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59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她就偏头看,月光之下,一具半裸的尸体映入眼帘。

  郑明珠吓了一跳,撑着手臂就往后退了两步。

  她抖着嘴唇看被堆叠在一起的两具尸体,颤巍着手去拖席子。

  她将席子盖在她们身上,这才撑着地站起来,举目四望,野草荒野之中,有奇异的鸟叫声传来,还有翅膀扑腾的声音,月色下,影子幢幢,黑暗中似乎有怪兽注视着她。

  郑明珠看了一圈,有些害怕,但再一低头看见脚边的两具尸体时,害怕便消散了。

  这世间还有比人间更恐怖的地方吗?

  地狱也不过如此了吧?

  郑明珠拖着两条疲惫的腿往外走,她得离开,虽然不知道救她的人是谁,为什么救她,但她不想再做棋子了,她想回家去,回高菀去。

  郑明珠消息闭塞,她根本不知道父母迁来了郓城,甚至不知道青州分裂,所以苟纯才从青州回来了。

  她才走出十几步,杂草深处就钻出两个人来拦在她面前,“郑女郎?可是高菀的郑女郎?”

  郑明珠抿了抿嘴,还是回道:“是,我是。”

  “你小字是什么,生辰何时?”

  郑明珠看到他们手中的刀,知道她要是回答得不对,很可能会命丧当场,只能老老实实地回答。

  对上了。

  俩人立即将刀收起来,上前道:“郑女郎,我们是你父亲派来救你的,还请你跟我们走,明日一早我们就送你出城,去追你父亲。”

  郑明珠一下瞪圆了眼睛,“是我父亲雇的你们?”

  当中一个人就轻笑道:“你父亲可雇不起我们,我们是赵家军,你父亲现在是我们刺史的家奴了。”

  郑明珠抖了抖嘴唇,脸色格外难看,她父亲竟做了人家奴,那他们郑家岂不是……

  隔了这里半座城的大将军府里,王敦的脸色也极难看。

  他从宴席中出来,就在院子里吹风透气,想到宴上的奢靡和荒唐,他依旧很不爽。

  他在青州时便听说了大将军变得荒唐,却不知道他能荒唐成这样。

第786章 不服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提早离开,跟着他来的家臣忍不住劝他,“将军不如忍一忍,此时离开,大将军知道了怕是会着恼。”

  “恼就恼吧,他能奈我何?”王敦道:“我要尽早回去休息,明日出去看看能否见到赵含章。”

  家臣无奈,问道:“您见赵含章做什么,青州是和兖州冀州最近,跟豫州隔着一个兖州和冀州呢。”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和苟晞搞好关系吗?

  王敦:“赵含章和刘越石关系极好,我当然得去拜见一下她了。”

  家臣就不说话了。

  王敦是刘琨的狂热粉丝,几个月前争夺青州时,知道刘琨的大军就在不远处,他差点撇下大军跑去见刘琨的大军,刘琨本人要是来了,家臣怀疑他会把打下来的地盘拱手让给刘琨。

  当然,这只是一种心中的猜想,王敦是不会这么做的。

  但他喜爱崇拜刘琨,连带着对赵含章也很感兴趣,而且,赵含章本人也很有趣,她现在权势只在苟晞之下,一个女郎能做到这一步,难道不有趣吗?

  王敦素来洒脱,说走就走,当即就带上家臣离开。

  苟晞今晚的客人很多,一开始并未留意,等他知道时,他也半醉了,虽有些不悦,但没有当场发作,不过当即气氛还是有些不好了。

  而此时,赵含章也刚结束她的宴席,将客人们送到门外。

  赵仲舆陪着她一起送客,目送最后一个夏侯骏也坐上马车离开,他这才面向她,“夏侯骏是豫州大中正,他一直缩在兖州,加之这两年取的人才都推向苟晞,我还以为他不会来赴宴,没想到他不仅来了,还与你相谈甚欢。”

  赵含章道:“这不仅是我的面子,也是叔祖父的功劳,加之陛下有意回迁都城,夏侯骏这样的老臣最是机敏,苟晞已显颓势,他怎会一棵树上吊死?”

