回报,近日冀州靠近兖州和豫州一带出现了一股势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连下十城,看态势,大有一鼓作气,抢占冀州南部的意思,不知赵刺史可知其领头人是谁?”

  他道:“探子回报说,其与匈奴人对战的刀枪之利,甚似豫州出产的精铁。”

  赵含章想了想,给他回了一封信,信上只有一句话,“其领头人为祖逖。”

  刘琨收到信,一肚子试探的话瞬间没了,“竟然是士稚,他现在冀州抢地盘……”

  刘琨在心里算了一下自己现在占的地盘,再算一下祖逖可以占的地盘,大松一口气,喃喃道:“还是我比他利害一些的。”

  心才要落下,刘琨一下又绷直了脊背,忧虑起来,“不行,现在我虽占了冀州半土,可北上是幽州,东去是青州,我都占不了,祖逖要是把冀州南部占了,往南是兖州和豫州,往西是青州,绕过我则是幽州……”

  刘琨是不会打祖逖的,他相信祖逖也不会打他,可他同样相信,若能强盛朝廷兵马,他一定会打苟晞、王浚和王敦,甚至赵含章……若有违道义和大业,他也会出兵的。

  到那时候祖逖的地盘不就比他大,人也比他厉害了吗?

  刘琨忧虑不已,一边担心祖逖先他一步功成名就,一边还要帮祖逖掩盖信息,让他和赵含章的合作不那么快的被发现。

  对了,他和赵含章是合作关系,还是从属关系?

  应该是合作吧,他都和赵含章平起平坐呢,咳咳,名义上,都是刺史嘛,祖逖能力不在他之下,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投效吧?

  光是想这个问题刘琨就差点抓掉头发,或许他可以派人去联系一下祖逖。当今比惠帝好太多了,人也聪明善谋,他若能相助皇帝,他们可以两年内安,五年收复失地,平定乱世。

  刘琨野心勃勃的想着,说干就干,立即就给好朋友写信,派人去冀州南部找祖逖。

  祖逖虽然很欣喜收到好朋友的书信,但他的看法和他完全不一样。

  他认为当今皇帝过于懦弱,并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能力也不足以收服苟晞、赵含章和王浚这样的大臣,选择效忠皇帝,为大晋卖命注定是失败的。

  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尽忠,而是为天下百姓结束乱世,所以不会明知皇帝不合适还选择他,他决不允许自己走弯路。

  祖逖反过来劝刘琨,认为他当下不要总想着为皇帝尽忠,为名利而做事,而是应该壮大自身,庇护住尽量多的汉人,关键时刻奋起一击,彻底击溃匈奴和羯胡,助中原收复失地,一统天下。

  祖逖劝刘琨不要和拓跋鲜卑走得过近,道:“鲜卑人不识礼仪,拓跋猗卢虽勇猛,却无大智,更无嫡庶尊卑,他那样偏心幼子,早晚会酿成大祸,你与他走得过近,恐怕会受他连累。”

  又点评天下英豪,“王浚空有野心而无品德;司马睿,晋室旁支而已,懦弱且无能,若没有王导从旁协助,只怕徐州都保不住;晋室之中,与当今最为亲近的司马邺却还年幼,也没有名望;苟晞,刻薄无恩,宽以待己,严以律人,亦不值得追随。”

  “赵含章,有仁人之心,不论是才能还是品德,她都有了,虽然她现在无心自立,但有一日,天下必要选一人跟从,我必选赵含章。”

  “你若一心为名,此话便当我没说,若是为天下百姓,还请珍之重之。”

  祖逖轻轻地吹干笔墨,将信封好。

  赵实一身戎装,哐哐的从外面跑进来,“将军,我们就要打进灵石县了,为何要突然停下?”

  祖逖看到他,脸色和缓下来,却依旧严肃的道:“春耕为要。”

  春耕是很重要,赵实这些年跟着赵含章,知道她有多在意春耕,可是……

  “这时候已经要过春小麦播种的时候了,还要种什么?”

  “豆,”祖逖道:“而且耕种又不是把种子撒下去而已,施肥、除草、浇灌,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人。今年我们主要种豆。”

  “我们种的豆已经够多了,竟然还要加种吗?”

  祖逖点头,眉头微蹙道:“赵刺史来信说,她身边有擅观天象的异士,今年冀州很可能会有旱灾,旱灾过后会有蝗灾,所以我下令让人多种豆。豆比麦耐旱,且更快收获,这段时间先休战吧,带着将士们多耕种。”

  祖逖停了一下后道:“等夏至祭天后再说。”

  他想看看,夏至祭天,朝廷想做什么,赵含章和苟晞会怎样。

  他得积蓄力量,而且,石勒派出的两员大将皆败于他手,再打下去,把石勒惹出来就不好了。

  祖逖是知道见好就收,循序渐进的发展的。

  祖逖在等夏至祭天,很多人都在等。

  他已经提前做了预备,可还是没想到旱灾波及的范围会这样广,这样严重。

  准备祭天的皇帝更没想到,朝廷收到各地汇报上来的数据时,上至皇帝,下至守着殿门的侍卫,脸都白了。

第757章 重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