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57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仲舆也不问她要干什么,让赵典给她筹钱。

  只不过赵仲舆当初来郓城时就没带多少财宝,这两年的收入不仅要养自己和儿子,还要养手底下的幕僚、护卫和下人等,一算,账上竟然没多少钱。

  赵仲舆何时因为钱烦恼过?

  他出生富贵,略长大一些他哥就已经显露出赚钱的天赋,虽然他哥很抠,但在吃穿上从不会短了家人,他在外面也很要面子,需要用钱时,只要是正规用途赵长舆也会给。

  家,他哥养着,他自己赚的钱都能存下来私用,所以赵仲舆从没因为钱烦恼过。

  这一下赵典告诉他账上没那么多钱,赵仲舆都惊呆了,“我怎会没钱?那么多钱呢?”

第782章 凑钱

  赵典低头道:“从前府上的店铺、田庄和商队的收入都会入我们这边的公账,加上太爷您能够时不时的补贴,所以就算收支不平也能补齐,但自我们跟随陛下来郓城,您这边就不再拿出钱来进公账。”

  那一部份是赵长舆留给他的遗产,离开洛阳时,他自觉做好了死的准备,自然不可能带着家底,所以把钱都交给了赵含章。

  “一年前,您交代下去,让管事们析产,除了您自己添置的宅子、铺子和田庄外,其余的产业全部交由五太爷打理,就连账册和印章您都送了回去。”

  哦,赵仲舆想起来了,一年前,他因为赵济的愚蠢气昏了头,从心底知道,宗族是不可能交到赵济手里的。

  所以为了避免将来宗族内部因为争产而发生怨仇,他特意让人把自家的私产给分出来,应该由族长拿的那一份资产暂时交给赵淞打理。

  将来,不管是赵奕做族长,还是赵二郎的儿子做族长,都可以直接从赵淞的手上拿到那份资产。

  那是赵氏多年以来的积累,宗族传承,嫡长子可分七成,剩下三成由其他子嗣继承,这样七成又七成,一子传一子,传到现在才有这样的家业。

  如此,家族才能不灭,有一支强盛的嫡支在,才能庇护宗族。

  所以这一份家业不只是族长一家的,也是宗族的。

  也是因此赵长舆才会把大部分财产交给赵仲舆继承,而赵仲舆,即便不甘心,在见识到儿子的蠢笨和短视之后,他也只能忍痛交回族里,以待将来嫡支出一个更称职的族长。

  “所以……没了那份资产后,我就没钱了?”

  赵仲舆不能相信。

  赵典低着头小声道:“太爷,您从前买的宅子、铺面和田庄多在洛阳,洛阳这一年才有零星入账,我们本来就靠着西平的两个庄子和田地养着呢。”

  “我在西平怎么才两个庄子?我记得还有好几个铺子,好些田地的。”

  赵典声音更小了,“小的查账册,那一部分您四年前就换给三娘了,换的是洛阳的铺子和田庄。”

  赵仲舆彻底不说话了,他有些恍惚,直到此时才反应过来,“你说,四年前她把洛阳的铺子和田庄换给我,是不是笃定了洛阳会战乱?”

  赵典低着头不敢说话。

  赵仲舆心中复杂得很,这会儿已经不怎么生气了,还有些骄傲,但更多的是酸涩,大哥的运气怎么总是比他好呢?

  同一个爹娘生的,大哥就是比他聪明,他生了一个聪明的儿子,但体弱;他儿子虽然没有赵治聪明,但身强体壮;

  这一点,他们两个算平手。

  但他有一个比较聪明,且还健康的孙子啊。

  赵长舆会选择赵济继承爵位,不就是因为赵奕吗?

  所以赵仲舆觉得老天爷对他们兄弟俩是公平的,至少比孙子,他赢了呀。

  可兜兜转转,他还是输了,他的孙女比他的孙子强太多了,甚至都比他强。

  如果四年前她就能预见洛阳会败落,这份眼光,比她祖父也不差了。

  “太爷,这钱怎么办?”赵典的问话拉回赵仲舆的神思。

  赵仲舆回神,问道:“都找了吗,挤不出钱来了?”

  “小的只留下了日常必需的银钱,其他的都算出来了,就是不够啊。”

  赵仲舆伸手接过账簿,翻了一下后指着一条道:“这个去掉,家中都困难成这样,还吃什么羊蝎子?”

  “这是老爷用的,他正在养伤,说是要以形补形……”

  “什么以形补形,那都是谬论,他又不是羊,补什么形?”赵仲舆顿了顿后道:“他要真想吃,回头让人去菜场看看可有剃干净的羊骨头,拿两块回来炖汤就是了。”

  赵典应下。

  赵仲舆翻了翻,眉头越皱越紧,“他的花销怎么这么大,都伤着,竟然还喝酒,去把他的酒都收起来,问问酒楼能不能退,要是不能退,你找人想办法都卖了。”

  “还有这些药,”赵仲舆顿了顿,还是忍了下来,没有剥夺他儿子吃药的权利,“下次别请大夫上门了,让人抬他去药铺问诊,正好也让他散散心。”

  大夫上门是要车马费的,能省一点是一点。

  赵仲舆不愧是赵长舆的弟弟,从前不留意也就罢了,一留意,他节俭起来还是很有他兄长风范的。

  翻着账本,不时就划掉一两项不必要的支出,或者换成别更便宜的支出。

  就连菜,他都不允许家中奴仆再去东市菜场,而是要求去南市,最好去城门口处不远的小集市里买,那里都是城外的农民时不时挑一些进来卖的,因为不成规模,价格也很随意,砍一砍就能砍下来。