  赵仲舆劝诫道:“只希望我们赵氏不要步他的后尘。”

  说是赵氏,其实是暗指赵含章。

  赵含章冲他笑道:“叔祖父放心,我一定不胡作非为。”

  想到她是一个女郎,和苟晞等人不一样,应该不会犯一样的错误。

  赵仲舆才要松一口气,就听到赵含章道:“今天晚上卫璪也来了,跟他一起来的那两个青年将军很精神呀,长得也好看,叔祖父,他们都是禁军里的人,您说他们来是陛下的意思,还是自己想来?”

  赵仲舆一口气顿时提到了心口,他道:“应该是陛下的意思,但若论好看,他们远不及庭涵,而且你不是见过卫玠了吗,怎么还能觉得他们好看?”

  “春花秋月各有不同嘛,不一样的美,卫玠是如玉君子,卫璪和那两位将军则是有刀锋的惊艳。”

  赵仲舆就觉得她有这两年苟晞的味道了,微微蹙眉,拐着弯劝道:“我听说庭涵也在习武,他文武双全,为人又谦逊知礼,比这世上绝大多数男子都强,你不觉得他更美吗?”

  赵含章眨眨眼,总算反应过来,点头道:“嗯,挺美的,在我心里他最美。”

  赵仲舆怀疑的看向她,“果真?”

  赵含章狠狠地点头:“真真的!”

  回到房间,赵含章呼出一口气,踢掉鞋子坐到榻上,等着听荷端来洗脚水,“怎么他们都觉得我会沉溺声色做负心妇的样子?我是那样的人吗?”

  听荷兑好水端过来,笑道:“那是他们不了解女郎,不知道女郎和大郎君平日相处的情形,他们要是常见就不会这么误会了。”

  赵含章将脚按进水里,微微的烫,但烫得很开心,她一边动脚趾慢慢的搅动水,一边道:“这会他应该在洛阳了吧,也不知道在忙什么……”

  听荷笑道:“女郎要是想念,可以写一封信回去问,从这里到洛阳也不远。”

  赵含章蠢蠢欲动,几乎就要抬脚去写信,但想了想,还是按压下来,摇头道:“用不了几天我们也要回去了,不急。”

  话是这样说,晚上赵含章还是睡不着,她侧耳听了一下,耳房里的听荷应该睡熟了,便悄悄掀开被子起床。

  她自己点了一盏灯,坐在书桌前想了想,还是拖过砚台,开始悄摸着磨墨。

  她其实没什么能与傅庭涵写的,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基本上谈的都是公事,更不要说信件往来了,基本上都是谈的都是要紧的事。

  这一次她却没有公事可以和他谈,只想说一些废话。

  这个世界都是灰扑扑的,房子灰扑扑的,人也是灰扑扑的,在郓城的普通百姓间,少有鲜艳的颜色,甚至上层也很少有。

  和虽然破败却多姿多彩的洛阳不一样,郓城,似乎连小鸟都不敢飞高,被压抑了一般。

  但是,赵含章还是觉得郓城很美,兖州也很美,这里的百姓也很美。

  她告诉傅庭涵,这两日她偶尔出门去大街上找吃的,她吃到了一碗特别好吃的疙瘩汤。

  就在距离西城门不远的大街上,一个破败的小摊子,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排队吃疙瘩汤的人也很多,摊主的速度很快,价钱也十分便宜,她一次能吃两大碗。

  她以为所有的郓城所有的疙瘩汤都好吃,但后来吃过几家的,味道都不及他家的好,她写道:“等下次我们再来郓城,我一定要请你吃那碗疙瘩汤。”

  赵含章写完自己的见闻,又忍不住和他说悄悄话,“我一来就把赵济踢骨折了,我发誓我不是有意的,当时我真是应激反应,可认出他以后,我竟然还挺开心。这两天闲了我就会特意从他的院子前经过,时不时的去看他,看他暴躁如雷我就很高兴。”

  “但每次出来我都后悔,觉得自己太过小心眼,不利于我伟大心胸的培养,我自觉这样不好,可还是控制不住,你要是在,可会说我?”

  赵含章絮絮叨叨写了很多,最后把一沓纸张晾干后塞进信封里封好,她在信封上写上傅庭涵的名字,这才心满意足的睡觉去。

第787章 拼桌

  第二天一早,赵含章先让听荷把信送出去,这才背着手去用早膳,经过赵济的院子时,她身子一拐就要进门,想到昨晚上写的信,她就停顿了一下。

  她在心里控制了一下自己,最后还是惋惜的走了。

  算了,今天就不刺激他了,还是让他好好养伤吧,她是个胸怀广阔的人。

  吃饭的时候,范颖过来低声禀道:“使君,今早天一亮郑明珠就送出城去了,谭家和郑家昨日就送出城了,现在大约已经出了郓城范围。”

  赵含章微微颔首,低声道:“这两日你留意一些,再有来投奔的人,调查好了就拿下,不用害怕苟晞的权势。”

  “是!”

  用过早食,赵含章就去客院,明预和她带来的属官们已经等着了,今天她要和他们一起接受礼部官员的礼仪培训。

  皇帝祭天,赵含章决定把能带上的人都带上,但这里面大部分官员和她一样,一般的礼仪没问题,祭天的礼仪却还差一些,自知道祭天之后,他们就在陆续学了。

  不过赵仲舆为了不让他们丢脸,还是特意给他们找来了礼部的官员,最后确定一下,要是有错就改,没错就要做得更优雅一些。

  明预不去,他来郓城是一回事,但还是不要光明正大地出现刺激苟晞了。

  对于现在大晋的第一权臣,他们还是要尊重一些的。

  赵含章和属官们花费了两个时辰来学礼仪,等礼部官员确定他们没有疏漏以后,赵含章才呼出一口气,扭着僵硬又酸疼的脖子往外走。

  听荷连忙追上去,“女郎,明日要穿的衣裳和配饰……”

  “在陈县不是试过了吗?”赵含章加快了脚步。

  “可我看您这几日又瘦了一些,只怕腰身那里还得改一改,而且配饰,您只带一块玉也太少了……”

  赵含章加快了脚步,她其实挺喜欢试新衣服的,但一套衣服来回试了十多次,再好看也厌倦了,她道:“那是皇帝祭天,大家都去看陛下了,不会留意到我的,不就瘦了一点点吗,看不出来的。”

  赵含章越走越快,“我先出去找点吃的,有什么事等下午回来再说。”

  听荷只能跺脚,不由去看范颖,希望她能帮着劝一下,谁知道范颖也小跑着往外走,“我,我也去找点吃的。”

  她是被带去参加祭天的属官之一,如果赵含章要试礼服,那她是不是也要再试一遍?

  救命啊,她也不想再试礼服了。

  平时他们的官服不太妥帖也没啥,他们这些属官参加祭天全是穿的官服,为什么这一套就要一再的修改?

  两个人都跑了,剩下的属官自然也一哄而散,听荷不由去看明先生。

  明预冲她一笑,鼓励她道:“听荷姑娘想得周到,等刺史下午回来你再求一求,她总会愿意试的。”

  然后起身也走了,走了两步,又回头把他矮桌上的那盘点心给端起来带走。

  听荷:……

  赵含章带着两个亲卫就出门,本想去酒楼用饭的,但看见酒楼斜对面新支了一个摊子,吃的人还挺多,她就不由驻足观察起来。

  见摊主动作利落,盆中的面被他不断的搅动,然后一勺一勺的滑进汤里,不一会儿面疙瘩浮起,汤也浓郁起来。

  赵含章闻了闻,觉得挺香的,那摊子又干净,于是带亲卫们上前,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东家,来三碗疙瘩汤。”

  “好嘞!”摊主应了一声,立即给他们煮了三碗。

  巧了,他们三人是最后点餐的人,所以做完这三碗,摊主就闲了下来,时不时的添水烧汤,倚靠在一旁看他们吃。