  赵仲舆连自己的生活标准都下降了,这样一来就能从留存的钱里挤出不少来,但还是不够。

  赵仲舆就皱紧了眉头,问道:“济之那里可有什么快速变现的东西吗?一些金银饰品,或者玉也行。”

  赵典不太了解赵济的东西,但赵仲舆这里有,“太爷的库房里有一顶镶金的发冠。”

  那是赵仲舆年轻时候戴的,他很喜欢的,不过因为年纪大了,所以不再戴镶金的,而是改成了玉的。

  赵仲舆只当没听见,认真想了想后道:“我记得他那里有一副马鞍,上面镶嵌了玉片,冬暖夏凉的,你明日去找出来,现在有不少将军到了,这东西很好出手。”

  赵典应下,默默地退了下去。

  赵济都多久没骑马了,加上他现在被关起来养伤,根本不知道这件事,赵典去他院子的库房里翻了翻,翻出马鞍就带走了。

  他只出去了小半天,然后就拎了一袋子的金豆子回来。

  赵仲舆将这些金豆子和先前挤凑出来的钱交给赵含章,面色淡然的道:“不够了再和我说。”

  赵含章接过,高兴的应下,并不知道这些钱来的多艰难,毕竟在她的记忆里,几位长辈都很有钱,现在赵氏宗族里,应该没有谁比她还穷的了吧?

第783章 筹谋

  赵含章将钱交给范颖和曾越,吩咐他们道:“你们协助明先生把他们送走,再有两天就是祭天大典了,人必须在大典前送走。”

  曾越和范颖齐声应下。

  赵含章转身正要出去,想了想,还是叫住俩人,“如果可以,把郑明珠赎出来,让他们一家一起离开。”

  范颖眼中微湿,低声应下,和曾越一起去找明预。

  明预听说赵含章的要求,略一思索便道:“不能一起走,我先去打点,让他们今天就能离开,至于郑明珠,她若运气好,我将她赎出来,再送她走。”

  范颖问道:“很难赎吗?”

  明预叹息道:“大将军极重规矩,御下甚严,郑明珠现在不是侍妾了,但将军府的人一言一行都受约束,基本没有赎身的可能,所以即便我有些面子,也很难将人赎出来。”

  范颖抿了抿嘴道:“我们尽力而为。”

  明预点头,和两人规划起送他们离开的路线。

  明预并不打算自己出面,他去找裴将军。

  皇帝祭天,苟晞的部将也都要来参加,裴将军前两日就到了。

  对于老朋友的请托,裴将军问过谭深和郑孝的身份后就答应了。

  明预还悄悄问他,“你可有想过离开兖州?”

  裴将军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只恐没有门路啊。”

  明预就给他倒了一杯酒,低声道:“我便是你的门路。”

  裴将军有些激动,还有些紧张,小声问:“何时?”

  “我家这位并没有现在就和大将军争锋的意思,当前大敌还是刘渊和石勒,只有将他们打残了,我们内部才好动手,不然,我们一动,他们就来犯,烦得很。”明预道:“她说,当以天下为要,百姓为重。”

  裴将军听得眼睛发亮,然后又有些失落,“可惜了,要是阎先生还在,得知能遇此良主,不知多开心呢。”

  明预听他提起阎亨,心情也有些不好。

  他看向窗外,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苟晞和苟纯应该早就知道他回来郓城了吧?

  不过他们什么都没做,昨天甚至还好好地招待了赵含章,果然是欺软怕硬。

  “裴将军,现给大将军府提供珍宝的还是蒋家吗?”

  “是啊,”裴将军很看不惯蒋家,鄙夷道:“大将军就是被他们勾引坏的。”

  明预笑了笑,并没有应声,也知道裴将军对蒋家成见很深,因此没有解释。

  但是,裴将军不知内情,作为苟晞的前幕僚,他和阎亨是有权查看帐本的,蒋家未必有多喜欢苟晞。

  蒋家是郓城的士绅,更是郓城的大商人,皇帝迁都到此时,就是他们家拿出了园子给皇帝做皇宫。

  蒋家因此有人入朝为官。

  但跟苟晞的地位比起来,蒋家不过是大河边上的一盆水,所以蒋家讨好苟晞。

  最先送的礼物和珍宝只是为了搞好两家的关系,谁能知道苟晞从此就咬上了蒋家,大将军府的很多东西都是和蒋家买的。

  但苟晞这个客人显然不是好客,他因为缺钱,许多东西都砍价,蒋家又得罪不起他,基本上东西都是亏钱出手卖给他的。

  蒋家有的,只要他看上,蒋家就得低价卖给他,要是不卖,朝堂上当官的蒋家人就会被为难。

  蒋家没有的,他们还得找,明预离开时,蒋家已经会推脱,苟晞要求的十件里有七八件是找不到,买不到的,剩下的两三件也会提高价格,再等着苟晞砍价。

  即便如此,苟晞也是一个填不满的窟窿。

  外人只知道皇帝和国库的钱源源不断的流向大将军府,然后又流向蒋家,便都把蒋家当成了获利之人,从心底厌恶他们,却不知道蒋家也是不胜其烦。

  如果蒋家能把这些钱上的亏空转为政治资源也就算了,偏苟晞除了涉及自身利益的事外,其他朝政基本上不管,蒋家能利用的少;

  而且,蒋家是当地人,他们极注重名声,也很在意和当地百姓的关系,根本不可能放手胡作非为。

  这就让蒋家进退维谷了。

  见过裴将军,明预没有退掉包厢,让人扮做他留在包厢里,然后悄悄与人去了酒楼后院,哦,对了,这家酒楼就是蒋家的。

  明预在后院见到了蒋家的大郎君,显然,对这次见面,蒋家很看重。他们刚收到信息不到一个时辰,立即就过来履约。

  蒋崇看到明预,立即起身行礼,压低声音道:“拜见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